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 树 王

椿树王,椿树王,你发粗,我发长,你发粗了作栋梁,我发长了穿衣裳。
正文

郭 姓 史 考

(2007-07-08 18:16:31) 下一个
郭 姓 史 考
作者: guest_3233 (郭庆贞) 时间: 2006-04-23 19:53:53 | [回复] [发表] [<<] [>>]
郭 姓 史 考

编者:郭庆贞 2003年清明节.于东营


郭 姓 史 考

冀南鲁北一带郭氏始祖于明永乐二年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入,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36年首次修撰及之后续修的《郭氏族谱》,对迁入后的地域分布、宗系名册等作了详细记载,从而为后人知根源、明世序、识亲疏、辨长幼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和追溯古往今来氏族发展的史迹,将更是郭氏后裔的共同愿望。为此,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特整理编写出《郭姓史考》。谨以此作为对族谱记载的拓展,并作为对永乐之迁600周年的献礼。

一、郭姓由来

“姓”是表示有血缘脉络的宗族徽号,起源于母系社会,意为“女”所生;“氏”则为同姓衍生的分支,起源于父系社会。姓氏来源渠道很多:有以祖先族号为姓氏者(如唐、夏、殷等);有以赏赐爵位为姓氏者(如王、公、伯、侯等);有以受封国号为姓氏者(如齐、鲁、郑、魏、郭等);有以所事职业为姓氏者(如陶、卜、匠等);有以受任官衔为姓氏者(如司马、司空等);有以居住之地为姓氏者(如城、郭、园、池等。在我国大多数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较少;而日本人的姓,大多数是因居住地而的,比如竹下、田中、田边等)。
关于郭姓人的得姓史书记载甚多,概之主要有两种来源:
(一)以居处取姓。“郭”原本字义为古代在宫城外围加筑的护卫墙。据《潜夫论》及《风俗通》所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即中国古代一些居住在护卫城墙附近的人,以居处而取郭姓(其中还有些居住在东外城的人取姓东郭)。
以居处取姓的一支郭氏源于夏、商时代。在上古夏后氏族部落领袖禹的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郭姓就已得姓开基。据古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由此可见,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又据《百姓祖宗图典》记载:“上古夏代有人叫郭支,商代有人叫郭崇,均因为居住在城郭附近,以地名作为姓”;《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故后人公认他们是分别在夏、商时代以居处取姓开基的郭姓始祖。
(二)以封地为姓。郭姓的另一支是从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来的,由虢转化而来;而虢最初只是周朝分封的黄帝后裔姬姓诸侯国国名,后以“虢”所转之“郭”取姓。
据《新唐书&#8226;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此为氏”。具体过程是:周灭商之后,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建立者。继承其父文王遗志,联合诸族率军东攻;在今河南汲县北的牧野之战取得大胜,遂灭商建立西周,建都于今陕西西安南沣水东岸)于西周初年(约前1066年)分别封周文王姬昌(季历长子,商末周族领袖;商纣王时名为西伯,亦称伯昌)之次弟姬仲(季历次子,周武王二叔)于东虢(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三弟姬叔(季历三子,周武王三叔)于西虢(又称成虢,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部),号称二虢(虢公多在周王朝中作卿士,辅佐周王征伐,参与大事决策,对周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都有重大影响)。其中,西虢地居于虞(周代诸侯国名,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今称古城)、郑(周代诸侯国名,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宣王之弟郑桓公,最初在今陕西省华县东)之间。到西周末年(前771年),周王室衰微,申侯勾结犬戎作乱,周幽王被杀于骊山,周王室被迫东迁。西周灭亡后,西虢也向东迁移,东迁后分为两部分:徙居下阳(分属于今山西省平陆县)者,因处滨河之北,称为北虢,系西虢宗庙社稷之所在;徙居上阳(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占据河南省三门峡和山西平陆县一带)者,称为南虢,系西虢东迁后建都之所在(虢国墓地位于今李家窑市区上村岭上。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整的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邦国公墓;它的发现和发掘,拉开了3000年前的古虢国之谜的序幕)。由于郑武公与晋文侯在辅佐周平王(东周国王,幽王太子,申后所生;幽王被杀后,他被申、鲁、许等国拥立于申,后东迁并依靠晋郑两国夹辅立国,前770-720年在位)东迁河南洛阳时立了大功,深得平王依重,遂将郑连同其财产、部族、家属及商人从陕西迁至河南虢与郐(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今河南省密县东北)之间。郑武公即位后,先后于平王二年(前769年)灭郐国、平王四年(前767年)吞并虢国,建立郑国(建都今河南新郑。郑武公、庄公相继为周平王的卿士,春秋初年为强国,后渐衰弱,前375年为韩国所灭)。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强行分封给郑武公。从此,郑国日渐强盛,同时平王的做法也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此时,位于南方的楚国(周代诸侯国,其疆域在今湖北省,后来扩展到湖南省北部、河南省南部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逐渐强盛起来,从楚庄王时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是其中之一。楚庄王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于是便以周平王无故灭虢为名兴师问罪,遂率陆浑(地在河南省嵩县东北)之师伐周灭虢,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周平王大惧,不得不找到虢叔裔孙姬序并封其为北虢(地在今山西太原市阳曲县)国君作为补救,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虢公”又称“郭公”。北虢后来被晋国消灭,其国人则仍以国名为姓,后代遂成郭姓。西虢东迁时,还有支族仍留居陕西原地(史称小虢),于前687年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由于以上两种关于郭姓起源的考证都言之成理,所以历代学者一向认为郭姓至少有两种源流:较早的一支因“氏于居者”而得姓;出现于周初的一支则以姬姓后裔受封之地而得姓。除上述两种来源之外,还有一个来源是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这些人的后代虽也以郭姓繁衍下来,但毕竟未形成主流。

二、郭氏之根
 
夏、商时代的郭姓虽早已经存在,但他们的后代流向何处、是否延续下来,现都已无据可查。经多方史料考证,公认为延续至今的郭姓人以周朝姬姓后裔受封之地而得姓的一支为主流。那么,究竟何处为该支最早的宗、最大的源、最深的根?仍需根据虢叔受封于西虢之后的历史沿革过程予以考究。
仅就郭氏后裔最早的宗而言,应从两个角度区别定论。从得姓之地看,“郭”姓的正式开基以序在山西阳曲受封“郭公”为标志。序作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是经周王朝正式承认的;号为郭公的序是虢转为郭的第一代人,因而公认序受封之地山西阳曲是郭姓最早的开宗之地。而从血缘关系看,又由于序系虢叔第十五世裔孙,即:虢叔—丙—壬--婴--偃--特(偃生长子牧、次子特)--隗—莲池(隗生长子莲池、次子雷溪)--存素--孟回--方镇--阜--石岚(阜生长子石岚、次子石岩)--复古(石岚生长子希古、次子复古)--序,因而郭氏后裔也将虢叔看作开宗始祖(当然这只仅仅是以转“郭”之前的“虢”为界。如果再按血缘关系追溯虢叔以前的祖,已不属于“虢”、“郭”的范围),相应把虢叔受封西虢所在地—今陕西看作更早的始祖地。
关于郭姓开基之后相对一段时期的聚居、延续情况,以台湾郭氏后裔郭荣生为社长兼总编的《山西文献》第四十三期上发表的“太原郭氏源流”一文作了如下表述:“郭氏是中华民族古老姓氏之一,其肇始于西周,自东周平王求虢叔后裔序封于山西太原阳曲后,郭氏一族遂世居太原,繁衍生息,历世不衰、枝繁叶茂、族远宗大”。
西虢东迁后,仍留居陕西原地的支族(史称小虢)于前687年被秦所灭,其后代以郭为姓延续下来。东迁于下阳之北虢和上阳之南虢分别于前658年和前655年被晋献公所灭(著名的“假虞灭虢”、“唇亡齿寒”的典故,指的就是晋国灭虢的事)。虢国灭亡后,晋献公迁虢、虞(虞被晋献公灭虢回师途中所灭)之民于瓜衍(今山西汾阳县。史载:“汾阳,春秋属音,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地。秦建兹氏

县,沿至三国。晋改兹氏为隰城,唐上元改隰城为四河,隶汾州,经唐末、五代、宋、金、元,明洪武初,省西河县并入汾州。明万历二十三年,升汾州为府,下设汾阳县,清沿此置”),居住地分别称曰虢城(又分大、小虢城)、虞城,此即今汾阳县虢城与虞城之由来(《太平寰宇记》载:“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由此可见,山西太原一带既是郭氏得姓之地,也是虢叔后裔的集中聚居、延续之地(当然不排除虢之民被迁虢城时仍有部分留居和延续于河南和山西平陆县一带)。《公羊传》云:郭氏之望莫著于太原阳曲。后散处于各郡甚繁,而莫盛于冯翊、京兆、华阴。其在春秋战国,齐有郭最,燕有谋臣郭隗;东汉有郭宪(光武时官光禄勋)、郭丹(官司徒),郭泰(字林宗);其居太原者。东汉末大司农郭全,系世居阳曲之郭序之后裔(《新唐书》七十四卷记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从颍川”);唐高宗时宰相郭待举,系郭全之后裔;唐睿宗时宰相郭元振,系东汉时郭泰之后裔。颜真卿为唐代名将郭子仪之父郭敬之所作的碑文写道:“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新唐书》七十四卷“宰相世系表”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汉有郭亭,亭曾孙光禄大夫广智,广智生冯翊太守孟孺,子孙自太原从冯翊。后魏有同州司马徽,徽弟进”。从所列世系表中看出,郭子仪为郭进的六世孙。史料还记载:郭敬之的伯高祖郭荣“自云太原人”。此外,从古时的郡望也能看出郭氏聚居、延续情况:太原郡于战国时置,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华阴县于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冯翊郡于三国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孺;汾阳县于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昌乐郡于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
总之,除留居和延续于陕西、河南的一小部分外,山西为虢叔后裔一支郭氏最早的宗、最大的源、最深的根。尽管在得姓开基之后的数千年间,郭氏后裔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迁徙,但公认山西是其先人始迁之地。如四川乐山近代文豪郭沫若故居之所以高悬“汾阳世泽”之匾,是因为郭老自认其老祖宗在山西阳曲;福建客家人中有“汾阳郭”,这同郭沫若的情况是一样的,老祖宗同在山西。

三、迁徙分布

郭姓分布很广,是当今中国常见的第十八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十四);按姓氏人口统计,现总数达901023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居于第七位)。大陆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
从西虢东迁后的分布看,虢叔之后裔最初主要集中于今河南、山西和陕西一带,并以山西为主要聚集地。虢国于春秋战国时期灭亡后,除在上述三地留居者外,另有一部分东移、南迁、西徙或北上,陆续分布整个中国大陆,接着又东渡台湾,延伸至南洋群岛以至世界各地。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并有一部分移居内蒙、甘肃、四川、安徽。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山西太原仍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到了三国时期,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和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高宗总章年间至武则天垂拱年间,河南省固始县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另一次是唐懿宗咸通年间,郭子仪之孙郭嵩与其叔带着先祖郭子仪的香火,自光州固始随节度使王审知的弟弟王想避战乱入闽,定居长乐新宁(今称芝山),地名郭坑(此即郭氏入闽始居之地),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到南宋时期,有一部分郭姓开始进入广东。其中,入琼始祖为郭氏始祖第七十六世孙郭元音、郭元吉两兄弟(原籍福建莆田。南宋末年,元吉任广东琼州评事,与兄元音渡琼,落籍文昌县)。从1995年10月泰国郭氏宗亲总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中印制的《纪念特刊》刊印的“子仪公后裔南迁迁徙图”上看出,从山西阳曲迁出郭氏分四支迁往我国南方:第一支(冯翊和华阴郭氏)先到华州又分两路迁徙:一路到河南、福建后分三股到广东、海南和台湾;另一路到了湖南。第二支先到介休又到江苏然后分两路:一路到江西,另一路到湖南。第三支先到洪洞、沁县后到安徽。第四支到了沁水。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元末明初,一场大规模的、历时50余年的官方移民高潮开始,又有大批郭姓人从山西移向各地。明末清初,福建郭嵩一支又从长乐分迁至闽东、闽中、闽南及闽西等地,后东渡台湾,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四、古槐移民

明洪武、永乐年间的官方移民,,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移民。特别是在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处的移民居之冠,古大槐树处移民后裔遍神州。

元代末年,兵乱水旱蝗变病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作出了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明太祖实录》)。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也逐步有所恢复。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四年的“靖难之役”进一步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民非杀即逃,为此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同邻省比仍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稠密。明朝政府移民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的地方。因此,山西成为向外移民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明初移民,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约有五十年的历史。被迁之民以晋南、晋东南为多,晋中只有少数几县。明初山西为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迁民最多的是平阳府。
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明初移民的记载。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都有在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
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同山西不相上下,但可耕土地面积比山西大的多。由于黄河泛滥、灾疫盛行,再加上“靖难之役”、南北构兵,造成人烟稀少,是移民迁入的重点省之一。山东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者。从家谱、碑文中的记载看,大多记载为从洪洞迁出,也有个别从它县迁出。现移民于山东有据可查者达八十余县。为避免迁入地的不稳定因素,官方安排移民实行了同姓同宗分路而迁的办法。无棣县水湾乡牛氏始祖是明永乐二年奉旨迁入海丰(无棣)的。据先辈传,临行分手时在洪洞大槐树下砸破一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1956年在山东济宁发现一座坟墓,棺木未朽,尸衣未腐,被上纸写道:“明朝郭轩,嘉靖十五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济州南关外住。终年五十六岁”。由此可以证明,在明朝若干年间由山西迁入山东境内的移民中包含郭氏后裔。但由于分路而迁的原因,即使同时迁入山东境内的郭姓人居处也相当分散,因此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很难取得联系。冀南鲁北一代郭氏是在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迁入若干年后才逐步相互得知对方下落,并以同迁郭姓为一世始祖,修成《郭氏族谱》。

后 记

《郭姓史考》主要围绕郭姓由来、郭氏之根、迁徙分布、古槐移民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整理编写过程中注重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自得姓开基繁衍到冀南鲁北郭氏的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线,对于与之有关联的内容只作了适度介绍;而对于与之联系不太密切的内容,有重点地选取一部分附在正文之后做专题介绍,供有兴趣者览阅。二是以史料记载为依据,只作客观表述或在有充分论据的基础上略作一些推理和判断,但不进行任何演绎、假想或虚构,力图反映史实原貌;对于不同来源的史料中相矛盾之处,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采纳。然而尽管如此,由于所获取的史料比较分散且有许多不确定、不一致、有争议甚至相互矛盾之论,加之收集整理者主观上历史知识的缺乏,难免有诸多失实之处,因此,本《史考》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附录一:
郭 氏 名 人

古往今来郭氏名人及其事迹很多,只选录其中一部分如下:
一、唐代名将郭子仪专述
郭子仪(公元697-781年):唐朝大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为山西阳曲县。系虢叔裔孙郭公(序)之后裔、郭进(郭进之兄为郭徽)六世孙、郭敬之(敬之伯高祖为郭荣)之子。子仪崭露头角于唐玄宗之时,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肃、代、德三朝军相,系唐代名将。他驰骋疆场,武功卓著。对此,新、旧唐书上都有专门的记载:“玄宗朝,武举异等,累迁朔方节度使。隶宗朝,平安、史之乱,功为中兴诸将冠,封汾阳王,世因称郭汾阳。代宗时,屯河中,回纥数十万围之,子仪将数十骑亲入虞营说之,回纥不战而退。德宗朝,进太尉中书令,也因称郭令公,赐号尚父。身系唐室安危者垂二十年。卒谥忠武”。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也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武举累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安禄山叛变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肃宗即位,任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因功升中书令,后又进封汾阳郡王。代宗时璞(人字旁)固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吐蕃攻唐,他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以拒吐蕃。德宗即位,尊为尚父,罢兵权”。
郭子仪因在肃宗朝时一手平息几乎倾覆唐室的“安史之乱”而成为“再造唐室”的勋臣,于公元762年受封为汾阳郡王。这不仅是对子仪本人的极大褒奖,也使他的子孙后裔引以为荣。郡王是一种爵位。唐时爵位共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其中一等爵位—亲王只有皇子才能授予,因而郡王作为二等爵位是皇族之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至于为什么封称“汾阳”王, 许多人以为是将今山西汾阳县封给郭子仪占地为王,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按照当时封爵名号的习惯,多以本人祖先得姓之地的古名称之。因子仪祖籍为山西阳曲(当时称汾阳),因而封为“汾阳王”。在阳曲东南是寿阳和乐平,为郭子仪五子、八子的封地;南面是太原、清源、祁,为郭子仪长子、四子、七子的封地。郭子仪的五个儿子也都是受封于祖籍地和得姓处。郭子仪被封汾阳王后,本氏族便以“汾阳”为堂号,楹联以“双阙家声大,汾阳世泽长”悬挂;家庙或祖祠、大门楹联则多采用“相国家声大,汾阳世泽长”、“魏阙名家,光州世胄”、“金台师事,竹马欢迎”、“北宫史表,东国人伦”等。其后他那些枝叶茂盛的子孙,便以“汾阳”两个字作为家族的表记。一直到今天,只要提起“汾阳郭氏”,谁都知道那便是“郭子仪”的子孙,自然而然崇敬之情谥于言表。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虽然祖居四川乐山,可其故居门庭上醒目书悬:“汾阳世第”。这无疑是向子孙和外姓表明郭氏之血脉源流。五十年代,郭沫若参观杏花村汾酒厂时就曾说:郭姓始祖在汾阳。
郭子仪不但武功卓著,而且是有名的忠臣。作为唐朝宰相和功臣,凭着他手里的兵权,大可有能力“取而代之”,而他却始终忠心耿耿,为后世塑造了忠义大臣的好榜样。历史名将功名富贵之盛,未有出汾阳王郭子仪之右。美人以貌得宠皇室易,名将得宠皇室难。美人以貌取胜,名将以战功取胜。美人貌美皇室宠,名将功多皇室忌。历代名将如杨家将、岳飞、于谦等莫不出师未捷身先死。而郭子仪则不然,拥百万强兵,虽有宦官李铺国、程元振、鱼朝恩谗谤百端,郭子仪几经落职,隐居汾州,而皇上诏书一纸征之,无不即日就到,由此谗谤不攻自破。郭子仪生前家私珍货堆积,家仆三千余,九子、七婿皆为朝廷显吏。名将仆固怀恩、李怀光等贵为王公,但在郭府门下,如同仆吏行走。回纥、吐蕃重兵闻郭氏兵到,望风而降。郭子仪“功盖天下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妒,穷奢极欲人不非”,试问古今名将,能有几人享受如此功名富贵?这位中国人心目中的忠君爱国典范人物,在一生为保国卫民而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曾经结交了四位同生共死的不渝之交——白元光、马嶙、丁浑咸和金祝捷。这五兄弟的后裔,后来主生世世结为金兰,就是郭、白、马、丁、金“清真五姓联宗”的由来。郭子仪声名泽被后世,到了数百年之后的宋朝,仁宗皇帝下诏求其后裔,于汾阳得布衣嫡传郭元亨,即赏为永兴军助教。大文学家欧阳修闻之评论说:“皇上重赏名门之后,并不为了显其虚名,而是为了教育天下人都要像郭汾阳那样,做忠君爱民之臣,这样后世也能得到庇荫”。唐末在郭子仪封地汾阳县大相村为其建庙立祀。每年春秋两祭,天下郭姓望族都要云集于此。郭子仪的汾阳王庙原在今汾阳城北二十里大相村,1942年被日本侵略者毁掉了。但庙门两侧的两只琉璃狮子被当地郭姓人家冒死抢救出来,现在完整地保存在汾阳县博物馆内。住在汾阳王庙附近的老乡还把庙砖、庙石、琉璃瓦当作珍品保存下来,以志后人。更为难得的是汾阳南关一家郭氏后裔珍藏着一幅年代久远、保存完好郭子仪的全身站立画像,这幅画像长94厘米,宽42.5厘米。这是汾阳古城有迹可循汾阳王郭子仪的重要史证。名城,以名人为荣盛。
中国人敬忠敬孝,一千两百多年以来,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的事迹,一直被传诵不绝。除了赫赫勋业,郭子仪九子七婿富贵寿考的故事,更千古传为美谈。其长子郭曜,兵部尚书,封太原郡开国公,袭代国公(生六子:锦、钦、金宏、钟、镇、锭,锦字锋袭封汾阳郡王);次子郭旰,南州节度使;三子郭晰(希),御史中丞,太子宾客,兵部尚书,封赵国公;四子郭出,翰林侍郎,御史中丞,封为清源县开国男;五子郭晤,户部侍郎,兵部尚书,封为乐平开国男;六子郭暧,尚升平公主驸马,金紫光禄大夫,袭代国公,左仆射;七子郭曙,太常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追封为祁国公;八子郭映,封沂国公、寿阳县开国男;幼子郭阳,中书侍郎。由干郭子仪功高盖世,深受皇族青睐。其子孙多与皇室联姻,有的被招为驸马,有的当了贵妃,有的成了皇太后,与皇室的关系由患难的君臣发展为割不断的联姻,直至唐亡。晋剧《打金枝》是山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统剧目,这是描写为郭子仪祝寿的一出戏。升平公主不去拜寿,驸马郭暧回宫怒打金技闯下大祸,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代宗不仅没有指责,反给郭暧加官进爵,并劝其夫妻和睦相处。代宗谕郭子仪曰:“不痴不聋,做不得阿家翁,儿女闺阁中语,不必挂怀”。许多晋剧名角就是以《打金技》为拿手戏。1948年春,毛泽东到了晋西北,贺龙点名让演《打金技》。1952年晋剧《打金枝》又搬进中南海,后拍成影片,广为流传。
五代十国时期,郭氏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二、历代其他部分名人简述
虢 叔(虢公):季历第三子,周文王之弟,周武王之叔,西周初年由周武王封于西虢,虢叔被郭姓遵为始祖。
序(郭公):虢叔之裔孙,即:虢叔—丙—壬--婴--偃--特(偃生长子牧、次子特)--隗—莲池(隗生长子莲池、次子雷溪)--存素--孟回--方镇--阜--石岚(阜生长子石岚、次子石岩)--复古(石岚生长子希古、次子复古)--序。序于东周初由周平王封于阳曲,号曰郭公。
郭 彦(西魏):北周臣,太原阳曲人。大统(535-551)中封龙门县子。北周时任沣州刺史、蒲州总管府长史 。史书记载:“郭彦,阳曲人。少知名,以功累迁龙门县子、兵部尚书。周文帝时,出为澧州刺史。会蛮夷为梗,农业寝废,彦劝以耕稼,从皆为本,食庾充实,无转输之劳。进爵怀德县公”。
郭 威(字文仲,904-954):后周太祖,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系五代周王朝的建立者、后周的开国君主,公元951-954年在位,刑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后汉时为邺都留守;乾佑四年(公元951年)代后汉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当时天下大乱,他建国后的政策待老百姓很好。
郭 隗:战国时燕国人,是头一位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他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具体过程是:战国时燕昭王招贤报齐仇,向他问计。他说“请先自隗始”,即:你要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堂号为“尊贤堂”,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结果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郭 纵:战国时大商人,邯郸(今属河北)人。因经营钢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
郭 解(字翁伯):西汉游侠,今河南济源人。以“任侠”闻名,常藏匿亡命,任意杀人,并私铸货币。后被汉武帝徙往关中,仍与当地豪强结交。因门客杀人,被指为叛逆,族诛。
郭 攸(字细侯):东汉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臣。刘秀即位为雍州牧、尚书令。建武后累拜中山太守、渔阳太守、颍川太守、太中大夫。
郭 泰(字林宗,128-—169):东汉太原界休(今属山西)人。史书记载:“郭泰,字林宗,世居介休。师事成皋屈伯彦,博通典籍,太学生首领,与李膺友善,名震京师。后归乡里,屡拒征召,深得人们敬仰。党锢之祸起,闭门讲学,弟子数千。后周游各地,扬名天下。死后,四方之士,皆来会葬”。书法家蔡邕执笔书《郭有道碑》流传至今,现存太原傅山碑林。明代罗伦撰《郭氏族谱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郭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
郭 嘉(字奉孝,170-207):东汉末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初投袁绍,认为绍好谋无决,难于成事。后由荀或推荐归曹操,任司空军师祭酒,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得到重视。官渡之战前,曾分析绍有十败、操有十胜,尤为显名。他从征十一年运筹策划,对统一北方有所贡献,受封洧阳亭侯。卒年仅38岁。
郭 躬(字宗孙):东汉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时从父弘习法律,后传授法律,徒众常数百人。历任廷尉正等职,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升至廷尉。主张定刑从宽从轻,曾奏请减轻41种“罪行”的刑罚,批准后作为法令公布实施。
郭 及(原字左加立人旁,字细侯,前39-后47):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初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任上谷大尹(太守)、并州牧;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左冯翊;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为渔阳太守,在职五年户口增加一倍;建武十一年任并州牧,时卢芳割据溯方等地,匈奴也不断进攻,他严加防守,并分化卢芳部将随昱(音玉)。随昱等胁迫卢芳投降,卢芳逃亡到匈奴,北方遂安。
郭 淮(字伯济):三国太原阳曲人,受封阳曲侯,敢于同诸葛亮多次较量而能得胜,其孙郭正封汾阳子。史书记载:“郭淮,阳曲人。举孝廉,除平原府丞。操以为司马,破陇西名羌,按抚柔氏三十余落,梁元碧等率种落三十余家附雍州。进封阳曲侯”。
郭 象(字子玄,?—312):西晋哲学家,河南洛阳人。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好老庄,善清谈。把向秀《庄子注》述而广之,别为一书;阐扬老庄思想,于是“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后向本佚失(《列子》张湛注和陆德明《经典释文》均有引文),仅郭注存。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再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齐物论》注)物有各自生而无所待,叫做“独化”。否定“无中生有”观点,批判了当时的“崇无”思想。
  郭 璞(字景纯,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河东闻喜(今山西)人。博学多才,擅长诗赋,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卦术。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后王敦任为记室参军。敦欲谋反,命其卜卦,璞谓其必败,因而为敦所杀。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所作《游仙诗》,通过追求仙境,表现忧生避祸的心情和轻视富贵的思想;著有《尔雅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另有《郭弘农集》。
郭澄之:著名文学家,著有“郭子”一书。史书记载:“郭澄之,阳曲人。才思机敏。刘裕引为相国参军。从北伐,克长安,裕意未定之,西向诵王粲诗曰:‘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裕乃曰:‘当与卿共登霸陵岸耳'。后封南丰侯”。
郭方预(一作郭方顶):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北海(今山东益都)人。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起义,自号卢公。发展到三万人,曾攻下北海郡城。不久在隋将张须陀镇压下失败。
郭子和(即李子和):隋同州蒲城(今属陕西)人。炀帝时任左翊卫,因罪徙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在当地起兵杀郡丞,称永乐王,年号丑平(一作正平)。曾与梁师都联合,依附突厥。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降唐。后赐姓李,封夷国公。死于高宗时。
郭 震(字元振,656-713):唐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人。咸亨进士;武则天擢(音卓)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大足元年(公元701)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筑要垒、开屯田。在职五年,军粮充足。神龙中迁西安大都护。先天元年(公元712)任溯方大总管,筑丰安、定远城。次年玄宗讲武骊山,他坐军容不整留新州,旋起为饶州司马,病死途中。
郭崇韬(字安时,?—926):五代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隶李克修部,后转李存?(上日下助),任中门使。存?称帝(即后唐庄宗),升任密使,策划攻灭后梁。庄宗至汴,他权行中书事,兼镇冀州节度使,曾奏时务利害25条。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任招讨使,从魏王继岌攻蜀。凡70日灭前蜀。后因宦官陷害被杀。
郭忠恕(字恕先,又字国宝,?—977):宋初画家、文字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后周广顺中(约公元952年)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入宋官国子监主簿。因批评时政遭贬,死于受贬途中。工画山水,尤善界画。所绘重楼复阁颇合砖木诸工规矩。现存《雪雾江行图》传是他的作品。兼精文字学,善写篆、隶书。
郭子兴(?—1355):元末江淮地区红巾军首领。定远(今属安徽)人。地主出身。入白莲教,散财结客。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农民孙德崖等四人率众起义,次年克濠州(今安徽凤阳)。秋间彭大、赵均用等因徐州失守,率军来会。他后与彭赵不和,依靠朱元璋的支持移驻滁州。十五年春在和阳(今安徽和县)病死。明初追封滁阳王。
郭守敬(字若思,1231-1316):元代科学家,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精通历算和水利,曾任都水监,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修治过许多河渠。和王恂、许衡等共同编制了比过去准确的《授时历》,所采用的回归年长(365.24258)同现代公历基本相同,施行达364年,为我国历法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他注重实践,长于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侯极仪、景符和窥等十三种观测天象的仪器及玲珑仪、灵台水浑等表演天象的仪器,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立27个观测站进行规模巨大的大地测量工作,重新观测了28宿及其它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较高的精度。
郭怀一(?—1652):台湾反荷兰殖民主义领袖,原为郑芝部下。南明永历六年(1652年)领导台湾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反对荷兰侵略者残酷的压榨掠夺。群众相应者达16000人。他率众进攻侵略者根据地赤嵌城中弹牺牲。群众继续斗争半月之久,牺牲者达4000人。起义年月,一说为永历四年,一说为永历十一年。
郭宝臣(艺名元元红,1856-1918):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演员,山西人。演老生。清同治、光绪年间到北京演唱,唱腔高亢激昂,擅演《浔阳楼》《空城计》《摘星楼》等。
郭 熙(字淳夫):北宋画家,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工山水,学李成,能创新,与李成并称李郭。山石用状如卷云的皲笔,画树枝如蟹爪下垂,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早年风格较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常于巨幛高壁,作长松乔木、回溪断崖、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和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都是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传世作品有《早春》《关山春雪》《幽谷》等图。有画论,子郭思纂集为《林泉高致》。
郭 沔(音mian,字楚望):南宋琴家,浙派创始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时被毛逊(字敏仲)、杨缵(音钻)、徐宇等人奉为宗师;曾收集整理不少流传于民间的琴曲。宋末元兵入浙,他移居衡山附近潇湘二水合流处,常泛舟江上,曾作《潇湘水云》一曲,以抒写其故国之痛与身世之感。又有《泛沧浪》《飞鸣吟》等曲,均流传于世。
郭 奕:太原阳曲人,少负重名,山涛称其高简有雅量。初为野王令,太康中为尚书。
郭 诩(字仁弘,号清狂道人,1456-1528后):明代画家,亲和(今属江西)人。少时应科举,稍试即弃去,专力于诗画,多游名山,曾谓“岂必谱也,画在是矣”。弘治中征入京师,予以锦衣官,固此不就。擅画写意人物,笔势飞动;兼工点簇花卉、草虫;亦写山水。同时代画家沈周、吴伟、杜董等,都推重他的艺术。
郭 秀(加王旁。字华山,一字瑞甫,1636-1715):康熙进士,清山东即墨人。历任吴江知县、剑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劾大学士明珠、于国柱等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明珠等被降黜。不久,受权贵打击解职回乡。后又被圣祖起用为湖广总督。任职数年,又被排挤罢官。
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1818-1891):清末外交官,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随曾国藩办团练;1863年(同治二年)署广东巡抚,与总督瑞麟不合,被贬;1875年(光绪元年)任福建按察使,擢(音卓)兵部侍郎;旋任首任出使英国大臣,1878年兼驻法国大臣,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有《养知书屋遗集》、《史记札记》、《礼记质疑》。
郭松龄(字茂辰,1884-1925):北洋奉系将领,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奉天讲武堂教官、奉军第六师长、第三军副军长等职。1925年11月,张作霖与冯玉祥部作战期间与冯密切配合,将所部改称国民第四军回师沈阳进攻张,12月下旬兵败被杀。
郭沫若(原名开贞,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生于四川省乐山沙湾区。1914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开始写诗;“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新社。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爱国主义历史剧《屈原》。1949年后著有历史剧《蔡文姬》等和多部诗集,主编《中国史稿》。有《郭沫若全集》。建国后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长兼哲学社科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和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长期担负科学文教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教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郭隆真(1893-1931):河北大名人,回族,女。五四运动时期组织天津妇女开展反帝爱国斗争,是觉悟社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的发起人之一。1920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1923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到北京主持缦云女校,编印《妇女钟》《妇女之友》等,进行革命活动。1928年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员;1930年在青岛工人区进行革命工作,次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济南英勇就义。
郭 亮(1901-1928):湖南早期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长沙人。1920年参加共青团,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1923年任湖南工团联合会总干事、湖南省委委员兼工农部长。1926年任湖南省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中共“五大”中央委员并任湖南省委书记。曾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坚决斗争,同年参加南昌起义。后任湖北省委书记。1928年1月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同年3月27日在岳阳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9日在长沙遭杀害。
郭大力(1905-1976):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江西南康人。1928年起与王亚南合作翻译《资本论》;1940年起翻译《剩余价值学说史》。毕生从事研究、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放后任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当选为全国四届人大代表、二、三、四届政协委员,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西洋经济思想》《凯恩斯批判》《帝国主义论.讲解》《关于马克思主义资本论》等。
郭小川(原名恩大,1919-1976):中国现代诗人,河北丰宁人。早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文艺;1948年春随军南下,先后在天津日报社、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中宣部等单位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文艺工作。建国后,先后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秘书长及《诗刊》编委等职;1950年出版诗集《平原老人》,1958年发表《投入火热斗争》、《致青年公民》等雄浑豪放的朗诵诗。他注意吸收民歌、古典诗歌和新诗的营养,形成了雄健清新的风格。代表作有《月下集》《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账》《昆仑行》《团泊洼的秋天》等。有《郭小川诗集》。
郭继胜(1921—1948):华东战斗英雄,山东藤县人。1949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战斗中一贯英勇机智,泰安战斗中带一个连首先冲进城内;洛阳战役中亲率一个连前冲扫清了侧翼火力,歼灭了敌人的反击部队;开封战役中冲进敌人鹿寨,组织火力、指挥突击队攻敌,迅速歼灭了敌人师部;华东野战军授予他华东战斗英雄称号。1948年11月7日在淮海战役中带领部队向董庄敌人冲击时牺牲。
郭伯雄:陕西省人。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和国家军委副主席;解放军上将。
除上述外,还有历史名人郭正一(唐代宰相)、郭天隆(年寿九十七岁,曾赴千叟宴)、郭廷璋(任仪封县训道)、郭经(任西安府推官)、郭正奇(任定州知州)、郭陵(东晋文学家,河东闻喜人)、郭景僖(任刑部主事)、郭景仪(任元氏县知县)、郭远隆(任贵州良同营参将)郭有成(任曲沃县把总…郭公后代从阳曲去向各寺,使郭氏家庭更兴旺起来)、郭松林、郭药师、郭友松、郭隽、郭文雄、郭天申等,近代名人郭宝钧、郭秉宽、郭承基、郭棣活(di)、郭滴人、郭芳枫、郭纲琳、郭化若、郭怀珠、高君宇、郭乐、郭琳爽、郭泉、郭任远、郭瑞人、郭绍虞、郭泰祺、郭天民、郭廷以、郭味蕖、郭锡麒、郭一岑、郭永怀等,现代名人郭鹤年、郭仲衡、郭令灿、郭令明、郭燮贤等.
三、史书立传的郭姓人
《史 记》 郭 昌 郭 解
  《前汉书》 郭 昌 郭 解
  《后汉书》 郭 丹 郭 及 郭 躬 郭 太 郭 宪 郭 玉
  《三国志》 郭 嘉 郭 淮
  《晋 书》 郭 舒 郭 弈 郭 象 郭 璞 郭澄之 郭 琦 郭 文 郭 翻 郭 荷 郭 禹
  《宋 书》 郭世道 郭希林
  《魏 书》 郭 祚 郭文恭
  《北齐书》 郭 秀
  《周 书》 郭 彦
  《南 史》 郭祖深 郭世通
  《北 史》 郭 祚 郭 衍 郭 荣 郭 遵 郭 世
  《隋 书》 郭 荣 郭 衍
  《旧唐书》 郭元振 郭 虔 郭知运 郭 英 郭子仪 郭 承 郭行馀 郭 山  郭正一
  《新唐书》 郭正一 郭孝恪 郭 虔 郭知运 郭子仪 郭弘霸
  《旧五代史》郭 言 郭崇韬 郭延鲁 郭金海 郭 谨 郭允明
  《新五代史》郭崇韬 郭允明 郭从谦 郭延鲁
《宋 史》 郭从义 郭 崇 郭守文 郭 贽 郭 进 郭 密 郭 达 郭 稹 郭 恩 郭讠恣 郭申锡 郭 成 郭 洗 郭忠恕 郭祥正 郭 永 郭 浒 郭亻巽 郭 琮 郭 义 郭 雍 郭天信
  《辽 史》 郭 袭
  《金 史》 郭荣师 郭企忠 郭 俣 郭文振
  《元 史》 郭宝玉 郭守敬 郭嘉 郭回 郭全
  《明 史》 郭子兴 郭 英 郭 兴 郭景详 郭 云 郭 亮 郭 资 郭 敦  郭 绪 郭 登 郭 楠 郭 忠 郭弘化 郭应聘 郭惟贤 郭维经 郭以重
  《清 史》 郭王秀 郭世隆 郭世熏力 郭柏荫 郭味儿 郭都贤
















附录二:
民间族谱资料选

1.郭氏族历史世源流序图(摘至临邑《郭氏族谱》)
郭氏始祖由丙公之子壬,虢叔之嫡孙也,周成王以先人有功,封于郭,是为郭公,因以为姓。
本源既清,流派斯永。壬生婴,婴生偃,偃生牧,皆袭公爵。牧弟曰特,笃志好修,施德行仁为,冀州尹。生隗,为燕昭王国师,参谋制服强齐,遂居燕地。生二子,长莲池,幼雷溪。莲生存素,素生孟回,孟回生方镇,方镇生阜,阜生石岚、石岩。岚生二子:希古、复古,复字济虞,为当时贤士。首録祖先昭穆成帙,且诏其子若孙曰:汝曹世世增,遗而不续者不昌厥后,遂得公有本之传而后之增录,络绎不匮。济虞之子义夫,为平王上卿,生二子,长曰纲,营州令;幼曰纪为卢龙尉。纲生丕,丕生雄,字云飞,号懋勋,为王总戎,征伐严狁有功,加封镇严将军。生三子:继英、继武、继忠,皆居营州。英生恩,袭父爵。忠公智勇兼全,封靖严候。生子祖,为笔帖式常侍。生子曰云,官徵仕良,生孟纯,字清甫,学通素,为灵王上卿。长子宁为齐大夫,幼子延年,为河令。延年生质,质生在,在生鹤,鹤生芳桂。芳桂生昌,昌生克谦。克谦字六吉,为郝王谏议,因周不克制秦,遂解绶归山,乃续济虞公历代昭穆,纂订成帙。诫曰:届兹乱世,藏者当如金玉。谦之子翕,翕生二子:长清隐、幼乐隐。乐生静山,静山生春魁,春魁生三子:长曰后,次曰伟,幼曰杰。杰生甲仪,甲仪生朝枢、朝栋。栋生,秦张禄荐为参军。生二子,曰欧曰歙。欧为秦兵马先锋。生二子镇江、镇海,江仍为秦总兵,后见秦多不仁,遂弃职归隐。生子崇德、崇善。德生子珍,珍生师尧,仕汉,为汝宁刺史。生二子曰亨、曰亮,遂居汝宁确山,果敢尚义,不避奸险,太后嘉之,奉为给事。生子垣,字次周,文帝朝为内阁侍郎。长子钟,字元音,为河内轵县尹,遂居河内。生成义成美。美生解,字翕伯,豪侠仗义,厚施薄报,壮士多归门下,后为司户参军。生二子,曰广曰度。广生三子:大有、大年、大任。大任字负舆,与宗人钦,同事平帝,官谏议。因莽乱,避居汝南。生二子曰宪曰懲,宪字子横,事光武,常谏帝东征,上勿听,后果颖川起兵,帝深悔悟,以服其谏,而汉治矣。生二子绍圣绍贤。贤子继周,学博行优,未获大用。日与弟子讲明圣学,序先代昭穆。长子公辅,迁茂陵,幼子公轼,仍居汝南。辅生三子,曰伋曰佑曰保,伋字细候,历渔阳太守,有德政行部,几童竹马相迎,仕归悉,以财谷散予九族。杨关西先生以女娶公,生子达,达生春,春生不敏,敏生以仁,仁生二子:长鹏翮,字奋飞,晋武时,官郎中;幼鹏程,岁进士。翮生天培,培生士瑜,瑜生鳌,鳌生丹,字少卿,官拜司徒。至仕后居华阴。生子宏道,道生履,履生球,球生三子(有误,应为球生昶,昶生三子):通善、通义、通美。通善居长安;通义居鳌屋;通美世居华阴,生子敬之,为五州刺史,赠太保,封国公,生子仪,元宗时为节度使,肃宗拜封丞相,汾阳王。生九子:长曰曜,兵部尚书,袭代国公;次曰旴,南州节度使;三曰晞,御史中丞,太子宾客,兵部尚书,封赵国公;四曰出,翰林侍郎,御史中丞。五曰晤,户部侍郎,兵部尚书;六曰暧,尚升平公主驸马,金紫光禄大夫,袭代国公,左仆射,七曰曙,太常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八曰映,封沂国公;幼曰暘,中书侍郎。曜之子锋(详谱说曜生六子:锦、钦、鋐、钟、镇、锭。锦字锋),袭封汾阳郡王,旴生三子:铨 、铣、镇(详谱说旴生五子:铎、铨、鑑、铣、銘,镇可能有误),迁金陵。晤生五子:鐇、钧、鎔、鍊、锡,鐇、锡二公迁临川郭堆。暧生四子:长铸、次钊,工部尚书,授西川节度使,三鏦,国子祭酒,太原郡公、幼鋙,御前侍卫,富贵蕃盛,难更仆数。钊生五子:仲恭、仲词、仲学、仲文、仲斌,仲文之子曰湖,迁南丰双井,传至金龙,遂迁临川之茶溪而家焉。鏦生三子:仲宣、仲武、仲翊。而仲恭尚金堂公主驸马,历詹事府事,生子曰翟,爵国子祭酒,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将军。唐僖宗中和元年避乱,由金陵而迁吉州太和墨溪,生四子:长延嵩、次延升、三延暹、幼延勃。延嵩官枢密使,解授后由吉之墨溪而迁南昌。生子洪霸。霸生三子:文暹、文政、文格。文政之子仕通,通之子曰敬尚,敬尚之子曰仁钦,仁钦公之子曰兴元,兴元生二子(应为兴元生一子,名学立,学立生二子:长凤梧、次凤祥):长凤梧,次凤祥。梧生三子:长达才,次进才,幼道才。达才之子广发。广发生二子坤德、坤行。行生思若,若生二子:顺荣、顺昌。荣生三子:长曰弦,居南昌;次曰統,迁丰城、幼曰缃,迁铅山紫溪。弦公生子希孔、希颜、希孟。孔公仍居南昌,颜公官任抚州副总,后迁家于城南。希孟迁畲头,兄弟皆由南昌分土而宅,瓜瓞绵绵。其在临川有先居郭堆,而为鐇公锡公;后者居临邑,而为希孔、希颜、希孟后者。户敦礼仪,人服诗书,虽经兵火之余,而世系秩秩,昭穆井井,亦由济虞公之所增録,雍和公之所珍藏,绍贤公之所稽考,世世实之,无忘一本之亲。予于郭氏居同桑梓,又属世婣,兹值书锦之暇,敬承台命,披阅先世谱牒而为之序焉。
皇明万历四十五年岁次丁已春正月中幹榖旦赐进士弟由兵科给事中累陛正治上卿贤德大夫太子少保,礼、户、兵、刑四部尚 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年家婣眷弟南昌熊明遇敬书。
2.阳曲县高村乡南社村郭氏宗谱
阳曲县的白家社、北社、南社、东盘威、东南洼、上原菁、大卜等村均为郭姓多的村,过去郭氏家谱不少,文革中被大量烧毁,现有少数保存的。
  高村乡南社村郭忠和保存的郭氏家谱。该谱以郭时道为第一代,全谱共计二十代二百五十人,现存家谱由第十七代的郭清纶于光绪十九年(即公元1893年)录抄的,后面是十九代的郭忠和再记的。
  家谱开头写有:"郭氏历代宗册薄序"。第七代的郭彦道曾任陕西永寿县丞,郭彦达诰封文林郎,第八代的郭崇曾任湖广岳州推官,第九代的郭士英曾任屯留县训导。保存家谱的郭忠和仍健在,是忠字辈,属第十九代人。家谱如下:
一世祖1人:郭时道
二世祖5人:海(长)、深(次)、岩(三)、全(四)、翥(五)
三世祖5人:殷俊(海男)、殷贵(深男)、殷智(岩男)、殷胜(全男)、殷(翥男)
四世祖3人:荣(贵长)、鉴(贵次)、钰(贵三)
五世祖1人:景山(荣男)
六世祖3人:效(山长)、悦(山次)、潭(山三)
七世祖2人:彦通(效长)曾任陕西永寿县县丞、彦达(效次)诰封文林郎
八世祖6人:嵩(通长)、峤(通次)府庠生、崇(达长)湖广岳州府推官、岚(达次)府庠生、成(达三)、岭(达四)
九世祖14人:春雷(嵩长)、春霈(嵩次)、春雪(嵩三)、春霰(嵩四)、春霖(峤长)、春震(峤次)、士英(崇长)任屯留县训导、春雨(崇次)、守仁(时长)、守科(时次)、守魁(岭长)、守元(岭次)、守光(岭三)、守明(岭四)
十世祖15人:腾蛟(士英长)邑庠生、咸蛟(士英次)、汜(春雨长)、绍(春雨次)、缵(春雨三)、怀(守科长)、迟(守科次)、沣(守科三)、溥(守魁长)、潼(守魁次)、澡(守元长)、淅(守光长)、浴(守光次)、染(守明长)、潮(守明次)
十一世祖31人:万邦(腾长)、万方(腾次)、万礼(腾三)、万仁(腾四)、万明(腾五)、金汤(咸长)、金萍(咸次)、来聘(汜长)、来安(汜次)、继儒(绍长)、继伦(绍次)、继虎(绍三)、继凤(绍四)、凤林(迟长)、凤富有(沣长)、凤益(沣次)、凤台(溥长)、凤明(溥次)、凤文(潼长)、凤武(潼次)、凤全(潼三)、凤奇(澡长)、凤荣(澡次)、凤虎(澡三)、凤祥(淅长)、凤楼(浴长)、凤亭(浴次)、风阁(浴三)、凤殿(浴五)四夭折、风保(染长)、凤祯(潮长)
  十二世祖46人:延(邦子)、睹(方长)、觑(方次)、旺(方三)、良(万仁长)、善(万仁次)、贤(万仁三)、宗(万明长)、财(万明次)、妙(万明三)、盛(万明四)、绵(金汤长)、文(金汤次)、纬(金汤三)、家祯(来安长)、家祥(来安次)、家喜(来安三)、家朋(继虎子)、尔珍(凤林长)、尔珠(凤林次)、尔环(凤林三)、尔鹤(凤宇子)、尔洪(凤台长)、尔忠(凤台次)、尔考(凤台三)、尔俊(凤明长)、尔文(凤明次)、尔兴(凤文长)、尔旺(凤文次)、尔茂(凤文三)、尔盛(凤文四)、尔荣(凤武长)、尔华(凤武次)、尔富(凤武三)、尔洪(凤荣长)、尔 (凤荣次)、尔全(凤荣三)、尔柰(凤虎长)、尔军(凤虎次)、尔韦(凤虎三)、渚(祥长)、长(祥次)、尔良(楼长)、尔顺(楼次)、尔善(楼三)、尔贤(楼四)
  十三世祖50人:连禹(觑长)、连成(觑次)、连琮(觑三)、连禄(贤子)、连法(财长)、连旺(财次)、连荣(财三)、满会(家祯子)、满德(家祥子)、满福(家喜子)、满禄(家喜次)、满兴(家朋长)、满隆(家朋次、满光(尔珍长)、满正(尔珍次)、满明(尔珍三)、满玉(尔洪长)、满亭(尔洪次)、满旺(尔洪三)、满盈(尔兴长)、满溢(尔兴次)、满财(尔旺长)、满王申(尔旺次)、满琳(尔旺三)、满王泉(尔旺四)、满泫(尔茂子)、满瑛(尔盛子)、满成(尔荣长)、满法(尔荣次)、满如(尔荣三)、满要(尔荣四)、满全(尔华长)、满明(尔华次)、满义(尔富子)、三兴(洪长)、三旺(洪次)、三盛(洪三)、三才( 男)、三岗(全长)、三富(全次)、三停(尔柰子)、三元(军长)、三界(军次)、金山(尔韦子)、满山(绪长)、满厚(绪次)、满花(长之子)、满元(良子)、三银(贤子)、五子(贤次)
  十四世祖27人:让(连禹子)贵子(连成子)、仁(连琮子)、安(满禄子)、先(溢长)、慎(溢次)、纶(满财子)、绩(满王申子)、绮(琳长)、绾(琳次)、缵(琳三)、继(琳四)、绣(王泉长)、幺采(王泉次)、致(王泉三)、文(泫长)、二木墩(泫次)、林(泫三)、幺系(瑛子)、仪(法子)、俊(要子)、熹(金长)、照(金次)、宝(义长)、玉(义次)、生(才子)、硕(三界子)
3.郭氏家谱(抄本。平定县城姑姑寺谱主藏。李克明提供)
民国郭来仪续修。来仪,郭氏九世孙。此谱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郭来仪重修的。谱主原籍洪洞,后迁至石艾(平定),因谱系散失,明代远祖、始祖世系无考,中收清以郭家为一世所支计十一世一百五十一人。是谱封面题签“郭氏家谱”,中书“大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宝泰堂立”,封二,谱名上书“源远流长”,下书目次,分加紧为:叙、世系分流图、世次合叙格、跋;另有“壬申(1932)春正月元夕后三日重修于宁一堂”字样。叙文三篇:其一,叙。岁进士夏县训导四世孙郭生琮乾隆丁卯(1747)春三月撰修于南台书舍;其二,郭氏家谱序。例授修职郎五世孙郭任,时年八十有一,嘉庆已巳(1809)伙月撰;其三,重修家谱序。优增生七世孙郭带汾于嘉庆十本年岁次壬申(1812)正月望日修于慕林书墪。谱后跋文也系七世孙郭带汾撰。惟时清嘉庆壬申三月禊日。谱心尾书“民国壬申(1932)正月吉日九世孙郭来仪重修于柏乡旅次”。是谱、叙、跋对其世系源渊进行了考证,叙事简明,文字通畅,著录图格,缕列分明,合序格内间或有事略记载,叙、谱前后照应,基本反映了郭氏一支派的繁衍情况。是谱可供小谱创修研究工作参考。
4.郭砦郭氏家谱(曹县桃源:王文亭提供)
民国四年修,家谱记载:“予族山西太原故家,明初奉洪武诏自洪洞县迁山东曹邑桃源集东南里许居焉,村名郭寨……始祖称长老,配姬氏。……相传始祖思亲,旋归洪洞,终未还乡……宗排从十九世起,‘鸿咸永丰庆,树修本善传’”。
5.(郑州)郭氏族谱(由洪洞县县志办公室提供)
乾隆四十三年修,郭锈、郭朝聘撰 ,由郭朝业作谱序。族谱记载:“吾姓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徙於郑州西南隅台郭村,遂占籍焉。殆我五公之在当日也,爱老怜贫,积德好善,享厚无穹。故郭姓日蕃,人丁颇富,其间人黉宫、列贤书、举临生员不可指数。吾族子弟,古风质朴,别无他务,不可谓非先泽之所遗者厚也。余因伏而思日,饮水者溯其源,树木者壅其本。吾有祖宗而不知其生殁何年,归何地,生平行谊,言动啫好之何若是向者欧阳氏之年诮也。一水之流而万派,一木之茂而千条,吾祖宗有子孙,而冠婚之弗告,岁时伏腊之弗聚,寿夭死丧患难之弗知是向者苏文公所叹也”。

附录三:
明初官方移民史记

中国历代移民,可分为官方移民和自然移民两种形式。自然移民乃是百姓为逃避天灾战祸或其他原因而致的自发迁徒;官方移民乃为历代政府基于军事、政治、经济诸原因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移民。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大规模的自然移民:一次是两晋南北朝时三百余年战乱,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逃往江淮一带;一次是北宋灭亡以后中原沦陷,士大夫及广大百姓随宋朝宗室纷纷南逃。就我国历代官方移民的历史来看,明朝政府推行的移民垦荒以及军屯、民屯、商屯之制,其高潮历经三朝历时五十年,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特别在山西洪洞古槐树处的移民,无论从时间、地域范围、组织规模上讲,无疑是移民史上的顶峰,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移民。古大槐树处移民居之冠,古大槐树处移民后裔遍神州。
一、移民的原因
明初官方移民的背景和原因,要从元末年间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1279-1368),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民不聊生,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 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红巾军),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朱元璋在濠州起义,次年张士诚也在江苏泰州起义。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于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得到广大农民的纷纷响应。元军出其精兵锐将与农民军决战,攻城掠地,掳掠杀人,干尽了残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脱脱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 脱脱传》);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军察罕帖木儿部与农民军战,“两战皆败之,斩首万余级”(《元史 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军“刘起租守顺德,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壮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 顺帝本纪》),后来元军正规军精兵使尽,无力把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一些地主武装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配合元军与农民作战。山西的王保保(扩廓帖木儿)父子、陕西的李思齐,也出兵豫、陕、鲁和两淮,终于把红巾军镇压下去。在这些战斗中 ,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扬州城中当时被杀的仅余有十八家(《明在祖实录》卷五)。温县牛洼村《牛氏族谱》也载:“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十六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元朝末年除兵乱之外,水、旱、蝗、疫也接连不断。黄、淮河又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山东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两淮地区8次” (《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济南山水暴涨,冲东西二关,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卧龙山水通流入大清河, 漂没上下居民千余家,溺死者无算。三年二月,巩昌宁远、伏羌、成纪三县,山崩水涌,溺死者无算。 五月黄河决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四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三县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 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滦河水溢出平地丈余,永平路禾稼庐舍漂没甚众。东平路东阿、阳谷、汶上、平阴四县,衙州西安县大水……五年七月,河决济阴,漂官民亭舍殆尽。十月,黄河泛滥。七年五月黄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决,陷济宁路。六月已丑,中兴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平地深丈有五尺余,漂没六十余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胶州大水。七月,高密县大水。九年七月中兴路公安、石首、潜江、监利等县及沔阳府大水。夏秋,蕲州大水伤稼……十二年六月,中耠路松滋县骤雨,水暴涨,漂民居千余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县大水。十三年夏,蓟州丰润、玉田、遵化、平谷四县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没居民,溺死三百余人。秋,蓟州大水…… 十六年,河决郑州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广平郡邑皆水。秋,蓟州县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师及蓟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济州任城县河决。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泽县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济源、温县大水。七月,河决东平、寿张县,圮城墙,漂屋庐,人溺死甚众。二十四年三月,益都县井水溢而黄。怀庆路孟州、河内、武陟县水。七月,益都路霆光县、胶州高密县水。二十五年秋,蓟州大水。东平须城、东阿、平阴三县疔决小流口,达于清河,坏民居,伤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许。漂东关居民数百家 秋七月蓟州四县、卫辉、汴梁、钧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决,滨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无遗。济宁路肥城县西黄水汛溢,漂没田禾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七十余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这类记载比比皆是。特别是河南地区几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中书省户部曾上言:"连年水旱,田禾不收” (《元史.顺帝本纪》)。当时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年饥馑,民不聊生” (《元史纪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大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元时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七十一万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顺帝本纪》)。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饥荒就达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饥;十八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间五杀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军士掠孱弱以食。山东、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同时, 危害极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种种,兵乱水旱蝗变疫相辅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元政府只好把一些路降为州,如“降徐州路为武安州”(《元史.顺帝本纪》)。
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八),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多是无人之地”(顾炎武《日知录》卷十),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明太祖实录》卷五十)、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实录》),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朝历史50余年的移民高潮开始。
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大量移民,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建文帝继位。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诛奸为名,从北京进取南京,所过河北、河南、山东、皖北、淮北等地,与政府军反复拉锯作战,进行了四年的战争,这就是中原地区盛传的所谓“燕王扫碑”。当时一部分地区的老百姓也自行组织武装拒抗燕王军队,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乐业,恢复生产的愿望。
根据《明史》记载,燕军在战争中,抢掠屠杀甚为严重,如“燕军掠真定,顺德、广平、大名”(《明史.恭闵帝本纪》)。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仗,燕王“乘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明史.成祖本纪》)。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自动帮助政府军抗击燕军。朱棣胜利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军队和百姓杀无遣漏。河北、山东等一些族谱中记载,燕兵所至,村城成墟;当燕王打到冀、豫交界处时,遭到地方武装“十八村联谊会”的抵抗。燕王无标转路攻取南京,后燕王把一带人杀的只留狐、刘两家。山东临清县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盖燕王靖难兵起,在建文时南北构兵:南兵大军追袭,则南兵自南而北;北兵胜大军犯阙则自北而南。想尔时,或杀、或刮、或逃,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民非杀即逃,进一步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面。由于人粮剧减,也不得不进一步把许多州、府降格,名城开封由上府降为了下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国各地仍把不足3000户的30余州降为县(《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为此,又有永乐迁民之举。
二、移民的历史记载
当元末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区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连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这虽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词,但也说明晋垌带比较安定。再加邻省难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更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却达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等于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因此,山西是移民的迁出地。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明初移民,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约有50年的移民历史。被迁之民以晋南、晋东南为多,晋中只有少数几县。明初山西为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明实录》、《明史》记载的迁民主要有汾州府(辖七县)、辽州(辖二县)、沁州(辖二县)、泽州(辖四县)、潞安府(辖八县)、平阳府(辖二十八县)。这些地区共有五十一县,而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就人口而言,据《山西通志》记载,列表如下:
年度\地区 山西 平阳府 泽州 潞州 辽州 汾州 沁州
洪武24年 户 652408 208211 66846 166147 11581 15987 15671
洪武24年 口 4873946 1847790 474937 1113024 62418 244110 138607
永乐10年 户 586202 198176 65941 134012 9743 26368 16867
永乐10年 口 4074563 1644285 383710 736179 50217 245397 94263
由此可见,迁民最多的自然是平阳府。
明朝政府移民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地广地方。洪武三年曾有定制:对北方郡县荒芜田地,召乡民无田者垦辟,每户给十五亩,又给二亩地种蔬菜,有余力者不限顷亩。同时规定,皆免三年租税,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民国《洪洞县志.古迹》)。《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明初移民的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先后迁民10次,永乐年间迁民8次,共计18次。
1.《明史.食贷志》载:“(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风阳。”
2.《明太祖实录》卷一一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迁山西及趄定民无产业者于风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
3.《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一载:“(洪武)二十一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千余户,悉还为民。”
4.《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另据《明史》卷三载:“(洪武)二十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
5.《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6.《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载:“(洪武)二十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徐礼分田给之。”
7.《明太祖实录》卷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帅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
另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卷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8.《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十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改过居彰德者听。者听。至是还服,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9.《明太祖实录》卷二三六载:“(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明史》卷五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
另据《明太宗实寻》卷十二下载:“(洪武)三十年九月,户部遗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 、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11.《明太宗实录》卷二十一载:“(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12.《明史.成祖本纪》卷六载:“(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另据《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一载:“(永乐)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汾、沁民万户实北平。”
13.《明史.成祖本纪》卷六载:“(永乐)三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
14.《明太宗实录》卷五十载:“(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间给道里费遣之。”
15.《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载:“(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五斗。”
16.《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九载:“(永乐)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
除我国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外,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
三、迁往山东地区
元末明初,山东地区人口同山西不相上下,但可耕土地面积比山西大得多。由于黄河泛滥,灾疫盛行,再加上“靖难之役”,南北构兵,造成人烟稀少,也是移民迁入的重点省之一。山东省移民以明时的东昌府、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最多。现移民于山东有据可查者达八十余县。 其分布如下:
山东省移民分布一览表
济南 历城 章丘 长青 青岛 胶南 即墨 淄博 枣庄 滕县 德州 宁津 商河 济阳 禹城 夏津 陵县 齐河 武河 广饶 滨县 垦利 阳信 无棣 沾化 利津 博兴 惠民 潍坊 潍县 诸城 安丘 临朐 寿光 高密 益都 烟台 牟平 文登 莱阳 栖霞 掖县 荣城 莱西 招远 黄县 临沂 沂水 日照 平邑 沂源 沂南 莒县 莒南 费县 泰安 莱芫 新汶 肥城 平阴 宁阳 东平 济宁 兖州 鱼台 嘉祥 汶上 曲阜 邹县 菏泽 郓城 巨野 单县 曹县 鄄城 梁山 定陶 东明 聊城 东阿 临清 莘县 金乡 徽山 阳谷 茌平 冠县 高唐
定陶县一千王村民国时期写的《王氏家谱序》载:我王氏自明洪武二十五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始祖讳良,带来随手兵器一件,庄名“一枪王”……宗族甚多、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人。后人共称“一千王”。定陶县光绪二年续写的《张氏家谱》载:“我始祖讳四老字开墓,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远祖洪洞者不可考,始祖开墓公当明定鼎之初,奉诏迁徙山东,籍隶定陶,居城二十六里堂林坡村,即今之陈集奄东南东张庄是也,尔时兹土荒芜、户口流亡……”,现已传二十三世。定陶县现有村庄1050个。其中有396个村庄居民祖先是明朝由洪洞县迁移而来,另有18个村是元、清时期由洪洞县迁来。最多是明洪武时期来定陶者即占241户。据调查,当时移民每户一般为一至三人,个别有四至五人。按此推算,明朝从洪洞县迁定陶县约396户,计800余人。
其它许多县也有类似的记载。聊城县《段氏家谱》载:“大明天启年,自山西洪洞县北关迁山东东昌府城北十八里,自立小段庄”。沂南《傅氏墓碑》写道“始祖居山西省洪洞县喜鹊窝,于万历年间迁此处”。1956年在济宁发现一座坟墓,棺木未朽,尸衣未腐,被上纸写道:“明朝郭轩,嘉靖十五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济州南关外住。终年五十六岁。”沾化县《王氏族谱》载:“我王氏当宋、元之际,世居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古晋人也。迄明初洪武二年,吾祖由洪洞县迁籍济南府历城县东关,北临柳符头,两地虽遥,先人之庐宛在也。但我王氏有的迁至济南龙洞及直省河间府者已失联系。迁来沾境者系六世社讳兴、萃二老,先住沾境‘王家庄村’,后移邻近铁匠家(西孙村),现另有族人移居滨州“刀子王家”。滕县《马氏家谱》载:“始祖三世太、清、壮,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明洪武二年迁山东滕县,住城西石井村,因子孙繁衍曰‘马家村’”。临清县肖寨村光绪二十一年写的《李氏族谱序》载:“尔近溯之原籍,山西洪洞县。明初定鼎之后,东省户口零落。逐移于清邑居焉”。又于康熙四十年写的《李氏始祖碑文》记载:“自元末运数当劫,民遭奇患,山左居民几无孑遗,暨明太祖建国,分民诏下,移民迁众,我始祖自山西太原市(原文如此)洪洞迁此清邑,披荆斩棘,蒙霜露而居焉。当是时,垦田构室,几费艰辛,而不惮烦者,贻劂后也”。临清县乾隆二十五年写的《张氏族谱序》记载:“张氏系出于山西之洪洞……自有明奉敕迁徙清源(临清)遂族而家焉”。商河县《王氏祖碑》记载:“祖辈是明朝洪武年间迁来”,历经千难万险,由山西省洪洞县虾蟆湾来此居住,望孝子贤孙世代相传牢记故乡。临朐县尧山乡王寨村崖村群众在坟中曾扒出一石碑,上面记载周围几个村庄,都是自洪洞大槐树下于洪武间迁去的。汶上县《杨氏墓碑》载:“杨氏迁汶已十余世矣,溯其始世居山西洪洞”。清平县《周氏家谱》载:“周氏,清邑(清平)望族也……‘于洪武年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清邑城西北,距城四十五里欲一里八甲居周庄’”。曹县乾隆七年立《追远碑.大清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历来迁居追远序》载:“溯其渊源,考其履历,其迁也,奉永乐诏起自洪洞,迁于大梁。……弘治三年……有祖讳希颜复迁于鲁河东岸”。潍坊市《李氏家谱》载:“李氏先祖李唐、李树兄弟二个,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民到山东潍县,在一边定居,起名李家寨。” 此外,肥城县《朱氏家谱》、商河界《王氏家谱》、阳谷县《姜氏墓碑》、滕县《徐氏家谱》、惠民县《咿氏家谱》都记载其先祖是洪武年间从洪洞迁鲁的。嘉祥县张氏、兖州张氏、禹城刘氏、菏泽县袁氏,先祖都是永乐年间由洪洞迁去的。无棣县水湾乡牛氏始祖是明永乐二年奉旨迁入海奉(无棣)的。据先辈传,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分路而迁,迁时砸破一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锅牛的传说。
从资料来看,山东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徙者。从家谱、碑文中的记载看,大多记载为从洪洞迁出,也有个别从它县迁出。据嘉祥县地名办公室调查,全县70%的自然村均为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的。据山东省莒县地名办公室初步调查,洪洞明初迁民于莒县情况如下:
原籍及姓氏 迁莒时间 迁莒地点 备 考
洪洞县马氏 明洪武 弧山庄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僚洼村高氏 明洪武 石岭子 《重修莒武.氏族》
洪洞县孝义村郝氏 元末 城西粟园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万氏 明初 万象山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赵氏 明初 山东益 《重修莒志.氏族》
永乐 莒北门 《重修莒志.氏族》
洪洞县赵氏 明洪武初 今棋山乡赵家庄子 《赵氏族谱》
洪洞县徐氏 洪武二年 棋山乡水沟 《徐氏族谱》
山西段氏 洪武初 棋山乡威服村 《段氏族谱》
洪洞县孙氏 棋山乡褚家坡 当时迁民执照
洪洞县韩氏 棋山乡长宁村 传说
洪洞县林氏 棋山乡大林茂 传说
洪洞县僚洼村高氏 洪武 招贤乡高家桥 族谱
山西省祁县 明 徙阿庄 《重修莒志.氏族》
上表可以看出只有一户不是洪洞迁出的,也有洪武、永乐前后迁去的。
四、移民的作用
明朝政府推行的移民垦荒以及军屯、民屯、商屯之制,其高潮历经三朝、历时五十年,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实施,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却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社会经济日渐好转。边防巩固、赋税增加、社会安定,使明朝的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充分显示了明代移民的历史作用。
(一)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增加,劳动力得到解决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量荒芜。移民后,劳动力得到解决,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移民地区的人口增加更为显著。洪武十四年全国有户一千零六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户,人口有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三千三百零五口(《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到洪武二十六年增加为一千六百零五万二千八百七十户,人口增加为六千零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二口《明史.食货志》。河南省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三十一万五千六百一十七,人口为一百九十一万二千五百四十二;到了弘治四年,增加为五十七万五千二百四十九户,人口增加为四百三十六万零四百七十六口(《明史.地理志》)。山东省洪武二十六年编户七十五万三千八百九十四,人口五百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七十六;到弘治四年,户七十七万五百五十五,人口是七十五万九千六百七十五(《明史.地理志》)。陕西省洪武二十六年有户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人口二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弘治四年,户三十万六千六百四十四,人口三百九十一万二千三百七十(《续文献通考》卷十三)。河北、安徽等省人口均有大量的增加,解决了中原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明初移民使中原大片荒凉地区的土地有了农民耕种,再加上明朝政府实行了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农具以及三至五年不征赋的鼓励农民生产的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垦荒面积迅速增加。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每年垦荒数字为:洪武元年七百七十余顷;洪武二年八百九十八顷;洪武三年二千一百三十五顷(鲁、豫、鄂);洪武四年十万六千六百十二顷;洪武六年三十五万三千九百八十顷;洪武七年九十二万一千一百二十四顷;洪武八年六万二千三百零八顷;洪武九年二万七千五百六十四顷;洪武十年一千五百一十三顷;洪武十三年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一顷。据《明实录》载,洪武十四年全国耕地三百六十六万七千七百一十五顷(《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以上十一年的总垦田面积为一百八十万三千一百七十顷。洪武元年全国耕地面积不过一百八十多万顷(不包括东北、西北未定的地区以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荒废田地的数量是极为巨大的。到洪武二十四年全国垦田总数为三百八十七万顷。两年后,到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土田总数增加为八百五十万顷(《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比洪武元年的垦田总数增加了四倍。按全国人口平均,当时每人可占有耕地十七亩。垦田数目以北方为最多,特别是山东、河南、河北移民所垦田的数目为多,这说明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三)农业丰收、税粮增加,社会经济繁荣
由于实行移民垦荒,鼓励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农业不断丰收,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繁荣。
洪武十八年,全国收入麦、米、豆、谷二千零八十万九千六百一十七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六);洪武二十三年,岁入税粮为三千一百六十万七千六百石(《明太祖实录》卷二百零六);二十四年为三千二百二十七万八千九百八十三石(《是太祖实录》卷二百一十四);洪武二十六年,增加为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九千八百石(《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三十);比元代全国岁入税一千二百十一万四千七百余石增加二倍。《明史》曾记载当时生产发展后的情况是:“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府仓库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明史.食货志》)。洪武二十八年九月户部尚书郁新奏称:“山东济南府广储,广斗二仓粮七十五万七千石有奇……二仓蓄积即多,岁岁红腐...其今秋粮宜折棉布,以备给赐”(《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农业的丰收,与广大移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是分不开的。
(四)移民垦荒、实行屯田,巩固加强了明政府的边防
明初土地荒芜,国库空虚,巩固边防解决粮饷是移民的重要目的之一。明太祖为了加强国家的武装巩固边防,在全国各地设立卫所制度,曾迁山西平阳民“选民丁,立都所,置卫屯田”。军士别立户籍,军户由国家分给土地屯田自养;平时军士由卫所路官负责操练、屯田,战时则归部派迁的部兵统领。明朝政权规定每百名军士发给牛40头以及其他农具。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军士受田五十亩为一份,征粮十二石,贮屯仓,听本军自支,余粮为本卫所军官俸粮。(《明史.食货志》)由于实行了军屯,军粮有了保证,边防也得到巩固。洪武二十年七月守大宁前军都督佥事商*称“所筑大宁两城,见贮粮粟。大宁三十一万石,松亭关五十八万石,会州二十五万石,足供数年边用”(《明史.地理志》)。就连朱元璋也夸奖军屯之制:“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170页》。
(五)由于移民垦荒,生产恢复,田赋增加,府县有不少升格
明朝以税粮收入定府县的等级,县府均分三等。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洪武初,一些府、县由上、中降为下。由于移民垦荒,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随着田地和户口的增加,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田赋逐年增加。到洪武八年,有不少府县升格。例如:开封原为下府,因为税粮额超过三十八万石,八年正月为上府。河南怀庆府税粮增加到五万石,陕西平凉府户口、田赋都有所增加,三月升为中府。十二月太原、凤阳、河南、西安岁收粮增加,升为上府(《明太祖实录》卷九十六、九十八、 一百○二)。
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移民垦荒实行屯田,使各地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中原地区更为显著。同时边防得到巩固,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使明朝的统治得以巩固和发展,从而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几百年来,广大的古槐移民与当地人民共同奋斗,艰苦创业,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这些历史的功绩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附录四:
&#8226;燕王扫碑&#8226;
河北、河南、山东广大地区流传着“红虫”吃人的故事:明朝时,这一带闹“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这个故事都和“燕王扫碑”造成人烟稀少有关。故事中所说的碑实际上就是南京城的功德碑,即明皇族的祖宗碑。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道德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允*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建文皇帝。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朱元璋立朱标为太子,他已暗中生气;他侄儿为帝后,他更是不服;加上建文帝看到诸王的势力强大,中央难以控制,就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这一下燕王就有借口了,他本来早已在北京招兵买马,想寻机会和借口了。有了机会,他自然不肯轻易放过。于是他援有朱元璋的祖训,声言朝廷内出了奸臣,要为建文帝“靖难”,在北京首先发难,率军向南京进攻。他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到南京,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和人民群众的反击与阻挡。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但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江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以民间有“红虫”吃人的传说。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被烧死,自己便当了皇帝,这就是明成祖。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狠下毒手,如灭了方孝儒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就是把反对他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到山东、河北、河南、浙江一带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生产。
附录五
大槐树下是故乡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那么,你来自何方呢?——可曾听祖辈们念叨过: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妇幼皆知,甚至有只知大槐树而不识其始祖者。古大槐树处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据《洪洞县志》和《明史》记载: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增,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兵燹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在中原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四境安谧。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洪洞等地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凡“丁多田少”及“有丁无田”之家,都在迁移之列。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期间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于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以及海内外。
据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每个人都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望啊望,望不够家乡的文济寺,望不够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当走到很远很远的时候,人们最后一瞥,只能望见耸立云端的槐树和树梢上的老鸹窝。大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翠绿色的枝叶上下摇动,就好像是为离别故土的人们送行。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这株古槐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了所在迁民们的心中:古槐一—故乡,从此也就融成了一体。以后,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便成了流传的歌谣。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明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边防巩固,社会安定。
  民国初,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亭前靠西一侧,建有茶室三间,以备寻根游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题字为"饮水思源"。碑南20余米处建有牌坊一座,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另一面刻有"荫庇群生"。祭祖小屋里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该表上共有 450姓,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 600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墙,以便寻根查询。近年来,大陆民众竞修家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查询自己同大槐树的血缘关系。
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些有关迁徙的故事:
——当时的迁民是强迫性的。明政府广帖告示,欺骗百姓说 :" 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数员将簇拥着一个官员,那官员大声宣布道 :“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这道命令好似青天霹雳,人们都惊呆了,但不久就醒悟过来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 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娘的,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甘肃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
——据先辈传,当时凡同族近亲是在洪洞大槐树下分路而迁。牛氏兄弟在分迁时砸破一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为纪念,人称“打锅牛”。河北、河南等地也有打锅牛的传说。
——人们出于对大槐树的留恋,临行前都想最后拥抱一次。有一户十一兄弟手拉手难以合围,最后由大嫂加入后才得以实现。因此,可以想象大槐树有多么粗大。
  ——在陕西及河南的一部分县中,还传说由于是被绑押解迁出的,因而至今人民走路仍有背手习惯。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小孩:"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至今移民后裔不论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说古大槐树处是自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建屋造房,开荒种地,不论干什么,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长子营等,表明这些居民是当年从赵城、洪洞等地迁去的。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有些移民的名字更表现了留恋家乡的意思,河南偃师县寇店乡韩寨村《赵氏宗谱》载:赵氏始祖兄弟四人,名“经、营、槐、显”“念新造之艰窘,伯与仲故讳经,而讳营。恐故乡之遗忘,叔与季则讳槐,而讳显”。这里“显”显然是“乡”的意思。移民们迁往各地,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并且时常保持来往,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到洪洞后,士兵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大槐树"御灾抗患"之功为人们所称道。 
  悠悠 600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布着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槐乡的后裔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 400多个县,有的还远在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广大劳动人民从古槐迁走后,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处是我们的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解放后,这里游人不断,他们千里迢迢,寻根认祖,有的来自南海之滨,有的来自长城脚下,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的海外侨胞。这些炎黄子孙,也像古槐一样,一代又一代,繁衍在黄河两岸,大江南北,地球东西,世界各地。他们牢记父辈昔日背井离乡,飘流四方之苦,继承福业,艰苦奋斗。在国内的,正在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宏图,进行新的“垦荒拓芜”;在海外的,不忘祖国,不忘根本,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遥想当年祖辈们扶老携幼,被逼离乡背井,在频频回首遥望大槐树和老鸹窝时,洒下了多少伤心泪。愿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连根,心连心。


编者简介:
郭庆贞,男,1958年1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常家庄。1964年至1974年在原籍读小学、初中;因犯“出身罪”于1974年回村务农;1978年考入常家中学任民办教师,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0月考入山东东营胜利石油学校石油钻井专业学习,任班长、团支部副书记;1981年毕业留校,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学生政治辅导员、教务处干事、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任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由原石油学校等几所大中专学校合并组建)劳动工资部主任;分别于1988年、1996年取得高教自考工业企业管理专业专科学历和曲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曾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2001年晋升高级经济师,并被评为胜利石油管理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