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革”中的一件小事

(2015-10-07 02:27:48) 下一个

“文革”中的一件小事

  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基本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学校里各种会议很多,例如:批判会、讲用会、学习会、报告会、忆苦思甜会、斗私批修会等等。学生们都“疲沓”了,在每次人人过关式的发言中,大家都是“声若飞蚊”、“含含糊糊”地赶紧念完发言稿了事。但是,只有一次例外,使俺终身难忘。

  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未成年的部队子女随父母调动、迁徙是常有的事,所以,作为俺就读的部队子弟学校,经常有同学随父母离开或者是调来。

  七十年代初,俺班上新转学来了一位弱小的女生,是随父母从外地调进京的。俺觉得她穿着打扮非常普通,甚至有些“土气”,跟我们这些本地孩子不太一样。因为刚转学来,与大家不熟悉,平时不太说话,所以,没人听过她讲话的语气和声音。

  没过几天,班里又要开会了,这次是“表决心”的会,自然又是人人表态,大家一如既往地走“过场”式的发言。当轮到那位新同学发言时,大家都很安静,因为一是都没有听过她说话,想听听她的“家乡”口音。二是瘦小的她,又是新转学来的,估计发言时的声音也和俺们一样或者更小,怕听不清楚,此时的课堂秩序显得格外的“井然”。

  只见女孩大方地走上了课堂的讲台,从容地拿出了准备好的稿子,然后开始发言。“决心书”三个字一出口,当场把全班所有同学包括老师都给“震撼”了,着实吓了一大跳。她发言的声音那叫一个洪亮,字正腔圆,洋洋洒洒地念完了稿子。她发言的内容,俺是一个字也没记住,甚至连她的名字和相貌也忘记了,但是,“决心书”三个字,却深深印在了脑海里(只记得当年有同学给她起外号,叫“决心书”)。时隔快五十年了,当年给俺的震撼,依然是那样的清晰。

  这是当年俺上小学时的一件小事,也是印象最深刻小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萨兰乌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臭臭' 的评论 : 感谢来访和评论。
大臭臭 回复 悄悄话 有趣的回忆,谢谢分享.
臭老王 回复 悄悄话 “决心书”得名于声音,我们班有个“西格玛”(西腊大写字母)得名于身段。
jyx-003 回复 悄悄话 “在每次人人过关式的发言中,大家都是“声若飞蚊”、“含含糊糊”地赶紧念完发言稿了事”--校风不一样。和我们正相反,我们都是大声朗读,争先发言,没有怯场的。
瀛客 回复 悄悄话 被彻彻底底洗脑的典型。
七色花瓣 回复 悄悄话 很有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