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正文

文人与粥

(2005-09-14 20:22:11) 下一个
食粥一事,中国旧时文人笔下时常涉及。在《颜氏家训》中,提到了一位叫裴子野的文人,说他“有疏亲故属”,凡“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偏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只有自己饥饿过,才能体会别人饥饿的痛苦,裴子野与众亲人一齐捧碗啜粥,那是充满 了人情味的温馨场面。 同样,从郑板桥《家书》看到,给他弟弟的信里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腊姜。”也可知只有自己清寒过,才能了解别人清寒的窘境。中国文人与粥,这种不同一般的感情,都由于他们自身的贫苦体验而来。正因如此,这些喝粥文人的文章里,才能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民间的疾苦。 由此看来,若曹雪芹一直过着“钟鸣鼎食”,“锦衣饫食”的生活,未必会写出《红楼梦》来。他的文友敦诚、敦敏兄弟,在诗中说到他贫居北京西山时的窘迫景况,“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使我们知道他是文人中的“食粥族”,正由于他家境没落以后,处在生活贫穷线上,才了解到人世的沧桑,时事的艰窘,仕途的险恶,命运的坎坷吧? 中国旧时文人,由于喝粥的结果,多半喝出一个淡泊的精神世界,实在是值得后人景仰的。他们或坚贞自守,或安贫乐道,或充实自信,或知足不争,但在他们的笔下,却总是程度不同地要发出对社会,对民众,对国家,对世界的真实反响。这是喝粥文人与大多数喝粥普通人的心灵感应。文学,要都是风花雪月,虚无缥缈,没有老百姓的真情实感,恐怕也够呛的。 恕不奉告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李国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0 11:32:55编辑过] ---------------------------------------------- 白云红叶浮尘过,道在平常亦自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