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谁的人生不实习,见刊《中国报》2018年11月22日C9版 头条

(2021-06-20 06:39:48) 下一个

谁的人生不实习

 

敦马11月18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后,对随行的大马媒体表示,国内工程与会计行业,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名额。类似实习机会,不能只局限在医药领域。对应否给实习生工资,首相认为可由公司自行决定。

在如此重要的国际场合,提及大学生的实习事宜,并非小题大做,反而可以认为是首相“教育兴国”的重要表态。

谁的人生不实习?要顺利进入职场,想绕过实习的环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流行一句古话: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父。这学徒的过程,其实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

徒弟拜师入门后,先干粗活、杂活,例如担水、扫地等等。干上一年半载,师父满意了,才开始传授手艺。学徒三年,目睹了师父干活的过程,学会了师父谋生的技能,才可以出师。而对师父来说,徒弟出师叫出徒。徒弟实习的过程,其实是给自己打造一个好饭碗,让自己将来有饭吃。

现代的实习,时间短,不可能有三年。在人心浮躁的年代,都希望快出人才、早出人才,恨不得一口吃成大胖子,功毕于一役。也有的行业,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愿意接纳实习生。首相此番呼吁,也是言有所指、意有所至。

众所周知,学生实习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只是学习场所不同而已。世界许多国家,对大学生的实习过程,都非常看重。国际上“实习生制度”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美国,大学生参加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实践工作,亦即实习的历史,已逾百年。美国《联邦劳动法》并未明确规定实习生一定要获得薪酬,但对企业的“无薪实习”做出了各种规限,那就是必须提供类似职业学校一样的实习培训,并且能够使实习生受益,最大响度地遏制对实习生劳动的无偿占有。

在德国,公司而不是政府,自发实施了禁止公司之间互相挖人才的规定,这就意味着一家公司可以获得培训实习生带来的所有好处。在加拿大,政府最近发布的一个报告提出了对受雇新员工(包括实习生)加强保护的措施,并提出了这样的设想:为聘用18岁到30岁员工(多半为实习性质)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日本的企业方面也认为,为了有助于确保优秀人才和判断适应性,必须引进实习制度,也方便学生利用实习来选择想从事的职业。

中国的情况也是这样。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实习似乎正在成为大学生增强就业资本的一个必然选择。大学四年级,往往是学生实习的高峰期,许多“大四”的课程形同虚设,教室里没有几个学生在听课,大部分都去实习了。而公司是否向实习生支付薪酬,则完全由老板决定,中国的《劳动法》并无规定,甚至只有“试用期”而没有“实习期”这个说法。一般来说,师范类、医学类的大学实习生,是没有报酬的,而那些艺术设计类、理工类的实习生,往往能取得象征意义上微薄的劳动报酬。

无论如何,实习是知晓职场的好方法,能让“新鲜人”在求学期间就获得稀缺的工作经验,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有鉴于此,首相专门对此发声,有其正面意义,值得各行各业积极响应。

见刊《中国报》2018年11月22日C9版 头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