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他弟

俺是《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他弟“五”“毛”。“五”---一九五十年代出生,“毛”---曾经的毛老头麾下的小坏孩。
正文

兵海浮萍:拉手榴弹自杀的副班长

(2014-07-17 13:54:16) 下一个

兵海浮萍:拉手榴弹自杀的副班长

说起手榴弹,就想起当兵后唯一的一次实弹投掷训练,我只扔了十来米远。为了安全,连长一下子把我按倒在掩体里。

说起手榴弹,我就想起副班长。四十三年前,双十年华的他,用手榴弹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死的惨烈,走的憋屈。

自杀,在那个年代,是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反革命行为。政治帽子虽大,但很多人,出于无奈,出于绝望,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这条不归路。

一九六六年夏天,在什刹海畔,一个跳水自尽的中年男人被人捞起,尸体仰面躺在南岸旁的路上,身下是一片未干的水渍。那人面色如灰,戴着眼镜,白色衬衣左胸的兜里还插着一支自来水笔,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那是我平生见过的第一个死人,几十年了,那张平静无争的脸,那支自来水钢笔,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五年后,我身边的战友自杀,而且是用拉手榴弹那么残酷的方式了断自己,我内心受到巨大震撼,留下终生难以抹去的阴影。

到今天,我都忘不了这个不是英雄的战友,忘不了这个个头矮小、少言寡语的湖北兵。我不想说出他的姓名,别让人间的烦事惊扰他,让他安睡在家乡的怀抱里。

师部通信连有线排三班副班长,来自长江北岸,汉水之东的湖北乡村,我们部队有不少他的老乡,都是同一批兵。

我参军后,分配在一班。部队讲究资历,论资排辈,晚入伍一天的都是“新兵蛋子”。老兵们有时和我们新兵开玩笑打打闹闹,但邻班的副班长从不这样,总是乐呵呵地和我们新兵打着招呼,嘘寒问暖,让我心里暖融融。

军事训练中,有时全排集中训练。部队装备的中型被复线,抗美援朝时就在使用,一拐子被复线有五百米长,十几公斤重。放线时要快速奔跑,单手拎起线拐子,一上一下有节奏地把线放出,要注意线团不脱拐,不打结。收线时也要快速运动,一手持拐,一手有节奏地把身前十数米长的的电话线打出波浪,平整地将被复线缠绕在线拐子上。副班长虽然个头不高,但收放线技术自如,快速如飞,姜还是老的辣,不服还真不行。

一九七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北京卫戍区部队进行千里战备野营拉练的总结报告》上,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11.24”批示,号召全军利用冬季实行长途野营训练。批示传来,全军各部队遵照主席指示,立即开展冬季野营拉练,我们部队也出发了。

我当年的日记,对这次野营拉练和副班长的自杀,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一九七一年一月四日清晨,我们离开营地,开始为期五十五天的出征。谁都没想到,同行的战友中,副班长是睡在骨灰盒里回来的。

通讯兵是部队的千里眼,顺风耳,听着足够浪漫。无线排的战友像《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那样,背着步话机,跟随师部指挥机关行动。到达营地后,立即架起高大的天线,开通大功率电台,和上级指挥部联系。通信排的战友,或开摩托车,或骑马,行军时在部队首尾来回穿梭,上传下达首长命令,在野营大军的队伍中格外亮眼。而我们有线兵,没有半点风光,背负十分沉重。除了个人的背包、挎包、水壶、个人工具外,还有步枪、子弹袋、手榴弹和铺设电话线时用的小镐头、小铁锹、挑线杆、以及被复线、电话机等。算下来,不少战士的负重都有二十多公斤。行军中,有时队列不那么整齐,我与在队列中押后的副班长走了并排,他小小的个头,背包、步枪等全副武装,还扛着一根三米多长的挑线杆。河北的数九寒冬,冰天雪地,我们的嘴里喷着哈气,脸颊连冻带热的通红,胸前背后的棉衣早已被汗水打透,脚底板上打了一个个血泡。除了唱军歌壮军威互相加油鼓劲和经过村庄与沿街迎送的老乡们打着招呼外,我们都忍受着累与痛的考验,一往无前地默默走着。

一月十三日,部队到了河北省无极县郭庄,这是个英雄之乡。郭庄红旗民兵营,是被国防部命名的享誉全国全军的战斗集体。部队在村里住了下来,安营扎寨,休整训练,准备下一段行程。

惨剧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一九七一年一月十六日,农历辛亥年腊月二十,部队野营拉练的第十三天。早晨出操时,副班长因病没到。随后的天天读时,附近一声闷响,不好!消息传来,三班副拉手榴弹自杀了。

先头部队号房子时,安排每个班住两个老乡家。三班长和几个战士住一个老乡家,三班副和其余几个战士住另一个老乡家。我们急忙跑到副班长住的老乡家,只见土坯房的屋檐被炸的歪歪斜斜,窗户上的玻璃和窗户纸被炸的稀烂。屋里的土炕,副班长睡的地方被炸塌了一个大洞,被褥衣物四处散着,炕上地上到处都是鲜血。他是躺在炕上,在部队早晨学习时,抱在胸前拉响的手榴弹。

副班长被送到师部卫生队时,早没气了。据卫生队的战友说,他被炸的惨不忍睹。

幸亏副班长拉的手榴弹爆炸时把他身下的土炕炸塌,一部分弹片炸落到土炕洞里,没有形成太大的反作用力,否则老乡家的房子会被破坏的更严重。也幸亏他是在早晨大家天天读时自杀,如果是夜间,部队都在睡觉,还会伤及其身边的其他战友,事就更大了。

连里的战友,都没能见上他最后一面,因为他走的不光彩。他的死,虽然壮烈,但不是烈士。

副班长的死,大家很失落。他为什么要自杀,而且用那么惨烈的方式。从拿出手榴弹,拧开后盖,取出白色尼龙引线,手指套上引线圆环,到猛然拉掉引线的一个个动作;从拉掉引线到手榴弹爆炸的短短三四秒钟,他还有机会把拉掉了弦的手榴弹扔到炕下。那样,即使手榴弹爆炸,即使给他个处分,也不至于要了他的性命。可他义无反顾,决绝而去。临死前,他想了些什么,有没有后悔,战友们无法回答,班长,排长,连长们也无法回答。出谜语的人走了,谜底将永世无法揭穿。

回过头看,导致副班长寻死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部队拉练后面临复员,副班长他们那批农村兵包括他自己都要退役还乡。二是婚恋感情问题。每年老兵复员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我觉得副班长是在复员回乡的事上有了心结,加上他生性内向,少言寡语,再过细的政治思想工作,也没能救了他的命。为此,他付出了自己年轻鲜活的性命,他和他的家人背上沉重的政治黑锅。

部队低调处理了副班长的后事。没有管理好部队,春节当口,出了自杀死人的重大政治事故,在地方上和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从连到师,各级领导都有责任。

副班长死了。四十多年后,我和战友谈起他。我的战友,当时是师部打字员,他亲手打印了副班长自杀的报告,报告中,对副班长的自杀,是按反革命分子定性处理的。

副班长死了。拉练结束回营房后,他的父母从湖北农村来到部队,带他们的儿子回家。一个傍晚,他们到了连部,连长、指导员和他们谈话。营区里,一片寂静,没有哭声,我们站在路边,看着一对苍老朴实的农民,没人相送,低着头,彼此搀扶着默默离去。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景无泪心伤恸,那幅可怜的场景,只要我活着,就在我心中。

副班长死了。四十多年过去,也不知他的父母,他的家人生活的如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自杀,让他的父母家人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多年来,一种愿望在我心中愈来愈强烈,那就是,我们曾为之献身的人民军队,把压在副班长和他家人头顶上的帽子摘掉,让副班长的灵魂得以安息吧。

副班长死了。我时常想起这个不是烈士的战友。战士相对,顾影自怜,怜惜他就是怜惜我自己,珍爱他的生命就是珍爱我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都是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挂两边的阶级兄弟,我们都有自己壮丽的青春华年。

副班长死了。也拉开我们连因意外事故死人的大幕,第二年野营拉练,入伍不到一年的通信排骑兵班战士坠马身亡。之后,连队干部在营区举枪自杀。

副班长死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月后,老兵复员,新兵进连,我被调到他生前的三班。

副班长死了。那时,我还不满十七岁。

十六岁的

              少男少女

                              有灿若云霓的

                                                      花季 

十六岁的

               

                  有惨烈伤痛的

                                          记忆

四十三个春秋

                       抹不掉

                                  你

  烂漫的

                笑容

四十三个冬夏

                       忘不了

                                
                       
                                     无声的


                                               
言语

   披红

            从鄂东乡野

                               走来

 

      壮烈

               向冀中田园

                    归去

母亲

没来及

           为你 

                  清洗征衣

战友

没来及

           向你

                  最后敬礼

风儿

        为你

                 送行

雪花

         为你

              飘起

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

战士报国未酬死

老兵为你作回忆

百千同袍百千泪

千万泪水送给你

送给你

……


三毛他弟五毛
发于20140717


后及:结尾的楼梯诗用这个word总是排的乱七八糟,没法,放弃了。还好,意思没变就行。



下一篇:老兵儿小谭子与紫竹院叉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快乐的傻瓜 回复 悄悄话 随着你的文字思绪回到了久远的年代,不由得热泪盈眶。
三毛他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爱城华侨' 的评论 : 这个副班长的亲人没有去看过
爱城华侨 回复 悄悄话 写得蛮好的,那是一个悲剧丛生的年代,笔者有没有想过去看望你战友的亲人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