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博太郎

本人喜爱旅游,各地风土人情在此与各位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緬甸勃固

(2014-11-21 08:30:05) 下一个

佛國緬甸不但滿街僧侶,寺廟、佛塔等更是處處可見,就是從第一大城市仰光來到古城勃固(Bago),佛門氣氛依然旺盛。這個緬甸孟族的古都,昔日曾是該國的佛教中心,宗教歷史悠久之餘,更建有形形色色的佛門聖地,在此看千年臥佛、訪全國最高佛塔,又或是細聽佛像傳說,都能看盡古城的非凡佛相。緬甸是全球最樂善好施的國家,這或許與其願意施捨的佛教文化不無關係,事實上,緬甸全國各地都被佛教色彩所籠罩,來到部分古老城市,「佛味」可謂更濃,像作為昔日孟族皇朝首都所在地的勃固,便是細味緬甸佛教傳統的好地方。這個距離仰光約個半小時的古城,於十四至十六世紀時已成為緬甸的佛教中心,就是到了現在,

佛教氣氛依然濃厚,古城中除找到規條嚴格的逾百年佛學院,佛塔、佛像和廟宇更是遍布城中,所以我們這次從仰光到勃固短遊半天,也以各佛教場所作為參觀重點,其中首個目的地便是由四尊佛像組成的界崩佛塔(Kyaik Pun Pagoda)。

抵達界崩佛塔之時,只覺四面佛規模略小,雖說每尊造像均有十七米高,但感覺未如想像般宏偉,誰知它不但是十五世紀修建的佛塔,背後還流傳?獨特傳說。話說佛塔乃由當時的達瑪西提國王為四位公主築建,其時四位公主均曾許誓一生信佛不嫁,後來小公主卻毁約出嫁,佛像其中一面隨即倒塌崩裂,孰真孰假不得而知,只知現在的佛塔乃在二戰之後,四面佛相齊全,更吸引不少善信前來參拜。除了欣賞佛像細聽傳說,佛塔旁的小攤也值得留意,這裏除有售佛像和其他遊客手信飾品,還有售黃香楝樹樹幹。初看這樹幹或不明所以,但當攤檔的小男生示範利用枝幹加水磨成粉末,大家已想到它正是緬甸最流行的化妝品Thanaka,據知此粉末不但有防曬功用,還能護膚美容,難怪緬甸男女均愛把臉塗得白滑!

若說界崩佛塔只是前菜,那參觀雪泰立安臥佛(Shwe Tha Lyang Buddha),便是這次勃固遊的戲肉。這尊全長達五十五公尺、高近十六公尺的巨型臥佛,不但體積龐大,其歷史也十分久遠,建於公元九九四年的它,至今已有逾千年的歷史,由於戰亂緣故,巨佛曾經隱沒叢林之間達數百年之久,直到1881年作為殖民地時,才因修建鐵路而被英國人發現。

雖然飽歷戰火,佛像至今保存原好,經過多翻修葺更別具氣派,我們赤足走進殿宇參觀,只見呈側臥姿態的佛身面容祥和,頭枕在金碧輝煌的寶盒,再加上四周的華美浮雕和各地善信捐獻的牌匾,外觀莊嚴而具氣派,只見當地人除會在臥佛前誠心俯伏跪拜,也會走到背面細閱臥佛的故事傳說,又或是欣賞佛像腳底的精緻花紋,而更有趣是不少當地人拜佛後還會在殿內用膳,甚至擺出臥佛般的姿態半躺休息,情景相當惹笑。此外,殿宇旁還有相當大型的市集,遊人參拜過後,也可在此選購像沙麗的當地民族服「籠基」(Longi),以及檀香木佛像等特色紀念品。

不少人以為到過仰光的大金塔,便已欣賞過最具規模的緬甸佛教建築,其實論塔身高度,勃固的瑞摩都佛塔(Shwemawdaw Pagoda),才是全國首屈一指。這座相傳於公元十世紀由孟族人興建的金佛塔,因?內藏佛牙的傳說,一直是當地舉行宗教及節慶儀式的場所,不過其最可觀之處,卻是其高聳入雲的塔頂建築,足達一百一十四公尺的高度,較未及百米的仰光大金塔還要高出一截,加上巨塔四周有一百二十一座小佛塔包圍,氣勢實是不凡。

雖然建築壯觀,但瑞摩都佛塔其實也曾受天災破壞,特別是上世紀初緬甸三次大地震,更把巨塔的上半部分震至塌毁,雖然及後重新修建,但倒下的塔頂仍原封不動的保留在倒下的位置,遊人現在來到,除會圍?佛塔繞圈細賞及於各個角落禮佛朝拜,也會走到倒塌的磚瓦前面,誠心上香或是近賞拍照,此時近觀,便可以將人群與倒下塔頂作個比較,看出巨塔的可觀規模。除此以外,佛塔四周還有其他殿宇,另也有號稱全國最大的銅鑼,以及收藏宗教物品的博物館等等,同樣值得一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