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玉米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南北朝北齐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残酷杀戮的政权更替(一百三十三)

(2025-09-09 07:18:54) 下一个

   庚午日(十七日),尉迟迥与他的儿子尉迟惇及尉迟惇的弟弟西都公尉迟祐率领所有部众十三万人在城南布阵。尉迟迥亲率万人,都是头扎绿色头巾,身穿锦袄,号称“黄龙兵”。尉迟迥弟弟的儿子尉迟勤率兵五万从青州前来增援尉迟迥,自己亲率骑兵三千率先赶到,尉迟迥向来能征惯战,虽然年纪已老,依然亲自披挂上阵,他的麾下士卒都是关中人,都为他奋力死战,韦孝宽军战况不利向后退却。此时,邺中士民出来观战者多达数万人。行军总管宇文忻说:“情况危急!我当以诡计破敌。”于是让士卒向观战的士民人群射箭,士民受惊逃窜,混乱之中相互残踏,惨叫之声惊天动地,宇文忻乘乱大声呼喊:“贼败啦!”士卒跟着齐声大喊,周军气势重新振作起来,乘着对方骚乱的机会,猛烈反攻,结果,尉迟迥军大败,退保邺城。韦孝宽纵兵围攻,李询和贺娄子干率先登上城垣。

   崔弘度的妹妹是尉迟迥儿子的妻子,当邺城被攻破时,尉迟迥慌忙急迫中登上城楼,崔弘度紧追不舍,尉迟迥张弓搭箭要射崔弘度,崔弘度脱下头盔,对尉迟迥说:“不认得我吗?今日各为国事,不得徇私。然顾念亲戚之情,谨当遏制乱兵,严禁抢掠奸污。事已至此,公当早为身计,还等什么呢?”尉迟迥于是将弓丟掷于地,大骂左丞相杨坚后拔剑自杀。崔弘度对他弟弟崔弘升说:“你可取尉迟迥头颅来。”崔弘升于是斩下了尉迟迥的首级。尉迟迥的兵士留守在小城里的,缴械被俘后统统被韦孝宽坑杀掉。尉迟勤,尉迟惇,尉迟祐等,向东逃往青州,尚未到达,就被开府仪同大将军郭衍追上擒获。丞相杨坚因为尉迟勤当初曾经把尉迟迥招降他的书信表送给自己,故而特下令赦免了他。李惠最初响应尉迟迥,途中迷途知返,自缚归降,杨坚也免其罪,并恢复他的官职和封爵。

  尉迟迥晚年老迈昏聩,起兵时,任命小御正崔达拏为长史。崔达拏是一介文士,没有什么谋略,计划措施多有失误,尉迟迥起兵仅仅六十八天就败亡了。

   于仲文受杨坚委派讨伐檀让,两军在梁郡城外交战,于仲文大败檀让。檀让退守成武,于仲文乘胜攻击,再次将其打败,乘势攻下成武。之后又一鼓作气打败尉迟迥部将席毗罗,最后擒获了檀让,用槛车把他押送到长安,追杀了席毗罗,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师。

   梁主萧岿听说尉迟迥败亡后,对柳庄说:“当初若是听从诸将之言,响应尉迟迥的话,社稷就已经不保了!”

   杨坚刚取得军政大权时,对黄公刘昉和沛公郑译二人十分优厚,给他俩的赏赐不计其数,视他俩为心腹,对他们言听计从,乃至朝野上下称他们二人为“黄,沛”。他二人依仗推举杨坚的功劳,骄傲纵恣,沉溺于钱财利益,而不亲理相府事务。到了他们推辞杨坚委派的监军重任,杨坚开始疏远他们,对他们的恩宠待遇逐渐淡薄。而高颎监军大胜而归后,受到杨坚的宠信礼遇日益隆厚。此时,王谦和司马消难的反叛尚未平定,杨坚为此烦忧,废寝忘食。可是刘昉游乐宴饮,纵酒无度,相府军务颇多废弛。杨坚于是派高颎替代刘昉担任相府司马。而对于郑译暂时不忍心废除他的官职,但暗中嘱咐官属不得向郑译禀报事务。郑译虽然还坐在长史的位子上,却事事与他毫无关联,此时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诚惶诚恐跑去向杨坚磕头谢罪,请求解除他的职位;但杨坚还对他施以恩宠礼遇,温言安慰勉励他。

   周朝派遣梁睿率领步骑兵二十万讨伐王谦。王谦分遣诸将据险防守。梁睿挥兵奋进,攻入剑阁,直逼成都。王谦命令部将达奚惎,乙弗虔守城,自己亲率精兵五万,背城布阵。梁睿挥兵进击,王谦战败,想要退回城内,可是达奚惎和乙弗虔已经举城投降梁睿了。王谦无奈率麾下三十余骑逃往新都,新都县令王宝却把他捉拿了送交梁睿。梁睿斩杀了王谦及高阿那肱,剑南遂被平定。

   十一月,丁未日(二十五日),周郧襄公韦孝宽死去。韦孝宽长期镇守边陲,屡屡抗击强敌,他在战争中的运筹帷幄,经略布置,起初没有人能了解他的意图,可是等到事成之后,人们才惊叹佩服他的高明。平时在军中尽管军务繁忙,但总是研读文史;和睦宗族,所得俸禄,不入私室,人们都因此而称赞他。(待续)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