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建国史塑造了美国式的枪械射击文化
美国的建国史,是一群欧洲人在美洲大陆上不断开拓出来的。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无论是狩猎动物获取食物、防御土著或者其他殖民者的进攻,又或者攻击他人,枪械都是绝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方面,由于当时工业能力的匮乏、整体文化素质的非常低下,枪械结构简单、可靠,易于维护、修理就成为最为重要的性能。因此在很多老式枪械上,和当时工业发达、讲究机械工艺文化的欧洲的产品相比,美国产品更注重结构的简单可靠,而对需要较复杂结构实现的功能很反感;对于总体结构的倾向更强调实用和低成本,而不像欧洲产品那么苛求零件的细节质感和设计格调。
这种差异的影响直到今天还存在:欧洲人往往喜欢一些需要用更复杂结构设计来实现的辅助功能设计。比如二道火扳机在扣动的前段很轻,在最后一段却会突然变重,以提示射手步枪即将打响。又比如前推式设定扳机正常扣动时较重,但射手准备进行非常精密的射击时,只要先向前推动扳机,此后只要以极轻的力度扣动扳机就能打响步枪。但大多数美国狙击手对于这类设计都抱着相当不以为然,甚至是鄙夷的态度;即使是现代的美式枪械,也多不具备此类功能。
而另一方面,射击作为殖民者的必备技能,催生了美国对于优秀射手异常推崇的习俗。这种追求同样影响了枪械的发展,那就是对于射击精度毫无穷尽的苛求。也正是这种文化氛围,为美国狙击步枪的发展提供了最本源的内在动力。
工业能力发展为美国狙击步枪的进化提供了基础
无论是出于对新兴市场的利润追逐,还是为了躲避连绵不断的内乱与战争;从十九世纪开始,欧洲的大量资本、科学和工程专家都流向美国,对美国的工业体系发展进化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实际上一、二战后美国之所以能获得极为惊人的发展速度,关键原因就在于它掠夺式的吸纳了欧洲几百年文明的精华成果。
这些进步在枪械的发展上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材料水平和工艺精度的普遍显著提升--无论是枪械还是弹药,而这正是决定武器系统精度水平的最根本工业能力基础。另一方面美式步枪的设计也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欧洲风格,各种精密复杂的部件结构开始大量出现。
比如无论是30世纪问世的温彻斯特M70步枪,还是60年代出现的雷明顿R700步枪,它们的枪机都来自于欧洲毛瑟98步枪的变形。但在发射机构的设计上,M70只是由简化到极点的扳机件、阻铁件构成,没有任何保险措施;但在R700上,它就采用了一套结构非常复杂、内部部件繁多的模块化扳机组件,保险功能可以同时锁定枪机与扳机的运动,非常完善。
尤其是在光学工业上,美国在二战后一跃成为顶级强国。这使步枪瞄准镜可以采用更大的镜片尺寸、更为复杂的光学结构设计,并获得更高的光学/机械精度和使用寿命。事实上从30年代开始,限制狙击步枪作战性能的最大瓶颈就一直在瞄准镜的测距方式设计和产品性能上;而正是依靠瞄准镜性能的一再突破,美国先后将狙击步枪的实用射程提升到接近六百米、乃至于今天的一千米开外。
实战经验推动美国狙击体系的进步
在一二战时期,美国狙击步枪的瞄准镜都未能提供测距功能。这使M70等步枪即使本身性能优秀,但因为难以根据目标距离对中远距离弹道进行准确修正,其实用射程也就难以突破两百米的直射距离范围。因此从50、60年代开始,美国的M21步枪、M40步枪上装备的新型瞄准镜都带有测距能力。
但这两款瞄准镜原始设计是为狩猎而开发的,目标用户是文化水平很低的农民和猎户;因此测距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测距的灵活性却欠佳,不仅对测距参照物很挑剔,而且测距的范围也很有限。这些缺陷在越战中形成了很明显的局限性,比如M40的最大射程就被限制在550米左右,远远不足以发挥枪械的全部性能。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M40A1步枪上的瞄准镜开始采用密位点分划测距;在任意距离上,只要视野中存在任何一个尺寸已知的参照物--哪怕是只知道高度或者长度、物体部分被遮挡住,射手都可以非常准确的得到距离。这种测距方式在专业光学测绘仪器中其实早已出现,但是它的具体计算过程非常繁琐;不仅对使用者的数学、尤其是几何基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由于它需要长期、艰苦的高级训练才能使射手用起来又快又准;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抬高了培训体系的技能门槛和成本,可以说是现代专业狙击体系建立的里程碑。实际上今天的每一个现代狙击手,都是大半个专业测绘人员。而这种对于复杂光学仪器使用、测绘技能的高度掌握,又进一步扩展了狙击手的作战深度和广度;使他们在负责直接打击敌方高价值目标、提供精确火力支援的同时,可以良好的兼顾起战场环境监视、火力引导、攻击效果评估等复杂任务。
美国能够成为现代专业狙击体系的建立者和引领者,他们所依靠的并不仅仅是强大的工业实力;更多的对于精确射击的追求、以及注重对实战经验教训的有效总结,并据此积极的对作战装备和训练体系进行改进。不论对于哪个国家来说,这样的传统都是值得思考和参照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