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僧扫塔的四种境界 (zt)

(2024-06-23 09:09:55) 下一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3458058647536382

唐僧扫塔的四种境界

满架蔷薇  IP属地: 陕西
0.472字数 1,057阅读 2,169

今天闲来无事,看到一段小视频,是“百家讲坛”栏目中的赵立平老师讲唐僧扫塔中的深意,我觉得很有意思,特此记录下来。

在《西游记》原著和电视剧中,都有唐僧在祭赛国的金光寺扫塔的情节。唐僧扫塔是从下往上扫的,这一点似乎不合常理,但这正是作者的用意。唐僧扫塔中包含了道家和佛教对精神提升的四种需求,那就是: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

1.起点低

唐僧扫塔是从下往上扫的,这一点不合常理。但是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从最低层开始的,而不是从最高层开始的。它告诉我们,人生的进步路上,你不可能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层次和境界。我们的起点都是很低的,你不管有多高的目标,多大的志向,你的起点肯定就是特别低的。因为起点低,我们就应该不忘初心,常回顾过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不要急着去否定。只有这样,我们的进步才更扎实。

2.当下净

当下净指的是唐僧在扫塔的时候,只有刚刚扫过的一层是干净的。当他再往上扫时,就会发现刚才扫干净的那一层又脏了。但那又怎样呢?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只要把眼前这一层扫干净,活在当下就可以了,没必要纠结于过去。

3.回头脏

当唐僧扫塔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一边向上扫,就会发现曾经干净的楼梯它又脏了。只要扫塔一直继续,下面扫过的楼梯也就一直会继续脏,看起来这个扫塔没有任何意义。但这件事继续的意义说明什么,说明他现在的境界提升了。如果你回头看过去做的事能发现问题,那说明你今天提升了。如果你回头看过去做的事全是光荣和精彩,说明你今天退步了。所以成长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回头看过去一堆问题,这叫回头脏。

4.平常道

平常道讲的就是你不要小看扫塔这件事,真正的修炼不是移山填海、不是呼风唤雨。真正的修炼就是家长里短、擦桌子扫地,擦桌子的时候认真擦,扫地的时候认真扫,把眼前应该做的事情扎扎实实做好,这是提升的根本境界。

真正的最高修炼是什么,就是把过去、未来的纠结、担忧、焦虑都放下,做什么事儿都能干净的、专注的、直来直去的关注到这件事上面,这种状态叫平常道,所以大家不要小看擦桌子扫地,那也是真正的修炼,你在擦桌子扫地、吃饭睡觉的时候能够神是拢的,心态是平的,注意力是集中的,那你的状态就有了,你的境界就有了。

唐僧扫塔就是告诉我们家常洒扫之事,如果你能聚拢精神,专注去做那也是修炼,真正的修炼不在天边,不在深山,真正的修炼就在平常生活之间,上班我们就安心上班,下班我们就安心下班,修得一颗平常心,保持一份平常道,有了这份平常心,你做任何事情都会做得特别好,而且功德也会特别高,境界也会特别高。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505706560366394

 

前言:

?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唐僧扫塔的故事深入人心,让人们对其内涵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唐僧扫塔的方式与我们日常的清洁习惯有所不同,这其中蕴含着佛家的修身智慧。本文将探讨唐僧扫塔故事背后的人生大智慧,引领读者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向上的修身之道。

佛家智慧贯穿唐僧扫塔故事

唐僧扫塔的故事源自于《西游记》中,金光寺明珠被盗,僧人受冤罚。唐僧为了为僧人辩护,立下誓言,扫净宝塔。他沿着宝塔,自下而上地扫除每一层灰尘,如同平凡人生中的种种挑战,需要逐一克服。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个独特的扫塔方式,似乎与现实生活中的清洁习惯不合,然而背后却蕴含着佛家的修身智慧。唐僧扫塔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需要以一颗平静的心态,从容面对,不被外部的困难左右。

唐僧扫塔故事中的“当下静”和“回头脏”,体现了佛家智慧的精神内涵。一位名叫慧海禅师的慧明禅师,向有源禅师传授修行之法,简单明了地告诉他“用功,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种平和的态度让人深感敬佩。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在追求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不必过分纠结于杂念,只需专心致志于当下所做,便能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力量。

1、深入探讨“当下静”之道

佛家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当下静”的重要性。过去的心不可得,未来的心亦无定数,唯有珍惜眼前,过好每一个“今天”。正如佛陀所言:“过去已去,未来未到,生活只在当下。”当我们放下对过去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担忧,静心面对当下的一切,才能更好地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应当拥有一颗淡定无为的心,去感受每一个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保持当下的宁静和平和,来提升心灵的纯净度。例如,在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界干扰影响,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唐僧顺着宝塔从下往上扫,正是一种以“当下静”为核心的修身智慧的体现。

2、阐述“回头脏”之道的意义

“回头脏”作为佛家智慧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提醒人们在修身修道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对自身的反思和自我督促。六祖慧能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强调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和智慧,只是需要用心去发现和认知。当唐僧扫过每一层塔台,回头望去,发现之前扫除的灰尘又重新落满,这并非徒劳无功,而是提醒我们,只有通过持续不懈的反思和自省,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回头脏”之道教导我们珍惜每一个反思机会,每一次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刻,都是提升内心修养的契机。唐僧扫塔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上,只有通过回头观照、深度反思,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实现真正的内心升华。

3、唐僧扫塔故事启示人生之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着自己的塔要扫,有着自己的困难要克服。当我们能够理解并践行“当下静”和“回头脏”之道时,便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贯彻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唐僧扫塔的过程就像是我们一生的修行之路,需要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只有在保持专注当下、不断自省反思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修为,达到心灵与内在境界的升华。

最后,让我们牢记这句警示和激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唐僧扫塔的故事,不仅是一则佛家智慧的寓言,更是对我们人生境遇的启示和警示。希望每位读者在面对人生挑战时,都能够谨记唐僧扫塔的故事,以“当下静”和“回头脏”之道,坚定前行,不懈追求内心的深层升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