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名文集

路漫漫其修远兮,有谁能到尽头?人生之短暂兮,走完则无悔!命运之不济兮,无顾则不惧!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蛮夷猾夏-从《美国科学院院报》的一篇文章说起

(2019-07-10 17:04:29) 下一个

蛮夷猾夏

佳名己亥六月

中国人狡猾,不只是日本人这么说,我们的老祖宗在三千年前,就知道了。看过《丑陋的中国人》的人,对于中国热的狡猾和窝里斗的描述大都无异议,可要是外国人一说,那就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对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的污蔑。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布的一项由中国人牵头的研究称,与宣扬个人主义的美国人相比,信奉集体主义的中国人对竞争中的不道德手段更为警惕,也更倾向于将同伴表现出的友好行为解读为虚伪和伪装。论文作者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实际上更有可能对群体成员保持警惕。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生刘诗。论文的核心是一个叫做“群体内警惕",即对群体中的人,如同学和同事的社会警惕。这是一种预测群体内成员会对自己会产生威胁的社会认知倾向。这篇论文很快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

和以往一样,许多正义的中国人认为,这是对中国集体主义的批判,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哗众取宠,还有人担心类似研究会加剧种族和地域歧视,让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偏见被“合理化”。

我想看看原文,但只能读到摘要,我看到的摘要大意是:

"数十年的研究将东亚文化描述为集体主义。所谓集体主义,是指通常以和谐与合作的方式处理群体内部关系为特征。但我们的研究证据表明,一个集体中的人们会更加警惕,随时注意内部成员的不良意图。调查研究的参与者想象了同事和同学们在比赛中会做些什么,与个人主义美国人相比,中国人觉得会有更多的不道德的竞争。这是“中国现象”还是集体文化现象呢?我们接下来又比较了中国境内的区域文化,以排除国家之间的交叉。我们发现来自高度合作的水稻区的人,比合作少的小麦区的人更加警惕。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更加平衡的集体主义观点,表明和谐与冲突是共存的。"

"所谓的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和谐的合作群内关系。然而,我们有证据表明,集体成员中的人们对内部成员更加警惕,并会注意其他成员可能的不道德意图。第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参与者在团体内部比赛中比美国人更加警惕他人,有更多的人会预先认定同事会有不道德行为。第二项研究通过比较中国的地区来重复这一发现,结果是,来自中国集体主义高的稻作农业区的人们比来自较少集体主义的小麦种植区的人表现出更大的内群警惕性。水稻和小麦地区的差异是由更大的群体内竞争所造成的。第三项研究发现,中国参与者比美国人更有可能将同伴的友好行为解释为伪装和欺骗。我们故意加入内部的竞争后,发现它在中美两种文化中都增加了内群的警惕性。所以,第三项研究确定了个边界,在这两种情形下,群内警惕性随文化的差异在减少:在胜负明确的情况下,美国人也表现出警惕;而在双赢的情况下,中国人会放松警惕。我们的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更加平衡的集体主义观,揭示其在集体内竞争和内部集团警惕形式下的人际关系紧张。"

其实中国人对自己人相互提防和时刻警惕的这种特性,我们自己要比他人更清楚,“一个华人一条龙,三个华人一条虫。”而所谓的“集体主义”,都是被高压下的虚伪表象,在一个群体内,相互算计、互相提防、尔虞我诈、缺乏诚信,这是中国人公认的缺点。这篇论文,从科学研究中证明了这种特性。

一桌麻将,完美地演绎着中国人的人性和文化:处处提防、步步算计他人,搞破坏不让他人“胡”是麻将的首要任务,有时候,为了破坏“下手”,不惜拆掉自己的好牌。有一年麻将国际赛,中国对输了,就是因为他们面对只顾实力、无意搞破坏的的外国人,搞不懂他的套路。

在一个群中,你首选要想到别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就连“那头猪也是怎么想的。”于是,最后的胜利者,往往是靠侥幸,因为每个人都把别人想的和自己一样不堪,故而使用歪门邪道、声东击西等伪装性策略。所以说,中国人不恨骗子,只恨自己被骗了。这次我被骗了,下次我去骗别人。都是骗子,就看谁更幸运一些。

不守规矩,是人人提防的根源,因为他总以为其他的人会耍诈,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国外,只要是中国人对中国人,这一套就会出笼。一次公司的中国人大聚会,餐馆老板娘对领头的说,付现金可以便宜,结果大家都来凑现金,最后发现按我们算的不够人家要的,因为人家却把小费费提高了。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金,老板娘不让走,非常尴尬,因为那里还有许多非中国人的顾客。

为了避免这些,我尽量避免与在美国的中国商人做生意。有朋友给我介绍牙医、家庭医生等,说中国人对中国顾客便宜,其实他们都在弄假,合起来欺骗保险公司,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因为你知道同伙的习性,所以你才会时时警惕、处处设防,因为在背后日鬼、说你坏话、希望你倒霉的一定是自己人,你身边的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隔肚皮”,“文人相左”,“同行是冤家”等等精华,我相信每个中国人都这么认为。但如果多数人无害人之心,那你还有必要防吗?现在,人人都会说“现在的人心坏了”,但就是没有包括他本人。干掉你的,往往是你自己培养起来的接班人,因为干掉老大,我就是老大的逻辑和历史,深深地映在每个中国人的脑中。所以,这篇论文证明的中国人更加警惕同伙,是有根源的。

中国的历史,就是尔虞我诈的历史,不靠实力,全凭计谋。从三十六计里可以看到,中国的军事家很少讲实力、硬碰硬,全是阴谋诡计。过去,我看到中世纪欧洲的战场,对那种站成一排排、一行行的士兵,然后一刀枪的往死里戳的战场很不理解。现如今,美国的橄榄球赛,就是那种战场的缩影。有人认为是因为环境所逼,可上下飞机都要抢,应该不是环境所逼吧?其实就是一种融化在血液里的文化。

美国的苍蝇都比中国的傻,你可以用书、纸或其它东西,很容易打着,小孩都可以。中国的苍蝇非常警惕,有人的地方,就飞个不停、不落,即使落下后,你还没动,它就跑了。这叫做获得性遗传。

这篇论文,只是简单地重复了中国人们已经知道了三千年的性格,没什么新的东西,但以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我相信会有一番争论,那个李诗的下场,很难预料。

说起中国人的这种习性,佳名曾有诗曰:

自从盘古开天地,五帝三皇塑圣灵。八卦阴阳崇演绎,五行河雒拜图腾。

春秋思想始齐放,孔孟独尊罢百鸣。变化龙精遭篡改,刁滑狡诈被传承。

据说,在某同學聚會的大圓桌上,談到中國人民時,一位在政府工作的老同學感慨的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狡猾的人!而只有共产党才能把这帮刁民治理的服服帖帖。”當時所有的同學,竟然無一反對,大都以鬼秘的笑默認之。記得當年在电影里聽到日本人說:“八路狡猾、狡猾地!你的,良心的大大的壞了!”覺得那是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的誣衊。可長大後,特別是出國多年後,經歷過許多非中國人和中国人後,才覺得,日本人並沒有冤枉中國人,中国人狡猾是不争的事实,表现在世界的每个领域河角落。出國前,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女教師從英國開會回來後,给全体老师们做报告,感慨地说:“我出了一趟国,才知道什麼叫社會風氣!国家文明!人和人應該如何禮貌相處。”前一阵子,在微信里流传者一个视频,一位教授给同学们讲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差异,说:“如果说中国人的大脑有五个弯弯,那么日本人的大脑只有两个弯弯,而美国人只有一条直线。”同学们听了,骄傲的哈哈大笑。教授接着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林立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的主要原因,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做生意,绝对不会吃亏。”

中國人狡猾,以前我們都自然地會覺得那是“反華”,“貶低中國人民”,百般狡辯,死不認賬。其實中國人狡猾,在炎黃時代就已定論。《書舜典》中帝曰:“皋,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 舜帝说:“皋陶,对于野蛮的外族和狡猾的夏人,还有那些强盗、贼人以及里外的坏人(由内而起称“奸”;由外而起称“宄”),你作为狱官,要使用五刑的方法,分别在野外、市、朝三处执行。五种流放,分别住在三个远近不同的地方。”而许多经典把“蛮夷猾夏”说成是“外族入侵华夏”。真夠臉厚的,其實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對事物,“蠻”和“猾”是平行的形容詞,用來修飾名詞“夷”和“夏”的,就是說,夷人蠻,夏人猾。我们的成语中,几乎有一半是这类“近义成语”,用于“对比释义”。比如:三妻四妾、挤眉弄眼、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心灵手巧、七上八下、五颜六色、烟消云散、齿白唇红、风平浪静、尔虞我诈,等等,枚不胜举。

華者,猾也。华族和夏族合并后,夏华互通。最初猾是表示聰明的意思,其實現在猾也是聰明的貶義表達。後來夏人(来自草原的黄帝部落)把一種叫做“狡”的動物放在一起,就有了“狡猾”一詞,聰明過渡、與壞事連系在一起,就成“狡猾”了!其實像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一樣,老祖宗心理都明白我們很狡猾,上皆“猾吏”,下盡“刁民”,不猾之吏難自保,不刁之民何安身?所以說,刁民只能由猾吏治之,當今的中國十三億刁民,唯有共產黨能治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三颗石头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狡猾,不只是日本人这么说,我们的老祖宗在三千年前,就知道了。看过《丑陋的中国人》的人,对于中国热的狡猾和窝里斗的描述大都无异议,可要是外国人一说,那就是“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对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国人的污蔑。

----------------------------------------------
太正常了,自己人说自己人,没啥问题,外人说还真不行。
就像你自己批评你孩子,说他傻,没啥问题。
你邻居指着你孩子说他傻,那就是问题。
同样黑人骂黑人,那都不是事。
白人骂黑人,就是种族歧视。
不是么?
佳名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chimayuan' 的评论 : 论文的作者和我,都叙述的是一种相对的差异,因为作为“人”都有共性,但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信仰以及其他许多因素造成了不同方面的差异。如果绝对化了,就没法研究。比如说西餐是冷的,许多中国人不习惯这一表述,你不能抬杠说西餐里有许多热汤啊!这里作者也是用%说明某个群体更多一些而已,因为社会科学中,0/1的现象几乎不存在,所以要用概率或者EVENT% 来表示群体之间的差异。
佳名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westshore' 的评论 : 我局的你好像是专家,是否可以把你知道的东西,写成文章,我一定阅读。我对社会学很感兴趣,但不是内行,只是把自己的一些看法说了出来。
zhichimayuan 回复 悄悄话 引述的论文有点意思。但作者的引伸水准差远了。 狡猾是人类的通病。环境使然,生存所迫。真如论文所述,制度对此有很大影响,制度不也是环境所致吗?不仅中国人狡猾,英国人,犹太人不也很狡猾吗?美国人发家时不也抄袭英国吗?人类就是狡猾。接受这个事实吧!
westshore 回复 悄悄话 其实这是对社会组织性的概念不清楚的缘故,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对于个体主义来讲,警惕他人是基本要求,但集体主义下有个假设,就是本来是不应该警惕他人的,因而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不应该。
但这种对比完全是忽视了人并没有本质区别,个体主义下的人与集体主义下的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因此本来就不该有这种区别对待的假设。
这种观点的最大失误是不了解集体主义其实是社会组织性的表现,并不是任何社会都有组织性,中国近代以来只有在共党下才具有了有效的社会组织性(共党是怎么做到的是另一个关于文化与组织结构吻合度的内容了),也就是说,集体主义下人们是否警惕其他人,或者信任其他人,完全取决于组织者的能力,而不是集体主义这个形式,这是他原来文章的最大误区,属于观察不仔细的结果。
集体主义是社会组织性的一个表现,社会组织性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提高效率,配合总比独立有效率。但配合与独立相比有不同,独立本质上是增加竞争度,因此最好的可以出头,但失败者都是浪费,配合可以更大限度避免浪费,但缺乏竞争。
而降低浪费是效率的重要方面。
很惊奇这是一篇博士论文,作为社会学内容这类东西属于炒冷饭了,而且太浅了,甚至不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研究水平。也许刚经历过文革的人认识更深刻。
佳名 回复 悄悄话 一针见血,这就是人们互相提防的根源。
J_man 回复 悄悄话 狡猾不是聪明,是身心虚弱的表现,正是因为在公平竞争中无法取胜,才通过破坏规则钻空子旁门歪道来取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