闭目养神

如果你不幸进来了,你会失望。如果在这里,你学到点什么,或有什么感受,那更是浪费你的时间了,咳,咳!
个人资料
金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转帖】抗战胜利70周年宿迁抗战史之三

(2015-10-17 10:59:33) 下一个
抗战胜利70周年宿迁抗战史之三

第八章 为争取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而斗争

[1942?10~1943?12]

第一节 反“扫荡”、“反磨擦斗争”〖1〗

一、调整机构、精简人员

为了粉碎敌人的冬季大扫荡,使党政军机构更加适应战时需要,1942年秋冬之际,各级党委分别调整了党政军机构,并充实和加强了各级领导。

1942年11月初,华中局决定成立苏北区党委,黄克诚兼区党委书记。原淮海区党委改为淮海地委,金明任地委书记。同时成立苏北军区,黄克诚兼军区司令员和政委。原淮海军区改为淮海军分区,刘震兼军分区司令员,金明兼政委。淮海行政公署不变。11月中旬,淮海地委、行署、军分区,将辖区划为东(海)灌(云)沭(阳);泗(沭)宿(迁);潼(阳)宿(北);淮涟4个区,分别建立4个中心县委,以便统一领导与指挥党政军民的抗日斗争和各项工作,并根据主力地方化的原则,将新四军10旅29团、7旅21团1营与地方武装合编为4个支队。宿迁属第二中心县委领导,第二中心县委书记石瑛。第二支队长张万春,政委石瑛(兼)。二支队下辖3个团。宿迁沂河大队改编为二支队五团,团长张竭诚,政委由县委书记晁福祥兼。五团仍作为地方武装驻宿迁坚持抗日斗争。

1942年9月,运河特区成立。原宿迁的大兴、双河、程道3区划归运河特区。10月,宿北设县后,原宿迁的新店区、堰头区、骆马区划归宿北县。宿迁辖邵店区,张荫堂任区长,陈士明任区委书记;泰山区,陆钧任区长兼区委书记;陇集区,乐群任区长,晁岱文任区委书记;桃园区,贾福三任区长兼区委书记;来龙区,徐祯任区长,叶霞枫任区委书记。邵店区长安大队上升为宿迁县总队,总队长张荫堂,肖松甫任政委。

在精简机构过程中,宿迁县委根据淮海地委指示,对军队中的老、弱、幼人员以及党政机关中的勤杂人员,普遍进行精简并妥善予以安置,从而使党政军机关更加精干,更加适应战争需要,对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减轻人民负担,调动群众抗日积极性,有极大好处。

1942年10年25日《淮海报》发表《准备击破敌人大小“扫荡”》称:“宿迁、洋河等地敌兵均有增加;宿沭、泗宿公路沿线增设据点,修筑公路,不时出动向我根据地带有试探性的骚扰,并派出大批便衣侦探,搜集我方军政情报。这一切迹象表明,敌人将要举行大规模‘扫荡’。为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物质上、行动上作好反‘扫荡’的充分准备。”县委根据这一精神,及时召开区、乡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地委指示和《社论》精神,要求全县党政军民都必须培养和发扬两种精神,一是“边区精神”。要求党政军干部勇敢进取、主动出击,用一切办法向外发展,向敌伪区挺进,深入敌伪区活动,向敌伪区据点开展策反工作。必须认识到只有不断开展边缘区,才能巩固中心区;边区不能发展,中心区也就无法巩固的道理。二是坚持斗争精神。坚持每一个地区,尤其中心区要就地坚持,就地游击,群策群力,机动灵活,根据敌我兵力,寻求战机,打击敌人,决不允许放弃任何一块根据地。各区乡民兵要加强锄奸、治保工作,要带领群众搞好坚壁清野,并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教育,不给敌人带路,不告诉敌人真实消息,不留一点东西给敌人……为粉碎敌人的“扫荡”,作好充分准备;为争取抗日斗争形势的根本好转而斗争。

二、粉碎日伪顽的猖狂进攻

1942年冬,日军继“扫荡”山东抗日根据地之后,将“扫荡”重点转移到华中的淮海、淮北地区。11月14日,日军第17师团一部及伪军36师共8000余人,分多路合击淮海区小胡庄、张圩一带,企图歼灭我淮海区领导机关,进而摧毁淮海根据地,达到全面伪化的目的。淮海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避其锋芒,及时跳出包围圈,使敌人合围扑空。月底,敌人第二次出动,实行依托公路安设据点,对解放区进行分割“扫荡”。与此同时,盘踞在皖东北周围地区的日军第17师团、独立第13混合旅各一部及伪军第15师、28师等计7000余兵力,兵分五路,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大“扫荡”。是时,宿迁县境的宿沭、宿新、宿泗等公路均已被敌打通,并沿公路线增设王圩、左庄、来龙、方圩、侍卫圩、罗圩、双蔡圩、归仁集、马公店等据点。宿迁抗日根据地缩小,且被分割为数块,县党政机关只能在纵横十多华里的区域内回旋;部队只能以连为单位活动,且须日夜数度转移,形势十分严峻。

为此,宿迁县委遵照淮海地委指示,积极组织领导地方军和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反“扫荡”斗争。同时在解放区掀起一次群众性的“破、拆、打”运动。“破”,就是破坏交通线,挖成便于隐蔽、便于转移、便于打击敌人的抗日沟;“拆”,就是拆毁庙宇、祠堂、炮楼、土圩子,使敌无法建造据点;“打”,就是打狗,以便我军夜间行动。这个运动在县境各解放区都搞得轰轰烈烈,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参加人数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宿迁泰山区一次破路92华里,拆掉炮楼103座,扒瓦房35间,拆钢丝圩98个,打狗780余条。全县计破路300多华里。泗宿县破路350华里。致使曹集至悦来(宿沭段),宿迁至归仁的公路完全瘫痪。解放区内,抗日沟纵横交错,形成随处可以打击敌人的有利阵地,在反“扫荡”斗争中发挥一定作用。

在敌人对淮海、淮北大“扫荡”之际,宿迁、泗宿军民积极配合主力,开展反“扫荡”斗争。3月中旬,宿迁、沭阳、新安镇日伪军1500人,“扫荡”中心区邵店、叶海一带,宿迁长安大队配合二支队五团,经数日激战,将敌击退。毙、俘日军12人、伪军100余人,缴机枪5挺,长短枪50余支。同时,泗宿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9旅26团强攻洋河日伪据点,摧毁碉堡20余个,俘日伪官兵20余人、毙200余人。后泗宿地方武装配合26团。再次攻克罗圩伪据点,击毙伪乡长,歼伪军一个中队。11月,泗宿三大队在罗挑沟与日军发生遭遇战,政委雁平牺牲。在宿东,二支队五团配合地方武装,围攻方圩伪据点,大摆“臭狗阵”,断绝伪军水源,从而攻克该据点,全歼伪军一个中队。至此,宿迁县解放区也和全淮海区一样,完全恢复敌人大“扫荡”以前的局面,同年12月,淮北区军民经过朱家岗战斗后,取得了33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在日伪军对淮海、淮北地区大“扫荡”之际,国民党顽固派为敌作伥,大肆向我根据地骚扰、破坏。国民党顽固派宿迁县长时亚武和宿睢游击支队司令刘子声,配合宿北国民党25、26支队张凤仪、马环等部共2000余人,进攻宿北。我马陵大队及宿北党政机关被围数日,后得运西部队增援始解围。1943年8月27日夜,运河特区敌工部长刘逸奇(即刘之武)、敌工干事董战、特务员王凤源及通讯员吴长珠,由运河南岸张圩村返任,途经罗圩渡口,遭时亚武伏击,王凤源当场牺牲,董战涉水突围,刘逸奇、吴长珠被俘。他们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9月2日在杨圩东惨遭杀害。为了给人民除害,给烈士报仇,中秋节晚,9旅26团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在杨圩一举击垮国民党宿迁县长时亚武部,接着又在苏圩消灭了国民党宿三区区队,活捉区长兼区队长苏恒发(绰号“苏六蹩腿”)。9月14日夜,9旅27团在睢宿大队配合下,在靳塘、吴宅一带,消灭了睢宿游击支队,活捉了支队长刘子声,取得泗宿北部与睢宿边区反磨擦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同时,二支队五团和三支队配合,与国民党郭霞轩部及25、26支队,展开历时一周的战斗,攻克马圩、王楼等10多个据点,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缓和了宿北的形势。

第二节“双减增资”运动与群众团体的组建

一、减租减息与增加工资运动

早在1940年8月,苏皖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有关规定精神,就制定了土地政策和劳资政策。在土地政策上,把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实行“二五减租”(原交一石的减去二斗五升)和分半减息的政策。在劳资政策上,提出为雇农“增加工资”,工资一律以粮食计算,大伙计每年为700斤至1000斤,二伙计每年为500斤至700斤,小伙计每年为300斤至500斤。同时还规定:东家每年给雇工增加一套衣服、一条毛巾。雇工临时药费由雇主负担。雇主应允许工人参加雇工会、参与工抗会活动。在集镇,劳资双方订立契约,规定工人必须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劳动时间,老板不准虐待工人等。这样既保障了雇工学徒的切身利益,也使雇主有利可图,从而调动了劳资双方抗日的积极性。1942年5月21日在淮海区参议会上,又重新颁布了《改善雇工待遇条例》、《减租减息条例》等规定。宿迁县委、县政府在上级党的领导下,认真执行了减租减息政策和劳资政策,广泛开展了减租减息与增加工资运动。这个运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0年10月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至1942年夏收期间为发动阶段,主要是宣传贯彻政策。同年11月,沭宿海办事处在贤官亭召开所属三县士绅代表会议,由办事处主任江剑农传达苏皖区党委关于减租减息与劳资政策。1941年7月,宿迁县农救会成立后,即培训骨干学习减租减息与劳资政策,向根据地人民普遍进行宣传,并在部分乡村试行减租减息,但由于缺乏经验,加之基层农救会还未组织起来,多由地方保甲长包办代替,因此试行中出现一些不同情况:如宿迁泰山区地主王文元比较开明,表示拥护人民政府的减租减息政策,眼下没有粮食退租,自愿以地相抵,每亩作价10元,一次写15亩地契给佃户。泗宿县潘山区龙河乡地主陈尔铎,主动找佃户、债户协商并向农救会表示愿减租息20%。他家500多亩地,一次退租2万多斤,退息数百银元。但也有对抗政府法令,拒不减租减息,并散布流言蜚语的地主,如八区地主叶兴五,占有18顷土地,剥削、压迫农民,县委组织18个乡干群找他说理。叶慑于群众威力,承认剥削有罪,答应减租减息。也有些地方群众没有发动起来,出现明减暗不减现象。

第二阶段,从1942年秋至1943年底为具体实施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由农救会领导农民向地主减租减息,按政策规定该减就减,当场兑现,扭转过去由保甲长包办的做法。县委根据淮海区党委指示,结合宿迁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大体分为三步,(1)进行试点。当时确定以大兴区的韩集、桃园两乡作为试点,从中总结经验。(2)全面展开,各区普遍发动,由农救会出面要求地主减租。1942年秋,宿迁县计减租37369斤,减息510斤、90元钱;增加雇工工资粮61034斤、钱990元,使贫雇农普遍受益。(3)在双减增资的同时,发动群众组织工、农、青、妇等救国会,组织农民自卫军,以保卫胜利果实。

通过减租减息斗争,真正确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改造一批由地主豪绅把持的基层政权;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和生产运动准备了条件。

二、抗日群众团体

1941年秋,中共淮海区党委召开全区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大会传达刘少奇同志和华中局关于开展群众工作的指示。会后,区党委派姬子华、杨天觉、骆涛、陆钧等来宿迁,开展民运工作。当时,宿迁抗日根据地主要是运东二、八区的大部分地区。宿北的五、六、七区基本还属游击区。同年10月,程道口反摩擦斗争胜利后,宿迁根据地形势才得到缓和。县委不失时机作出决定,在已控制的二、八区广大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有条件的乡镇成立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姐妹团、儿童团等群众团体,发动各阶层人民参加抗日斗争。

1941年秋,宿迁县农救会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姬子华兼主任。同时召开了县农救会第一次执委会,并通过了农救会的主要任务为: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活动,宣传减租减息,开展惩奸反霸,调解民事纠纷,动员农民缴纳爱国公粮等。会后,县农救会成员深人二、八区各乡镇,发动筹建农救会组织。同年12月1日,宿迁县第一个乡农救会——二区东全乡农救会率先在关庙成立。县委在那里召开了庆祝大会,与会人员有该乡十三个保的全体会员500多人,加上兄弟乡来宾及县区乡长干部总计约1000多人。会场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区农救会筹委会主任卢夺魁报告大会意义。接着县沂河大队大队长胡震球、县农救会负责人戴文,就农救会的权利与义务等问题讲了话。最后,二区臧副区长、区农救会代表骆涛,分别讲了当前农救会工作并介绍沭阳农救会的活动经验。大会开得隆重热烈,与会人员深受感动。大会选出张玉斌、高庆香等9人为东全乡农救会委员。

第二天,东全乡农救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下列事项:(1)推选张玉斌为会长,高庆香为副会长,其余委员为执委;(2)号召农救会员积极参加破路;(3)全乡成立5个识字班,请热心抗战的知识分子执教;(4)每半月召开一次执委会。

第一炮打响后,崇河、东兴、大兴等乡镇农救会也先后建立。八区邵东乡农救会成立后,带动刘集、泰山、崇南等乡农救会也相继建立起来。在大部分乡镇农救会建立后,二八区农救会即宣告成立。至1943年宿迁县县、区、乡、保四级农救会基本建成。

农救会建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为农民办实事。二区桃园乡地主乔永平,无故殴打佃农李献延,将其打得头破血流,不能走路,还抽了地不给他种。区民运干部骆涛发动全乡农救会员找地主说理。在斗争会上,地主乔永平向佃农赔礼、认罪,并表示继续佃地永不打骂佃农。从此,农救会的力量日益扩大,威信大大提高。崇河、东全两乡农救会,开展向富户借粮运动,共借出粮食与山芋干5000多斤,帮助141户贫农度过春荒。邵东乡农救会查出保长孔某贪污公粮147斤,农救会加倍罚粮294斤,作为贫农临时借贷粮。此外,农救会在农村宣传抗日,打击地痞流氓,惩治不法地主,举办公益事业,深受群众欢迎。群众家庭纠纷、典房卖地等事,也找农救会帮助解决。地处游击区的邵店镇农救会,其成员经常深入农户访贫问苦,宣传二五减租,抗日活动十分活跃。

1942年3月18日,宿迁县青年救国会成立,陈修任会长。青救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救国,动员青年参军参战,帮助农救会建立俱乐部,开展抗日文艺宣传活动。二区青救会程震、陈绍山、张福用、张启宇等一批热血青年,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抗日斗争。他们自办墙报,宣传抗战形势,反映青年生活,组织读书会,集体阅读抗日报刊,还经常深入边缘区贴标语、散传单,开展政治宣传。八区青救会也十分活跃。据县青救会1942年7月工作总结称:三个月来,全县计成立17个青救会,188个青救小组,发展会员2192人。在青救会长联席会议上,通过了《会员守则》,其文曰:“青救会员,抗战当先,服从组织,应作模范;执行决议,必须实践,严守纪律,不违抗战;爱护团体,共赴国难;积极工作,不怀抱怨;缴纳会费,忠实表现;终身为国,永不背言。”

1943年春,宿迁县妇女救国会成立。会长徐玉珍(后吕骥英、陈凯)。县妇救会成立后,积极参加各项抗日活动,为部队战士洗补衣服、做军鞋、支前、惩奸反霸、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并在斗争中发展党员,建立区、乡、村妇救会组织。宿迁县抗日根据地广大妇女,为巩固发展根据地作出了一定贡献。

桃园区新河乡妇救会长张李氏,人老心红,在扩军运动中,她带头送子参军,在欢送新兵大会上,慷慨陈词:“胜利果实我们不保卫,谁来保卫!”全乡青年在她影响下,纷纷报名入伍,全乡提前完成扩军任务。泰山区崇河乡妇救会长单玉英,工作大胆泼辣,敢于同封建势力和腐朽思想作斗争。她不顾家人阻挠,不怕打击报复,不管他人非议,动员全乡一些受虐待妇女参加妇救会,并劝解、警告其公婆、丈夫:人民政府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不准许虐待妇女,不准干涉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违者必究。她还动员寡妇再嫁。平时组织妇女磨军面、做军鞋,动员青年参军,样样工作做得都很出色,受到党委和群众一致好评。泗宿县闸塘区北宁乡妇救会长陆红,立场坚定,工作不循私情,她婆家婶娘是地主出身,思想顽固,有枪不献,私藏起来,蓄意与人民为敌。陆红大义灭亲,主持召开群众大会斗争其婶娘,揭露其藏枪罪行。沈桥乡姊妹团长祁月华,带领20多名姐妹,跑十几里路去慰问伤病员,为伤病员烙饼、擀面、喂饭、洗血衣……受部队首长好评。每逢节日或召开祝捷大会,根据地青救会、妇救会、姊妹团都要演文明戏,扭秧歌,参加庆祝活动。儿童团村村都有,他们协助民兵站岗、放哨、查路条,十分活跃。总之,各抗日群众团体,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巩固发展宿迁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均作出一定贡献。

三、农民自卫军

1942年夏收后,宿迁抗日根据地在减租减息运动结束之后,各区、乡分别建起农民抗日自卫军,以保卫胜利果实。

同年8月13日,为纪念上海抗战5周年,县委、县政府在保安圩举行农民自卫军大检阅。参加检阅的有大兴、邵店、泰山、陇集4个区的农民自卫军战士6147人,携带广土枪851支、土炮1802支、大刀274把、标枪951件。检阅后,大会郑重宣布“宿迁县农民自卫军总队部”成立。县长蔡贡庭兼总队长,县委书记晁福祥兼总队政委,戴文任总队副。大会要求各区乡分别成立农民自卫军大队、中队,村村有自卫军小组。蔡总队长和晁政委就组织农民自卫军的意义及其性质、任务,分别作了报告。戴总队副宣读《农民自卫军誓词》。接着,总队部向各大队授旗。会后,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游行队伍口号声声,震撼四野。

第三节 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

1942年6月10日,淮海行政公署召开全区财经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和具体任务。宿迁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财经工作总方针。

一、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县委、县政府不分干部与公勤员,都要参加劳动;负责同志应以身作则;每月还要帮助农民劳动一天。机关干部劳动项目,一般是纺纱、种菜、养猪、积肥等。当时县委、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每人都有一辆纺纱车,一有空就嗡嗡纺起来。县长蔡贡庭除纺纱外,还抽空背粪箕外出拾粪。机关食堂利用剩饭剩菜,再挖些野菜凑合,每年都要喂两头猪。由炊事员负责喂养,猪肥了留过年过节宰杀,改善生活。当时县区机关向驻地群众借一小块土地,种植蔬菜,从炊事员中选一名有经验的人兼管照料。栽种、施肥、浇水……都由集体去干,蔬菜年年自给有余。

二、工商税务与征粮工作

县政府于1942年底,设立生产处,主任吴志方,副主任张果斯。生产处负责领导机关经营的各项生产工作。1943年春,生产处在何塘庙村与张油坊村分别开办油坊。后又在卜油坊村利用地主一套榨油设备开办一所油坊。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县政府决定将何塘庙、张油坊并入卜油坊,统一经营。县生产处也迁到卜油坊办公。合并后的油坊计有4盘大碾,六、七匹骡子,30多名榨油工人,并为客商来料加工,赚取加工费。自己生产出来的油,主要供应机关、部队食用,卖给当地群众一律九五折优惠,深受群众欢迎。

在大生产运动中,县政府还在卜油坊村创办织布厂。厂里集中40张木织机,40多名工人,其成员多为党政军机关干部家属,少数是地方群众。县政府派人到五分区购来棉花3万斤,由当地乡村政府发给群众纺纱,纺出纱交给织布厂,按质论价,发给手续费。这样,既解决了织布厂的棉纱来源,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生产处的收入,原先归生产处,后划归财政局,作为地方财政收入,解决战时财政经济的困难。1943年冬,宿迁县区乡干部,每人发给织布厂生产的土布8丈,够做一条被子(2?4丈)。一件棉袍(2?4丈),一套裤褂(3?2丈)。在这之前,寒冬来临,只给特别困难的个别同志发几尺布,换个袄面或棉裤面子。织布厂解决了部队、机关干部的穿衣问题。

1943年底,运河特区在大兴集开办土产行,将原先私人开设的油行、粮行、棉花行、金针菜行……组织起来,由政府统一来办。各行人员不变,由陈儒珍负责土产行的全面工作。集日,各行所收佣金,一律上交土产行,由土产行按人数统一分成。组织起来之后,一般行员收入都有增加,贫苦行员生活也有了保障。如一个集日,金针菜行没有生意,但金针菜行行员照样可以领到一份佣金。因此,大家都很乐意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起来搞好根据地市场。

按照运河特区税务局规定,土产行实行买三卖二按5%收取佣金。每月土产行收入都在七、八百银元,每年近万元。每月按收入总数上交40%给税务局,其余部分由全体人员平分,没有等级。夏秋旺季土产行成交额高时,每个行员每月可收入50块银元。

土产行不仅控制集市贸易,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并负有与敌区商贩联系购买解放区军政机关所需物资的任务。宿城郊区雨露庵村王家彩等商贩,经常来大兴集土产行买金针菜,陈儒珍热情接待他们,和他们交上了朋友,便委托他们为解放区军政机关购买一些必需品。他们冒着风险,先后为解放区买了40多匹白布,100多捆纱,20多箱子弹。总之,大兴土产行在抗战时期,为粉碎日伪军的经济封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改善根据地军民生活,作出一定贡献。

税收也是根据地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1941年5月,宿迁县政府设税务局,局长何光启。并在大兴、邵店、陇集设立分局。分局下辖各集镇税务所。在边区要道关口还设卡所。全县税务工作者约60余人。

税收项目主要有坐商营业税(店铺、摊点)、行商营业税(行商须先交保证金、领取许可证)、屠宰税、进出口商品税、槽油坊及卷烟坊营业税等。一物一税,征后在民主政府控制区域,一律不再重征。

民主政府规定,限制粮食、棉花出口和布、烟进口。对私贩违禁商品者,一经查获,即予没收。关于进出口货物的封锁线是根据政权机关活动范围的发展变化而定。1942年至1943年的封锁线是:南至大兴集、丁嘴,北至邵店、叶海子,东至陇集,西至曹集。凡进出口物资都以划定的封锁线为界,进行检查收税。税率由淮海行署税务总局统一制定。各县税务局按总局规定税率计征。由于环境复杂险恶,奸商铤而走险,走私漏税,时有发生。为此,县政府成立税警队,开展武装缉私,抵御敌伪干扰,开展边区税收工作。同时组织边区群众护税查私。他们查获或密报偷漏税与贩运违禁物资者,一律按价值或纳税金额提成,给予奖励。

当时,根据地的金针菜、肥猪出口较多,在征收商品过境税时,要求必须以银元、子弹作为税金,淮海币只能少许。这么一来,商人便千方百计筹措银元、子弹,交纳过境税。因此,县税局每隔十天半月,就有一批银元、子弹上交总局,为充实军备,开展敌区工作,作出了贡献。

县委、县政府对税务工作者经常进行政治思想、经济纪律教育,并作出杜绝贪污的种种规定。凡贪污、挪用,一经查出,便及时处理。税务局经常开展检查评比,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这对提高税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搞好税务工作,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农业税,也就是公粮公草的征收,主要是根据1942年6月7日淮海行署制定的《淮海区救国公粮公草征集条例》。《条例》主要规定有:(1)公粮公草一律由粮食机关统筹,任何部队、机关不得另筹粮草。县设财粮科,区设财粮股,主持粮草征集事宜;(2)粮草征集办法:以地亩多少划分等级,以收获量大小决定土地等级,公平分配,合理负担;(3)粮草征收标准:500亩以上的户为一等户,每季每亩征公粮12公斤,全年24公斤;500亩以下、250亩以上的户为二等户,每季每亩征公粮10公斤,全年20公斤;100亩以上的户为三等户,每季每亩征粮8公斤,全年16公斤;100亩以下、50亩以上的户为四等户,每季每亩征粮6公斤,全年12公斤;50亩以下、20亩以上的户为五等户,每季每亩征粮4公斤,全年8公斤;20亩以下、5亩以上的户为六等户,每季每亩征粮2公斤,全年征粮4公斤;5亩以下的户免征。(4)土地变动处理办法:自耕田全征,佃出或佃入之田,以2亩折1亩计征;典出田由地主报入土地总数,由执业人照原地等级交地主代缴;(5)依收获量大小确定土地等级。每亩年产120斤以上者为一等田,按征收标准全征;每亩年产120斤以下、80斤以上者为二等田,按标准八折征收;每亩年产80斤以下、50斤以上者为三等田,按标准六折征收;每亩年产50斤以下、20斤以上者为四等田,按标准四折征收;每亩年产不足20斤者为五等田,免征公粮公草。(6)公草以公粮征收等级加倍(即一斤粮二斤草);(7)农民上缴公粮,发给淮海行署制发的统一证据;(8)抗日军人家属实征亩数在8亩以下者,免征粮草等。

《条例》颁布后,宿迁抗日根据地便着手征收公粮公草工作。首先是县、区、乡分别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征收爱国公粮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政策,说明抗日救国人人有责,交纳公粮公草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其次是核实田亩和产量。各户田亩数,由于兄弟分居或买进卖出等原因,变动很大,必须重新核实;各田块产量也必须认真评定。因此,由各区乡干部和农救会代表组成“查田核产小组”,通过全面丈量,核实田亩,而后共同评定产量,这一做法深得群众拥护与支持。再次是征收工作。各区乡以财粮工作人员为基本队伍,抽调村干部与小学教师配合工作。每到一村,征粮人员都要反复宣讲征粮政策和减免办法,力争家喻户晓。最后是粮食储存与支拨。公粮征收后,一般是集中运往中心区保管,或就地分给农户保存,藏粮于民。使用时,凭县、区财粮部门支拨单领取,年终结算。由于粮食工作做得周密细致,抗战时期宿迁抗日根据地没有因战争而损失公粮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根据地军民的粮食供应。

第四节 文化教育事业

一、教育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1942年3月9日,淮海行署明令各县:“加紧恢复各地小学,发动社会知识青年以及开明士绅协助办学,推进根据地文教工作的开展。”之后,宿迁县民主政府即在原有或新办的小学中委派校长和教师。同时将一部分私塾改为学校。县长蔡贡庭非常关心根据地的教育事业,经常去泰山、关庙、刘河滩、桃园等小学作政治报告,宣传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鼓励教师努力学习,提高政治、文化水平,努力为抗战服务。1943年秋,宿迁抗日根据地已恢复创建小学50多所,达到区有完小、乡有初小,学生2000余人。教材由淮海行署教育处编写,发给各县样本,各县文教科再油印发行。那时边区学生都备有两套课本,一套是抗日民主政府编的,一套是汪伪政府编的。上课时,学生轮流站岗。敌人来了,就把伪教材放在桌上,蒙混敌人,敌人走了,便重新学习抗战教材。尽管环境险恶,斗争尖锐,游击区学校却没有停过课。那时办学条件很艰苦,泰山小学借群众牛棚作教室;刘河滩小学在原私塾两间草房的基础上,动员群众献钱粮、桌凳,好不容易才把学校办起来。学校师生热情很高,他们积极宣传党的抗战方针,开展学习、生产竞赛,大唱抗日歌曲,受到人民政府和群众好评。

为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宿迁民主政府于1943年秋举办“小学教师研究会”。全县110余名公私立小学教师及部分塾师参加学习,学习政治、哲学、教育学等理论课,也学国语、算术教材教法的文化课。通过40天学习,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年10月,县政府召开小学教师座谈会,秘书陶白作时事报告,就生产、反“扫荡”期间的教学工作进行讨论。会后,组建“宿迁县小学教师抗日救国会”,并发表《宣言》。

宿迁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也取得一定成效。1942年9月,县委举办农民干部训练班,先后培训农民干部1000多人,从而加强了基层农救会工作的开展。同时,各区乡利用冬闲开办冬学、夜校、识字班,一般由小学教师或高年级学生充当民师。学员中以青年妇女最为活跃。平时,她们以纺纱小组为单位,利用休息开展学习,晚上到冬学、识字班上课。课堂多是利用学校教室或借用民房。夏天,田头、树下、河边到处都是她们的课堂。晚上,村村庄庄都可以听到歌声、书声。不少女青年课本随身带,纸笔不离手,甚至烧火做饭还在看识字课本。通过一年多时间学习,一般学员都能认识1500多字,会唱十几首抗日歌曲,还懂得许多革命道理。

二、文化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宿迁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首先在二区大兴集成立“抗日文艺演唱队”,1942年改为大兴剧社。剧社受大兴镇政府领导,不脱产。剧社社员40多人。他们能演京剧、话剧,经常排演宣传抗日斗争的表演唱、大联唱、大合唱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一次,淮海军分区邀请他们去泗沭县为庆功祝捷大会演出,他们背着锣鼓,肩扛服装道具,步行几十里,赶到现场为大会演出,并深入军营为伤病员进行慰问演出,受到军分区首长及广大指战员的热情赞扬。

1943年后,宿迁解放区的斗争形势开始好转,根据地日趋巩固。这时,各区由青救会牵头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凡庆祝胜利、欢送新兵、欢迎主力部队过境、慰问伤病员等,均由文艺宣传队演出小型节目。每年春节前后,各区乡排演花船、花车、狮舞、龙舞等传统节目,以及快板、快书、小演唱等讴歌抗战、宣传抗日的新节目。当时,根据地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采,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五节 根据地的斗争形势开始好转

一、群众抗日运动空前高涨

1942年秋至1943年底,宿迁地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普遍开展减租减息斗争,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方针指引下,各级民主政府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了群众生活;公粮公草的征收,解决了军政供应,克服了敌人封锁造成的困难。宿迁地区的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一)参军热潮: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宿迁县境各解放区青年积极踊跃报名参军。1943年在扩军运动中,宿迁县首批105名青年联名写决心书,集体报名参加新四军,其中党员占三分之一。当年第二批扩军任务下达后,宿迁县委、县政府召开参军动员大会,当场就有167名区、乡、村干部报名参军。其中,泰山区李庄乡指导员动员15名青年和他一起参军,被评为“扩军英雄”。运河特区工委在拥军总结会上指出:特区在1943年共扩军460人,其中参加主力部队285人,参加地方区中队的175人。程道区超额完成扩军任务23人,荣获“模范区”称号。泗宿北部的潘山、闸塘、归仁、苏圩等区的地方武装,一次就上升两个营的兵力,充实主力部队。闸塘一个区就上升主力两个连。睢宿边区青救团集体报名参军,一次就有数十人。不论新兵入伍或地方武装上升主力,都要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区、乡干部组织群众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为光荣上升或入伍的新战士戴大红花,让他们骑马、坐轿。宿迁县长蔡贡庭、闸塘区长武海峰都曾多次为新战士牵马、抬轿。在参军热潮中,各解放区都涌现一些母送儿、妻送夫、兄弟同戴大红花的动人场面。

(二)破路挖沟热潮:1942年3月中旬,宿迁八区发动群众,一夜扒毁海郑公路60余里,致使宿沭段敌人的交通运输一度被迫中断。同年8月18日,县委发动党政军民齐出动,计2600余人,历时5天,再次破坏宿沭路50多里。根据地有路皆沟,无村不通。睢宿边区九城乡民兵把交通沟挖到柳园伪据点附近。群众性破路挖沟的热潮,为开展游击战争,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发展巩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宿迁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1942年6月,宿迁重划区乡。8月,增设桃园区、上岭区。9月,运河特区成立。宿迁大兴区划给运河特区。特区将大兴区的部分乡划出成立双河区。10月,宿迁设来龙区。1943年夏,撤销泰山区,其辖区分别并人桃园、刘集二区。撤销陇集区,其辖区并人新设的悦来区。10月,宿北单独设县,五、六、七区划出。至1943年底,宿迁县下辖邵店、桃园、刘集、来龙、悦来、上岭等7个区,70多个乡。

1943年9月,新四军9旅26团在杨圩消灭国民党宿迁县长时亚武部之后,接着又在苏圩消灭国民党宿三区区队,活捉国民党顽区长苏恒发。不久设苏圩区,区长姜克,区委书记杜良俭。同年冬,主力攻克侍卫圩伪据点后,设杨圩区,区长马敦五,区委书记甄杰。至此,泗宿县辖属宿迁县境计有潘山、闸塘、归仁、苏圩、杨圩5个区,约40多个乡。

1943年睢宿工委决定成立运河区,区长由睢二区区长王保金兼任,区委书记韦荣环,辖唐圩、袁庄、沿河(后改王营)、守望、滨河、七堡、邓庄七个乡。是年中秋节,新四军9旅27团在宿西一举消灭国民党刘子生支队,成立宿一区政权,区长袁介之,区委书记顾惠民。开辟杨集、民庆、九成、和平四个乡政权,争取永顺、三义、新民、新化、支口五个伪政权为两面政权。不久,永顺、三义、新化开辟为民主政权。同年冬,睢宿大队配合主力攻克袁圩伪据点。次年夏,睢二区改为朱海区,区长杨新,区委书记纪凤来;运河区改为苗圩区,区长王保金,区委书记王茂芬;宿一区改为杨集区,区长薛润芝,区委书记薛全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