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随心走

纤纤世界, 泥喃絮语。
正文

题海战术,MATHCOUNTS比赛成绩,和其他

(2014-01-07 09:23:38) 下一个

大多数人会同意, 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作许多许多的题,尤其是针对某项比赛的题,如MATHCOUNTS。 前些年,TEXAS队连续几年在Kevin Chen, Bobby Shen 带领下取得了全国第一或第二的好成绩。印象中,TEXAS队教练在介绍其经验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他每年会要求队中的孩子把90年到最近一年所有的考题按考试的要求全部作一遍。我也曾亲眼见到NC的教练将以往考题和习题重新编排,装订成厚厚一本,队中孩子人手一册。

 问题是,孩子做了许多题,尤其是针对某项比赛的题,而且也取得了好成绩,是不是他(她)的数学水平,或者说,对数学的理解,潜能的挖掘,就有了大幅的提升呢?我见过或听说过,MATHCOUNTS拿了州里第一的孩子, 到高中后,数学平平。 当然,有的孩子, 如Bobby Shen, Calvin Deng 等, 不仅MATHCOUNTS成绩优异,而且高中奥数也很突出。 我常在想, 这些孩子, 除了天赋外, 还有哪些不一样的?

 我的理解, 比赛要准备,但不能就为了比赛。如MATHCOUNTS, 就内容而言, 并不是太难, 但要求速度。如果孩子为了在MATHCOUNTS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花很多时间去练习速度,就得不偿失。这时候, 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新的更难的数学知识上。 当孩子对相关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回过头来,会觉得MATHCOUNTS的东西非常简单。 David Yang 7 年级时,就取得了USAMO Winner 的第12名, 在同年的National MATHCOUNTS, 他几乎得了第一 (或者说, 他本应得第一),真正得原因就是, 当时的他,觉得MATHCOUNTS 很容易。 

同样的原因,这些孩子就容易过度到更难的高中奥数准备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