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作为新生代国家走上世界舞台。
如果你不理会难民营的存在,无人区的存在,耶路撒冷照旧,还是一个落后闭塞的城市。只是暗地里唱着不一样的戏码。“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柏林的后巷”。
约旦人是坚定的美国盟友,以色列感念斯大林是第一个承认他们新国家的元首;约旦人把他们的东正教会送给反共产主义的教会,以色列人将他们的俄国财产送给苏联。
埃及的纳赛尔来了。
上一篇说到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了推翻了埃及国王, 埃及王国灭亡。新的埃及名义上是纳吉布任总理,可是,纳赛尔作为内政部长,是幕后实际掌权人。
1954年,纳赛尔取代纳吉布成为了埃及总理。
推翻了埃及国王的纳赛尔是阿拉伯政治家中所谓“十全十美的人物”。他宣扬社会主义式的泛阿拉伯主义,激励人民反抗西方的控制和犹太复国主义,他支持巴勒斯坦人袭击以色列,令以色列焦虑不安。
1956年,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支持阿尔及利亚反抗法国。这使得本来有利益冲突的英法两国决心联手颠覆他的政权。于是与本-古里安结成秘密联盟,在参谋总长摩西·达扬的谋划下,以色列袭击了西奈半岛。英法联军在一周内横扫西奈半岛及赛义德港,埃及军队全面撤退。
英法本来想趁机进入埃及,但是美苏施压:迫使他们撤退,包括以色列从西奈半岛全面撤军。
至此,英法在中东地区日暮西山,丧失了主导权,取而代之的是美国。
第二次中东战争之后,纳赛尔成为阿拉伯以至非洲的灵魂人物及主导者,他激励了新一代的民族主义者。1958年,叙利亚军方和民众代表要求叙利亚与埃及的合并。虽然纳赛尔对于这一突然要求有点吃惊,还是欣然接受了,于是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诞生了,共和国总统由纳赛尔担任。这被看作是建立泛阿拉伯国家的第一步。也门也被包含在联盟内。
遗憾的是,这是一个脆弱的联盟。
在大马士革,埃及军队和官僚在叙利亚北部地区表现得十分专制独裁。秘密警察严厉镇压反对团体,导致分离主义分子控制大马士革。1961年叙利亚退出阿联。阿联名存实亡,这个名字在埃及沿用至1971年。此是后话,不提。
1959年,老兵阿拉法特组建了一个叫“法塔赫”(意为“征服”)的军事组织,他们从约旦进入以色列执行突袭。
法塔赫这群腰挎手枪,身着咔叽布军装,头戴阿拉伯格子方巾的激进分子鼓舞了阿拉伯人,一时声名鹊起。
在约旦的巴解游击队员——
1963年本-古里安卸任总理,继任者是68岁的列维·艾希科尔。
时光荏苒,巴勒斯坦人对自称“巴勒斯坦王”的约旦国王侯赛因开始失去了耐心。
这个侯赛因像他的爷爷一样审时度势,见形势有变,1965年秘密会见了以色列外交部长果尔达梅厄。梅厄对他说,有一天“我们可以放下武器,并在耶路撒冷竖立一座象征我们之间和平的纪念碑”。
就在约旦国王与以色列秘密接触的同时,苏联人送给纳赛尔一个情报,说以色列计划袭击叙利亚。在此之前不久,叙利亚空军进攻以色列北部,引起一场空战,以色列空军在大马士革上空被摧毁。所以,这样一个信息是顺理成章的。
可惜是个假情报。
苏联人为什么制造这么一个假情报送给纳赛尔,至今是个谜。而且纳赛尔也不按常规去核实情报的准确,就调集部队进入西奈半岛,表明对叙利亚的支持。
叙利亚也进行了战争动员。
5月23日,纳赛尔下令对以色列船只封锁蒂朗海峡及以色列位于亚喀巴湾北部的埃拉特港,切断了其通往印度洋的唯一海路。
这是一条位于埃及西奈半岛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狭窄海峡,因海峡中的蒂朗岛而得名,宽约13公里,北连亚喀巴湾,南通红海,是约旦也是以色列在红海上的唯一出海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埃及曾两次针对以色列封锁蒂朗海峡,分别导致了苏伊士危机和六日战争。
纳赛尔从以色列手中重新夺回了西奈半岛,纳赛尔说服了叙利亚及约旦两国政府与其一起组成一个阿拉伯联盟对付以色列。他还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以派遣紧急部队,保护其胜利果实。
信心满满的纳赛尔在一篇演讲中提到:“这场战争将会是一场持久战,我们的基本目标就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
以色列总理艾尔希科不是本-古里安,他“紧张得发抖”。他的手下建议,要么对埃及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要么束手就擒做好亡国准备。他的参谋总长拉宾一天抽70根香烟,靠不停滴喝咖啡提神,开始崩溃了。
总理优柔寡断,总长靠镇静剂支撑,将军们意欲哗变,整个国家陷入恐慌。
华盛顿,约翰逊总统拒绝支持以色列的任何攻击行动;莫斯科,柯西金总理强烈建议纳赛尔撤出战争。
以色列对这个艾尔希科失去了信心,他们呼唤了自己最坚强的战士——摩西·达扬。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面前,总理列维·艾希科尔任命摩西·达扬为国防部长。艾希科尔不喜欢达扬,达扬也看不起艾希科尔,但是这一刻,必须团结一致。
摩西·达扬是本-古里安的追随者,温盖特的学生。二战中失去一只眼睛。
以色列立国后不久,第一次中东战争时,达扬率领他的八十九营奔赴战场,他一马当先,身先士卒,总是喊“跟我冲”,而不是“给我上”。达扬的所作所为,深得本-古里安的赏识,年仅34岁被提拔为少将,成为以色列军队中最年轻的将军。1958年卸下参谋总账职务投身政界,担任农业部长。
他的密友佩雷斯说:“他头脑聪明,从未说过一句蠢话”。
他的同僚沙龙将军认为,达扬“每天带着一百种想法醒来,其中95个是危险的,超过3个是糟糕的,但不管怎样,其余两个是绝妙的”。
他不守规矩,没有朋友,还是沉湎于女色的好色之徒。本-古里安对达扬伤心欲绝的妻子说,“伟人的私生活和公共生活常常在两架平行的飞机上进行,两者永无交集”。
国难当头,退役的达扬感到责无旁贷。他到前线找到军需官,要了一套没有任何军衔的军服和一支左轮手枪,准备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参战。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达扬经过周密细致的谋划,决定对埃及进行闪电战。耶路撒冷的指挥官反对,恐怕引起约旦攻击,耶路撒冷怎么办?达扬回答他“咬紧牙关守住防线!”
与此同时,以色列通过美国国务院、联合国驻耶路撒冷办事处和英国外交部三次警告约旦国王侯赛因:“如果约旦保持平静,以色列不会、重复一遍:不会,进攻约旦。如果约旦发起进攻,以色列将全力回击。”
1967年6月5日凌晨7时25分,以色列只留下12架飞机防卫本土,所有战机倾巢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埃及的10各机场。3个小时后,埃及精心发展起来的空军全部战机被一片冲天的火海所吞噬。未及喘息,第二天以色列战机又直捣叙利亚、约旦的机场,使三国空军陷于瘫痪。然后以军发动地面战,横扫加沙,拿下西奈半岛。达扬再一次出尽了风头。
达扬在拉宾陪同下进入耶路撒冷,他在一张纸条上写:“愿和平降临整个以色列”。然后将纸条塞进希律门的石缝里。
当年进入西墙的以色列战士——
时隔两千年,犹太人终于又可以访问圣殿山了。但是达扬严格规定:不准犹太人在圣殿山祈祷。这个规定被严格遵守至今。
难怪阿拉伯人尊称他是“阿布 穆萨”(意为“摩西之子”)。
退出军界后,达扬应邀在贝京政府内担任了两年外交部长。为埃及和以色列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缔结和平条约,作了许多具体的工作。
善战也敢和,的确富有政治远见,是个人物。
1981年10月16日,达扬死于心脏病猝发,享年66岁。
小花絮:2005年达扬所使用的眼罩在eBay上以7.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拉宾被授予为这场战争命名的荣誉,他选择了最简单的名称“六日战争”。
纳赛尔则起了另一个名字:“纳克萨”,意为“挫败”。
这场战争打击了纳赛尔的威信。加上健康不佳,他有意辞职。但受到政府和民众的挽留。
再说成立之初受到约旦保护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竟然企图刺杀约旦国王侯赛因,以其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有九条命的约旦国王被保镖用身体压住,幸免于难。之后,约旦军队出动坦克、飞机围剿只有轻武器的巴解组织。
阿拉伯人自己开打了。一年后巴解组织被驱逐出约旦,转移到黎巴嫩。
1970年9月28日,在弥合裂痕的阿拉伯联盟紧急会议结束后,纳赛尔第三次心脏病发作不治,终年52岁。
怎么这么多心脏病“猝发”、“不治”啊!
纳赛尔的死讯震惊整个阿拉伯世界,许多国民得知消息之后伤心不已。
10月1日,除沙特国王费萨尔外,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元首都出席了葬礼,包括苏联总理柯西金和法国总理雅克·沙邦-戴尔马。
葬礼上约旦国王侯赛因·本·塔拉勒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当场放声大哭,利比亚的穆阿迈尔·卡扎菲更两次晕倒。
必须给他点个赞:他在位时,埃及实现了教育免费,包括公立大学。
注:网络图片
跟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