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国农历春节前夕,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在国会听证会上公开宣称将中国威胁,不只看成整个政府的威胁,而是中国整个社会的威胁,需要美国整个社会去应对(One of the things we're trying to do is view the China threat as not just a whole of government threat, but a whole of society threat on their end, and I think it's going to take a whole-of-society response by us)。他同时说,中国政府使用了包括教授、科学家以及学生等非传统的情报收集人员,兼职情报收集工作,而联调局正在对有中国政府背景的团体促成的美中学术交流展开积极调查。
一言既出,满座哗然。美国的华人团体纷纷表示震惊和谴责。李文和、郗小星和陈霞芬的案子大家还记忆犹新,现在整个华裔学术界,甚至留美的全体学生学者都成了联邦调查局的怀疑对象,令人不得不担心赤裸裸的排华主义和麦肯锡主义在美国死灰复燃。
雷局长的上述雷人之语只是中国崛起引起美国警觉和不安的最新例证而已。川普总统在1月30日的国情咨文演说把中国定性为挑战美国利益的“对手”。再早一点,去年12月19日,川普在其第一份国家战略安全报告中明确宣布,美国面临的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竞争日渐加剧,称这两个大国竞争对手“试图挑战美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
如果说官方的文件还有所克制的话,美国非官方智库和民间学者的反华调门早就越来越高了。曾任国防部高官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2015年出版的《百年马拉松》(The Hundred-Year Marathon, China’s Secret Strategy to Replace America as the Global Superpower)一书中,试图说明中国从毛泽东时代起,就对美国实施“战略欺骗”,以穷困、落后形象忽悠美国历届政府,骗取美国的同情、支持以便窃取美国的技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首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在其2017年出版的新书《注定一战:中美能否走出“修昔底德陷阱”?》(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中断定,迅速崛起的中国与试图保持全球霸主地位的美国难逃修昔底德陷阱,双方必有一战。而川普曾经的高参班农(Steve Bannon)更把中国比作1930年代的德国,警告西方国家对中国不要犯绥靖错误,必须对华采取强硬措施,公然叫嚣在经济领域对华疯狂开战,甚至断言美国“在未来五到十年里会在南中国海与中国开战”。
毋庸讳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军事实力的增长、外交领域的强硬和文化力量的输出与扩张,特别是中国坚持与美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坚持所谓“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都加深了美国精英阶层的疑虑。中共“十九大”对国内外明确宣布,“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决不会搞西方那一套,更强化了美国政界鹰派们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与质疑。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美之间的摩擦、竞争与较量将难以避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许多亲华派、知华派不敢、不愿为中国说话,就连对中国了解颇多的原商务部长保尔森也在书中坦承:“过去相信中国崛起有利于美国的人,现在开始动摇了。”那么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夹缝中,海外华人华侨该如何应对,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两边受气,里外不是人呢?甚至进而避免中美发生严重冲突呢?
首先,对于种族主义和新麦肯锡主义的言论和行为,必须坚决进行斗争,不姑息、不畏惧,要勇于发声、敢于斗争,而且要互相帮衬、团结一心,要让美国社会听到华人的声音。只有声音够大,有理、有力、有节,才能让人觉得华人不是软弱好欺的族群。既然美国有保护种族平等的法律,有民主法治的机制,华人在美国就必须要勇于、善于运用宪法和法律武器,运用舆论和网络的力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让种族主义者不敢轻举妄动,得寸进尺;
其次,对于冷战思维,要两边劝,而且要劝和不劝战。中国文化总体来说不具有对外侵略性,这一点可能老外很难理解和接受,但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统治者往往满足于中华地大物博,只要老外不来打扰他们鱼肉百姓,他们通常不会主动去侵犯别国;对于美国和西方的民主迷信,似乎也可以进一些忠言。西方的制度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古不变的。民主制度带来的低效率和高内耗,选举带来的民粹主义和法治松懈,枪支泛滥带来的滥杀无辜和普遍的不安全感,宗教衰败与文化多元所带来的精神空虚和社会解体,这些都值得反思。近年以来,西方的有识之士已经普遍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比如曾高喊历史终结的福山(Fukuyama),近年来大谈美国的政治衰败,而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评价甚高。
第三,对于中国崛起过程祖国同胞的傲娇与自大,甚至盲目和狭隘的爱国主义,不妨泼泼冷水,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说中国与美国在总体实力上还相距甚远,就算在经济上超过了美国,中国在民主、法治、人权方面就不需要与世界接轨了吗?一党专制的体制是否因为过去40年经济的发展就具有了合法性、合理性?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确实有缺陷,但中国人是否就应该永远生活在威权之下,永远不值得拥有投票的权利?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言论自由、法律至上、无罪推定等所谓西方的政治、宪政、法治理念是否就永远不能适用于中国?中国的发展必须摆脱土豪和暴发户心态。中国经济发展了,不意味着一切都完美了,更不意味着中国道路就放之四海而皆准了。对于这些问题,海外华人华侨应该有更清醒的认知,至少应保持敬畏之心和开放的态度。
再次,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美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要有敏感度,身在美国、心系故土没什么不好,但入了美国籍就不要处处以中国人自居了。只顾为“祖国”的成就点赞,而不为美国的建设出力,这种客人心态,客观地说,只会造成华人自身的身份困扰:一方面指责白人不把自己当美国人,一方面自己其实就没把自己当美国人。如果你不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何必要入美国籍?如果只是希望暂时享受美国的空气质量、生活环境、教育水平,那么拿绿卡保留中国国籍也很好,但也请多参与当地社区活动,入乡随俗多交朋友,就当自己到在朋友家暂住作客,也要有起码的客气与礼貌。
最后,要学会自我保护。如果在比较敏感的行业,有比较敏感的朋友,要注意分寸,除了有特别企图之外,对敏感事项和信息要保持必要的距离,留存必要的证据。入了籍的别太天真,别真把自己不当外人 —— 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华人的特殊身份想要不获得特殊关注也难;没入籍的更要谨慎,交税是必须的,连酒驾都要小心,不要让本来就想在鸡蛋里挑骨头的执法人员有机可乘。
中美之间的竞争与较量将是贯穿几代人的大事件,但“风物长宜放眼量”,竞争的结果希望是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而不是对抗甚至战争。幸运也罢,不幸也罢,海外华人既生于这个时代,又背负这样的双重身份,跨越中美两个不同的社会,两种不同的文化,于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左右为难还是左右逢源,恐怕要靠海外华人华侨共同努力,促进中美友好,增进相互了解,才能给历史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