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51)
2018 (58)
2019 (53)
2020 (76)
2021 (93)
2022 (84)
2023 (102)
2024 (88)
2025 (11)
施琅在清军登上厦门岛形势极为严峻的时候,曾经率领数十人奋力作战,郑成功回到厦门论功行赏,奖励给他白银二百两。表面上是赏罚分明,可是,郑成功对施琅的傲慢跋扈却怀有戒心。作为一军统帅,郑成功的弱点在于不能充分量才任人,不能容忍下级对他的丝毫不尊重。施琅确实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将才,但是他在军旅生涯的前期始终怀才不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跟随黄道周率军援赣时候所提建议被拒不采用;降清后随李成栋入粤又受排挤;广东反正后转入郑成功部下本想大显身手,却仍然受到部分将领的排挤,郑成功也未能发挥其所长。尽管郑成功肯定了他在厦门拼死抵抗清军的功绩,却不肯归还他的兵权。施琅当初在广东时候曾经假托做梦委婉提请郑成功注意主力西进后后方厦门兵力单薄的危险,郑成功不但听不进,还以他胆怯惧战为名,解除了他的兵权。在施琅看来,自己在总的用兵策略上提的建议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被遣回厦门后他又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同清兵作战,满以为郑成功班师归来会恢复自己的左先锋职务。不料,郑成功回到厦门后,并不让他官复原职,左先锋仍由苏茂担任,而且还提拔施琅的副将万礼为镇将,施琅却依旧落职闲住。施琅大为不满,放风说自己心灰意懒,想出家去当和尚,借以窥测郑成功对他的态度。郑成功不为所动,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施琅见难以改变局面,一气之下剃光头,不再参见郑成功。这时候,施琅的弟弟施显任援剿左镇,也对郑成功的处置方法不满,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导致郑成功与施琅公开决裂的是曾德事件。曾德是郑芝龙旧将,郑芝龙降清后,曾德投郑成功,在郑成功军中曾德受施琅节制。施琅被削去兵权后,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施琅得到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来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悍然不顾,“促令杀之”。一些史书记载郑成功,施琅交恶,把曾德说成是施琅的亲丁或从将,并且说他是犯了法逃到郑成功处的,其实曾德是郑家旧将,且地位较高,虽然一度隶属于施琅部下,但无论他犯法与否,也无论施琅是否已经解除兵权,施琅都无权将曾德处斩。郑成功见施琅敢于违抗命令擅杀郑氏旧将,断定他是反形已露,就密令部将黄山以商量出军机宜为名逮捕施琅之弟施显,同时命令右先锋黄廷带领兵丁包围施琅住宅,将施琅和他的父亲施大宣拘捕。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部将的救援掩护下,竟然奇迹般地逃到大陆清方管辖区内。郑成功获悉施琅逃离后,怒不可遏,把施琅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处斩。施琅得知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死心塌地投靠清廷,一意同郑氏为敌。
郑成功和施琅是明清双方争夺福建沿海地区和台湾起决定作用的两个人物。个人的恩怨有时会改变历史的走向。施琅的一生证明他不愧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但他忽明忽清立场反复显示他总是以个人的立功扬名置于一姓王朝利益之上,“士为知己者用”是他信奉的行为准则。恃才傲物是他性格上的特点,无论在明朝还是在清朝他都表现出得意时踌躇满志,失意时牢骚满腹的特点。然而,从来不曾看到他有非分之想的政治野心。对于施琅这样的人物,关键在于驾驭得当,用其所长,制其所短。后来的康熙皇帝对施琅就是恩威并用,深得御将之道。郑成功一直坚持抗清,这点同施琅在政治上的反复无常有很大的区别。但他少年得志,性格刚毅,遇事比较冲动,往往凭一时情感不计后果处理问题,稍有缺乏统帅人物必需具备的全局大局视野。施琅叛逃之后,株连到他的父亲和兄弟,引起悲剧。郑氏家族靠的是海上活动起家,清军不习海战,这是郑军得以长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重要原因。由于郑成功处置失当,将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推入清廷怀抱,使得清廷能够建立一支足以同郑军相抗衡的水师,这对后来局势的发展是非常关系重大的。(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