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小屋

荒原有小屋,不锁门,路人可进来歇脚。桌上有文字,请随便翻阅。无兴趣的就别睬它,不屑的就“呸”它,愤恨的就涂上几骂句,没有关系哈!
正文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017-01-26 18:11:42) 下一个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上班开电脑,忽见FB(脸书)提醒-有内容。于是溯源而上,原来老友祝我生日快乐也。

扫了一眼屏幕,不禁心中纳闷:怎么会有那么多生日快乐?细看之,心中更纳闷:去年的生日快乐和今年的生日快乐怎么都联在一起了呢?细想之,突然醒悟:吾不上社交网FB已一年了;  这一年间无人来过;登陆的密码也是忘记的;得此三悟,不禁哑然失笑。原以为自己出世已久,静然于世外已无人记挂了,怎想旧友仍不弃而寻之问候,遂感由衷的温暖!

 

一年里虽然没有上过脸书,但其它的网还是有所浏览的。常见老友们跃然于网上,活动众多,成就斐然。老友们优秀,自不缺粉丝大众,一有冒泡,赞美之言之符就会蜂拥如至,作为世外人的我还是独欣赏并乐之了。

 

回想这一年间自己忙了些什么,真也没有闲着。生意营生上的事较俗,不屑说了,只说之外的事。因为找到了40年前的吉他大哥(我称小朱哥), 又联系上了当年的几位琴友发小,去年飞去会了面,于是就有了新的生活内容。“少时的朋友经过40年的沧桑,大概难以再趣味相投了,”跟发小琴友见面前我有些许的担心。会面后,相互间仍然感到情投意合,谈笑甚欢,这实在是珍贵难得。再次离别后,怀旧情感挥之不去,于是就想着要写几个回忆小文章,想把40年前的那段纯净的感受记录下来。内容大概会是:江南古城,青砖灰墙,小巷曲折,琴声回转,春风轻拂,路灯昏黄,男女少小,热茶谈笑,雪夜明月,别离影消

 

设想中,这些小文章应该有当时的灰色高墙,小巷曲折,路灯影长的照片相附。这种景色在如今的国内倒是有恢复的,去拍些来不会太难。文章打开后还应该有背景音乐出现,音乐自然是要古典吉他名曲中的段子,还须由作者本人亲自弹奏,录音和编辑,这些就有难度了,但这是必须的。对自写,自拍,自弹,自已录音编辑的构想,尤其要等弹奏的水准达到后才动笔的计划,与现代生活的模式是不相符的,此处孤寂,正好享受。这里面一点点的潇洒飘逸,一点点的恬静坚毅,乃小朱哥之风格也。下面让我简略讲一下他吧!

 

终于,隔着重洋找到了他,在电话中我说想弹吉他了。最后好像还问了:墙上的那张照片是否还在?40年里, 奔东忙西,那张照片的美感始终在我心中。几个星期后,我收到了一个大大的厚重的信封,里面是一些古典吉它曲,其中有几张曲谱是用钢笔手写成的。在后来的电话中,小朱哥说:他几次搬家,我们当年弹过的老曲谱已经遗失了许多。有一个曲子,几乎没有人喜欢它,而我却情独钟于它。这次,他凭着记忆用钢笔一个符号一个符号地记下来,信中还夹着一张大照片。他怎么知道我说的就是这张照片?他怎么知道我很喜欢它?他怎么知道我没有好意思说想得到它?--小朱哥把它寄来了。显然的,他周围已经没有人爱看这张照片了,因为他是从成堆的纸箱中翻出这张照片的。他去照相馆翻印,翻印时失去一些细节,但它的韵味,对我来说,仍在!

 

文革时期,铺天盖地的是工农兵和伟大领袖的画,无一例外,都是大红大绿和横眉冷脸。是一个仲夏的傍晚,我第一次去小朱哥家,那是一座民国时期的高墙大院,各房间的内壁是木板的,木板的颜色是深深的“荸荠”色,高贵典雅。在小朱哥房间的一面墙板上,随意地挂着一张黑白的照片,平静恬淡。我看了它,没说话,再也没有忘记它。革命的鲜丽与人性的朦胧,我拥抱了后者。自那以后我离开了打架,拷狗打猫的小混混生活,后来自学高考,照片透出的平静,谦和,细致是我心中美的标准,它让我一路寻找着,收获着世上的美好。照片像是少年时代暗恋的情人,多年来,潮起潮落,未忘其美。40年后,繁华渐退,驀然回首, 灯火闌珊处,情人未老依旧。我没有想到还会再弹那些老曲,还会再听到小朱哥那醇厚的,如奶油般润滑的男中音。

 

在信中,他透露了自己的出身(当年是讳说的):他祖上是中国历史上的显赫人物。当年上海租界有两条马路曾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过,一条就是他祖父的名字。小朱哥身上透出的温文尔雅与众不同,此乃几代名门望族之传承,非一时暴发后所能效仿造作得出来的。我们随后开始了通信 ,我 不用电邮,用传统的邮寄方式。过程和环境是干净清爽的,全然没有网络中“卖萌”和“哗宠”的气味。他是贵族式的全手写,我的定力不够,只有信头信尾手写,中间的就用打字了。写信-看信-寄信-等待回信,整个过程都充满着旧时代的一种文雅。邮路万里,一站又一站,薄薄的信笺吸附着沉甸甸的时间和情感,…。有时,我会在信封上加写一个老派的名称,想到邮局的分拈员和邮差必会念它,并因此让他们有了一种古老的感觉时,我就会在心里笑起来。将来我要写的小文章,无论是达到或没有达到向往中的那种雅致,它使我已经感到了现在的雅致。

 

每天玩琴不止,不断进步的技艺让自己享受着古典音乐的优美,还享受着想像中小文章的清新。重拨如雕性情,轻勾如琢思维。每当读着名曲背后的那些故事,让人仿佛正乘着小船,在浩瀚的历史江河中,随着音乐流水缓缓而行,观两岸的古景古色,心旷神怡。爱乌及屋,我也开始对琴的材料,形状,规格,档次和品牌感兴趣了。不同的木料,不同的弦,不同的形状会发出不同的音色,细腻至极,如人情感。练习中,感到手指不能如少时那么的灵活自如了,名曲《阿罕布拉宫的回忆》每分钟500次的拨弦速度很难稳定保持,那也没有什么,不圆满的美好就是真实的美好。一生中奋力追求过各种领域中的至高,过程中的艰辛却正是美感的基石。名誉,地位,钱,不快,不如意,唉,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会这些,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太多了!

 

今年还会像去年那样-不闲着。生日时再去看脸书,再看那么多连在一起的“生日快乐,再由衷地感谢大家。

 

对朋友们的祝福,本来只想写两句回复,网上嘛,就该是那样的不花时间。谁知一开写却没有止住 ,竞成了几十条“两句”。过程中,不时想“就此打住“,直到一句话飘入脑中: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于是安心写完,还回去润色修改。实际上,人的一生总是在还,有些是自主的,有些是不自主的罢了。

 

对了!那张照片被标起来,挂在书房里了。它是发黄的,却是丰厚的,美的!

 

2017126日星期四 农历腊月二十九。

加州

==

文字发表后的几天去看了一下,文中既然说了古典吉他,却没有吉他曲相衬,感到不妥,于是想去弹一曲来补上。开始时,是想配索尔的作品35 22b小调练习曲,俗称“月光的,录音后感到弹奏的水准尚不达。鉴于此文是有时间要求的,朋友祝你生日快乐那么多天了,必须要尽快回复才好,于是就对《Romance De Amor》略作修改配上了,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