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个人资料
bobby4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苏州评弹为什么没落了

(2016-10-04 16:49:11) 下一个

 

苏州评弹曾经是受到长江三角洲千万听众喜爱的地方性传统艺术节目。

太平天国之后的上海成为人们欣赏评弹艺术的第二个中心,到清末民初则出现了苏州评弹繁荣昌盛的第二个高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多年的战乱,使得有钱的苏州人携带细软跑到了上海的租界做起了寓公。再则,上海的大型游乐场也高待遇聘请苏州的响档艺人来坐庄。苏州评弹却在上海这个十里洋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叶的私家电台,为苏州评弹的推广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不能被忽视。另外,上海这个海纳百川的地方所具有的兼容性,各种艺术在这里形成自己独特的海派艺术。于是苏州评弹的两足鼎立也促使了艺术上的竞争。

 

苏州评弹进入上海之后,书场、电台和有钱人家的堂会等等使得成了名的艺人的演出日益繁忙,艺术上的竞争促进了艺术上的发展,只要能在上海站稳脚跟的艺人,到各地也备受欢迎。行会组织的分化也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竞争。苏州评弹的中心已经从它的故乡苏州移至到海纳百川的上海,包括苏州的很多骨干(所谓的响档名家)大多都坐庄上海,仅在年底的才回苏州过年,年末的苏州评弹会书也形成苏州上海两地同时进行的格局,很多成名的苏州评弹艺人因为常年在上海讨生活,有的干脆把家都安在了上海。苏州的听众想念他们,反而寻至上海恳请他们回苏献艺,于是就有了魏珏卿等少数绝顶名家每天坐火车日夜两场往返于苏沪两地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五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苏州评弹艺人们就积极参与、熟悉生活创作新的作品。这在当时看来都具有进步而又积极的意义。但是领导在对待传统书目和传统习惯上等问题上还是存在着过激的行为,这种过激的行为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越演愈烈。现在人们在回顾过去的时候,都比较注重强调十年浩劫对评弹艺术的摧残,其实很多理论和行动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了的,苏州评弹界的所谓“斩尾巴”运动(即禁止说帝王将相、儿女私情的传统书),说穿了和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在行为和指导思想上没有什么两样,后者只不过在程度上更激烈些。。

 

比较聪明的苏州评弹艺人如蒋月泉等人受到京剧界大腕成立国家剧团的启发,也向当时的文化局方面提出申请,要求成立国家剧团,很快就有了苏州评弹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正式的剧团――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后改名为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即现在的上海评弹团)。当年同时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的十八个艺人放弃了个人的高收入自觉投入社会主义改造,不管是不是含有投机的成分,榜样作用不可否认。后来苏州、常熟和上海各区县纷纷成立了集体性质的评弹团体,隶属各自的当地文化系统由于纵向体制的束缚和频繁的政治运动,长篇演出的荒废和对传统书目的挖掘整理的乏力等等,都为今天的苏州评弹走进了死胡同埋下了不良的根。

 

文革之后更行各业都在提倡改革,所谓的大锅饭制度的弊病越来越明显,以过去名家林立的上海评弹团为例,很多大牌艺术家没有演出却需要支付很大一部分的薪水,在事业单位自负盈亏,国家不再包办的形势之下,上海评弹团缺乏区县小团体的那种 灵活的包干做法,唯一的出路就是凭借自己的资料优势――这里的资源是被垄断的国家体制上的优势,从改革开放年起,几乎年年都去香港抓钱,这为后来各种各类各级评弹团不再立足江南城乡码头书场而将评弹艺术晋京或者去香港。长江三角洲,从城市到农村,苏州评弹能够演出的场地越来越少,听众只限于老年人,真正是在走向没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