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母校何以获捐赠,见刊《中国报》2018年11月8日C9版头条

(2021-06-20 06:35:43) 下一个

母校何以获捐赠

当人们获得了财务自由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愿意捐出自己过剩的钱物。而最佳的受赠对象,往往是自己的母校。这个国际惯例最近有了新的样板。

11月4号,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宣布,将他的作品和其他原创手稿捐赠给早稻田大学。69岁的村上表示,捐赠“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想我应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来清楚地解释”。这是他37年来在日本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

早稻田大学是村上春树的大学母校。该校文学部戏剧系毕业的他,花了七年才修完大学学分,于1975年以论文《美国电影中的旅行观》拿到大学学位。此后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并一举夺得1979年文学杂志《群像》主办的群像新人奖。村上常说,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村上春树目前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竞争者,可惜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停颁。

回馈母校,是莘莘学子的共同心声。不仅仅是名人高士有这种雅兴,就算是普通毕业生,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种愿望。

中国大学也正在形成“校友捐赠文化”。名牌大学不说,即便普通的大学,也洋溢着这样的文化氛围。

例如,中国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名气不算很大,建校历史也刚好60周年。在今年花开六秩之际,接受了不少知名校友的捐赠。11月6日上午,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92级2班全体学生,凑足10万元人民币(相当于6万多马币),捐赠给了母校。该校没有研究生班,是纯粹的四年制本科(学士学位教育)大学。该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朱寅健表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而用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詹世友校长的话来说,本科教育最令人难忘,也最能够给毕业生养成“母校情结”。当然也就最容易吸引校友的捐赠。

新上任的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大学教育要“以本为本”。所谓“以本为本”,就是以本科(学士学位教育)为根本。不过,之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膨胀欲望,都希望能够开办硕士乃至博士教育,不管自身条件是否达标。从而忽视本科教育,使得中国的本科教育一直得不到国际广泛认可。许多中国大学毕业生,不得不用虚假材料去申请欧美发达国家的硕士课程就读资格。

母校何以获捐赠,当然是因为母校给了校友美好的回忆。大学如此,中小学也不例外。只是,在中国,“校友捐赠文化”在中小学并不普遍。

大马的“校友捐赠文化”应该算是比较成熟的了。特别是独中与私立大学,接受校友捐赠基本上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而要持续不断地获赠,还需要学校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以人为本,让学生学有所获,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品行的涵养。惟其如此,当毕业生走出校门实现财务自由后,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为母校添砖加瓦。

毕竟,慈善的心与优质的毕业生,能使母校迈向新的荣耀与前程。行善最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见刊《中国报》2018年11月8日C9版头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