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每年回家父亲书房里的物件依然如旧,由于假期太短,没有时间去整理 。 那些书画, 每次都是打开看看,然后又封起来。 几年前带了几本有关绘画的线装书籍回美国,它们现在就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架上,没事也会翻翻。 这些线装书起码也有上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虽然`有些旧,或许还有些破损,但大致保存良好。 我带回来的书里有几函是巾箱本画册, 有些上面还有我曾祖父的朱红收藏印, 看到这些,我总想像我的从未见过面的曾祖父是怎样玩赏它们的。 所谓巾箱书,是指一些小书,大如手掌,拿在手中把玩,就如现在的小人书一般,巾箱是古时候放手巾的盒子,这些巾箱书很适合随身携带,为当时文人所喜爱。 一函通常有几册,我的这几套巾箱画册均有木夹板,用牛筋绳串绑,要看时,把绳子解开即可阅读。
其中有两函是上海点石斋石印书局印的,一函是《诗画舫》, 另一函是《点石斋丛画》,它们都是光绪辛已年印的,也就是1881年。 其中《点石斋丛画》是初版, 而《诗画舫》则是第二次印刷。这两套书均重版多次。
点石斋书局成立于1876年,它是我国第一家石印书局,由创设申报馆的英国人E.美查, 在上海创办。 石印 (lithography)本是德国人赛尼斐德 (Alois Senefelder) 1798年发明的,19世纪传入我国后,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印刷技术,促进了书籍出版。石印,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来印书,当然不是一般的石头,而要用特殊的石材, 而当时我国没有这种石材,全靠进口。印刷时,先用特殊的墨汁绘出要印制的图像或文字,然后用酸性的水溶液湿润整个石板,再上油墨,即可印制,没有图像或文字的部分,因石板表面吸水,不吸收油墨,但用特殊墨汁绘出部分,不吸水,只吸油墨,放上纸,用刷子刷匀,一页字画便印成了, 这里使用的是油水分离原则。 当时照相术已可以用来制版,石印时,制版大小可变,这是我国传统刻板印刷办不到的,且石印清晰度非常好,很快就风靡大江南北, 光上海就有许多石印书局, 如扫叶山房, 同文书局等。这里附上一张当时点石斋书局的工场图,可见场面宏大,绘画者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吴友如, 著名的《点石斋画报》就出自他的笔下。 中国四大发明,其中之一是活字印刷, 但长时间下来活字印刷并不流行, 据统计,在古籍中采用活字印刷的不足百分之一, 其他均是雕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