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学术不要政治化,见刊《中国报》2022年3月31日C9版

(2022-11-12 21:17:08) 下一个

  郑智化是台湾歌手,两岁时患有小儿麻痹造成了日后的腿疾。但身体的病痛并没有影响他演艺事业。他演唱的歌曲《水手》曾经风靡华人乐坛。
  每每读到“郑智化”三个字,总让人想起了同音的“政治化”。所谓政治化,就是把政治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以此来成就自己的政治目的。
  政客当然追求政治化,但是学者不应如此。不久前南方大学学院要求“中文系博士国英语口试”,其真实用意,不在于繁荣学术,而是追求政治正确,迎合执政精英的诉求,放弃母语教育的权利,遭人诟病也就在所难免。
  在我国,执政精英总是希望用国语取代其他语言。首相沙比里就宣布,在大马留学的外籍学生,都必须学习马来文,以提升马来文的使用。他说,人民必须为说马来文而感到自豪,因此我们若在国际场合上说马来文,也无需感到尴尬。他指出,他的愿望是让马来文成为东盟的第二大官方语言。
  首相的初衷或许并无恶意。不过落实到具体的学术行为中,似不便于一刀切。例如,中文系博士用中文口试,应该是符合学术规范的。在中国,英语系的硕博士研究生,用英文撰写论文乃至答辩,被认为是很有水平的标志。倘若一个英语系的硕博士研究生,连英语口试的能力与权力都没有,怎么证明他的学术水平?既然英语系的硕博士研究生,可用英语参加口试,中文系博士用中文口试,又何错之有? 
  教育不是政治留声机、传声筒,大学也不是政治名利场,大学的发展需要国际化而不是政治化。国际化乃至全球化,其内涵毫无疑问包括“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允许使用所学的语言来进行所学专业的一切活动。南院是华教的宁馨儿,得益于华社的鼎力支持,理应反哺华社。华教经不起折腾,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祖业,对得起无数华教先辈的牺牲奉献。历届政府教育部几乎都有华人在位,多沟通就会有变通。
  毕竟,马来西亚不是极权国家。尽管有保守势力,但总体而言,宪法保障了多元文化并存与发展。大学理应在推动多元文化中大有作为。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时任总统里根受邀参加庆典,总统先生趁机向该校索要一个名誉博士学位。校方经过讨论,最终没有答应。这就是哈佛的骨气。高等学府都须有这样的骨气,而不是对威权的恐惧。
  总之,任何学府要无愧于大学的称号,都得以传承学术为追求,不搞政治化,不应办成“党校”。专业的事还需专业的人来做。校长不懂而装懂教育,为虎作伥,盲目顺从权贵,跪舔强权,只会自毁长城。倘若悬崖而不勒马,继续罔顾民意和教育规律,一意孤行,小而言之,是葬送大学发展良机,把大学带进阴沟,沦为被耻笑的对象;往大处说,是自掘坟墓,自挂历史的耻辱柱,最终葬身于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遗臭万年。
  郑智化在《水手》唱到:“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中文系博士用中文口试名正言顺,学术不要政治化合情合理,坚持吧,不要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