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开老人护理公司的日子 (三)
(2014-10-10 11:51:07)
下一个
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从事专业居家老人护理与从居家保姆服务有什么区别?实际上区别很大,只是国内在此之前没有专业居家老人护理服务而已,从而使得保姆服务覆盖了居家护理的所有内容。
我个人认为专业居家老人护理与保姆服务最大的不同有三点:一是专业居家老人护理服务在统一持续的管理之下运作的;二是专业居家老人护理关注的是健康和医疗护理方面的(NURSING)服务;三。从事专业居家老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专业培训认证。
当时,看到国内护理人员的缺乏以及专业水平不高问题,我在北京的顺义租了一个大院,作为公司的员工培训基地,每个上岗员工必须接受至少半个月专业培训,培训期间,公司承担学员所有的费用。每周要求不在岗或正在培训的员工参加一次由北京国际基督教会组织的养老院志愿者服务,以保持员工的服务激情以及”手感“。后来,赵宝刚拍了个电视剧叫“老有所依”,里面的老人院,就是我们作为志愿者的那家老人院。
”金色时光“一直被我视为国内专业老人护理的试验田,我在这里进行很多尝试,例如前面已经提到的网络推广、居家老人护理服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人员招聘和培训的模式、老人主要疾病特别护理程序的建立、客户满意度与员工满意度的评估、连锁及加盟业务的建立、护理公司企业文化的建立等等。
现在养老在国内是个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并不是清楚养老在目前中国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很多人(特别是地产商)很容易就认为,养老就是给老人盖房子嘛,或建立个所谓老人社区;要不就是建立一个居家养老公司,最后发现越做越像个保姆公司。现在,也有很多外国养老机构涉及到国内的养老行业,我个人至少现在不看好他们,因为他们在进入国内市场的5年之内一定在纠结在”如何本地化“的问题上。
现在有很多人都愿意从事养老事业,我个人不能囊括养老的所有内容,单说老人护理服务,我必须说,它是一个”激情燃烧“的BUSINESS,它也是基德的社会服务;它不是暴力行业,甚至在目前的中国,它还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它的管理内涵非常复杂,它必须要面对人的软弱、人性的阴暗面,以及人的死亡等等。但是当你面对那么多需要帮助的老人时,你那时才可能体悟到你从事这个工作重要性和意义,甚至你能体验到你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时,那么贫穷的老人生活在狗窝一样的老人院就成理所当然的,路由冻死骨也正常了,中国人著名的“冷漠”眼神也不就正常了吗。在美国和加拿大,你什么时候看到有老人在大街上要钱的?都是年轻人。政府管穷人、管老人!政府不管穷人、老人,让像“金色时光”这样的公司管?就是雷锋也会吓跑的。这时,大家可能突然清楚什么是“中国梦”了
加拿大的情况与美国不一样,护理中心要排长队LONG LIST,往往老人死了也没排上。我非常不喜欢中国人喜欢说的高端这个词。因为它只是简单地用钱将人划分等级,美国我不清楚,但我来加拿大学到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公平”。在专业面前更要公平。
在北美,较大的纯私人护理机构所占比例大概只有12%,绝大部分是社会医保和社保挂钩的。与医保和社保挂钩的护理机构收费大体一致,作为一般人应该是可以接受其收费标准的。除非你是富人或是收入很高。
因此,我在做市场细分市场时,我会有层次概念;但在服务理念中决不能有低端或高端之分!
我本人对老人护理有兴趣,也是因为自己的一位亲戚在最后的日子里入住护理中心,每个月的花费特别高,子女也非常辛苦。
所以,从我自己的有限经历,我觉得按照经济能力,老人护理有明显的低端,中端,和高端。
比如,低端是老人在自己家里,护理人员上门服务。这样的服务对瘫痪这样的病人就不合适了,因为很多专门的器具不可能在家里设置。而且这样对其他家人影响特别大。比如,我无法想象一个准备高考的孩子可以在这种环境下学习。
中端可以是老人住在专门的护理中心,这样老人有专门的护理环境和设备,对其他家人的生活影响也不大。这样的护理中心没有医疗人员和设施,老人如果有什么情况,就比如发烧,都要转到医院,病情稳定了,再转回来。现在好一点的医院,往往还没有床位,只能在走廊上住着。对于一个瘫痪在床,风烛残年的老人,这样转来转去,让人觉得非常残忍。
高端可以是有医疗人员和全套检验设备的护理中心,比如三甲医院里可以让病人长期居住的高干病房。
所以,“专业服务”如果在服务者的态度上没有差别,在服务的种类上差别还是挺大的。我推测,国内95%的人,家庭经济收入只能负担居家护理。高水平的,医护一体的长期护理,大概是官员和千万富翁的专有领地。
”金色时光“是个小公司,是个试验田,它自身有很多问题、不足和局限。但我个人认为“金色时光”经营理念和战略是符合中国目前市场需求的。“金色时光”基本上不缺客户。
我估计在5-10年之内(这是最保守的说法),中国不会出现医保COVER各类老人护理服务这种情况,否则,我们大家谈的就不是中国的事情了。
我们现在大都专业市场专家很习惯地把老人护理市场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我只能说这是不懂专业的最明显表现,我送给他们就一句话:客户的满意度来自与你的专业服务!专业服务!
1. 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我是市场和企业管理背景,之所以我学老人护理,是为了我的经营目标不至于走偏,以及使我对以后的发展有个清楚的认识。现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养老市场,所以人才固然就缺,而且是奇缺。
2. 社会保障体制对于老人护理行业的直接影响有两个:一是服务支付,二是,服务的监管。实际上二者是互为关联的。而中国因为没有支付体系,所以监管的意义就不大。
3.文化传统,这个话题有点复杂,但基本上习惯、习俗、传统、道德、人性等等方面内容。
4. 关于政府:是否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政府系统是否存有自我的利益关系?等等。当你发现中国养老体制出现问题时,这时你可能突然意识到,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对于我们每个老百姓生活是有多么大的关联。
博主列举了三大硬伤:
1. 社会保证体制不健全。西方国家的养老支付系统是建立在健全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上。而我们呢?自掏腰包。有是事实必须要让大家知道,专业老人护理的收费应该是很高的。
2. 人才缺乏。
3. 文化传统。
(4)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政府。
想请博主再详尽地说说这三方面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1. 社会保证体制不健全。
那么在社会保证体制健全的国家,要么国家直接经营养老院,或者是国家规定价格和服务,付费给私营公司办的养老院。也有与健保系统无关的私人养老院,那收费就很高了,绝大多数人负担不起。
像美国的Medicare和Medicaid负担了大部分的老人养老,是政府付钱给私营公司或者是非盈利单位,让他们提供服务。美国Medicare的付费标准是有名的低,很多医生都不愿意收治Medicare的病人,好像也没有什么美国公司靠Medicare的老人保健来发财的。
在Medicare以外的老人保健,也有巨大的价格压力和差异化服务的压力。而且市场容量有限,只能针对千万富翁以上的阶层。
中国的医保很不好,很多基本的服务都要患者自己花钱。想当然地推测,中国市场留给私人公司的份额应该比美国要大。至少美国病人住院时所有工作是护士干,中国病人住院时所有事情要自己花钱请护工干。这个多出来的私营市场就非常大了,尽管不太适合大公司进入。
“金色时光”是针对中等收入人群还是根本不考虑医保的高收入人群?如果在争取客户上有困难,是曝光,价格,服务档次,还是其他?
2. 人才缺乏。
博主自己学了护理,公司的人才系统就有了根基。博主又花了大心思培养人才,但还是列出这一条。那么人才问题的结症在那里?是工资太低,工作条件不好,导致员工流失太快?是公司结构优势不明显,导致员工学会护理技能以后很快自己独立运作(像美国的水管工和音乐教师,不需要再有一个公司来组织)?是高端客户的要求没有办法被公司培训出来的员工满足?是中低端客户无法支撑优秀员工所要求的工资?是中国人都不愿意干护理,以至于公司能招到的员工都无法提供与工资相称的生产力?
3. 文化传统。
想当然地推测,一位老人生活无法自理了,往往还有其他慢性疾病,不可能由子女照顾,至少要请有专门技能的护工。老人只要自己还有一点钱,或者是子女能拿出一点钱,都愿意送出去护理。尤其是中国居住条件不好,住处狭小。我想不出中国文化传统会阻止老人出钱使用“金色时光”的服务。是中国人都特别孝敬老人,子女们都能长期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还是老人们宁愿自己受罪也不花钱请人照顾?
(4)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政府。
商标和税收等等政府行为,确实很让人头疼。没有商标,是不是有人冒用“金色时光”的名义来欺骗客户?税收是不是高到使公司无法盈利,无法发展的地步?据说中国很多行业要么逃税,要么倒闭。“金色时光”是否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具体经营“金色时光”时,最大的困难是让潜在客户上门问价,还是让潜在客户签单,还是让已付费客户不取消服务?
希望博主不吝赐教。
1. 社会保证体制不健全。西方国家的养老支付系统是建立在健全的社会医疗保障体制上。而我们呢?自掏腰包。有是事实必须要让大家知道,专业老人护理的收费应该是很高的。
2. 人才缺乏。
3. 文化传统。
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政府,当政府成为一个利益集团时,你会发觉很多事情本来是理所当然的,可到政府办的时候,就变复杂。比如,金色时光申请注册商标,到了公司关门,还没拿到其注册的商标,一共等了4年;税收优惠,老人院有,而我们就没有,我问税务部门为什么,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合理;政府部门一定要HOLD住标准这个大生意,尽管他们什么也不懂;标准的落实和检查100%地走过场。
当一个社会体制不能达到“老有所依”时,大家只能想尽办法多挣钱,为了养老。越是这样,越没人关心社会保证体制的建立,真正倒霉的是谁???
听来一个故事。
说国内某老年护理机构,护理人员把行走不便的老年人捆绑在椅子上,双手捆在椅子的扶手上,再在老人的身上盖上一床毯子。为了省却服伺老人上厕所,他们就控制他/她少喝水。所以,外人看上去,老人坐在那里,一坐坐一天,一切安好如常。殊不知,在老人却是苦不堪言,度日年如。
但是博主在经营五六年后因为家庭原因放弃,都没有转卖,在2010年的市场上都没有资金愿意接手。
而且,好像有人在黑这家公司:
http://bj.city8.com/canyinfuwu/2174803_QEKQ6.html
公司的核心经营业务是“中度(半自理)和深度(不能自理)的老人健康护理服务”,这应该是刚需,而且老人和家属愿意花大钱,医保不付也关系不大。不过,公司又强调“居家”,应该本身没有病房和床位。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家属宁愿付更多的钱去康复中心。
恳请博主介绍更多的细节,尤其是公司经营的困难,让有志于老人护理的人能够积累经验。
BTW, 非常佩服楼主的专业精神和passion (激情?)。
如果在北京,我们的父母们都是潜在客源啊。touch wood!
我也曾经考虑过在国内搞个老人护理服务,就是因为这句话,放弃!这个服务,需要社会的硬件软件环境配合,不然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