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
这是一首描写在旅途中思念妻子的诗歌。张越非常喜欢。
当初就是王涛用这首诗打动了她,当时王涛在外工作,张越在家乡做乡村教师,读到了这首思念自己的诗歌后。她辞去了工作,跑到北京来结婚,并且生活在一起了十五年。现在孩子都上小学了,夫妻两个却无法承受生活的压力,她走投无路,向梅敬馨求援。
敬馨问张越说:“你会唱天仙配吗?“
张越点点头。她说:“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耕田。” 她想不起来下句。
敬馨接着说:“寒窑虽苦能避风雨,夫妻恩爱比蜜甜。”
敬馨决定用自己的智慧让老王悬崖勒马。
她对老王说:“难道除了上班,你所有的时间属于自己?”
老王一见敬馨,就笑容满面,他说:“我除了上班,还有朋友聚会,平时看看电视。”
敬馨问:“多长时间的朋友聚会?”
老王说:“每周差不多有一天时间。”
桑柔说:“这么看来,你虽然结了婚,在婚姻生活中并没有承担家务。”
老王说:“我辛辛苦苦挣钱给大家花,当然尽到了自己的义务。”
英爱问:“王工程师,什么是子不教,父之过呢?”老王腰向前探着,不说话。
张越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她连忙向天上看去,不让眼泪流出来。
常老师义正言辞地说:“我国的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是平等的,妇女不论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应该受到尊重。对于家务,应该平等分担,共同承担。”
老王还是不服气:“平时修理房屋,家电,买煤气,教房租都是我的事,怎么能说我没干家务呢?”
赵涛说:“男人在外工作也不容易,压力大的很。回到家,如果连个话都不能说,实在是太委屈了。”
英爱说:“那也不能把家里人当成撒气筒。”
赵涛一下不说话了。
张越说;"我每天都独守空房,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忙着买菜做饭。平时老王看电视的时候,我就陪着孩子写作业。就着,老王什么也不干就站在那里数落我。就像个监工。”
方雄一下乐了,说:“大家不知道看没看过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爱抱怨的鞋匠》,有个鞋匠,一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可是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指责别人。王工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指手画脚就是因为大男子主义作怪。”
张越说“我不想再过下去了,一天到晚拉扯着孩子,拼死拼活,忍气吞声,感觉就是童养媳。”
敬馨望着她慈祥的白发在黑发中隐隐闪现。敬馨知道权利比金钱更重要,没有平等的权利,无法在生活的考验下经历苦难。
英爱老师说:“张越,其实你非常的坚强。你能为孩子做那么多的事,你坚守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道德,用生命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是个伟大的女性。你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老王不懈一顾,他说:“同事的妻子都是大单位的白领,她就是家庭主妇,挣钱很少。我感觉在同事跟前都抬不起头。”
英爱说:“你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不比如何好好工作,如何照顾好家里人,就比谁的妻子漂亮,谁的妻子挣钱多。就是这种畸形的自卑心理让你的生活处处在阴影之下。”
方雄说:“人比人,气死人。你拿张越跟天下所有人去比,拿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难怪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是那些有钱的人,就有时间照顾孩子们?”
张越眼泪流下来了,一想到孩子,她总是感到心酸,仿佛她就是一只春蚕到死丝方尽。 她把眼泪擦干。
她的腰杆挺直了。 “分家。”她大声地说着。
老王恶狠狠地顶张越说:“你能行吗,就那么点钱,让孩子跟着你喝西北风。”
张越仅仅地拉着孩子,回敬老王说:“三娘寡居可以教子成人,我也能把孩子拉扯大。”
老王非常鄙夷地说:“恐怕你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疲于本命吧。”
赵涛非常明白穷人流连失所,无法照顾孩子的说法是一种极端现象。
赵涛说:“我上大学父亲就去世了,我一直享受的是国家的特贫学生奖学金。”
老王强词夺理地威胁张越说:“你又工作又带孩子,早晚把你累死。
常老师十分镇定地说:“根据法律,离了婚,你也有抚养孩子和赔偿妻子的责任。”
老王再次发挥想象,拿出了他的威胁手段:“孩子上大街上得有人管,生病得有人治,在外边碰见了持刀歹徒得有人保护,和陌生人交往得有人提醒,虚度时光,游手好闲要有人管束,在学校里学习不好得有人辅导,麻烦多的很。”
张越说:“家难道是个安全的地方?我就是吃糠咽菜,也比在家里低三下四强。你一生气,就天天看电视,根本就不理我和孩子,让我一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次,我说不让你骂孩子笨。你连续一个月都不和孩子和我说话。见了我,就像见了乞丐,动不动就数落我笨,没本事,让我连一天舒心的日子也没有。我生病都是自己跑到医院里去看。他动不动就在大庭广众下数落我,让我丢人现眼。为这,我吃过安眠药,住过院。还有一次,在车里吵架,他还拿着我的头往车上撞。”
大家都惊呆了,方毅感到的是愤怒:“老王,你怎么可以这样虐待自己的老婆,你也算是个男人?好男不跟女斗。你是个外强中干的人,内心世界就是空虚和贫乏。”
梅敬馨给大家讲了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