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
2020 (84)
2021 (124)
2022 (149)
2023 (113)
新电影《我就是高山》本来是歌颂一位山区女教师的,不知怎么竟然被吐槽,网上一片闹闹哄哄。
电影没看过,不敢妄加评论。但是,确实有很多老师,尤其是女老师,以“母爱”对待自己的学生。东北人叫“护犊子”。
“护犊子”这词可褒可贬。用在父母身上常常代表溺爱,用在老师身上就是一种美德。
我记得我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叫刘凤仙,高高的个子(也许并不高,只是孩子眼里的高),经常穿一件“毛蓝布”的翻领衫,圆圆脸红扑扑的一笑俩酒涡。上小学时我有两条长辫子,可是不会自己编。妈妈有时忙,我就带着梳子上学,刘老师给我梳辫子。刘老师不是给我一个人编辫子,好几个女生都找她。她还给男生剪头发。看似小事一桩桩,却让孩子们都围着她。她生气时也不会严词训斥。只是皱着眉头紧闭嘴巴盯着你,可眼睛里分明是爱不是威严。
刘老师很年轻,不像妈妈更像姐姐。
一年级下学期我戴上了红领巾还当上中队长。第一次开大队会,中队长出列要向大队长报告,我太紧张了,叉着俩腿磕磕巴巴。刘老师是大队辅导员,她站在一边笑眯眯地盯着我,很夸张地将两腿并起来。我赶紧纠正自己这不雅的动作,看着刘老师的笑脸,心情也跟着平静了。
大概二年级的时候,刘老师调走了,我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几十年过去,但是她的笑容她的身影依然清晰。
很多人都有这样值得感恩的老师吧?
梁文道有一次讲到他的大学校长,香港中文大学高琨,大名鼎鼎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光纤之父”。
有一次学校开大会,一群学生忽然冲上讲台抢过高琨麦克抗议校方,高琨讲话狼狈收场,很煞风景呢。
事后有人问高琨,你会如何处分“闹事”学生?
高琨觉得这问题奇怪: “为什么要处分我的学生?他们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啊”
回到家他还赞叹地对太太说“什么都反对,这才像学生啊!”“学校就是要培养敢于挑战权威能够独立思考的年轻人”
这是怎样的校长啊!梁文道的评价:“没有你就没有我”。
对待闹事的学生,采取“护犊子”态度的,高琨不是第一个。当年北大蔡元培对自己学校那些参加“五四”反抗政府无法无天的学生也是“护犊子”,坚决抗议政府抓自己的学生。
前几年有个新闻,瑞典隆德大学一位女教授特纳(Charlotta Turner),她的一位来自伊拉克的博士生菲拉斯(Firas Jumaah)一家深陷IS的重重围困中无法脱身,给自己的导师发了一条信息:“...I would not finish my thesis if I had not returned within a week.”“ My family and I are hiding out in a disused bleach factory, hearing the sounds of gunshots as Islamic State (Isil) warriors roamed the town outside.”
唉!
此情此景,当老师的一定也很无奈。最多发个信息,注意安全啊,多多保重啊,不要担心论文的事啊等等。。。。,这就很有爱心了。
可特纳是怎么反应的?
“我特别生气。IS就这样闯入了我们的世界,危及到了我的博士生还进一步影响学术研究。”
“我绝不允许自己的学生研究项目有始无终,功亏一篑。”
“你别想逃掉你的论文!”
为了将自己的学生“抓”回来继续完成论文,特纳决定干预此事救出自己的学生。她找到隆德大学的保安负责人古斯塔夫森(Per Gustafson)请求帮助。
古斯塔夫森也算一枚豪杰。他告诉特纳,学校的安全和运输合约涵盖全球,这活儿他接了。一番筹划,古斯塔夫森雇用了一家保安公司,自IS占领区被救出了特纳和他的一家回到瑞典。
这女教授算是“护犊子”的极品。
遇见这样的老师真是三生有幸。
加拿大的感恩节已经过去了,美国的感恩节正当时。于是想起这些“护犊子”的老师。
感恩!
世风日下,长江黄河也有倒流的时候。现在许多教师们,宁愿把精力放在角逐名利场上,也不会关注学生,哪里还谈得上挺身而出护犊子。
“第一次开大队会,中队长出列要向大队长报告,我太紧张了,叉着俩腿磕磕巴巴。刘老师是大队辅导员,她站在一边笑眯眯地盯着我,很夸张地将两腿并起来。我赶紧纠正自己这不雅的动作,看着刘老师的笑脸,心情也跟着平静了。”,这段写得好生动,形象啊!
当年年轻的白居易作为左拾遗,反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批评唐宪宗(“陛下过”),次数多了,唐宪宗事后在宰相李绛面前抱怨,李绛说白居易能这么做,表明他是忠君爱朝的。
这种情况今天还有吗?
这话说的太对了,一个人在于眼光,不愧是高琨,看问题的眼光独到。
不会反对的哪像一个学生的心态呀,中文过去是竖写,需要点头看,现在的文字是横着写,读时需要摇头看。
培养摇头看的学生,才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对比香港、对比100年前,是人性倒退了,还是专制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