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纪念六四 普世价值下黯淡的欧洲前景

(2014-06-09 02:17:59) 下一个
西方文明发源地,普世价值的真正源头——欧洲,现在正走向全面动荡的边缘。之前冰岛危机、西班牙危机、希腊危机算是开胃菜,老鼠拖铁钎大头在后面。

        欧洲的黄金时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际,虽然英国从来不认自己是欧洲国家,在历史上隔着海峡跟欧洲大陆上的国家一个个打得不亦乐乎,克里米亚热战,放水普鲁士崛起钳制法国等等等等,中国管这叫以邻为壑。但欧洲作为一个看起来松散的整体,在历经大航海、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尤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对世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英法的文化输出,工业社会范本的建立,对所有古代农业社会的肢解,全球化的第一次真正形成,甚至美国在西方文明基础上的独立建国;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那么欣欣向荣的大欧洲、大西方。而今天,在新大陆强国美国和旧大陆复兴国家中国的默契下,欧洲再次踏上动乱的门槛,前景一片灰暗。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欧洲的现代化发展从此被外部势力所能乘,一个名为合众联邦其实政治集权效率很高的美国开始成为这个世界某种意义上的主导。一战打烂了欧洲的产业,恢复阶段人才大量外流到北美,美国当时不仅拥有和欧洲一致的技术能力,还源源不断的通过“美国梦”的宣传收割欧洲中高端乃至各种草根类实用型人才。欧洲的产业留不住这些人,欧洲唯一可以引以为傲的是启蒙运动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家群体,他们的学术研究工作仍然还在欧洲这片土地上,为二战后新一轮工业革命储备着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令欧洲彻底沦为西方体系的从属势力,美国把欧洲的产业体系改造成北美产业体系中可控的一环。仍然是全球化,但是主导权从此不在欧洲,也再也没回去过。纳粹德国的民族政策甚至威胁到了欧洲的科学家群体,二战前既有大量的科学家被迫离开欧洲远赴北美。二战和一战一样,又一次全面破坏了欧洲的发展建设,更多的人才以各种方式变成了美国的优势资源。

        由于苏联一度的强势存在,资本主义体系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形成同盟关系,产业对接,金融权旁落。资本主义的欧洲国家集团不是社会主义欧洲国家集团的对手,必须依赖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美国的保护。冷战期间各个资本主义欧洲国家仍然尽一切可能发展,完善了国家福利体系,稳定了人民群众情绪,也为后来的福利过度埋下隐患。制造业和金融业的优势是美国战后辉煌的核心支柱,在国家发展上美国选择了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大方针,虽然美国国家福利制度一直为欧洲福利国所诟病,可那种寅吃卯粮的痛快淋漓对欧洲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吸引力不言而喻,“美国梦”被注入了更多迷幻色彩。福利稳定的欧洲比不过疯狂消费的美国,不过两者都是第三世界穷苦大众羡慕的对象。欧洲的稳定福利是建立在欧洲仍然具有的强大产业基础之上,所以还能刷出“第二世界”高贵冷艳的存在感。而这一切,在冷战结束后,好景不长了。

        中国作为陆上远离欧洲的旧大陆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或多或少的能看到同时间段欧洲的逐渐下滑。80年代中国打开国门,建立特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上不再闭关自守。美国出于对抗苏联的战略目的,解除了对华经济封锁,世界各国的制成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人开了眼,看到了物质丰富的生活远景,也领略了西方民生制品的品种繁多,品牌林立。家家户户都制定了提升家俬的小九九,拼命攒钱,拼命购买计划中的产品。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民生制造业,引进了很多全新的项目,打造了一个个“中国制造”的本土品牌,中国造和进口货一起来丰富市场。不过在那时,欧洲和日本的民生制品才是中国人眼中的“高端”。

        没过多久,欧洲民生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日渐式微,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基本上全是“日货”,欧洲品牌在民生市场上的追捧度越来越低,直至几乎完全消失。不但中国市场,海外其他地方也一样,而且欧洲自己也被来自日本的民生制品占领了市场。日本在90年代是全球民生制造业的大户,这是美国的布局也是日本“经济武士”们的努力。中国人第一次听到“过劳死”这个概念,就来自日本的舆论。欧洲躺在福利上打盹,日本还处在战后国民努力工作,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惯性当中,而中国刚刚发力还没有形成影响。

        日本的经济武士们在90年代一举扫荡了欧洲的民生工业体系,欧洲人却浑然不觉。他们以为自己和美国一样,不过是把一些难以维持成本,利润不佳的产业体外推了而已。靠高端技术产业和美国以外全球最大的金融能力仍然可以继续那种稳定的福利制度,那些有着丰厚福利的人正好可以充分享受人生,一切有国家兜底,让日本去打工吧,为全世界服务。日本的制造业奇迹在不久后被中国取代,近代贫困时间比日本还久的中国“见钱眼开”“不顾一切”,中国当时不具备国际市场的优势,但是是钱就赚,麻雀肉也是肉,玩集腋成裘聚沙为塔的制造业战术。日本经济在90年代达到最高峰,美国很精明的对日本开放市场,吸引日本投资。日本投资人将战后的产业利润大举投入到美国,以为可以像扫荡欧洲产业那样给美国也来一个“经济珍珠港”,通过资本控股来翻盘二战战败的耻辱。这次却是失算了,美国对日本拥有绝对的政治优势,大量的日本投资由如泥牛入海,当日本明白过来的时候,这些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不过刺激盘活了部分美国民间的不良物业,变成美国消费主义的营养,日本的投资为美国持续繁荣做了嫁衣。好在美国对日本不是完全不仗义,美国是“全球实验室”,掌握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高端技术体系,美国允许日本无障碍通过商业手段获得大量专利来支持日本的制造业,保持对欧洲对中国的技术优势。日本产业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加上美国对日本的绝对政治优势,使日本产业集团丧失了独立升级的可能,实际上比欧洲还不堪,欧洲起码是美国的实验室合伙人,尤其是英国,跟美国共享同一个科技平台。

        90年代至今,至少是2010年以前吧。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世界产业格局:

        美国拥有全球第一的金融硬实力、科技硬实力、高端制造业体系,决定着全球市场的基本定价权和技术标准。

        欧洲和美国分享科学平台,成为美国科技专利的贡献者和分红者,同时保持了两次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奢侈品行业垄断地位,不断通过对石油财富国家的融资(主要是奢侈品制造业与相适应的金融业),来保证经济的基本稳定。

        日本可以优先获得美国输出的各类科技专利,其民生制品的科技含量最高,成为全球市场当仁不让的抢手货,一样保证了其经济的活跃性。

        中国很努力的在追赶,一是中国拥有第三世界国家中最健全的基础教育体系,而且在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发展态势上不让发达国家。二是中国吞嗤了全球低端制造业作为重要基础,并向中端制造业一步步蚕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三是在金融上捆绑美元体系,中国制造混合美元全球结算形成一种怪异但有效的组合。四是中国坚持自主高端技术研发,而且手段灵活,商业渠道畅通就不惜重金收买,遇见封锁门槛就走私核心技术对比山寨,从而给未来的自主产业升级储备了相对充分的技术资源。

        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可以从略了。

        对比之下可见千秋,欧洲、日本的经济和中国相比更像是美国产业体系的附庸,中国的垄断全球低端制造业、蚕食和稀释全球中端制造业、国家投资巩固高端制造业形成自保局面、全球金融渗入的手段,让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对中国摘不开隔离不了又无法有效控制。前苏联那种和西方井水不犯河水的经济政策,高度的政治对立局面,反倒可以让西方联合起来进行封锁,难以伸展。美国在科技和金融上与欧洲合作,在高端制造上和日本合作,在民生产品上则依赖中国制造。随着中国整体产业的崛起,中端制造业也越来越被中国控制。欧洲民生产品也从日本造向中国造大举过度,日本在90年代推倒了欧洲的民生产业体系,最后接盘的却是中国。

        尽管欧洲对美国依附度很大,美国上层资本力量却依然不放过欧洲。冷战期间美国还算给欧洲面子,英法德意各自拥有相对完善的高端产业体系,高科技制成品在世界上也算拿得出手。英国的航空发动机、法国的大飞机、德国的内燃机都是好东西,欧洲国家也明白过度依赖美国不是好事,有远见的政治家也一次次想方设法整合欧洲的自主力量,打造欧盟推出欧元都是这种努力;在军事上欧洲也尽量合作,狂风战机、EF2000战机等项目都显示了欧洲工业人的实力。

        对美国而言,欧洲的这一些列动作属于赤裸裸的不听话,危及美国国家利益,绝不听之任之。冷战甫一结束,世界各国都松了一口气,欧洲资本主义体系最大的表面敌人没有了。但美国是不会和盟友分享冷战红利的,首先组团收拾冷战期间扶持起来的地区霸权国家,伊拉克首当其冲,这一点上大家利益还算一致,确保中东石油安全。同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威慑力。随后就是对东欧的政治扩张,这点也符合欧洲利益,尽量斩草除根。一通大打出手下来,欧洲资本主义集团认为安全了,可以继续过第二世界的幸福生活了。而且还多了中国这么大能量的打工者,把所有他们认为不赚钱的活都塞给中国来完成,欧洲只要保持住冷战期间的产业优势,仍然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福利天堂。

        90年代的各种大打出手,让欧洲见识了美国在冷战期间的军事存量威力。虽然苏联已不在,欧洲各工业国的国防武备升级变得没有目标和去缺乏动力。但国不可一日无防,国家间的军备对比仍然是政治家责任的敏感地带。为了确保未来的优势,也确实应该对军备做一个调整来适应可能的变化和潜在威胁。美国大张旗鼓的研发四代机,一举推出两种机型备选(YF22、YF23),上千亿美元砸了进去,这下可把欧洲下了一跳。欧洲无论从高科技到经济实力都比美国低一个档次,面对一个虚拟的威胁对象有必要这么烧钱搞军备吗?欧洲的分散性这时成了跟美国抢冷战红利最大的绊脚石,各国意见不一。就在欧洲吵吵嚷嚷的时间,美国的四代机浮出水面(F22)。上千亿美元的投资,冷战期间锻炼出来的高技术工程师团队,把神话变为现实,欧洲傻眼了。

        美国像二战后一样,又一次把老欧洲远远甩在后面。凡事就怕比,美国给四代机制定的高大上的性能要求,让欧洲的三代半战机弱爆了。欧洲军事舆论文过饰非了一番,仍然是老调重弹,拿国家需求,欧洲地缘环境等当借口。无非是欧洲当前主要方向不在于此,恢复东欧经济,调整新形势下民生发展是第一位的云云;至于性能如此好的武器,暂不在考虑之中一类的。嘴硬归嘴硬,只要不是傻子就明白国防武备体系的技术性代差是最大的不安全感来源。政治家们整合欧洲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增强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借苏东垮台之机重振老欧洲的光荣吗。现在一上来就被美国打了脸,以后拿什么去吓唬第三世界,讨价还价。

        美国不失时机的提出了新的四代机计划,各国都可以参与,共享美国科技平台以降低研制期间的经济技术压力,装备时还有盟国的优惠价。这种大占便宜的好事打动了欧洲各国的政客,从表面上看这真是好事。绕开了任何一个单独的欧洲工业国难以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和缺乏技术的尴尬现实,获得一型先进武备来进行国防升级的有效过度。待将来欧洲统一局面既成,再进行欧洲自主式的升级,各方面都不耽误。和议既成,新四代机的选型轰轰烈烈展开了。美国按照上一次的经验,还是推出两款备选(YF32、YF35),波音洛马两家大公司鼓足干劲,都要争取这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世纪大单。

        随着选型成功,洛马公司推出的YF35正式进入工程发展阶段。从这个时候开始,欧洲觉得有点不对劲了。首先美国一如既往的给新飞机制定了高标准严要求的性能规划,远远超过了欧洲工业国的研发现实能力,欧洲只能看着美国设计师大包大揽的完成主要工作,自己只分到一些可怜的子系统研制。不好意思,谁让你们技不如人呢。这种合作下来,欧洲对四代机的理解不比90年代美国推出F22时多了多少,还是不摸门。然后就是单机价格节节攀高,从当年说好的三千万美元/架涨到了现在上亿美元一架。当初的价格也不过是同时一架三代机的价位,而今天的价格已经成了各国的噩梦。通过欧美联合研发四代机,最大限度绕开财政压力并获得先进技术为我用的理想粉碎,老欧洲被美国狠狠的摆了一道。

        欧洲跟着美国全球打击那些边缘化的前盟友,对苏东旧势力范围以热战方式深度介入,21世纪初又成为美国全球反恐的战友;所有这一切已经消耗了大量冷战期间的国力存量,加上被日本和中国在制造业上相当程度的抄底,欧洲的经济能量岌岌可危。联合研制四代机的参与政策,等于是更加弱化了欧洲的高端技术产业能力,核心技术先进性不保,人才团队离散。这哪里是增强竞争力,完全是南辕北辙的道路。尽管欧盟成型,欧元也大面积的统一了欧洲,但是整体实力是严重的倒退,比冷战期间还不如。

        一战、二战、冷战、全球反恐战到现在,老欧洲日益边缘化。高端技术体系没法和美国平起平坐,中低端产业体系让韩国、日本、中国三个东方工业国侵蚀的千疮百孔。欧洲还剩下什么能拿来继续维持二战后的福利政策?冷战结束后,老欧洲跟在美国后面重塑国际新秩序,在意识形态输出上打“普世价值”牌,给第三世界洗脑以维护第二世界发达国家固有的光辉形象,甚至还打造欧盟来试图过一把第一世界的瘾,这一切都随着欧洲产业体系被冲击而显得摇摇欲坠。虽然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普世价值”的忽悠下爆发各种动乱,把很多前统治者都给赶下了台,但是欧洲自己一样不乏乱象。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老欧洲目前还勉强能控制局面,因为福利体系终归还没有完全崩溃,人民闹归闹,但也懂得在既得利益和更高一级诉求之间的微妙平衡。石油国家的投资财富、中国对高端技术制成品的庞大需求、以及全球奢侈品市场的贸易量是欧洲经济的强力支柱,也是欧洲政治家尚能维持社会平衡的底线。中国整体的产业升级最终会让欧洲的高端技术制造业失去市场,这点毋庸置疑。中国进口欧洲的高端设备是为了升级制造业,买的是制器之器,这些制成品进入中国不是用于消费市场而是用于中国核心技术的改造提升。升级了的中国产业体系对欧洲高端技术产品的依赖性会渐渐降低,和90年代日本冲击欧洲制造业一样,升级了的中国制造业体系是欧洲产业的竞争对手,教出徒弟饿死师傅的逻辑仍然有效。

        欧洲向全世界推广了很长时间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引起经济落后地区动乱的一流大杀器。打铁先得自身硬,随着欧洲经济在未来进一步衰落,推出去的“普世价值”会回头反噬他的输出国。今天的世界不比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状态,那时美国远在天边,对欧洲没有干涉力。其他地区都是非工业化社会,因此欧洲自己无论怎么打也引不来外部压倒性势力的干涉,打完了重建还是列强,让世界人民仰慕。二战之后全球觉醒,所有的国家都在努力提升自己,欧美用“普世价值”忽悠残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但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却没有中招,仍然稳定而坚定的发展。美国出于一己之私在冷战后再次冲刷了欧洲产业,无形中与中国形成了某种默契,和前苏联垮台其产业遗产成为中国发展的营养品一样,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普世价值”引发的动荡后,中国又将迎来一次经济全面升级。而老欧洲各国极有可能在中美两个大国的产业夹击下倒退成发展中国家从列强中永久除名。

编辑 艾德华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击缶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