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父母观念的矛盾

(2012-01-16 14:05:34) 下一个
大家都说,一出国你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西文化冲突。我怎么觉得待的时间越长,我的文化冲突感越强呢。刚到国外的那种不适,我认为只是习惯上的不同,什么喝冷水,爱美黑,吃臭脚丫子味的奶酪,没有深入骨髓。现在的文化冲突,我怎么觉得深入到五脏六肺了呢?难道我被同化了?我想写写自己矛盾,看看能不能理出头绪。

首先是中国的父母和孩子关系以及西方家庭关系的矛盾。中国人有很多传统老话来形容父母孩子关系。从父母方面来看,什么养儿防老,多子多孙,望子成龙。从孩子方面来看,百善以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看到国内收视率极高的非诚勿扰里也经常有男女嘉宾要求择偶条件为孝顺。

我发现我越来越无法理解中国家庭的这种养育关系了。一方面,大部分中国父母会说为了孩子可以任劳任怨,牺牲一切,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甚至把毕生所有都给孩子买房付出首付。看起来是挺无私的。但是另一方面,又说什么养儿防老,希望孩子投桃报李 。如果你真的希望养儿防老,你就很难说你的付出是无私的,因为你的付出是希望回报的,(无论是物质回报,还是精神回报)变成了一种投资。

我发现周围的西方的父母很少对孩子抱有什么孝顺的幻想,虽然他们也是尽力给孩子提供物质以及精神上的照顾,但是很少对孩子有过多的投桃报李的幻想和希望。这一点我觉得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你看到哪种动物生孩子,不是尽力的养孩子,教它们学会自立。有几种动物是希望孩子感激自己的养育之恩,大了回来看看,给父母养老的?当然你硬要挑,也有什么妈妈吃孩子的恐怖事情,但都不是主流,更何况,人还有会生不会养,丢弃孩子的例子呢。你可以说西方人更原始,更接近自然。难道我们东方的观念就更进化吗?

有人可能会说,哎哟,怎么能这么比,人比动物高等的就是我们有思想有感情。没错,西方的小孩长大了记得自己的父母,也有感情,没事回家看看或者打个电话什么的。但是我知道得西方的家长基本没有什么过多的奢望,即使真的一年没几个电话也不会到处抱怨。他们基本认为,孩子大了,独立了,有自己的生活和空间。反而是那种天天待在家里的惹人担忧。说白了,西方老人不粘孩子,对于孩子的物质和精神回报都不多。

还有一点,我真的不知道什么算是孝顺。这么抽象的一个词真的能作为择偶的标准?在我看来,孝顺这个词就像”好”。判断一个人是否孝顺,就像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好人。标准是不定的,说了等于没说,就算是个大家公认的十恶不赦的人,我相信也有人说他不坏,就算是个杀人犯,我也不信他一辈子没做过一件好事。

我查了一下字典,好像英文里唯一准确描述孝顺一词的filial piety 还是从中文孔家思想传来的。可见英文里本身是没有什么孝顺不孝顺的。当然,我几分钟的搜索或许不正确,有的话,欢迎指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我们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