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奶奶 (七)

(2014-06-11 15:44:24) 下一个
        社会进步也体现在人们的吃穿上,以前奶奶来住,每天忙做饭和拆洗棉衣,要么围着炉子要么守着针线笸箩。这次来就不同了,我们住在大学校园里,学校几个食堂里的馒头大饼酱制品还有热炒,非常方便地就可以买回家上桌开饭了;商场里或地摊儿上各式毛衣夹克羽绒服已取代了家制棉袄。奶奶白天端坐家中,无所事事,闷得发慌,遂提出要我去问问宿舍中的外地同学,是否有需要拆洗缝补的事情,可以拿给她做。我问了一圈儿后,终于给她揽了样“生意”,帮一个同学翻新一件厚外套的领子,就是把领子拆下来翻个个儿,把磨损了的那面折在里面。做好后,同学对这无偿的服务非常满意,为表谢意,她答应奶奶去帮她找更多的“营生”,可是最后这位同学还是知难而返,无功而归。想想看,那个满大街喇叭裤、蛤蟆镜的年代,谁还让自己上大学的孩子穿补丁衣服呀!




       奶奶每天实在无聊,看到我有空时织毛衣,钩台布不亦乐乎,夸赞“两只手剜呀剜呀的,真灵巧!有我们李家人的天份。”终于有一天提出想要跟我学,我向妈妈要了些没用的零零碎碎的毛线,开始教八十多岁的奶奶打毛衣,当然只是最简单的平针了。这双拿了一辈子针线的手操起两根毛线棒针还真是不容易,再加上毛线在右手上又绕又勾又挑,这只手同时还要握着棒针。。。老太太最初真是很有挫折感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不见,我帮忙起好头的两根棒针上居然小有成就了。我高兴得抱着奶奶的胖身子使劲儿表扬她,奶奶接下来居然还有雄心大志呢,“我想用这些碎毛线给你堂弟织个毛背心。”“好呀好呀!加针减针的时候我帮您。”我赶紧鼓励。从此奶奶过上了充实的日子,几个月后,在我和妈妈的帮助下,一个杂色的鸡心领毛背心诞生了。我们都非常佩服奶奶,如此高龄,好学不倦而且乐在其中。奶奶打趣地说:“如果我再年轻十岁,我要跟你学认字。”妈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过:“你奶奶要是生在好时候有条件读书的话,一定是个不一般的人。”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100岁的小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皇城一顿' 的评论 : 嗯,看着就感觉温暖。
皇城一顿 回复 悄悄话 真慈祥啊。像我姥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