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个人资料
bobby4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社会的不公,武侠小说还是有市场

(2016-03-12 09:24:13) 下一个

社会的不公,武侠小说还是有市场

 

目前中国社会,读武侠小说好像不成为风气,有些人以为武侠小说渐渐衰弱。但是武侠小说的阅读需求仍在。近十年来武侠小说还是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武侠小说还是挤占了小说的部分阅读市场。

 

这其中,网络传播的武侠小说以及与之而来的全新阅读模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网络文学兴起,类型阅读的付费模式直接跳过了传统纸质出版的流程,实现作者到读者点对点的互动。写作的门槛降低,只要有时间,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读者,作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各种小说类型、故事架构和行文风格的作品都唾手可得,读者的选择实现了极大的丰富。武侠小说也挤身在中,游刃有余。

 

网络阅读也根本性地变革了作者获取稿费的方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作家赚取稿费的方式都停留在报刊连载或者纸质出版的阶段,与现在作家大相径庭。如今一部小说在某网站上线后,当读者阅读完十几万到几十万字的免费部分后,就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付费阅读之后的内容,大约每千字3分钱。虽然单价不贵,但是优秀的网络作家依靠巨大的阅读量和日更数万字的产出,堆叠出数字巨大的稿费,一些新武侠小说作者都是年收入千万级的网络作家,他们所写的作品,没有一部是纯粹的武侠题材,但他们获得收益的方式却直接而快捷。

 

在题材上,修真、穿越、盗墓等题材的武侠小说,更富有想象力,有穿越时间、空间的魔幻主义色彩,情节天马行空。互联网思维天然地渗透到网络小说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游戏改编、电影IP的运作都更加快捷,易于实现。以上这些都是传统武侠小说不具备的。

 

武侠小说所倡导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机智勇敢地惩恶扬善、扶贫济困的侠客精神,往大里说就是金庸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长期存在于中华社会中的民间精神,在当下社会再被人们视为精神需要。

 

一方面,法制的健全,使人们可以用更为文明的方式伸张冤情、寻求公平,不再需要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来为自己报仇雪。但是,社会上还是有很多让人们心中不平的事件产生,因此武侠小说还是大有市场。

 

再看一般中国人所了解的武侠小说发展情况,说明武侠小说是中国人的不可少的精神依托。

明代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被誉为武侠小说的萌芽,这部书里最具有武侠特征的人物是武松和鲁智深身上都有先秦侠风,而鼓上蚤时迁又是第一个能穿房越脊的人物,对后世武侠起了很大的启蒙作用。

然到了清代中期出现的《三侠五义》,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长篇武侠小说,对中国后世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三侠五义》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提纵术等)、江湖勾当(如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如冲霄楼)种种名目之演述,均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

这两部作品它们奠定了中国武侠小说的基本形式和模式。

一直到港台的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古龙的《楚留香传奇》、温瑞安的《四大名捕》等等武侠小说都在它的影响之下,直到今天的武侠小说也没走出这个模式。

但是,武侠小说得到真正发展并呈现出一种繁荣现象,却是民国期间的事。

辛亥革命后,人们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武侠小说也异军突起,它以独特的武侠们的侠义精神传统深得人们喜爱。武侠公案、短打评书盛极一时,例如《五女七贞》、《永庆升平》、《小五义》,民国《三侠剑》、常杰淼的《雍正剑侠图》等纷纷问世,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王度庐的《卧虎藏龙》,还珠楼主(还珠楼主,本名李寿民)的《蜀山剑侠传》。

在民国武侠小说作家中,还珠楼主也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语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汇贯通于小说之中。其著名小说有《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和《云海争奇记》等40部。也有武侠小说作家将武侠与社会生活方面结合得是十分紧密的,常常是通过武侠思想与社会现实的脱节来批判社会的黑暗,在写武侠们的可敬可爱的同时,也写出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壮、感慨与无奈,他们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钱镖》和描写白莲教起义的《黄花劫》等。郑证因当年的《鹰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将武侠的豪气与精妙的武术与惊险的情节融为一体,并特别注重武术技巧的描写。其一生一共创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为当时作家之最。被人称为技击武侠小说一点也不为过。

 

早在二戰前三、四十年代,香港已經有人寫武俠小說,是為南派。南派寫少林寺,講真實功夫,最時興談洪熙官、陸阿彩、五枚師太等人的故事。硬橋硬馬,招式有根有據。出名的作家有我是山人、我佛山人、幽草等。1954年,太極拳吳公儀與白鶴拳陳克夫兩派罵戰,澳門前特首何厚鏵的父親何賢邀請他們在澳門決鬥。其實吳陳兩人輩分不同,比武根本不合規格,但社會議論紛紛,《新晚報》的金堯如於是提議連載武俠小說,由羅孚推行。羅孚找到了梁羽生,只因梁很喜歡下象棋,似乎國學基礎好,感覺可以勝任。其實梁從沒寫過,又不懂功夫,不過很快就寫出大受歡迎的《龍虎鬥京華》。後來梁忙於稿約,又找了《大公報》的查良鏞(金庸),他基於少時在浙江海寧聽聞乾隆是漢人所生的傳說,寫出《書劍恩仇錄》。新武俠從此起,武功都是自己凭空想像出來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香港的武侠小说是由一些报人兼职的作家产生的。适应了当时香港社会小民的压抑精神生活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商业运作,这些武侠小说的作者也为中国内地读者熟悉,如金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