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軟肋你知道吗?》(以下简称“软肋”)一文的作者,从自已的孩子进哈佛这一事实出发,加上一大堆道听途说的议论,否定中国教育的传统和現实,不可取。
各个国家的教育,同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观,現实条件,都有很大的关系。某大哲学家说过,存在即真理,這句话不无道理。中国的教育存在和发展了几千年,到今天这个样子,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上的积贫积弱,统统归于中国的教育。如果一定要這样做的话,中国这些年来科技“井喷式”的发展,又该如何解释?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了呢?
一个人成長环境的文化价值观,对这个人成长的影响很大。到哈佛校園看一下就知道,具有中国,仍至东亚文化背景学生超比例地多。传统价值观念在他们的成长中是否起了一定的作用?“软肋”作者的孩子进了哈佛,可喜可賀,作者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否对孩子的成长起了作用呢?
我的孩子品学兼优,数年前从哈佛毕业,我不得不认为孩子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们对她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灌输。“软肋”作者孩子成功,说不定也应该归功于此呢。中国传统文化观能对美国的教育结果起一些作用,为什么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观的中国教育就象“软肋”作者声称的那样,那么一无是处呢?逻辑上通不过呀。
中国有不少俗话,如“只看贼吃肉,不見贼挨打”,如“只見新人笑,不知旧人哭”,英文中也有不少谚语,如“A swallow doesn't make spring”,這些谚语有共同之处,就是观察评估事物要全面,切不可片面。
评估比较两个不同国家的教育,更应该如此,切不可因为自已孩子在一种教育下的成功而徹底否定另一种教育,更不能把一个教育的长处(如果是长处的话),同另一个教育短处(如果是短处的话)相比较。古代的田忌赢了賽马,但他的“胜利”真的能被解读成他的马优于对方的马吗?这种解读恐怕没有效度(Validity)吧。
评估一种教育,即要看它的“成功”之处,也要看它的“失敗“之处,还要把这两个互成正負的面作比较,看哪一个面大。任何一个在美国生活过一定时间的人都能对美国教育的失敗举不少例子。不信,看看你的身边,那些白人大学生,黑人大学生,hispanic大学生中,缺少最基本的数理化常识,谈“数理化”色变,中国初中学生能信手解决的数理化问題令这些大学生们一“愁”莫展的事比比皆是。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培养的哈佛学生,MIT,耶魯学生,才区区几个,实在太少了。这个教育培养的大多数学生不合格!中国也有过这样的“大学生”,那是“工农兵大学生”,几十年前的事了。美国教育的失敗面大于成功面,这样说可能不过份吧。
任何一个略微知道一些教育理论的人都应该听说过简称为布鲁姆分类法(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根据这一分类,教育应在知识,能力和态度这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据愚意,美国的教育在知识方面的欠缺太大。虽然美国的教育号称培养的是能力,但这三者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知识不过硬,基础不扎实,只是每天幻想有所創造发明,眼高手低,這样的“大学生”我見过不少。
中国教育教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对“死记硬背”的内容并不理解,这是洋人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常見的批评,中国人跟在洋人的屁股后面,人云亦云,确实令人膛目结舌,大跌眼镜,因为每一个在中国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那不是中国教育的现实。
五·四前中国旧式教育,的确是这样,先生让小学童死记硬背古文。这样做有不可取之处,但也有好处。人是会思想的动物,背的东西一多,突然领悟,也是事实。我的外公,算不上国学大师,但他肚子里的经,史,子,集片断,张囗就来,而且用得恰到好处。这都是他幼年时私墊先生让他们“死记硬背“的結果,如果说他对自已记忆的东西一无所知,毫不理解,那实在是冤枉。稚囗小儿,给他们解释“之乎哉也”,怎么能解释得清?让他们背诵,以后自会理解,这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启蒙办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自有神嘛,当然,这是对读过的书要记得而言。
话要说回来,背诵记忆而不加理解的教育方法,不适用于現代科学知识的教学,所以,自五四以后,旧式教育淡出,新式教育兴起,洋人所说的中国人教育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既不了解旧式教育之真髓,更不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現实。请问,哪一位读者的老师当初只让背诵而不花力气让学生理解?我敢担保,一个都没有。
文章的作者似乎说,读书不用记,此言差矣。研究一下有关思想活动的心理学就知道,脑子里记忆的内容,是思想活动的材料,没有这些材料,思想成了空话。举个简单的例子,思维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如一个人的记忆中一个词都记不住,此人如何思维?学英语的人要讲地道的英语,需要用英语思维。这对初学者很困难,为什么?因为初学者的英语词汇量太小。靠字典思维的人,你見过吗?再举一例,一个医生对他在医学院所学的东西一点没记住,只知道哪本书里说了些什么,这个医生,如何进行临床思维?恐怕他连考试都通不过,又怎么能当医生,悬壶济世呢?
学生“不用死记硬背,照样上哈佛“,有見识的美国教育专家对此恐怕不能同意。我曾同孩子在哈佛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同孩子在医学院的教授谈过美国一些人对“死记硬背“的绝对化批评,他们中没有一个同意,我们间就此没有任何分歧。
啰嗦到此,谢谢读完。有一句话不得不提,我的孩子很成功,这不表示我是教育行家,更不表示我可以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指手划脚,肆意批评。事实上,我不是教育行家,在此只是根据逻辑和我所知道或经历过的事实,谈一些个人看法而已,是焉非焉,幸三思之。建议有兴趣者多了解些专家的意見。记住:“兼听則明,偏听則暗”哟。
我们应该拥抱西方文明进步中好的东西。但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把自己的文化传统全盘抹杀。中国的发展和亚裔在美国的崛起会使西方逐渐客观地认识到东方的智慧的。我最近在奥兰多卫报发表评论,抨击美国同俗文化对美国教育的危害,并褒扬儒家重教育的文化。已被世界70多个网站转载或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