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的时间与记忆

看世界,阅众生,识自己。
个人资料
正文

(原创)我吃多不胖的原因终于得到了证实

(2017-11-17 13:01:11) 下一个

这几年,找我寻求吃多不胖秘籍的人可不少。因为大家光看我的朋友圈就知道,我是一枚名副其实的吃货,熟悉我的朋友也经常不由的发问,你如此酷爱甜食,又不忌油荤,竟还可以在本该肥腻的年纪依然潇洒的保持着轻盈,这到底是为什么?

每次回国与家人吃饭,姐姐总会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我,那眼神似乎在说,你比我瘦我也就忍了,可问题是你还每次都吃的比我多,也没见你怎么运动,天理何在呀!

其实,我自己也很想知道原因,也曾试图寻找答案。

比如,我一直觉得除了基因之外,与胖瘦关系最大的莫过于生活习惯,但是每个人的习惯如此的不同,总觉得很难总结出可以让别人复制的的秘籍,所以除了劝大家多运动之外,也一直没有给大家更多的好建议。

然而,昨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为了破解我这类“不正常人类”长不胖的秘密,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特意找来两位典型代表Anna和Yemi,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期节目,24小时跟踪他们的日常生活,记录下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然后由各种专家一起来分析他们长不胖的原因。

看完之后,我感到惊讶,他们分析、总结出的几点,竟然全部与我吻合。但是该文主要是以观察者的角度描述、概括,因此我突发了以“不正常人类”自己的角度来解析这些结论的想法,希望这样的角度能带给大家更多有用的信息。

第一,饭点放开了吃,但平常不吃零食,也不因情绪不好而暴饮暴食。

Anna和Yemi不仅每顿都吃得很多,还常吃垃圾食品和高热量食物,但他们并不是上瘾,而且吃的都很有规律,放点之外不会再吃别的零食。

这一点,我非常感同身受,其实我也不是不爱吃零食,准确的说是因为三餐加下午茶已经吃的很饱、很满足,完全没有再吃零食的欲望,甚至是时间。至于情绪不好时,我反而会没有任何食欲,所以从来不会因为情绪波动暴饮暴食。

我家里总是储备着充足的美食,但基本都是在这四餐时享用。

早餐:牛奶或者酸奶、水果、谷物、面包、鸡蛋、煎饼、蛋糕等,根据自己当时的喜好,搭配;

午餐:各种鱼、肉、蛋、蔬菜、米饭、面条、包子、甜点等,从不忌口,总是吃到心满意足;

下午茶:蛋糕、饼干、奶制品、巧克力制品等,偶然也有薯片这类零食,茶其实很少喝,碳酸饮料我也10多年没喝过了;

晚餐:一般就接着吃中午剩下的,如果不够,就再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餐食,意大利面、三明治等,这样既避免做多了,第二天要吃剩菜,又避免了浪费。

但是,如果到周末、节假日或者与朋友聚餐,就难免要晚上去外面吃大餐,只要去了,我必定不会少吃,但是从我自己的喜好和感受来说,我并不喜欢晚上吃大餐,吃太饱,会影响夜间的睡眠。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我总是提议中午聚餐。

可是,有很多人为了减肥而节食,结果随时都处在饥饿状态,不仅嘴馋,连心都是馋的,见到什么都想吃,一旦某天忍不住了,就变成饕餮,不用几天就吃的比减肥前还重。这种不考虑自身感受的盲目节食,并不利于减肥,甚至还会恶性循环。

从生物进化角度来说,吃饱是作为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这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已经植入生物基因中的本能。节食就等于是在和我们的原始本能作斗争,这能不艰难吗?这也是为什么节食如此痛苦,又难以坚持的根本原因。

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经典著作《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里的观点“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才会出现”,每顿都吃饱吃好的人,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他们会本能的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对安全、对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等等。减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美或者健康,而处于饥饿状态中的人,他们所有的关注点会本能的聚焦在寻找食物上,根本无暇顾及健康、健美的身材这些高层次的需求。

因此“吃饱才有力气减肥”的言论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只是更准确一点,可以理解成只有吃饱了,才有追求美的动力和需求。

 

第二,不怎么喝酒。

Yemi完全不喝酒,Anne有时候喝点儿,根据专家的解释,“过量的饮酒会增加大量的热量(一杯红酒和一块蛋糕的热量是一样的),而且进入人体系统中的酒精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对脂肪和糖分的吸收。因此酒精里其实隐藏着能够让人肥胖的因子。”

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个滴酒不沾的人,实在需要喝,也就是喝几滴,呵呵!这一点与我完全吻合。

 

第三,会不自觉的调节自己的饮食。

这一点,我感觉很深刻,与Anna和Yemi一样,如果我某一顿吃太多,下一顿或者几顿就会很自然的少吃一些,而不是故意忌口,就像是身体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吃多还是吃少。有时候,中午吃的太多,而晚上又没什么活动,可以早睡,我就会不吃晚餐。这样身体会很轻松,把中午的热量消耗的差不多了,我也正好就睡觉了,不会感觉饿,睡的还非常好。

我感觉身体不仅会自己选择吃多吃少,还会选择食物的类型。

有一段时间,我吃甜食特别厉害,从早餐到晚餐,从蛋糕到巧克力到冰淇淋,似乎比主食吃的还多,这样持续了大概三个月。然后有一天,也没任何征兆,我突然就对甜食失去了兴趣,一口都不想吃,看见了还会觉得难受,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在不停的说,不需要!不需要!于是我就停止了吃甜食,直到也差不多三个月之后,我才又逐渐恢复了对甜食的兴趣。

很多鸡汤文里,都会说要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还是有道理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太忙,没有闲暇去听;或者我们所处的环境总是嘈杂不堪,根本听不到这种声音,最后的结果就是身体也麻木了,懒得再和你说话。

 

第四,虽然没有系统、规律的做运动,但工作、生活中的运动量并不小,日常习惯很重要。

Anna是那种走一步都嫌多的人,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桌子前工作,但她明显是个“多动症”,通过几天的监视发现,她一直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各种站起来坐下去,还会经常不自觉的甩胳膊等。

而Yemi虽然没有专门的运动时间,但是他走路的速度很惊人,而他的工作又需要经常走动。

我自己呢,除了外出旅行时会走很多路,平常基本是不出门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坐家”。在法国的11年,我从来没去过健身房,也没有什么系统,规律的锻炼,但是与两位被试者一样,我们平常的某些习惯可能帮了大忙。

我仔细总结了一下,帮助我消耗卡路里的一些习惯:

用餐后尽量找点事情做,我通常会把一些家务安排在用餐后来做,比如做饭的时候,让洗衣机开始工作,这样吃完饭就可以领着儿子晾衣服或者饭后散步去附近的超市采购;我还喜欢饭后站着唱歌,这个时候不仅中气足,唱歌的效果好,还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也可以饭后去刷牙,洗脸等等。总之,就是别一吃完饭,就坐着或者躺着。

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去院子里晒太阳,跑一会儿,最多也就一公里的样子,这个毫无规律,全看天气和自己的体力,特别想跑才会去跑。

能站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躺着。有时候陪儿子看动画片,我就在他旁边举哑铃,或者压压腿,做几个瑜伽动作什么;只要天气好,出门我都会选择走路或者骑车,除非是去很远的地方。

所以,如果能有大块的时间,就做系统、有规律的锻炼;如果没有,就尽量让自己养成一些可以随时随地帮助自己消耗热量的习惯。

 

第五,睡眠质量好。

Anne每天11点上床睡觉,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40%的时候都是深度睡眠。

对此,华威大学的Francesco Cappuccio教授分析说,“这和人体内部调节身体的生长素(ghrelin)和瘦素(leptin)有很大的关系,睡眠时间少和睡眠质量不好的人体重通常会偏重。”

我从来没有测试过自己的睡眠质量,但是从小我就把“每天睡到自然醒”列入了我的人生奋斗目标清单,可见我有多爱睡觉。我喜欢舒舒服服、不被打扰的睡觉,喜欢自然的从睡梦中醒来,尽管有时候难免熬夜,但是第二天可以自然醒,这让我毫无压力,总是睡得很踏实,也不太受熬夜的影响。

 

额外福利,强化、保持“不能长胖”的意识。

除了以上五点之外,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很特别的感受,我甚至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猜想Anna和Yemi可能也有类似的体验,无非这是摄像机无法拍到的意识活动,所以专家没有发现。

把“我不能长胖”、“我要保持好身材”“我要健康”等这些信号传递给身体的每一个组织,甚至是细胞。

我自己感觉这一点非常有效,一开始我是有意识的,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不能长胖,而且这个意识要足够强烈,脑子一有空时就闪一下这个念头,时间长了,这个念头似乎就变成了潜意识,就算我自己不主动提醒,我的潜意识也会时刻不停的把这个信号传递到我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时刻鞭策着每一个细胞,抵制长胖。

以前,一直不敢提及这个体验,因为感觉有点不靠谱,太过于个人化和玄乎。但是,最近我看到几本严肃的科学论著里,竟然都提及了和我类似的感受,即先用主动、刻意、强烈的意识去指挥我们的身体重复的做某件事,这个过程会不停的强化这些意识,直到它们变为潜意识,经过一段时间,这些行为就会变得像刷牙、走路一样的自然。这也是培养自律的一种方法。

也许,前面提及的身体自动调节食量、“多动症”等等这些表现都是潜意识发出了“不能长胖”等这些信号之后的结果。

总之,如果你不想长胖,就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顺应着人性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本能,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与自己的身体齐心协力,培养起各种有利于健康和保持好身材的习惯。

最后,祝大家都能愉快、轻盈的享受美好生活!

需要在国内阅读文章的,请关注订阅微信公众号  书闲时间  或直接微信:58508994  谢谢大家的支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lucia17 回复 悄悄话 真好,我也试试
cxyz 回复 悄悄话 呵呵, 说到底起作用的还是基因, 这些也基本符合我, 但我只要正常饮食一定会长肉, 只有适度饿着, 才能保持平衡。
lucia17 回复 悄悄话 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