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夏天,又发现了一个廉价的巴士旅游:维也纳4日游。
大掌柜很忙,不能同行,找了一位女伴,北影的,也是陪读。她很有点名气,后来作为杰出人士拿了美国绿卡。未经本人允许,不提姓名了。
还是借助日记这个拐杖
8月30日星期日
早晨八点离开哥德堡,巴士开到了赫尔辛堡Helsingborg,对面是丹麦的赫尔辛格Helsingør。这个地方大大有名: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城镇的克隆堡里。廉价旅行的不足就是我们只能在轮渡上遥遥相望那座有名的古城堡,接着巴士又在哥本哈根身旁疾驰而过,在附近港口再次上船,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西德的基尔港keil。
这个海港也是我一年多以前从中国到瑞典一路经过的地方。
日记记:“车上与我并坐的是一个来自的老电工,老单身汉,热情得令人不好意思。”
不是日记都忘了。现在想起来是个穿着红色T恤的老头。当时还能用瑞典语磕磕巴巴交流呢!30多年光景,瑞典语一点一点都吃了,没了!
8月31日星期一
“清晨,车进奥地利,在一家Motel门前停下来早餐,许多旅游车也在此地聚集。那老头邀请我们共进早餐,当然婉拒了。”
早餐闲聊,才知道,我们这车一共40多人,10几个去维也纳,其余都去布达佩斯。我找到导游,能否允许我们同车到布达佩斯,然后我们自行回到维也纳原定的旅馆,哪怕再加费用也可。导游是个年轻姑娘,她很爽快地答应了,但是需请示瑞典旅行社。结果却是不准,因为涉及旅游保险等事宜,无奈,只好自己安排了。
一路看奥地利的风光,起伏的丘陵山峦间,是绿油油的田野森林,那种绿色就像早春的嫩绿,而不是入秋的老去的绿,比西德景色美丽,又不似瑞典,让人心旷神怡。
上午10点多,就到了维也纳。但是旅店房间尚未腾出来,要等到下午两点。导游给我们10几个人交代一下注意事项,强调返回日期,便拉着剩下的游客去布达佩斯了。
这座旅店名叫“Park Hotel”,外观看就是一幢三层高的小楼,刷成淡黄色,并不起眼。可是走进去,大厅却极为考究,我们心里嘀咕:是我们预订时遗漏了什么事项不慎定错,还是临时要我们再加钱?
可当下顾不了那许多。我们把行李放在柜台,抓紧时间出去。因为旅馆对面就是“Schönbrunn Palace”——美泉宫啊!
美泉宫宏伟辉煌。传说161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狩猎于此,饮用此处泉水,清爽甘洌,遂命此泉为“美泉”。皇帝们看中这块宝地,遂建夏宫,就像紫禁城一样,这里成为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德语:Schloss Schönbrunn ,正确音译:申布伦宫。什么时候翻译成美泉宫?不知道,反正我们取得时候就知道那里是申布伦宫皇宫。“美泉宫”翻译可谓符合“信达雅”的最高标准了。
“美泉宫”最初只是夏宫,有点像圆明园的样子。皇亲国戚们在此狩猎消夏举办音乐会,也是惬意悠闲得很。只可惜好日子不久,这座“洋圆明园”被土耳其人毁于一旦。庆幸的是他们在废墟上能够再次建起更加美轮美奂的新皇宫,而圆明园只能以废墟的惨状示于后人了。
作为奥匈帝国的皇宫,据说美泉宫当初设计时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凡尔赛宫有一比,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终因财力不逮,未能如愿。但是我觉得它的花园设计和雕塑不亚于凡尔赛宫。尤其是皇宫对面的废墟残留,花园中的海神雕塑,即使去过凡尔赛宫,那种精雕细刻与宏伟庄严的完美结合依旧看得我目瞪口呆!
美泉宫收藏的中国瓷器在欧洲数量惊人,虽然比不上英国,但是据说成对的瓷器为外流瓷器之首。
现在回忆,1、没有门票,不知现在如何?2、游人甚少,我们放肆地拍照,绝少游客做背景。
眼看时间到2点,我们急匆匆赶回旅店进房间。“有点瞠目结舌。电视电话 mini酒柜,超大双人床,比巴黎小旅馆真是天壤之别!可惜同床不是。。。”
那个担心又出来了?要加钱吗?
还是不能多想,4点火车要赶往布达佩斯呢?
我们乘坐的火车是从维也纳开往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经停布达佩斯。日记:“与我俩同包厢的一个是罗马尼亚血统的美国老太太——来自纽约的时装师,单身。还有一个德国老头。老头带着一个大鸟笼。鸟并不起眼,他说是杂交品种,他家又00多只呢!老太太十分热情。拿出她的相册给我们看,纽约家的,布加勒斯特姐姐家的。虽然不在布达佩斯下车,但是却指示很多方位给我们”。
现在看日记,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写“指示很多方位”这样的句子,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旅游景点而已。大概累了,话都说不成句了?
下车已经晚八点。火车站的information、小卖店统统关门——社会主义特色凸显!
“IBS”也下班。这是我们出发前,得知布达佩斯介绍小旅馆的机构。有人上前,轻声问是否换外汇,有人小声说可以介绍更便宜的旅馆。周围弥漫着一种熟悉的但令人不安的气氛。我们决定自己找。
布达佩斯当时是第一个向西方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夜幕下的街头远比北京繁华热闹。车站那条街上一连好几个灯火辉煌的大酒店。我们走进去,一问价吓一跳:赶上我们从瑞典到维也纳的全部费用啦!穷游女哪敢住、也住不起啊!
硬着头皮再问一家,更贵!第三家就没有勇气进去啦。
定定神,想起来在西欧旅行随处可见的青年旅馆(Youth Hostel),也许布达佩斯也有吧?问酒店的人,他们摇头,在街头问,还是摇头。当年的匈牙利人会讲德语的不少,可是讲英语的少之又少。搞不清他们摇头是没听懂我的蹩脚英语,还是说没有青年旅馆。头昏脑胀心慌意乱不知怎么就走进了地铁站,可是询问的结果仍然失望。
正当我们茫然无助东张西望的时候,走上来两个瘦瘦高高的黑人青年,用英语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当得到肯定答复的时候,两人就笑了。说他们是坦桑尼亚的留学生,中国和坦桑尼亚是好朋友。听说我们在找住宿的地方,两人商量了一下,问我们愿不愿意住到大学的宿舍去,因为正值暑假,学生留校的不多,有很多空的房间。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那位朋友还犹豫了一下,怕受骗上当。我这人傻大胆,就说,边走边看,见机行事吧。总归有人递过来一根稻草,能否救命先抓住再说。
黑小伙带着我们坐了几站巴士,就到了大学。在女生宿舍楼门前,他们两个进去跟管理人员打招呼。透过玻璃大门,我们看见他俩和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交涉着,后者又是摆手又是摇头,摇的我的心都碎啦!
果然,黑小伙出来歉意地说,我们不能在女生宿舍留宿。校方不允许。
又一次傻眼!
两个小伙子真不错,又把我们带上街头,去问大学周围一些便宜的旅店,可是一听说是外国人,还是摇头。时间就在匈牙利人的摇头中慢慢流逝,看看表,已是下半夜了。我和朋友商量了一下,不好意思再让人家这么陪我们了。于是请他们回去,告诉我们回火车站的路就好。
两个坦桑尼亚小伙子很觉得对不起,坚持把我们送回了火车站。
日记:“临分手时,他们说,我们知道中国的风俗与我们不同,否则可以到我们宿舍去。天哪!”
去蹲火车站——这都是多年以前的经历,就当重温历史、忆苦思甜好了。
走进候车大厅,真有回家的感觉!一屁股坐下,两个人说话的力气都没了。赶紧迷糊一会儿吧。不料,睡意正浓,忽然被一阵嘈杂声惊醒。原来。候车大厅也要清人。好在天色已经放亮,我们干脆就走出去开始一天的旅程了。
日记:“这一夜令人难忘。火车站留宿的除了带着睡袋旅行的穷学生外还有一半类似中国在车站过夜候车的穷人。我们也跻身此行列,不胜荣幸之至!”
+1 鹿葱姐当时真是胆大,但也是遇到好人了,现在怕就不敢了:)
鹿葱的经历好有意思,真是胆儿肥,现在回忆起来都成了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