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兰,随手捻几片草叶与朋友共赏
正文

6000公里环岛游:第七天,奥玛鲁到但尼丁 OAMARU-DUNEDIN

(2015-01-16 20:18:46) 下一个
1.上帝的杰作
2014.12.20.阴,有时雨。10:00出发,路遇一庄园,进去后恰逢一19世纪打扮的“农妇”,走出来在信息板上写当天的活动内容。信息板是老式的黑板,女子写一手漂亮的花体字。老伴儿和她攀谈,得知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地方,访问此地,是新西兰人必做的101件事之一。1882年,第一匹冻肉在这里制出,如今新西兰几十亿的畜肉出口产业,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10:50,到摩拉基海滩(MOERAKI BOULDERS)参观大圆石,这些直径达2米的巨型圆石,散布在奥玛鲁以南约四十公里长的海岸边。毛利人传说,这是一千多年前,航海大战中阿雷德欧鲁号(ARAITEURU)在岸边沉没时滚出来的圆瓜。地质学家的理论是:海底生物化石与当地的地质结构相结合,经过千万年的沉积和特殊的化学反应,类似于珍珠生长,渐成圆石,但研究者本身对此理论也有诸多疑问。局部板块的上升使沉积在海底的巨石升到海岸,经过数百万年的风化和海浪冲击,有的圆石已经自然裂开,里面是空的、或是非常坚硬的化石网状结构,这种内核组成的多样性,使成因研究变得更加困难,但独特的风景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姐、四姐很兴奋,在每块石头前流连忘返。这里也是我们这些天碰到游人最多的地方,海滩上散布着来自世界各地来的宾客,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欣赏着大自然的奇异成果。
今天的行程不是很紧张,老伴儿安排走几条岔路,看看深山峡谷,领略一下海滩湿地及悬崖上的盘山小径。
11:00,右手边一条岔路引我们走进一座荒芜的峡谷,茂密的再生林山丘,与光秃秃被砍伐过的经济林山坡,形成强烈的生命对比。令人振奋的是,整座峡谷只有我们一台车,颠簸曲折的砂石路,一会儿把我们引上悬崖峭壁,一会儿让我们在幽深的谷底穿梭。我们的车像一只小瓢虫,在大巨人的沙盘里左右迂回,上下攀爬。不知道三姐、四姐是否担惊受怕,我到是觉着,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享受某种程度的孤独,体验不一样的环境。十年前我们在库克山谷迷路,车子开到牧羊小径的尽头,紧张到了极点,但也享受到了极致,看到翡翠般晶莹的湖水和翠绿的大山戴着雪帽,是那次旅行留下的最深刻记忆。
出峡谷沿1号公路继续南下,12:10,过一小镇遇到左手边岔路,沿着小路又奔向了大海,在海边的陡峭悬崖上,我们钻进了浓浓的云,有限的能见度让你感到,崎岖小路,不知要把你带向何方;云里雾里,不知道下一刻是上是下,是左转还是右转,下一步怎么走,只能等“车到山前”,但话又说回来了,由于看不见脚下深渊,自然就没了对高的恐惧,由于车速很慢,所以急弯路很安全。在一处瞭望台,拍下了云雾缭绕的海和群山,在一处农场,偶遇一只逃脱了应季剪毛,披头撒发的大羊,两只身高只有一米的矮马。
 
2.但尼丁
下午1:00,进入丹尼丁。但尼丁市(DUNEDIN),按人口(12万)分是新西兰的第五大城市,按面积算则是最大城市。她以淘金热带来的财富而建立,整个城市建筑为典型的苏格兰风格,被喻为“苏格兰以外最像苏格兰”的城市。市内的但尼丁火车站(DUNEDIN RAILWAY STATION)、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钟塔楼、多米尼加修道院(GOTHIC REVIVAL DOMINICAN PRIORY)都是苏格兰风格建筑的代表。
这次是第三次到访但尼丁,以前在奥塔哥半岛,参观过拉纳克城堡、黄眼企鹅及信天翁保育基地,在市区,访问过大教堂、奥维思古宅及世界上最陡的斜坡(BALDWIN STREET)。但尼丁是老伴最喜欢的城市,说在这里受到的触动和感悟对她影响很大。
沿1号公路从北路进入城区,遇到的第一个地标式景点就是但尼丁火车站,她是世界上十个最美丽的火车站之一。拍照之余,发现下午2:30,有一趟全程4小时的泰伊里峡谷(TAIERI GORGE)火车之旅,我们马上买票。利用出发前的一小时,去了著名的市中心八角广场。本来要参观大教堂,可路过一家羊毛制品店时,三个女人就忘了一切。看看火车时间迫近,我一再提醒,三姐、四姐终于不无遗憾地拎着战利品匆匆离开。再次回到车站,离发车还有10分钟时间,没走检票口,或根本没有检票口,我们径直上了火车。
火车车厢分成两种风格:稍加维护保持老旧风格的古董车厢,窄窄的车门、硬板座、可以抬起的老式车窗;全新的封闭式现代版车厢,宽敞明亮、柔软座椅旁是视野毫无遮拦的玻璃大窗,我们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前者。
 
3.黄花颂
      小火车缓缓地驶离车站,车长笑容可掬地过来查票,看我们风尘仆仆的样子,说第一节车厢有咖啡。老伴去给大家买了咖啡,回来时兴奋地唠叨着:车厢之间只有一块很窄的铁板连着,正好赶上进山洞,吓得不敢走。正好后面过来了刚刚发资料的妹妹,让我跟着她走。到了咖啡台才知道,她就是咖啡妹妹,她额外让我吃了一块点心,讲了半天这种糕点是怎么做的,有多么特别、多么好吃。路过现代车厢时,整个车厢就车长一个人在那里给大家讲沿途风景,一个乘客都没有,所有的人都在古董车厢里,可见怀旧是招揽乘客的主要因素,新西兰利用老旧设备开发旅游很是高明,保持了传统、保护了环境,别具特色还减少了浪费。
      喝着咖啡,坐在火车最后一节车厢里,看着火车驶进荒芜人烟的大峡谷。
     火车慢慢行驶(约每小时50公里车速),车长唠唠叨叨地在讲述。这条线路长60公里,有相当长的路段和公路分离,故大多风景只有坐火车才能领略。该铁路始建于1879年,用来运输水果、动物、燃料及邮件,1990年停止商业运营,逐渐演变成世界闻名旅游线路。获艾美美奖的电视系列节目《精彩火车观光之旅》,形容这段旅程为“世界上最精彩的火车旅行之一”,《孤独星球》也强力推荐这段行程。
    火车驶过人工开凿的437米长索尔兹伯里隧道,就意味着进入泰伊里峡谷。陡峭的山坡、嶙峋的怪石、葱绿的植被及蜿蜒的溪流是峡谷永恒的主题,但今天刺激我最深的,是那开满峡谷的黄花。原以为它是一种荆棘草花,为此和老伴儿争论并特意采点观察,最后确定这是一种生命力极为旺盛的灌木花。它的枝干弯弯曲曲,叶如松针但又如柏片一样光滑柔韧,橄榄样成串的花朵,呈鲜艳的中国黄,而不是澳大利亚橘黄(袋鼠队球衣颜色)。整串成片的花开在枝头,淹没了丝丝绿叶。由于它生命力极强,从谷底溪畔一直到高山之巅,从山坡沃土到岩石缝隙,处处染黄。与有些娘娘腔的,多长在步所能及、目所易见处的鲁冰花不同,小黄花生活在环境最恶劣、最严酷的地方,有一把泥土,他就扎根成长,给一缕阳光它就灿烂怒放。一般地说,靠水边太近太肥沃的区域,以及人工种植的松树林里,罕有它的身影。
黄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和合”之色,不是极端的黑白,而是和合的中庸。中华民族强调拜祖的时候要用黄色,因为天、地、君、亲、师,最高级别是天(玄色),地是黄色。中国文化强调生、养、死、葬都在黄土地上,所以中国人比较偏爱黄色。黄色不是太贵,在权力地位和中国的五行里居中。中国的土地是黄土地,中国人的皮肤是黄皮肤,黄是多种吉祥的复合且居中,一株艳黄无足轻重,一串串、一片片汇聚起来就能染黄地球的各个角落。
火车在中途要停靠几个小站,没有接驳的意义,只供观光照相,第一站有一群拍婚纱照的年轻人等在这里,伴娘手中的五色花唯独少黄,但漫山遍野的黄色背景,从哪个角度拍都回避不开,这伙年轻人爬上车尾拍照,我这个黑不溜秋的中国人,也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永久地留在了他们的照片里。
        火车的终点站是普克兰吉(PUKERANGI),毛利语为“天堂之山”,有几辆观光巴士也在等着火车,显然峡谷火车也是当地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车长用人工扳道岔的方法将机车头调到车尾,然后回程。走到南半球最大的铸铁高架桥时,火车索性停下,让我们步行过桥,青山绿水、黄花丛中,那感觉就是“黄”。当火车驶过呈曲线状圣诞河高架桥时,我俯身车外,拍下黄色的车身在黄花谷里前行的美态。
6:30结束行程,夜宿TOP10度假营地。
里程表读数:1689.6公里
 
2015.1.17. 於奥克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