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当你有点钱的时候,就要学学曾国藩的韬光养晦
根据中国人的观点,享受生活中太多的幸福,就是‘折福’。人们对钱的态度始终是若即若离,飘忽不定。即使腰缠万贯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暴露自己的富足。
在美国的中国人中,有许多事业成功,腰缠万贯的人士,应该怎样处世和守成呢。
被称为晚清“天子之下第二号人物”的曾国藩,原是文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让天下人倾慕。就连后世的蒋委员长都对他拜服得五体投地。曾国藩深谙官场和养生之道,对儒家的入世和黄老的清静无为了如执掌。
曾国藩在大量的家书中告诫子侄晚辈,千万不要养成骄奢之气,他把“养鱼、喂猪、种菜、种竹”看成“家政四要”,他明确指出了子孙如何“守成”的具体纲要:
“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不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泽可及八至十世。”
曾国藩开列的这份“预测警示表”,属于他教育小孩的“治家格言”,话语不多,却令人生畏。天底下没有“铁打的富贵”,也不存在“生根的贫穷”,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千万别对眼前的繁华抱任何“千秋万代”幻想。
说到底,最棘手的核心问题还是一个字:“钱”。尽管他在家书里刻意回避这个词,而频繁出现的“奢侈”“勤勉”“淳厚”等语汇,无不指向做人与对钱的态度。
中国人讲韬养、喜欢中庸,老子崇尚的社会模式简直是一团和气,皆大欢喜,“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似乎把话说得太过绝对化了,王夫之就在《老子衍》中质疑道:“争,未必起于贤。盗,未必因为难得之货,也未必乱于所欲。”
看起来,人的本性有向善、也存有向恶的那一部分。《道德经》希望社会道德豢养在简陋的温室和粗糙的花瓶里,那些乱人心性的物欲、名利全部被隐藏起来:如果是好东西什么都没见过,莫非就心如止水了吗?这种掩耳盗铃的理想主义理论却得到了后世的共鸣,人们一边贪婪地捞官、捞名、捞银子,一边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绝大部分人都能在得手之后,皈依简朴的老庄哲学。起码这种温和的说教不张扬,不高调,不卖弄,能获取广泛的认同和普遍的亲切感。“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曾国藩有本事杜绝众人的“红眼病”实乃韬光养晦之高手。
齐家? 六个女儿(一个早夭)4个都被他嫁得好惨。 只剩老幺还勉强,其丈夫被左大人提携。
他不是象以前的GCD说的那样不堪,也不是现在有些人说得那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