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言行者陈,墨尔本

有所思,有所言,有所行。
正文

“NHK 否认南京大屠杀”算什么?NHK 甚至全盘否认日本侵华战争的责任!

(2014-02-23 05:09:29) 下一个

      
提醒全球华文读者:NHK高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的出发点一点都不简单,它背后隐藏了NHK、日本官方的更大的叙事背景:否认整个侵华战争的责任。原因是我联想到了我近些年因为教学研究曾经看过NHK精心制作的获奖纪录片《日中战争——战争缘何扩大》(以下即为“日中战争”),印象深刻,感触良多。以至于不得不赶紧联系环球品论,一吐为快。

     
NHK英文全名为 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被公认为对内对外的日本的国家广播机构,相当于中国的中央电视台的政治地位。2006年他们拍摄的这一步片子日本观众甚众,2006年底还被日本文化厅的艺术节大奖选为最佳电视片。
       请注意这里的艺术一词。更吊诡的是,我用搜狗拼音在拼写“片子”一词的时候,电脑显示屏上第一个首选词语是骗子。至此,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日本文化精英用日本式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制作的一部的日本角度的历史电视片。它代表了战后日本的主流的政治正确的对中日关系的观念。我在这里咬文嚼字。我不说它是纪录片,其实它的背后是一部以纪录片的名义的日本式的对侵华战争的极端隐蔽的辩护。我的良多感触,就是因为这部片子可以归结为七个字:辩护,辩护,再辩护。以事实的名义,以国际法的名义,根本来说以日本的利益来做的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侵华战争的辩护。所以,它对日本主流民众来说是政治正确的,但对中国人来说是政治不正确的,对人类来说是道义的不正确。

      首先,我向来是反对日中战争这一个词语的。在英语的语境中,的确反应这段历史的名词有两种,Sino-Japan War, 或者World War II in Asia。前者也是对中国读者的一种侮辱,对非华人读者的一种误导,就是说中日战争,如果任何一个小学生会读这几个英文词,就会解释成为:中国和日本打仗。后一个英文注释相对客观一些,就是把日本侵华战争放入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框架中。日本人应该对中文是比西方人更有一份深入的了解。所以NHK这里自己所用的片头,就是日中战争,似乎比英文的中日战争进了一小步,因为他把战争的挑起者放在了前面。然后,这远远不够,对中国民众来说,如果这一部片子要引入华人世界,最政治正确的词应该改为汉字日本侵华战争---战争缘何扩大。在注重表情达意的中文语境里,一字之差,一词之差,意义重大。无论从历史事实来说,还是从华人的价值判断来言,这个片子所谈的应该是关于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入侵中国的,而不是中国和日本(或者说日本和中国)把那场战争一场一场扩大的。连小学生都知道,日本当时国力军力的强大,相对中国的贫弱,这场战争初期的的战略主动权,完全是日本人在控制着,中国人只是被动地在陪着。所以,一个字就非常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这场战争的本质:一个强权对弱国的积极主动的欺凌。(此处我又联想到2013年底在与东盟的会谈中日本首相安倍提及的“积极的和平主义”“proactive
role for peace”,日本官方重新又在政治上对中国发动主动攻势,历史又是惊人的的相似
这个字是万万省不得的。也只有中文读者才能品味出其中深味。如果你再把它返回英文,invasion,都失去了原来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所有因素的积淀,因为invasion 在英文中是一个中性词,二战德国作为非正义的强权侵占攻击任何国家都是invasion, 之后苏联和美国等所有盟国正义的反击德国也是invasion

      其次,该片旁征博引,跨越日本,中国大陆,台湾,美国等地详实地解答了他们对这道主观题的看法:为什么日本侵华战争会从1931年以来步步扩大,遍及大部分中国,延至1945年日本投降,对中国也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损害?我在谷歌里面检索了一下,发现绝大部分中文的网页只是转帖介绍这部片子,但是像那种系统地多谈谈观后感的网页很少。偶遇一篇也是来自新浪的博客,作者竟然也是赞扬此片,原因大致是,看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史实,例如知道了在九一八以后在卢沟桥事件以后蒋介石坚定要对日本侵略者雪耻的日记行文,例如看到蒋介石处心积虑把反抗日军的战场安排在国际关注的上海,而非中国华北农村,以图获得更大的国际支持。例如纳粹德国对中国军队长期出口现代化装备和训练精锐部队等。我不仅长吁,该作者太容易满足了,不经意间,自然而然间,轻易地陷入了NHK的隐晦的圈套之中。该片背后想要说的,但的确又是东方式的,不,准确地说是日本式地表达了这样的逻辑:从九一八开始,日本好战的少壮派的陆军为主的精英们是被蒋介石先生牵着鼻子转,被迷了魂,被蒋先生的高明的战略部署所欺骗,加上他们自己的狂妄膨胀,所以才步步扩展了在中国的战争。你看,人家皇族和内阁开始只是有限制的,只想有限制地保护日本在华利益,吓唬吓唬一下中国人。你看,人家在淞沪战场上还划过了一条停止西进的战略红线,开始是命令日军不准西进的。所以这里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内因,日本陆军部的狂妄;一个是外因,蒋先生的阴森狡邪(或是战略误判?)。合起来造成的战争逐步扩大,从东北,到华北,从上海,到南京,最终到大半个中国,再到东南亚。顺便说一下,把日本人主动攻击珍珠港也从要从美国人的经济制裁说起。日本式逻辑是:你制裁我,虽然没有武力攻击我,但迟早我要倒霉的,所以我干脆主动攻击你了。哼,谁叫你先制裁我!至此,所有日式的逻辑外衣都被扒光了:无论你是武力想防御我,还是对我复仇,还是你非武力限制我,我很自然都要主动攻击你!你说我真是冤枉!要是你蒋先生不精兵强国,不抵抗我,那侵华战争就不会扩大,对中日都有好处!要是你美国人不对我禁运钢铁等原材料,我也不会殚精竭虑攻击你珍珠港了!可是请整个地球人类来评评看,你强行闯入到我家客厅卧室占着,是不是我就不该把你赶出去?我面对恶邻把门关上,是否就该被恶邻敲打?所以,侵华战争扩大化的矛盾其实只有一个方面,日本军政国民的野蛮狂妄。蒋先生的所思所言所为,是一个正常人类,正常个人的正常的政治生理的应急反应而已,简单得就像你的膝盖骨被敲了一下,就会顺势反弹一样。蒋先生的这一笔,是应该被中华国人所铭记的。你NHK花了老鼻子的日本公款,走了地球大半圈,就是找打了他在日记里亲笔写下了雪耻二字,就煞有介事,别有用心地告之日本公众,高明地转移你的过错。

       且慢,有的读者会诘问,人家拍的是纪录片吗,只是反应历史证据而已,并没有在脚本里说推卸战争责任二字呀?你这个人这篇文也太有感情色彩了?纪录片就没有背后隐藏的价值判断吗?非也!NHK,或者说日本主流精英的价值观就更加隐晦地藏在他们的证据之后,有什么样的判断,就要寻找什么样的证据。试想,他们怎么可能漫无目的半个地球瞎逛,无意中在地摊上看到蒋先生的日记中的亲笔雪耻二字,然后再把其他的历史证据归拢到一起,拍了这个片子。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是认定了以上内因外因两条主线,然后四处费力佐证。套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说法,NHK的此片不是基于一个真正的质的研究方法路径所拍摄的,所以不能说服华人观众。就算是他们真的是先涉猎了大量前所未觉的新的历史证据,再做得最后的理论总结,那也只能说他们的主观的理论提升的过程还是基于日本人的辩护的角度,而非中国人的感受,而非普通人类的感受而发的。这正是我要批评的地方。你也可以说,发现了这些内因和外因,这是NHK的重大发现,最后你作为公众媒体,有义务做一番中肯的理论总结,道德的评价。你把一大堆所谓的史实给大众看,让他们自己去做判断?你的责任在哪里?所有的研究,都是要发现意义。首先发现是什么(what)?然后就要探及为什么(so what?)。这对日本民众反思这场战争才真有裨益的。

        还没有完!我下面想要谈的是本片的另一个问题,也是最让我莫名惊诧甚至义愤填膺的,那就是本片中就对中国人大屠杀所谈及的法律问题,国际法问题。这刚好和近日NHK高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有关。早在2006年,在这部纪录片中,在谈及南京大屠杀的这一中日皆敏感的历史事件的时候,NHK就已经煞有介事地提及了国际法对待战俘问题。诡辩角度之新颖,令任何读者都叹为观止。NHK纪录片的辩解的基本逻辑如下:日军攻陷南京之后,如何对待中国战俘,成了一个重大课题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现代化的“日本皇军面对一个愚昧的、落后的、可怜的、非现代化国家的胜利中陷入了一个关键的理论问题:因为日军虽然攻陷了中华民国的首府南京,还是日本政府还没有从正式对中国宣战。可怜的中国政府也可能只顾着仓皇抵抗,也忘了向日本政府宣战。于是乎,战争中强者对弱者大肆杀戮的事实已经发生,但是日本政府和军队还没有从法理上找到相应的法规来对付赤手空拳的中国战俘:日军想把他们抓起来关起来,可是双方没有宣战,所以就没有法律的的条款把他们看成战俘了,所以也就没有用国际文明社会对待战俘的宽待的义务了(至少是不继续杀戮他们)。(希望读者到此为止没有被绕昏了)。矛盾解决的最后,就是无视他们是事实的战俘,继续一了百了,把他们杀了吧。反正他们还是可以被看做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现在还是某种作战的继续。至于在此基础上的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作法,波及无辜贫民,那就是大大的遗憾了。影片还特地播放了日本签订的国际对待战俘的相关文本。至此一个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罪恶的一个历史事件就被虚晃了一枪,洗白了日本天皇,日本占领军,乃至那些粘着无辜者鲜血的日军士兵们的任何责任:法律上的,没有;道义上的,也就不用了。这里,影片中有致命的逻辑漏洞。如果说绞尽脑汁收罗出日军和政府之间关于战俘处置的国际法的探讨是为了彰显伟大的日军的有法必依的现代性的一面,那么日军为什么所谓的擅自违背政府命令(法规)从上海西侵?反正,你至此也可以看出来,所谓法律观念NHK是进行了灵活的运用:想辩解对战俘和平民的杀戮,就搬出了所谓的国际法的疑惑;但披露日军沿着沪宁线擅自突破大本营的禁令而西进的时候,只提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而不说日军的违法问题了(违反他们的上级的军法命令)。如果日军日本国民真有现代性的一面,他们又为什么滥杀无辜呢?(整个侵华战争中,又岂止是南京大屠杀区区一处呢?)此处,NHK想混用现代观念有法就有理这样的狡猾手段,是如何的令人愤懑!对这个历史事件从法理的角度,从被屠杀人数的考证的角度,都反映出了当代日本国民的一个关键的问题:他们是如何从人性的角度来反思这一个问题?从人类道义和伦理的角度来看待这一个问题?有,像东史郎先生,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可惜,这些声音大多被淹没,只是所谓日本民主社会下百花齐放的一朵小浪花。冒了一个泡而已,在右翼群体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抗下,他们显得多么渺小。

        
难怪影片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时至今日看似崔暮之年的看似慈眉善目的日本老老兵(他自己也杀了中国战俘和可能的中国战俘),面对镜头轻声轻语,慢条斯理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要说那是屠杀,也可以。诸君,他的话的确是只能用句号结尾的,没有感叹号结尾的必要。按照此话的中国受众者来言,如果一个人一个群体犯了重罪,别说是法律正义的严惩,就是道德的鞭挞就可以让他淹没在人民的唾沫之中。而此君对这样的事件,却是如此的轻描淡写,不尽情愿。用了这样一句假设句,如果你(当代的日本受众,中国受众)愿意那样看待,那我也不反对。也就是还暗含着另外一个判断:如果你不把它看作是屠杀,也可以。此情此景,你只能联想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对中国总理周恩来说因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而周反驳说,添了麻烦之词只有弄脏了一个女人的裙子的时候才适合表达的歉意,和中国人所承受的伤痛是远远不能匹配的。至此,诸君,你可以看出了现代日本之国民性吧,从普通老兵到国家首相,对曾经发生过得重大事件可以轻描淡写轻轻带过。这又正好地佐证了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中对日本国民性的著名论断,日本人可以像菊花那样沉静低语谦美,不似玫瑰一样张扬,但他的另一面又是蕴含着像军刀那样的坚定和凶残。以此延伸,当今中国人所还担心的,不仅仅简单地只是担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中国的官方话语总是不厌其烦对国际社会说我们担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的复活,这样的论断不太容易被西方主流媒体认同,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普遍印象:当今的日本整个国家也是民主的富裕的,而非当年军阀的专断的。但中国人更需要担心的是一个民主的富裕的当代日本还有可能被他的民族主义情绪继续驱使,被他的轻柔与残暴的矛盾文化所强化,转而用民主的法律的程序正义和他的发达的科技和经济重新走上军事方式进行国际利益的诉求。

       啰嗦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说,NHK的这个片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日本人做事刨根究底的那股认真劲儿,但它对这段战争的反思仍然是站在技术层面上(一些细枝末节的角度)的,站在为日本人撇清责任的角度上拍摄的。它渲染了日本退伍老兵们的沉静,让人感觉到一种错觉:这些老兵原本也都是一些平和的日本普通的村民罢了,他们怎么可能是凶残的兽类的集团(沦陷区的西方人士之语)?它在反应南京大屠杀惨案时,也走访了一些南京郊区的老农民,披露了美国媒体对日军杀戮的愤慨,但它并没有(有意无意?)提及大屠杀中对平民女性的奸淫杀戮问题。它也不厌其烦地让老兵们谈及蒋介石德军式装备的精锐的先进武器,和希特勒政府长时间暗中对中国军队的武器出口。等等细节,不一而足。

        在教西方背景的汉语学生写中文文章的时候,我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其实任何语言的写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此参照,NHK在摆事实方面的确有其新意,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然而,一篇文章,或者任意一个人类的语言作品,最终的落脚点是在后者:讲道理。NHK所做的,故作不讲道理,不对蒋介石的复仇计划和日军少壮派的狂妄西进这些事实进行价值评论。这样做,表面上是让读者观众自己评判,但它的效果只会是以下几类:对日本观众而言,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侧重解读蒋介石的狡猾,是他的战略部署诱导日军步步反击,扩大战场。日军是无奈的,甚至无错,无罪的。对中国观众而言,也是徒增愤懑而已,闹了半天,中国人应该对日本侵华战争负责,因为蒋介石要复仇的计划,才把日军拖入泥潭,才让中国引火烧身。

     总之,这样的纪录“片子“,的确是一部骗子罢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