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BBC大家谈中国: 抄袭之问——编辑去哪儿

(2015-12-30 15:36:08) 下一个

大家谈中国: 抄袭之问——编辑去哪儿

BBC中文网 2014年8月27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omments_on_china/2014/08/140827_coc_editor_check_plagiarism

最近,中国上海一新兴媒体率先报道北京大学女生于艳茹论文抄袭,引来众多媒体跟进。这宗抄袭案俨然已“成为社会瞩目的公共事件,事关中国学术界的声誉”。

报道还刊登了涉事刊物《国际新闻界》编辑部的公告,公告三层意思:1.“本刊近期接到读者举报”;2.“将于艳茹论文抄袭情况公告于本刊网站,并通报作者相关单位;联系相关文献收录机构,删除于艳茹该文的电子版;五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3.“本刊为此工作疏漏向读者致以真诚的道歉”。《国际新闻界》此举被称为“在惩戒论文抄袭行为上”“走出了勇敢的一步”。(详见澎湃新闻等媒介的报道)

不过依笔者管见,刊登抄袭文章的杂志发布此公告,醉翁之意其实是在竭力切割与抄袭者的关系,不亚于“割袍断义”,实在“勇敢”得可以。

此话怎讲?出了这么明显的出版责任事故,涉事刊物仅以4个字“工作疏漏”就想跳脱干系?一句“真诚的道歉”就能够挽回刊物失察的面子与读者的损失?如果是这样,那么于艳茹也可以简单公告如下:1.“本人近期接到刊物通知”;2.“请相关文献收录机构,删除我该篇论文的电子版;五年内我不再给该刊投稿”;3.“本人为此工作疏漏向读者致以真诚的道歉”,不就结了?还谈什么“惩戒”?如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因此,我觉得《国际新闻界》首先必须检讨自己,责躬省过。出版机构本应遵照国家有关法规,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例如匿名审稿,“三审制”,总编辑负责制等等。《国际新闻界》在“接到读者举报”才反应过来,事先干啥去了?

为什么让一篇几乎全部抄袭的文章,堂而皇之地刊登了出来?责任编辑的责任何在,水平如何?总编辑忙啥去了?是不是有关编辑收了抄袭者的红包而挣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篇稿件收了抄袭者多少版面费?有没有人(不要又是临时工)为此事引咎辞职?如果涉事刊物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些问题,事前不把关稿件,事后不追惩编辑,自身不能刮骨疗毒、强化管理、引以为戒、深刻反省,又怎么能够杜绝此类事件今后再次发生?

其次,涉事刊物应该赔偿读者损失,例如免费赠送一期杂志。我曾经在一家手机店买了部手机,店主信誓旦旦说是新机,不是二手机翻新。保修期后手机出了毛病,拿去维修店,被告知是典型的翻新二手机,外壳是新的,机芯是旧的,决不是原装处女机!我打了315消费者维权电话,手机店才给我换了正版新机。《国际新闻界》就像那手机店,它卖的商品,也部分地掺杂使了假,把30年前的“旧货”(1984年的论文)当新品出售,让读者信以为真。

尽管可能不是主观故意,但刊物发生此类出版丑闻,对读者是个伤害,订户不可以要求刊物退回本期杂志的订购费。不退钱也可以,明年第一期杂志免费派送给今年的订户总还差强人意,要不就出一期增刊免费给读者。不然的话,读者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谁来维护?难道非要等读者都来抵制这本杂志,就像抵制卖假货的不良商贩一样,《国际新闻界》才被动响应?

最后我认为,编辑之道,始于防抄,终于优稿。“编辑去哪儿”应该警钟长鸣。国家监管部门要提高编辑工作准入门槛,报刊出版机构要从于艳茹论文事件中吸取教训,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国家既有的《出版管理条例》,“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严把内容出口关,注重对编辑进行不间断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继续培训,提高他们识别“抄本”的主动性与专业性,“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特别地,对学术期刊不能放任“市场看不见的手”来插手,要坚持社会效益为主。惟其如此,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中国报刊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才会驰名中外,媒体融合才不会新瓶装旧酒,媒体大国的崛起才能指日可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