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知己

让我们真是面对养老问题
个人资料
stapler12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是否适合养老吗?

(2025-08-13 20:24:44) 下一个

最近海外华人圈里一直在热议一个话题是否回国养老?作为一个自身的养老方面专业人士,发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一:什么是养老? 

    人进入60岁以后,就可以说开始进入老年,但是从年龄分,老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组:年轻的老人(60-75岁),中年的老人(75-85),高龄老人(85岁以上)。从护理的角度分为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个层次。 所以养老首先要考虑的是年龄和自理程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可以定义养老品质的层次,即食物、安全、爱与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 这是一个从基本物质需求向着精神需求的上升状态的曲线。它是一个人存在于社会中应有追求的方向,因此,它同样适用于养老。

    中国人很奇怪的定义,养老, 人老了需要养? 难道不是享受生活?而享受生活更多应该是精神层面,特别对事年龄大的人,物质的概念更为淡泊。除非疾病缠身,老人为什么要“养”。

二:养老的方式

   居家和机构养老是目前的主要两种,居家不用说了, 主要说说机构养老。 在国外机构养老有着很明确的划分,老人公寓,退休者社区、辅助支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或老人护理机构,还有一些临终关怀或老人痴呆的专业机构。 老人公寓、退休者社区等主要针对自理老人,也可能包括高领老人。 辅助支持机构一般涉及到半自理需求以上水平的老人。 长期护理机构或老人护理机构,涉及到需要健康、医疗护理的老人,这里大部分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在西方国家,辅助支持和老人护理机构一般属于社会福利范畴,政府根据老人收入决定是否给予福利补贴。而涉及到自理的老人生活机构,一般属于私营机构,依照市场收费。 而中国的养老机构的形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家不是老人护理(nursing Care)的主体,就是政府投资管理的涉及到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养老服务很少,如果有基本也是特别任务的护理机构。目前中国社会的养老机构中,很少有专门老人护理(nursing care)机构,绝大部分是类似老人公寓或老人社区那样的养老机构,而且这些机构绝大部分是民办或不属于政府办的机构。 简单说,国内目前专业的护理机构很少, 养老基本都是自费。

三: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谈论国内养老的话题

    首先说,每个人都活一辈子,在哪里活是自己的自由,是自己的选择。 很多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国养老了? 为什么? 两个字:便宜。 很多华人回国,首先分享的是吃的好便宜,打车很方便。这是最主要的两个印象。 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

    1. 作为一个从发达国家的游客去中国,那不用说,吃的和交通肯定便宜, 别忘您是从均收入5万美金的人到一个人均收入不到一万美金的地方旅游,价差几倍都是正常的。 

   2. 衣食住行中,住和衣在中国并不便宜,在一些一线城市的房子甚至比一般的发达国家都贵。至于,衣服所有稍点名气的牌子的衣服只会比欧美国家贵。

   3.在中国,所有进口产品都比国外贵!例如在欧美国家类似护肤、润肤、洗发液等的消费特别便宜。中国山姆的价格不会比北美的Costco便宜。

   中国本身就是蔬菜水果的传统生产国,所以蔬菜水果便宜也是应该的,而人工工资低也就造就涉及到人工的事项会感到便宜。现在的问题是,大家是准备养老的, 吃与行的便宜能满足养老的方方面面要求吗?

四;在国内养老需要什么?

  1. 首先你不一定非要是个富人,但你至少不能是穷人,特别有钱人在哪里养老基本一样,而一般人就需要规划。 如果是个没钱的人,你最好留在西方国家, 世界上只有西方国家更包容穷人或弱势群体。

  2. 如何应对在国内的医疗问题?在国内有医保?如果有国内医,它保涵盖的范围有限,所以即便有医保没有一定积蓄支持很难度过大病门槛。如果没有医疗保险,怎么办?全部自费,没商量,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

  3. 涉及到养老的层次, 回国内养老是自理的?半自理?不能自理? 不层次需要不同水平的财务和人力支持。

 4. 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居家首先你要有个家,是否需要一个保姆照顾,在北京请一个保姆至少5000人民币, 如果照顾老人可能会上万。 养老机构,又与位置、档次有关,之前说过,国内养老机构大都是老人公寓,他们的收费基本上住宿费、餐食费,护理费可能依照护理级别进行收费,很多机构害要求一定押金,稍微好点的机构住宿费和食宿费至少要小一万人民币。 由于国内养老机构定位大都是养老公寓形式的,针对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的专业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非常一般,护理人员基本上没有一个专业培训,不像欧美国家护理老人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半年以上的full time的培训,而国内护理人员大都是几周的简单培训。所以当发现国内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不够专业也不要过于惊讶。

 5. 身边有女子或可获帮助的亲戚吗?这是一个特别关键的条件,老人身边有情商高、有爱心的子女或亲戚。在海外老人在国内养老这件事上起着特别大作用。如果你是在国内没有这条件, 你就必须要规划好整体养老计划,因为你总会得病、遇到困难,衰老的。

 五。国内养老的优缺点

 优点:

    1. 如果从自费养老角度,国内的机构养老总体水平与欧美国家比还是便宜很多的。现在国内养老服务发展很快,选择也比较多。

   2. 国内不存在语言问题, 吃饭相对便宜可口。 而中国人正在欧美的养老机构可能最犯愁的就是吃了。

  3. 有些华人本身来自中国大陆,国内可能还有不少朋友、同学、同事,一起相聚的时光是在海外无法比的。

缺点:

  1. 生活环境; 国内的生活环境总体比较拥挤,城市的喧哗透出一股烦躁;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北方春季还会有雾霾或沙尘暴。可供老人的休闲娱乐的地方很有限。

  2. 医疗资源不平衡: 想图清净到乡下或三四线城市养老,那里的医疗资源与一线城市无法比。 不管在一线或四线城市,看病不托人很难有好结果。 而关系这事可能对于习惯简单生活的海外华人的最大的硬伤了。

 3. 国内现在的养老机构大约超过6万家, 90%以上养老机构不盈利。如果指望一个不盈利的企业一直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服务质量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这绝对是个挑战。

 4. 如果老人是需要Nursing care这一级别的护理,在国内的养老机构中,专业度相对比较强的机构选择并不多。特别是涉及到中中风、痴呆、骨折、帕金森、精神疾病等方面专业护理,实话实说,国内护理的专业水平无法与欧美国家相比。   

 六。养老的期望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告诉我们人的生活品质的层次。当你关注吃的便宜时,那只是人生存层面的需求,也的最底层面的。 老人年纪大了,可能不能有自我实现的梦想,但老人能够达到尊重和爱的归属感。 老人要有良好的精神境界、优雅的言谈举止。爱的归属最直接的表达就是与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家是上帝赐予爱的最原始的单位。

  Nursing Care是养老服务的刚需,因为服务的对象都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人,严格说,除非的高龄老人,自理的年轻或中年老人都没有必要入住养老机构。 到此就要问一下哪些想回国养老的人:你们是处于哪个水平?如果你是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 国内的吃的再便宜、打出租在方便,对于你的意义何在? 

另外在海外的华人可能要对国内的生活环境和习惯逐步适应,例如非常容易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排队加塞、大声喧哗、到处有股烟草的味道等等。

总的来讲,不管在哪里养老,都要做好良好的规划, 要与家人在一起,作为老人,要学会心静如水、不要发怒,更不要惹女子生气。人过好一辈子,过坏一辈子,都是一辈子,老人最大的悲哀就是吧自己最不好的东西传给自己的后代,而老人最大的荣誉就是是给后人留下可以赞美的东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5)
评论
Ggboy 回复 悄悄话 我就在上海,我脱离了低级趣味,觉得国外网站消息大多数不靠谱,没啥意思,除了科技之类,没看头,回国开个国际漫游,随便上网,我每个月只用40g
流量,剩下20g.怎么度用不完,youtube 似乎对手机把速度和压缩结合好了,省流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就我而言,就只凭上不了海外的中英文网站这一点,就在中国呆不惯,就像被关进了鸟笼子一样。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twadk' 的评论 : 自己的家在哪里买就在哪里养老。
ytwadk 回复 悄悄话 只要问问自己一个简单问题,和自己的子女住得近幸福还是远离子女幸福?和自己的孙子辈住得近幸福还是远离他们幸福?

当初为啥出国,远离父母,远离亲戚朋友?为啥在国外这么多年还要回到那个自己早在几十年前就抛弃的母国?

国内还是中共统治,社会制度没变,可是发展到现在连三个人在公共场所聚会都不允许,现在的社会环境比你们当时出国时都要糟糕,为啥还要想着回去定居?

国内养老就是个坑,坑已经挖好了,再加上媒体的忽悠,再加上城里的托反复发博客替人宣传,洗脑那些没有逻辑思维的人,就会有人往坑里跳,中共国出来的人有太多不会自己动脑思考问题。中共国的人思维如果不改变永远逃不出被割韭菜的命运。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国内老人院的押金管理非常不规范,欧美老人院如果涉及到押金,会放进到专门的信托基金账户里。现在国内90%的养老机构不挣钱,押金可能成为维持运营的流动资金。 所以走一个老人,就是意味着机构减少一大块资金。 在不盈利情况下,养老机构一般很难指望它能保持良好的服务品质,更别说提升了。 在北京,每个区都会有至少一所公营的养老机构,但一般规模不大,价格不高,所以一般是满员。 但公营与民营机构哪个服务更好?很难说。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请看看我写的东西,我没有否定你说的人文环境,那是回国养老的优点,同时如果都是自费的,国内相对便宜呀。这也是回国养老的优点呀。 有什么问题吗?70左右的人,与80左右考虑养老的因素不一样。而60多岁的人,根本就不用考虑去哪养老的事,旅游就可以了。 这说明你是70岁来的人。哈哈
xilaideng 回复 悄悄话 说几个国内的例子:
1)亲戚甲,6年前把住房卖了,夫妇进了一高端养老院,前4年都是赞不绝口,2年前丈夫过世后,服务变差,想搬出来,但养老院不肯退钱,说签约规定不退钱,只能咬牙坚持住下去。
2)亲戚乙,5年前受甲的鼓动,在女儿的资助下也进了一普通养老院,刚开始也说服务不错,但3年前查出喉癌,然后越来越抱怨养老院饭菜咽不下,去年已经搬出养老院,仍由女儿照顾(这家养老院同意退了不少钱)。
3)亲戚丙,寻找合适的养老院多年无果,说是私立养老院为了盈利,服务不行。而官办的有政府补贴,服务比较好,但很难进,现在只好一边用退休金的三分之二请保姆,一边托人找关系想办法进官办养老院。
朝阳门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tapler123' 的评论 : 人文环境绝不单指语言环境,至少还包括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等很多方面。
另,您下面的问题问的有一点点点傻或者至少是有点俗,因为您大约是觉得这么问有逻辑,其实恰恰没有。

" 如果你那么热衷语言环境,为什么还在国外生活那么多年? 你一定不是为了追求语言环境才到国外。"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静等大作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还是那就话,家在哪就在哪里养老,
工人 回复 悄悄话 既然去国,就不要再想回祖国养老这个媒体了!来说说我身边的人的经历吧; 1)路人甲,出国前在一机部做工程师,是文革前的大学生。到了美国因为年龄已经比较大,所以只能靠自己开公司做genral contractor,打拼了一阵后房子有几座了,孩子也出山了。他就退休去中国旅游,想不到在故乡海边吃海鲜时昏倒了,送了医院急救。马上联系美国政府为老年人设的Medicare,说是可以让他病情稳定一些后马上回美国,不然后面的费用政府不能出。回美国后病情稳定后,生命没有危险,但是从此人半边瘫痪。这种longterm illness是最麻烦的。美国人的longterm care一般并不会超过18个月,但是费用昂贵(除非有这种特别的保险),后来他的家人不得不重新让他去中国,因为之前他们已经在中国某城市买了房子,而且由于中国经济正好开始起飞,房价也涨了很多。慢性病在中国耗只要请人照顾。中国的护工当时还比较便宜。这样一直拖到他的身体衰弱到没有指望的时候,才回美。房子也卖了。 2)路人乙, 我的发小。他大学毕业后去法国留学,拿到学位后进了法国公司,后来法国公司派他去中国开分公司,他在中国努力30年,把公司打造成比法国公司效率更高,期间他也得到中国绿卡。可是,中国并不希望他在中国养老,在他60岁的时候,就把他原来交的五险一金都退给他了。他在60岁以后仍然在公司负责,结果得了重病,去中国医院住了6个月,付了几十万。现在病稳定了,回了法国。但是为了保住中国绿卡,他还不得不每年在中国住3个月
危言 回复 悄悄话 读了博主的帖子,觉得想说的太多,干脆写了一个博文“为什么国内适合养老”,主要观点是,50-75年龄段的兄弟姐妹,适合在国内享受生活。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加拿大的nursing care的水平是很高的,值得信任。我忘了多伦多的华人老人院的名字。温哥华的我知道。
tiger00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eishi' 的评论 : 我在大多地区中西老人院做过几年,老中的老人院挺不错的,不能自己走的老人都会起来做轮椅,每天几次上厕所,每周2次洗澡,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各种活动,能走动的老人会有更多的活动包括外出购物等,还有物理治疗师,营养师,活动员等。
而吃的也是按每个人牙齿和吞咽能力做的不同食物(糖尿餐,肾病餐,心脏病餐,diabetic regular, low K / low Na regular, minced, pureer ), 中午下午晚上还有加餐(比如饼干营养奶等),见过不肯吃饭的老人只喝营养奶的。每个月一次家庭会议,身上长个小痒包都得打电话告诉,老人在家能照顾的那个周到?假如老人病了要住院,老人院护士会要救护车送去。
西人老人院的话,没有在西方长居的老人就不要去了,讲话不懂,活动不会,吃的也不合胃口,80多岁的老人早点在中国老人院排队。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eishi' 的评论 : 说的很正确
feishi 回复 悄悄话 在哪里养老是一个很实际的生活问题,不能只讲所谓原则。关键是那个能够照顾你的人,值得信任监护你的人在哪里,85岁以上的老人最需要的是身边有可靠的人,和可以说话的人,外面人多人少,钱多钱少已不重要了。比较悲哀的情况是,无论中外,孤独的老人们无依无靠。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养老最敏感的部分不是50-75岁这段年龄组。 该玩就玩。 我们注意关注养老最明感的年龄段75岁以上。
tiger00 回复 悄悄话 养老是不是订一个年龄段,60-65岁退休的人,身体健康,回国或全世界到处完完全没问题;一年回国去住半年那不是养老是旅居,能这么想回去养老的人都拿着这边的退休金,很多在国内也有退休金和医保,有些还有房子,干嘛不2边住?我有盆友退休后就2边住,虽然她也在国外工作了20年但E文不好,她上网查东西都是中文的,而在国内她兄弟都是大企业家,父母健在,伴侣也过世了,她喜欢回国全国到处玩,她2边都有退休金和医保。
Yangtsz 回复 悄悄话 因为你是养老专业人士,所以与你讨论各种需求,并非关于我的个人选择,谢谢理解。
我赞同你对”养老”这个词的异议。我也不喜欢这个词,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我两年前做过研究,咨询过这方面的专家:美国的 Medicare 只能在美国用,在国外的任何医疗费用都无法通过 Medicare 报销。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如果你2000美金/月的预算已经规划好(至少10年获更多),在有十几万美金,可以试一下国内养老。
Yangtsz 回复 悄悄话 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老人只能付$2000的养老设施,中国的养老水平比美国高。绝对地比较养老水平没有意义,听说瑞士的养老护理水平比美国又高出一筹,多少人能负担得起?

stapler123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0:50:52
有人说,国内养老机构比欧美的好。
Yangtsz 回复 悄悄话 据说国内就算全部自费,有五十万人币就可以解决大部分毛病。如果有一百万人民币,就可以去条件环境相当好的医院。所以有十几万美元的退休存款就可以应付。

stapler123 发表评论于 2025-08-14 10:35:37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看病怎么办? 在中国,一场病下来要你几十万是稀松平常的,前提你可能还是有路子的。如果看病能解决,国内养老是个选择。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有人说,国内养老机构比欧美的好。我来解释一下, 国内绝大部分养老机构的装修都是一般的,少部分是是高档的,当你看到高档装饰时,说明你看见的只是一所面向自理老人服务的机构,而Nursing Care这一级的机构,装修特别简单朴实,因为豪华装修在nursing care机构用不上,甚至对老人在视觉、感知产生错乱。 老人公寓与护理机构是完全不同层次的机构。 中国很多机构会把这两种服务混在一起,这是非常不专业的。 因为nursing care 是一种非常专业的服务,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系统教育,不是培训几天就能上岗的。在欧美国家这里有非常严格划分标准。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angtsz' 的评论 : 看病怎么办? 在中国,一场病下来要你几十万是稀松平常的,前提你可能还是有路子的。如果看病能解决,国内养老是个选择。
Yangtsz 回复 悄悄话 “ 很多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国养老了? 为什么? 两个字:便宜。“, 这是很实际的考虑,而且不仅是食品与交通的便宜。月入$3000在中国可以进高端养老院,或者雇居家保姆。这在老人部分失能时是非常重要的帮助。当然便宜不是唯一的考虑,越南,泰国,南美更便宜,发达国家的”穷人”常去那里过退休生活,中国人可以回到语言文化熟悉的环境。发达国家训练有素的护理员当然好,这是月入$3000的退休老人需要的时候能轻松负担的吗?在美国,即使有医保,叫一次救护车的的自付部分就让人犹豫。至于空气不好,人多,政治不自由之类,大家在选择的时候都心知肚明。只要问自己,哪一天行走不便又不能开车的时候,你是选择住在山清水秀地广人希的地方,还是交通便利的闹市?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星光燦爛' 的评论 : 加拿大的好日子都来不及过,好山好水真是玩不过来,我是做养老的,我最清楚哪里好,哈哈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手一位' 的评论 : 痴呆与热闹无关。 kennel最有关的是:脑外伤、药物、酒精等有关
星光燦爛 回复 悄悄话 我倒是从没想过会去中国养老,感觉整天考虑吃吃喝喝的坏境并不适合我。在美国生活从来没感到过孤单寂寞,总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去做,更何况医保和孩子们都在这儿。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Bucks!' 的评论 : 我说过,国内的养老是私营的,掏钱就行。你说他是护理, 那说明要支付更多钱, 有钱没问题,哪里都一样。 而在加拿大,护理服务归属社会保障体制内,你就是一个无收入者,也可以收到同样品质的护理服务, 在中国你试一试? 你要是特别有钱干嘛跑到中国养老?世界好地方太多了。 如果没钱,最好留在西方国家,至少那里公平。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茵芯' 的评论 : 你的逻辑有问题,senior care中的一些风险不只是存在于美国, 那是普遍问题,包括护理机构中虐待和忽视的问题也是时有发生,这是行业一直需要通过管理逐步消除的问题。 美国有,中国更会有,因为是美国在护理机构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半年以上full time的专业培训,一般是一年的课程,只有注册的护理人员才能上岗,而国内护理人员都是只接受很短时间的简单培训,没有做过体统的专业教育。你告诉我,谁出现问题的可能更大?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朝阳门' 的评论 : 语言环境只是一个优势而已。 如果你那么热衷语言环境,为什么还在国外生活那么多年? 你一定不是为了追求语言环境才到国外。当然没人拦着你回国养老。
stapler123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茵芯' 的评论 : 你说的这家美国老人院的员工没有受过急救训练,能说出名字吗?你完全可以合法举报,否则就是道听途说。
安然0203 回复 悄悄话 至于吃和语言,three couses 的INTERNATIONAL FOOD也没那么难吃,老爸当年住的LTC有home made的汤/蛋糕/冰淇淋等,我尝过,挺美味的。。。至于语言,糊涂的老人家间都是鸡同鸭讲,以为对方听懂就成,各自都聊得挺带劲,对方都洗耳恭听涅。。。
安然0203 回复 悄悄话 多伦多有很多养老院LONG TERM CARE都是上世纪5-60年代就成立的,其专业成熟程度岂是以钱为本近几年疯狂发展的***可比拟的? 更别提人口密度/空气质量/人文素质了。。。
GoBucks! 回复 悄悄话 博文像是二十年前的中国。养老在中国迅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城市,比如珠三角一带,引进港台新加坡的经验技术。临终护理都有。我有亲人在类似的养老院待过,是护理,基本没有太多抱怨。内地城市怎样不清楚。中国政府也应该在签证方面提供便利,否则三个月是不够的。
新手一位 回复 悄悄话 感觉回国养老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热热闹闹的环境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活跃。
茵芯 回复 悄悄话 你说的美国特别护理,不要期待过高。我的一个学生某天请假是因为他去看望nursing home 的父时,发现父亲在地上歪躺着,身体已经发凉,说明时间不短。护理解释, 一层楼两个护士,看不过来学生请假是为了另寻地方安置父亲。再给你一个例子, 某位住进nursing home 有Parkinson 的老太太, 3个月后吃饭时,护理喂食太快,呛死了。并解释来的是新人, 没有过急救训练。你可以查查看有nursing home 死亡中有多少人是因为喂饭呛死的公开数据。

平安是福2016 回复 悄悄话 国内养老现在真的比较好,我朋友的妈妈75岁游泳91岁,30年没见一分钟就叫出我的名字,精神健朗,60~70后就不用说了小区楼下都是他们身影,70后更富足基本把世界500强的工作作风带到退休后生活了,这个真的羡慕, 我高中同学退休后在我们那个城市把乒乓球网球对都搞得生龙活虎,旅游自驾半个中国
茵芯 回复 悄悄话 毋庸置疑,花同样的钱,中国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中国的高端养老院在美国稀少,得到同样的待遇需要几倍的价钱,一般中产阶层难以承担。去可以在中国得到。
朝阳门 回复 悄悄话 "很多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根,到老了突然想回国养老了? 为什么? 两个字:便宜"

错!
海外华人,尤其是改开早年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现在已经到退休年龄的华人,出来后大多学业有成,专业白领工作多年,属于上中产,与美国加拿大土生中产比,至少不缺养老钱,用不着去中国养老省钱。考虑去中国养老的华人,是因为那里中国人的人文环境,以及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就像华人到文学城爬格子写博客,你以为因为什么?因为这里是中文人文环境,是华人之间自己玩,有更多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场景。
陶次瓦 回复 悄悄话 分析清晰实在,完全同意。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很客观,很实在,也很专业,对大陆环境介绍的也实事求是,具有回国养老的参考价值,颇有些类似--养老生活的导航。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济能力及身体健康情况,还有家人等。很难说哪里更好。适合自己的就好。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