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漂

漂如浮萍,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宿命 (笔名绪蜚/萍漂/杰夫。本博客所有博文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原创。如转贴请先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正文

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 天才的 《施氏食狮史》

(2015-01-20 20:16:59) 下一个


上个世纪,围绕汉字拉丁化,曾经有好多争议,并提出拉丁化主张并部分付诸实施。

有感于中国之落后,知识阶层开始反思汉字

国家长期的积贫积弱,促使知识阶层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教育之落后,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有感于此,一批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改革甚至废除汉字,走拼音文字的道路:

    谭嗣同(1865-1898):“尽改汉字为拼音文字。”

    钱玄同(1887—1939):“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汉字的罪恶,如难识、难写、妨 碍教育的普及、知识的传播”,“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 字,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陈独秀(1879—1942):“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鲁迅(1881~1936):“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能自己死。”

刘半农(1891-1934):“汉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

北大校长蔡元培直接了当地说:

     蔡元培(1929─1930):“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

瞿秋白的评论最有意思,不惜以最丑陋的词汇形容汉字之落后,必先除之而后快:

瞿秋白(1899.1-1935):“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必须罗马化,就是改用罗马字母,要根本废除汉字。汉字是十分困难的符号,聪明的人都至少 要十年八年的死功夫……要写真正的白话文,就一定要废除汉字,采用罗马字母……,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实行拼音化文字改革曾被认为是当时世界文字发展趋势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很快实行了文字改革。1921—1932年,苏联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拉丁化文字改革,把原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改为拉丁字母,给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出拉丁化文字;1936—1940年,又放弃拉丁化,改为斯拉夫化,把新创的拉丁化文字都改成斯拉夫 字母。

在苏俄的影响下,外蒙古起初把老蒙文改成拉丁化字母,后来在1941年向俄文学习,也将拉丁化字母改为斯拉夫字母的新蒙文。

40年代中期, 越南、朝鲜和日本这些汉字国家也进行了文字拉丁化改革。1945年越南成立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废除汉字,定以拉丁化的越南拼音文字为法定文字。日本也在1946年开始汉字简体化、拉丁化改革。

此外,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也进行了文字改革。如194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拉丁化的印尼文作为法 定文字。



周恩来总理感慨:电报世界汉字影响通讯

首先应该看到,汉字拉丁化主张是在当时世界文字改革呈现拉丁化趋势的背景下提出 的。季羡林回忆:“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周总理在日内瓦就很感慨,大会发言用拉丁文字和其它字母的国家,第二天可以见报,就这么快。而中国呢,先把外 文翻成汉文,再把汉文翻成字母,再用拉丁数字来代替,打回国内,在国内再根据拉丁数字翻成汉文。汉字影响通讯,罪莫大焉。”王岳川:《东方思想应该世界化 ——我与季老对话燕园》,北大书法艺术网(http://shufa.pku.edu.cn)。

所以把外电传回国内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编码:
外文-〉 汉字 -〉 拉丁字母 -〉数字

译码:
外文 <- 汉字 <- 拉丁字母 <-数字

可见,拉丁文字具有优越性,这在当时是很多人的共识。所幸在50年代的文字改革过程中,中共没有冒进,将汉字的根本改革完全拉丁化付诸实施。其次,应该肯定这一主张在新中国初期文字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没有 “拼音化方向”的指导,就没有后来作为学中文拐杖之用的汉语拼音方案。

毛泽东明确提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文字改革尤其是拉丁、拼音化文字改革,在当时的世界俨然已是大势所趋。这不能不引起毛泽东、刘少奇等的关注。1950年2月1日,刘少奇写信给 中宣部负责人陆定一、胡乔木,指出要研究亚洲邻国蒙古、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字改革经验,以便为文字改革制订方案。(参见《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1951年春,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的主张。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12月,吴玉章任常任理事会主席。

1949年后,所谓《文字改革》,就是要废除汉字,实行拼音化或拉丁化的道路。

赵元任:拼音化万万不可

五十年代,汉字拼音化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行。远在美国的
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的赵元任先生大声疾呼,汉字全盘拼音化万万不可!不仅口头呼吁,还写了这篇著名的奇文《施氏食狮史》(文附后)。文章原题《石室诗士食狮史》,目的为阻止50年代初期有人提议汉字全部拼音,同时赵元任还用英文写了一篇说明,题为 《Story of Stone Grotto Poet:Eating Lions》。

请你抹去汉字只读拼音,或者只听录音,你能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

看来,要避免割断与传统的联系,完全废除汉字确实是很难行得通的。


附: 《施氏食狮史》
《shī shì shí shī shǐ 》

shí shì shī shì shī shì,shì shī,shì shí shí shī。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有一位姓施的诗人,他的名号叫石室诗士。他特别嗜好狮子,发誓要吃十头狮子。

shī shì shí shí shì shì shì shī。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姓施的常常到集市里看狮子。

shí shí,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十时,适十狮适市。
十点钟,刚好十头狮子来到集市。

shì shí,shì shī shì shì shì。
是时,适施氏适市。
这时,刚好姓施的(也)来到集市。

shī shì shì shí shī,shì shǐ shì,shǐ shì shí shī shì shì。
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姓(施)的看这十头狮子,仗着箭的力量,使这十头狮子死了。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shī,shì shí shì。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姓(施)的收拾这十头狮子,到石头做的屋子。

shí shì shī,shì shǐ shì shì shí shì。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头做的屋子很潮湿,姓(施)的命令侍者擦拭石头做的屋子。

shí shì shì,shì shǐ shì shí shì shí shī。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
石头做的屋子擦(好了),姓(施)的开始尝试吃这十头狮子。

shí shí,shǐ shí shì shí shī,shí shí shí shī shī。
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
吃的时候,才知道这十头狮子,实际上是十座石头做的狮子的尸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ljwxc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nr2013bnc' 的评论 : 既要照顾到与时俱进,又要照顾到与传统连接,汉字加拼音,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pnr2013bnc 回复 悄悄话 漢語拚音,加上電腦化,大大簡化了中文漢字的輸入。
漢字的辨識、書寫,有助於人腦功能和智力的提升。中文的完全拉丁拼音化已沒有必要性。
ljwxc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na-Sun' 的评论 : 谢谢关注。这不是一个新的论题,但是今天仔细想想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大家再探讨。

中文(字)之难学难记,于ABC对学中文的态度可见一斑。这也是个与汉字拉丁化相关的论题,需要长篇大论才能谈透。
Diana-Sun 回复 悄悄话 从他人的博客跟读至此。同样是讨论汉字简化的论题。
个人认为这篇的观点比较中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