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的鲁迅
今年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各种与这家政坛“百年老店”有关的故人往事,又成了中国的热门话题。
比如鲁迅,这个作家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却可以说是党外的党员。1921年的鲁迅,刚过不惑之年,这一年仍属他的“北京沉默”时期。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继续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业余从事翻译与创作。
翻译方面,俄国作家的《工人绥惠略夫》,被鲁迅翻译后,连载于1921年7月至12月的《小说月报》。另一位俄国盲人作家爱罗先珂的童话,也被鲁迅翻译。鲁迅把对人物的温情敬意,注入译写当中,使译本叙事显得异乎寻常。
创作方面,1921年1月,鲁迅创作了小说《故乡》,5月刊于《新青年》杂志9卷1号上,小说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景象,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压榨下的灾难深重。
这一年,鲁迅还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意义上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不但赢得外国文学家的好评,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罗曼·罗兰就说过:“阿Q的可怜的形象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人。
在鲁迅的著作中,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最爱读、谈得最多的就是《阿Q正传》。在回答一些重大现实问题的时候,他常常利用这个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看法。1937年3月1日,毛泽东会见了到访延安的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谈到《阿Q正传》。1939年9月24日在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他批评蒋介石是阿Q主义者。毛泽东还在《论十大关系》这篇文章中,特别指出:“《阿Q正传》是一篇好小说,我劝看过的同志再看一遍,没有看过的同志好好地看看。”
因长期抽烟,鲁迅55岁就死于肺病。1937年10月19日,在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说:鲁迅“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鲁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敢怒敢言、敢爱敢恨。他的杂文,像投枪与匕首,对不公平的社会发出呐喊。他反对包办婚姻,爱上了自己的学生,为了爱,他不惜辞去北京政府公职,定居上海做自由撰稿人。
马来西亚有鲁迅这样的人吗?敢骂政府但是写不来文章的,写得来文章却不敢骂政府的,都不配称“大马的鲁迅”。
鲁迅也曾“到”过马来西亚。2013年10月12日,“鲁迅生平展”和“鲁迅学术交流会”在吉隆坡开幕。你也可以在图书馆“见”到鲁迅。三年前,文化名人王润华教授主编的《鲁迅在东南亚》一书由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
总之,中共建党元年(1921),鲁迅的事功与后期影响,能让我们辨识另一种历史的景深。
见刊《中国报》2021年1月21日C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