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登无人岛
2013.12.10 日,阴,有风。早6时起床,吸取上周教训,7时10分从家里出发,结果一路无大碍,7时50分抵达ST HELIERS BAY。老伴这几日有点发烧咳嗽,待在车里不愿意出来,我则下车拍一组海滨晨景。
这个时段在海滨出现的,大多是遛狗、和晨练人,以大妈、大叔居多。这一带是奥克兰著名的富人区,附近的住户把新西兰人的好客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一边用镜头“扫街”,一边忙不迭地应付不停传来地问候。
一位亚裔大妈,拿来一袋面包喂鸟。很显然,这不是一次偶然地行动,因为那些鸟似乎早已经等在各个角落,面包一出手,四面八方的各路飞禽,瞬间洒满草坪。我忘记切换档位就咔咔拍片,几十张后才发现都是糊片,赶忙纠正错误,但最美的俯冲镜头已经错过。
海滩上有一台橘色大型机车正在作业,我仔细观察才弄明白,它是清理沙滩海藻的。这只庞然大物的身下,拖着一个滚动着的大梳子,把沙滩篦一遍,海藻就进了翻斗,抛在旁边的卡车里。一走一过,海滩就恢复了金灿灿的美。
8时25分,林先生携刚从澳大利亚放假归来的三女儿来到海滨,几年不见,三姑娘出息的更漂亮了。 8时35分,船家来了,不是尼克,是他的小伙伴LOGAN。人都到齐了,这支队伍有一位来自新加坡的中年人,彬彬有礼,勉强可以说几句汉语,另外是一对来自加拿大的老夫妻。他们都是游客,加上领队LOGAN,我们的队伍共计8个人。
大家帮忙卸了船,LOGAN给每位需要的人发了防晒油和防水鞋,防水服及救生衣则人人必备。出发前耐心地讲解操作要领,怎样操桨、如何使舵、翻船时怎样逃生。还约定了手势暗号:他把桨横举过头是“停车”,竖举冲天是前进,一横一竖是让大家向他靠拢。大家上了船,他逐个给扣好防水裙,执行完一整套程序,9时30分高高兴兴地出海了。
划了几桨,试了几下操舵,感觉皮划艇并不难掌握。虽然海面有些风浪,但小艇设计合理,没有左右摇晃的欲倾覆感,可能是与水的亲密接触程度有关,划小艇也没有坐大船时的晕眩。我们的队伍由三艘双人艇,两艘单人艇组成。船家告诉我们第一个目标是对着RANGITOTO主峰方向,划出去约五六百米,他就示意大家向他靠拢。一方面不让大家过于分散,另一方面,我们要避开来回穿行的机动船。
这虽是个体力活,但也有许多技巧,在获得同样反作用力的条件下,桨叶入水太深,就会费力做很多无用功;桨叶离艇身的距离太远消耗体能过大,且产生的扭力矩会影响舵片的方向感;理论上讲,离艇身越近,产生的前行分力越大且扭力矩越小,但你为了使桨叶成90度入水,就需要左右调整躯体,易造成艇身的摆动,另外该状态容易吃水太深,使阻尼增大。我体会的正确操艇方法是:保证身体的竖直轴基本不动,划水时桨叶成50-60度角入水,吃水深浅适中。像打高尔夫球挥杆一样,不要想着发力,而是自然地、稳稳当当地顺着劲走桨,腰和背括肌均匀吃力。双人艇的双桨应保持相同的频率,才能尽量避免紊乱的扭力矩产生。
老伴一开始的桨法不对,桨叶入水太深,所以频率很慢,我无法与她同步,但也没有干涉,让她随意划着玩吧,产生的小小不适,我多费点力调整一下就好了。于是乎,我们各划各地,挥桨不同频,但艇还是照常向前走。老伴今天虽体能不佳,但也没有偷懒,照样是很卖力地乱遭地划着。
我们的队伍除教练外,划单人艇的新加坡哥们儿速度最快;因为三姑娘年轻有力,且新西兰长大的孩子对户外活动没有陌生感,林先生又不断地喊着口令以协调动作,故林家艇可排第二;虽然加拿大老太太经常耍赖停桨,但老头儿经验丰富(刚在米佛峡湾划过),加拿大艇第三;综上述原因,陶家艇的名次也不错,实实在在地排在第四。
考虑到水流和风向的影响,教练不时修正坐标。第一个坐标是RANGITOTO主峰,第二个坐标是一座灯塔,第三个坐标是小岛上的一棵树。我们的航程实际由三条直线组成,所以我们一个单程的实际距离,要比理论航程至少多出一公里。修整坐标三(或四)次,一小时后,我们登上了MOTUKOREA岛。
MOTUKOREA是毛利语名字,另一个更广为接受的名字是BROWNS ISLAND(布朗岛)距离ST HELIERS BAY 码头5.5公里。小岛由1-2万年前的火山喷发而成。早年毛利人在此地生活居住了600多年。1840年,WILLIAM BROWN(威廉姆 ·布朗) 和JOHN LOGAN CAMPBELL(约翰· 劳根· 坎贝尔)从毛利人手中买下并建立养猪基地。随后几经转手,一度要建成污水处理场,因公众反对而放弃。1955年,SIR ERNEST DAVIS(恩斯特· 戴维斯爵士)将其买下并作为礼物赠与奥克兰市民,管辖权为奥克兰市政府。今天,这里是公众野餐、郊游、观鸟的好去处。但没有商业开发,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只有私人小艇和皮划艇可以到达。我们在奥克兰住了18年,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我们在面向深海的寂静港湾处登岛,沙滩美丽而宁静。船家给大家摆好了几种点心、饮料、咖啡,大家边吃边聊。这小岛上此刻就我们几个人,而且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登陆,彼此间也萌生生了一种相互依存、患难与共的情感,特别亲切。稍事休整,LOGAN领我们登顶。沿着木梯小路攀上悬崖,眼前豁然开朗,小岛被厚厚的一层牧草覆盖,靠近大陆的一边有一大片平缓的地带,间或有一两颗大松树;靠近深海边是一片悬崖,崖壁上长满了圣诞树,这个时候正是花开的季节,那满树的圣诞花,把整个悬崖都染红了;紧挨着悬崖,一座小丘拔地而起,虽然不高,但坡度超过60度,爬起来颇费力气。老伴说爬坡的时候心跳加速,担心是体能下降了,我安慰她:“这绝对不是咱们不行,而是这坡太行了”。
爬到峰顶往下一看,原来脚下是一个圆圆的火山口。在新西兰,这种景观很多,但今天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岛上发现它,别有意境。
对面LADIES BAY悬崖上是一位朋友的宅子,以前经常去她家。从她家看这个小岛非常清晰,春、秋、冬天看到的是一座绿色的岛,夏天看到的则是一片黄色。我们都很不解,主人的猜测是“夏天雨水不多,所以山上的草都枯黄了。”今天上了岛终于发现了准确答案,夏天是牧草成熟的季节,像小麦一样,成熟时的果穗、茎干就变得焦黄了。
12时许,我们绕行小岛一周,从另一个方向返航,
第一坐标是对面山崖。和老伴简短交流了几句,她好像一下子悟出了划桨的道理,频率明显加快。虽然回程顶风,但我们同舟共济、同步出浆,陶家艇劈波斩浪,名次由第四提到第三名。
第二坐标是天空塔。由于我始终保持一个姿势,而且左肩膀伤势未愈,划起来有些吃力。比邻的加拿大艇,由于老太太弃桨休息的次数越来越多,明显地落后了。船家举桨示意停车,原来是一位游泳好手正游过我们的航道,这里离岸有些距离,大家不仅啧啧称赞。
第三坐标是前方路口。开始不太理解,码头就在眼前,为什么要向上游划行。仔细观察,现在正至涨潮,向上游划行,潮流刚好把我们送到码头。
下午1时45分,我们胜利返航。上岸后林先生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酷庞“太值了”。林先生要直接去机场接新加坡归来的大公子,我们今天聚餐的计划只好改期。
帮助船家把船收好,驾车回家,路上WENDY打来电话询问此行详情。老伴兴奋地用她那还在发炎已经嘶哑的声音介绍心得。WENDY听后大嚷,下一次“河里皮划艇的酷庞,”我也要去!
2013.12.11. 於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