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梅

这是老年人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让人了解过去也充满信心走向未来。
个人资料
bobby41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三国周瑜的千古奇冤

(2014-04-21 21:15:07) 下一个

周瑜被诬心胸狭小的千古奇冤


       澄清世人误解,还原历史真相。

         因为一部“七分虚构、三分真实”的《三国演义》,周瑜让人家喻户哓。但人们所知晓的这个周瑜却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判若两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的人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而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却是一个德才出众堪为中国古代男人楷模、洋溢着汉代风骨和中国古人崇尚的气节之美、慷慨之气、忠义之气的优秀男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军事奇才,是中国古代优秀男人的典范。

       据民间传说原来周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周循颇有周瑜的风范,但周循死得很早。而周瑜的二儿子周胤因为言语触犯了孙权,被发配到了当时的庐陵郡(今江西吉安乌东)。周胤到了庐陵郡,一度落魄不堪,被当地一个姓罗的老员外(也就是罗贯中祖先)收为女婿。两家结为亲家后,代代相传,一直到元末明初,周家为周叙一代,罗家为罗贯中一代。 “罗贯中每次科举考试都落榜,而周瑜后裔周叙却金榜题名,罗贯中心里非常不服气。后来罗贯中随父到山西太原一带经商盐业,常出没茶馆听三国戏曲。当时的三国戏曲都是以刘姓为正统,后人就把周瑜的功劳转移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听在耳朵里,觉得有趣,就把平时听来的改编改编,写成了《三国演义》,他不仅没给和自己有亲戚关系的周氏祖先周瑜平反,还进行了夸张创作来恶搞周瑜,以达到贬损和自己同时考科举的明代进士周叙的目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贾博士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说明不能得罪文化人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