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2024 (137)
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大幕一拉就让你义愤填膺。几个少年把同班同学约上了一幢烂尾楼,一顿拳打脚踢凌辱之后,这个同学被逼跳楼身亡!
可是这三个小混蛋不够18岁,最恶的那个才判了八年!
原型应该是邯郸少年杀人案。
三个男生进了少改所,遇见了体育学院毕业的管教白恩光开始收拾他们。
这24集电视剧就是改造他们三个的过程吗?
且慢,大头在后面。
对这个案件提起公诉的女检察官叫林之桃,此案算是一个缘分,让她跟未成年犯罪结了缘。
她被调到刚刚成立的“未成年检察办公室”,简称“未检办”。
那个体育出身的管教调过来给她做助理。
就此林之桃和白恩光经手了一个又一个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和被侵犯的案件,成为保护他们的公诉人。
都是犯罪,但是十二三岁的孩子犯罪的成因和手段很复杂,同样,他们成为受害者的过程也跟承认不一样很容易被误导,容易被恐吓,如果是性侵案件,甚至自己都说不清楚。取证很难。普通刑警办案审讯可能会遇见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哄着不行,威吓更不行,讲道理还不一定懂。所以确实需要具有相关儿童犯罪专业知识的人。
最令人震惊愤慨的是最后一个案件,随着情节进展,心跳加快目不转睛,一下子进入情境,令人愤慨万分。
想知道怎么演绎的,还是不剧透。
不知是否有原型。还有那个无耻律师,长得人模狗样的的,居然还是林之桃的前男友。
这么多骇人听闻的案件集中地形象地展示,对我这样孤陋寡闻的人而言,确实很震惊。于是我特地上网查询,找到中国最高检2023年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从中下载了几张表格——
最新数据是2024年仅仅一季度,未成年罪犯已达1.2万人,比前年同期增加77.7%。
我用“震惊”来形容绝不是夸大其词。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不仅仅中国在增长,全世界都如此。之前我写的关于13岁杀人犯的影评。其中道出了在有法治民主传统的英国,做父母的困惑与无奈。
《无尽的尽头》则是另一个视角通过多起案件给我们展示残酷的现实。
也许是为了冲淡太过沉重的氛围,这部剧穿插了一些玩笑逗趣的轻松段子,不过似乎有点多了。我喜欢这一段:林之桃调侃白恩光个子高,说仰头都看不见脸,参天大脸。我得记住这“参天大脸”,改明儿形容某人时用。
饰演检察官林之桃的任素汐一如既往地好。开始有点不理解她的暴怒,再加上她美丽大嗓嘹亮无比,受不了。其实是一种躁郁症的反应。那些被家暴的孩子让她有共鸣,切肤之痛忍不住啊。不理解时,觉得她不讨人喜欢;理解了,心疼。
法庭上林之桃最后的陈述慷慨激昂。原本我是最不喜欢这类煽情的正确,但是这次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林之桃说:
“面对这样的犯罪者,我们怎么告诉孩子,他们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是公平的。孩子不好,没有人会好。孩子的未来是怎样的未来,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大人们决定的。我们用什么决定?用我手中的起诉书,用法官面前的法槌,用我们这些人几十年来的人生,用我们几十年来不断学习、探索、尊重、信仰的公平和正义。”
任素汐这足足三分多钟的大段陈述,眼里始终泪光闪闪情绪饱满,非常抓人。赞!
电视剧虚构了一个粤东省,让人不禁联想广东省,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啊。但是就在剧中的2014年,最发达的中国东南沿海还是存在着贫穷愚昧,隐藏着种种罪行,那么在更偏远封闭的西北,更贫瘠落后的深山老林里,更有多少不堪啊。
所以,任素汐那句结束语“用我们几十年来不断学习、探索、尊重、信仰的公平和正义。”,点题“无尽的尽头”。
确实,在这个泱泱大国,对孩子的保护,对法律的认识,还是在不断学习、探索、尊重、直至成为信仰的无尽的尽头中。
最后一个案子,一审之后,对方律师对林之桃说,本来你可以赢,但是情绪化了。
这话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永不放弃》里王阳也对热扎依说过类似的话。看来正常的女人还是慈母情怀,理性常常被感性捆绑。可就是母亲般的大爱,才能挽救失足的孩子保护被侵害的孩子!
白恩光的演员高伟光不熟,感觉有点用力过猛,失真。尤其家庭戏,演得像沈腾像轻喜剧,跟全剧的主调相比,有点走偏。
其实最后电视剧其实还留了一个梗:被性侵的13岁女孩生下的孩子,生父是谁?那个色狼至死不交代。他说,你们追不下去。他为什么这样说?期待续集,继续追。
任素汐唱了主题曲。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