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人生

行至水穷处 坐起看云时
正文

发展之路(一)

(2025-05-17 09:51:59) 下一个

第一栋多家庭房产的交易历时颇久——从2011年签约到2012年9月才正式完成过户,过户日期是8月17日。卖家还将这17天的房租一并结算给了我们。卖家的租赁合同非常简陋,仅是一张纸,上面写着租金、押金、付款截止日等基本信息。租金最迟需在每月23号之前缴清。

 

帮我办理过户的律师其实更擅长买卖交易,对租赁管理方面并不熟悉,因此也无法提供更深入的建议。那时候我还没有专门处理租赁事务的律师,而且当时所在区域尚在发展阶段,相关政府信息还不能像现在一样方便查阅。由于这栋楼属于租金管制物业,一切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在购买过程中,我就曾多次跑去租控办公室了解情况,也萌生了为租客重新签约的想法。

 

当时留下的租客多为年轻人,但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环境较差,吸引不到优质的租客。大多是低收入群体,甚至多人合租拥挤生活。整栋楼的户型为两房一厅一卫一厨,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厨房里还能放下一张小餐桌。

 

接手的第一个月,眼看15号都快过了,却几乎没收到一分钱房租,我们心里越来越不安。赶紧打电话问前房东,他却语气轻松地说:“他们平常都是23号前交租,你别急。”听了这话,虽然仍有些忐忑,心里总算是稍稍踏实了些。

 

在接管物业后的初期,数位租户反映住宅内频繁出现跳闸现象,使用如电饭煲、吸尘器或吹风机等常规电器时均会导致断电。鉴于问题涉及电力系统的基本安全与功能性,我立即着手处理,通过网络渠道联系多位电工进行现场评估与报价。最终,选定了一位具有执照、且居住在本地的电工承接项目。他协助完成了相关施工许可的申请,并于10月正式启动全楼电力系统的升级改造工程。

 

在此期间,一位租客反映浴缸花洒漏水的问题。我通过 Craigslist 找到了一位南美裔小伙子 Jack 前来维修。他到现场检查后,带来了一位中年表叔协助更换了水龙头,总共只收了 $60。整个过程简洁高效,让我印象颇深。

 

Jack 为人健谈,向我分享了他的背景:五岁随母亲移民美国,由于母亲健康状况不佳,他很早就开始打工养家。虽然其中或许略有夸张(因为这类家庭通常可获得一定的社会福利),但我仍认可他展现出的责任感与生存能力。

 

他曾在附近大学就读,毕业后尝试创业,还曾向我展示过他搭建的个人网站。创业之路并不顺利,他便开始接些油漆与水电类的零工谋生。那天负责更换水龙头的表叔虽然英文不流利,但动手能力很强。后来,他们组成的这支“亲戚团队”也成为我后续物业项目中最早的合作班底。

 

与此同时,电工于10月正式进场施工,升级整栋楼的电力系统。租客们配合度很高,布线工程从地下穿孔开始,一路铺设至楼顶。虽然我对技术细节了解不多,但我的唯一要求就是:确保改造完成后,不再出现跳闸问题。

 

工程做到一半,突发“桑迪”飓风,我的这栋楼靠近哈德逊河,正处于水灾区。买房时我知道这个风险,但当时想只要买了保险应该问题不大。结果飓风导致地下室进水,暖气炉被淹熄火。部分租客主动处理情况,这才得知其中一户在本区建筑局工作。他竟然举报我们,我们随即收到通知,要求立刻修好暖气系统。

 

那台老旧的暖炉恐怕已有百年历史,锈迹斑斑,早该退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我们不知所措,只能再次找来 Jack。他带着表叔查看后说:“这炉子修不了,必须换。”不过换个新的大型锅炉他们也搞不定。Jack 说他见过小型电暖炉,建议我每户厨房装一台。我当时觉得这想法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也没更好方案,就对他说:“我信你,你告诉我怎么做,需要我做什么,多少钱?”

 

我们立马开始行动。我提出材料由我购买,人工费每台 $800,装好一台结账一台。Jack、他表叔和表弟三人三天之内就把全部安装完成。当时只有他表叔一人精通技术,但也足够应付。

 

每户供暖恢复正常,我才稍微松了口气。没过多久,新闻传出附近某户一家煤气中毒身亡,吓得我又赶紧找 Jack 要他补办许可证。他请来几位有执照的专家评估,大家一致建议将暖炉统一迁至地下室,避免分散安装带来的风险。电工叫来了他做水工的弟弟,两人合作完成了供暖系统的重建工程,还顺利通过了区里的严格验收,让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最终工程在2013年初完成。电力改造花费约三万七千,两轮暖炉安装总计超过八万。从那以后,不再有人抱怨跳闸或供暖问题。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