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太郎

本人喜爱旅游,各地风土人情在此与各位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石头洞穴之城马泰拉Matera

(2018-03-12 08:07:03) 下一个

意大利文明悠久,古城可谓星罗盘布,各有千秋。很多名城从久远之前便有人居住,并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今天要说的却是其中极特别的一个——它如同涅槃的凤凰,曾经历了被遗弃的命运,却在今时今日再次绽放光芒;它与意大利很多城市都不同,却又沾染着欧洲每个时代的光辉。这个命运坎坷的古城,便是位于意大利南部巴西利卡塔的“石头洞穴之城”马泰拉Matera。马泰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并至今保留了人类最古老的居住方式——穴居。当时的原始人开创了这种依山而建的岩洞民居,最初,人们只是简单地居住在洞穴里,之后人们开始在洞穴外部搭建出房屋,并与洞穴连成一体,逐渐发展成为这种被称为Sassi的民居。曾几何时,这里是意大利东南部最繁华的地区,智慧的马泰拉人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到了极致。当你行走其间,触摸那些年代感十足的石头,便能体会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许多故事。依山而建的洞穴民居,让这座城多了些许魔幻的意味。首先让你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些纵横交错的巷道,当你走入一家人的花园时,脚下踩的很可能是另一家人的房顶;当你路过一座12世纪的古老洞穴民居时,一旁的却可能是19世纪才被开凿出来的新居。这些历史层层叠叠,时间空间在此处被割裂重组,这是种很难形容的感觉,或许只有亲身到达,你才能领悟个中真谛。马泰拉所处的区域比较干旱,人们又居住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因此在过去水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而智慧的马泰拉人开创性的水源系统让这里变得生机勃勃。若你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古城中的屋檐上遍布水槽,当雨水落下,便从水槽滑入各家的“地下”储水室中。这些储水室大多是公用的,上层的储满了便会自动流到下层,邻里间实现共享,十分高效。

马泰拉的古城至今保留着一个建于19世纪的巨大公共储水池就位于广场地下,最多可储存达500万升水。在外部,你很难想象这么一座坚硬的石头城,竟有着这样柔软的内心。马泰拉还盛行一种被称为Vicinato的文化,有点类似于过去的“大杂院”,或者是老上海的弄堂。由于白日里洞穴中日照不够,大家都喜欢聚在门口的广场上,大人聊天喝茶,小孩玩耍打闹,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马泰拉人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相邻的几家人房子挤在一起,平日生活也在一起,并且共用水源、相互帮助,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曾经流逝过的许多个岁月里,马泰拉都是这样过来的,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直到整个世界从古典中抽离,马泰拉便逐渐陨落了。一战之后,人口数量的激增使得居民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差。当时的岩洞养着猪和牛,而人就在窝棚上方搭起一块木板,一家五到六口人就挤在牲畜的上面睡的画面。久而久之,马泰拉成为了意大利的耻辱和笑柄,人们为自己来自马泰拉而感到羞愧,也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个地方,正在被所有人遗忘。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作家、画家Carlo Levi被流放到此,他在其代表作《基督止步埃波利》中描述了当时那些靠着数千年前的祖先挖掘的洞穴躲避风雨、每天都在饥饿与死亡边沿挣扎的人们的赤贫生活,但同时,他也称马泰拉为一个“的的确确美到极点,宛如图画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这本在1945年出版的书,唤起了意大利社会对马泰拉地区的注意。从1952年起,政府花了六年时间在老城区边上建了新城区,让那些在老城区洞穴里住了几千年的家庭逐渐搬入新区。20世纪下半叶,几乎所有的老马泰拉人,都迁徙到了新城。古城像一只破破烂烂的鞋子般被遗弃了。只有老人还会追忆祖祖辈辈用双手搭建的家园,在日落时分眺望逐渐隐没在黑暗中的古城,等下一个天明。转机出现在1993年,那时马泰拉成为意大利南部第一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被列为遗产的部分,包括已经被遗弃了的老城,和著名的石洞教堂。石洞教堂Church of Madonna di Idris占据了岩石的最高点,如慈悲的修道者,俯瞰众生。古镇有史料记载的起点,据说最初是一群信仰基督的工匠,为了逃避迫害而隐居在此,凭借精湛的手艺一凿一斧建造了这座清修之处,渐渐地,人们聚集在教堂旁,小镇得以兴盛;在教堂内部有着精美的残存壁画,无声地讲述光阴的故事。马泰拉的教堂数不胜数,从罗马风的,到巴洛克的,到拜占庭的,又或者是几种风格交融的,是悠长岁月留给马泰拉的印记。圣弗朗西斯教堂Chiesa di San Francesco d'Assisi是马泰拉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教堂;教堂立面被层叠的立柱分成三个部分,卷曲的涡旋和草叶浅浮雕包围着门窗,极具装饰意味。而马泰拉主座教堂Cattedrale di Matera位于古城的最高处,是一座罗马式风格的建筑;教堂的立面上饰有16格的玫瑰花窗,而人头和缠绕式花纹装饰的拱门则带着浓郁的拜占庭风格。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向往,许多人涌来马泰拉朝拜独一无二的石洞教堂,漫步犹如博物馆般的古城,拍摄破落古城的照片。但这一切还是无法改变马泰拉落后、凋敝的面貌,看热闹的人们来来去去,并未给古城带来什么转机。为古城焕发生机的,是新时代的艺术与文化。马泰拉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成了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成功合作,而这一切,也直接影响到了城市的重生。古城古老苍凉的外形让很多人联想到了东方古老的基督诞生地,好莱坞导演梅尔吉布森就这样觉得,2004年,他在这里拍摄了著名的《基督受难记》,2006年凯瑟琳·哈德威克在这里拍摄了《基督诞生记》。事实上,在马泰拉取景的著名电影多达十几部,例如最近的《神奇女侠》,可以说,大屏幕在马泰拉重生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电影如此令人动容,也许是因为这片土地,生来厚重。除却电影,马泰拉还是音乐家的天堂。在马泰拉,有一所驰名整个意大利的音乐学院Casa Cava,优秀的导师和独一无二的“硬件设备”,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学生和音乐家到此学习、表演。这一切要归功于学院用洞穴改造成的礼堂,特有的凝灰岩结构表面参差不齐,拥有完美的音响效果,为音乐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纯净声音,在此观看交响乐会,能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浸入式感觉。在当地政府、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好莱坞大片的联手推动下,马泰拉古城中的洞穴越来越多地被改建成了旅馆、饭店、酒吧,成为从世界各地来到马泰拉的游客们首选体验的下榻处。其中的酒店经过严谨地设计和重新施工,是体验古老洞穴生活和现代奢华旅游体验的绝好去处,例如将相连的洞穴改造成SPA中心,只身浸泡在温泉水中,抬头只见波光倒影、如梦似幻。如今抵达古城,迎面而来满满的是古代和现代奇妙的交融感。你也许再不会找到另外一个像这样一般的地方,它的历史浩荡如长河,即便有湍急的转弯和浅滩,却总在下一刻汹涌了满腔的情怀。站在古城对面的山上,去探秘曾经苦修的修士留下的洞穴,当你于穴口稍立,再眺望远处的马泰拉,或许千言万语都不能形容心中的赞叹。就在前段时间,马泰拉当选了2019年“欧洲文化之都”,它是意大利第四个获“欧洲文化之都”称号的城市,也是第一个南部城市。如今的马泰拉人,将城市委托给欧洲的文化运营商,为大家建立一个“开放”的文化空间,欢迎各类文化艺术项目的入驻,将举办各类音乐节及戏剧节,使马泰拉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相信在未来,马泰拉将因她的人民们而更光芒璀璨。天然的洞穴是马泰拉的源头,而支撑这段历史至今的,是深爱这片土地的人们的智慧和努力。在这里,你也许会想起最初那砸向岩壁的一凿子,这股勇气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手接过,让本该匆匆湮灭在历史中的一切,汇聚成了如今这座伟大的古城。这里能够承载人间的任何悲欢离合,即便曾经是“上帝止步之地”,但谁也夺不走它经历过的那么多日月流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