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行百变韦城主1
changjia 于 2005-09-12
韦城主,名韦孝宽, 大家多半没听说过。说起他的4553代后人,大清一等鹿鼎公韦小宝,就家喻户晓了。提到韦爵爷,可不是为了提高韦城主的知名度,而是向大家介绍一下韦城主的性格。韦小宝的圆滑,狡黠,聪明,与韦城主一脉相承。韦城主也有特点,韦小宝没有遗传到的,比如,战略眼光。韦孝宽曾经献过“攻齐三策”,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古人评价“攻齐三策”,堪比诸葛武候的隆中对。这韦城主孝宽到底是何许人也,听我慢慢道来。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话说司马昭和司马炎灭了吴蜀,一统天下,司马炎却生了个吃肉糜的傻儿子,于是有了贾后专权和八王之乱。西晋由于内乱,力量大大削弱,此消彼长,北方的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力量大增。匈奴左贤王刘渊建立汉。因为汉朝公主王昭君嫁给了匈奴呼韩邪单于,所以刘渊自称大汉刘氏天子的外甥。 外甥怎么又姓刘了?这刘姓是曹魏时改的。大概是追溯祖先到白登之围,误以为是汉高祖刘邦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实施美男计,产生了他们那一支匈奴,所以,就姓刘了。(刘邦很委屈的说,不是我,是陈平那厮干的好事)。刘渊的儿子刘聪占了洛阳和长安。北方的汉人纷纷迁徙到江南,投奔在建康(南京)的琅牙王司马睿,于是开始南北分治。北方诸少数民族打来打去,历史上称之为五胡16国。南方是东晋小朝廷。过了120年左右,形式有所转变。在北方,拓拔鲜卑统一中原,建立北魏;在南方,刘裕,就是辛弃疾写的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家伙,以宋取代东晋。这以后,就叫南北朝了。南方,宋齐梁陈交替;北方的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以洛阳为中心,西魏以长安为中心。东魏由丞相高欢把持,西魏由丞相宇文泰把持。高欢和宇文泰都学曹操,自己不作皇帝,留给儿子作。后来,高欢的儿子把东魏改成北齐,宇文泰的儿子把西魏改成北周。韦城主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韦城主的职业,是镇守边防重镇的大将,尊称城主。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韦城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把武将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做到70多岁,一直有惊无险,一路顺风,最后,在自己家的大床上寿终正寝。那年头,在外,打仗是家常便饭;在内,三天两头变换皇帝权臣,能够富贵而且寿考,当然是牛人。(所以,俺一直崇敬郭子仪和韦小宝)。韦城主的个人武力,和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相仿。他自知拉不开300石的大弓,也射不下大雕,所以从来不炫耀个人武功。战国的时候,有个秦王在人前显摆武功,举大鼎,结果把自己砸了。韦城主可没有那么傻。抄起一条槊,就往敌人多的地方冲,这更不是韦城主孝宽的风格。
北史讲“孝宽沈敏“,也就是韦城主性格深沉机敏,足智多谋。(我老觉得《天下无敌》里的葛优,可以用沈敏来形容)。韦城主是当时长安人士,出身革命干部,祖父和父亲都作过地市级干部,参加革命工作以后,表现出色,还骗了个上司的女儿做老婆。
韦城主孝宽的长相应该不错。年轻时,还不是城主的时候,曾任析阳郡守。那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二人是哥们,经常一起出去打猎喝酒。那独孤信在军中人称“独孤郎”,长的帅,穿着时髦,又喜欢玩酷,曾在阵前匹马挑战,力擒敌将。真实的战斗里,单挑本来就很少,还是帅哥出阵,真是酷毕了。韦孝宽经常和外貌武功都胜于自己的帅哥在一起,非但不自卑嫉妒,而且还更加意气风发。这招还真管用,大家在看帅哥之余,用眼角余光看到了旁边的韦城主。 大家不禁打听,独孤帅哥旁边的那个陪衬人是谁呀?不太丑也不抢风头,很合格嘛。原来是析阳郡守小韦。加上独孤帅哥和韦城主都政绩出众,于是,荆州吏人便称独孤信和韦孝宽为“联璧”。
神行百变韦城主2
changjia 于 2005-09-13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皇帝不喜欢丞相高欢大全独揽,向西投奔在长安的宇文泰。 这一行动,造成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部分。高欢和宇文泰,成了当时文武百官的两个选择。大多数跟随孝武皇帝的官员,由于家眷在洛阳等原因,不愿意西奔。唯有独孤信,抛家弃子,连夜追上孝武皇帝,随其西奔,令孝武皇帝感慨“乱世识忠臣,岂虚言也”(资治通鉴156卷)。其实,独孤信和黑獭(宇文泰的小名)是光屁股时候就开始的朋友,西魏孝武皇帝白感动了。韦城主本身就是长安人,当然要跟宇文泰。
东魏和西魏的边境骚乱,西魏老大宇文泰让韦城主负责边境城市宜阳的事务。东魏那边,有个阳州刺史牛道恒,从西魏叛逃过去的,很熟悉西魏的情况。牛道恒经常跑到边境,引诱西魏居民归附东魏。看着手下的老百姓越来越少,侨眷却越来越多,韦城主心想,光做统战工作还不行,还得釜底抽薪。韦城主孝宽大笔一挥,给牛道恒写了封信,大讲“牛兄你真不愧姓牛,真是太牛了,小弟好想和你作朋友噢”之类的话。然后吩咐手下人,把信送到另一位东魏守将段琛的大营中。战争时代,也不讲私拆别人信件是不是侵犯隐私,段琛看到写给牛道恒的信,拆开一看,原来你小子和韦孝宽还有一腿。段琛果然开始怀疑牛道恒。以后牛道恒所献的计策,段琛一概不采纳。牛道恒和段琛互相猜疑,韦孝宽看准时机,出奇兵袭,俘虏了段琛和牛道恒。这哥俩恐怕进了监狱,都不知道中了韦孝宽的反间计。
韦孝宽升任并州太守,驻扎在玉壁,正式开始了玉壁城主的职业。 玉壁在今山西省,处于汾河的下游。西魏设在这里的要塞,对东魏的重要城市晋阳(太原)威胁很大。
不久,东魏丞相高欢倾东魏之兵,自他的大本营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出发,向玉壁大举进攻。听到这个消息,韦城主这个兴奋呀。韦城主是不是被高欢吓出毛病了?为什么要挨打了还兴奋呢?看武侠小说的都知道,一个知名度小的高手要迅速提升等级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成了名的高手在“月圆之夜,紫禁之颠”对决。如何选择这个成名的高手,可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了。韦孝宽自镇守玉壁以来,知道这是战略要地,一直积极练兵备战,囤粮挖井,储备弓箭。韦城主用他沉敏的大脑一算,根据两军兵力对比和城里粮草兵器的储备情况,坚持守城两三个月没有问题。光守城还不行,还得有后备计划。韦城主要跟高手过招,提高知名度,可不希望象后世唐朝守睢阳的张巡那么惨。韦孝宽急忙给老大宇文泰写报告,说,我拖住高欢两三个月没问题,请老大您现在就准备大军,等高欢被拖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咱们里应外合,做了那丫的。暗含的意思是,过了几个月,兄弟就不行了,老大您可得来救哇。
十月,东魏军攻城,昼夜不停。韦城主随机应变,竭力抗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玉壁城内主要水源来自汾河。高欢便命令切断汾河水源。韦城主对此早有准备,挖井储水,颇能应付一段时间。守城将士吃喝不愁,当然斗志高昂。韦城主亲自向将士鼓舞士气,兔子(同志)们啊,咱们要是把高欢这东魏第一牛人修理了,名誉地位奖金,还有全国美眉们的求爱信,都会刷刷的来啊。
高欢开始的策略和现在的美军打伊拉克差不多,先对敌人进行空中打击。可是那年头没有轰炸机,东魏军便在城南筑了土山,想居高临下攻城,用弓箭向城中进行“地毯式轰炸“。韦孝宽在城楼上绑木头,加高城楼,让城楼始终高于土山,保持了“空中优势。就看两边在离地面十几米的土山和城楼上对着放箭,地面上的人,都得顶着铁锅。
看空军不行,高欢就改用地下工作者。北史上说,高欢派人对城里说:“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俺不相信一世枭雄高欢这么多嘴,挖地道的工作,越机密越好,神不知鬼不觉,进城了。俺的看法是,韦城主看那几天土山上的东魏军少了,地面上顶铁锅的人也少了,开始犯琢磨,派出斥候,也就是探子,一打探,原来东魏军从上天改为入地了。韦城主是我国间谍情报事业的先驱,很早就着手建立情报网络,培养发展间谍人才。韦城主听到禀报,心想,就这老掉牙的攻城办法,还拿出来用,你会挖,本城主也会挖。韦孝宽命令百姓沿着城墙的方向,挖掘长沟,并派兵驻守。东魏军挖地道,挖着挖着,前面有亮光了,还没明白怎回事,已经暴露在驻守沟边的西魏军面前了。韦城主还有更绝的,可能是小时候用这个办法对付过老鼠。他让人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工作或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入火种点燃木柴,还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吹入地道,地道中的东魏士卒被烧得焦头烂额。
高欢也是个老谋深算,足智多谋的老油条。看上天入地都不行,就改用地面进攻。东魏军又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韦城主便以柔克刚, 用布匹做成帐幔,对着“攻车”张开,攻车撞上幔布,布受冲击立即悬空,城墙未受损坏。东魏军又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用油浸透,点燃,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城主则把锐利的钩刀也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把正燃烧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
东魏军见地面打击不能奏效,又转回地道,在城四周挖掘20条地道,用浸了油的木柱支撑地道,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韦孝宽在城墙崩塌处建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高欢绞尽脑汁,用尽攻城之术,皆被韦城主破解。
高欢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先派遣参军祖庭作说客:“没听说有救兵来,你还是降了吧。” 韦城主心里说,你攻不破城池,才来劝降,再耗一耗,你们就不行了,以为我傻呀。于是回复说:“我城池严固,兵食有余,攻者自劳,守者常逸。岂有旬朔之间,已须救援。适忧尔众有不反之危。孝宽关西男子,必不为降将军也。” (资治通鉴159卷)。祖庭又派人向城中射信箭,信中说:“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 韦城主一向很节约纸张的,直接在信的背面写上“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将信反射向城外。
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机,仍未攻克玉壁,急得旧病复发。当时有陨石坠入东魏军营中,东魏军都很惊惧,认为此天相主大将不利。高欢于是在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回到晋阳。高欢一病不起,军中传说高欢在玉壁被韦孝宽用强努射死。高欢只好强作精神,出来见诸重臣,并和老将军斛律金唱起了“敕勒歌”,回忆鲜卑族的故乡,也是高欢和很多大臣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众人无不哀伤悲泣。高欢于次年正月死去。
说几句题外话。不但高欢,慕容,宇文,独孤等,也是鲜卑族。不同的是,慕容鲜卑出于辽东,宇文,独孤和拓拔鲜卑出于内蒙古中西部。感谢鲜卑族,为武侠小说中的大虾们提供了这么多美妙的复姓。辽东鲜卑还有另外一个大姓,段氏。慕容氏和段氏经常互为姻亲。慕容复要是好好考察历史,没准会发现大理国的段氏,是辽东段氏后裔呢。如果这样,慕容鲜卑的复国梦,在大理间接实现了。(大理国是五代的时候,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的。中原段氏起源于春秋时郑庄公的弟弟叔段。)
玉壁之战以后,韦城主以高票当选当年天下十大杰出青年第一名。此评比由东西魏国和南边梁国的多家媒体联合举办。西魏主流官方媒体“西魏日报”,连载了长篇报告文学“玉壁之战”,小报则是充满了关于韦城主的花边八卦,小道新闻,诸如:玉壁之战时韦城主的发型,“韦孝宽:我和高欢 不得不说的故事”。韦城主出门至少要带一个连的保镖,以应付疯狂的粉丝。韦夫人特地雇佣了十八个秘书,来阅读和回复粉丝的来信,特别是女粉丝的来信。
玉壁之战是中国古代守城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范。守城和两军原野对垒的不同在于, “攻者自劳,守者常逸”。城破的原因往往在于围城日久,困守孤城而援兵不至,城内粮水断绝。几年后的候景之乱,梁武帝的皇城被候景攻破的原因,也在于粮草断绝而援兵袖手旁观。17世纪日本战国时代,被誉为日本战国军神的上杉谦信,攻打战国第一坚城,北条家的小田园,刹羽而归;十几年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率20万之众,围攻小田园城,也颇费了些时间才攻克。可见,城池攻守,速战往往不利于攻方。但是,高欢不敢长时间围城,唯恐西魏援军,趁东魏军心疲惫懈怠之时,与韦孝宽里应外合,使得东魏军腹背受敌。韦孝宽深知高欢的顾及,准备好了,等高欢使出十八般手段攻城。韦城主自己以逸待劳。能有高欢这样级数的高手,作决战的对手,战前自己又颇有胜算,韦城主怎么能不兴奋呢。
神行百变韦城主3
changjia 于 2005-09-14
韦城主不但是守城高手,还是中国林荫道的鼻祖。以前,路边每一隔段,就有一个标记里程用的土堆。一下雨,土堆就损坏了,政府要经常修复土堆。韦城主灵机一动,种植槐树以代替土堆。既免去不断修复之劳,行人还可以在树下乘凉休息,而且,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增加我国大西北的森林覆盖率。朝廷得知此事,大力推广韦氏经验,让各个州郡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种植一棵树,每十里种三棵,百里种五棵。韦城主又一次成了杂志的封面人物,不过,是西魏建设杂志,发行量不大。
韦城主正在春风得意,出了件事,让他心里有些不爽。韦城主是戴笠,李克农等人的祖师爷,手下有一个强大有效的谍报网,专门负责收集北齐的情报。(高欢的儿子,把东魏皇帝撵下宝座,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北齐)。韦城主对手下的兄弟,可真没说的。兄弟家里有事急需用钱,城主出钱不带眨眼的;兄弟受了欺负,城主给兄弟报仇,摆平对手,挣回面子;至于请兄弟们吃喝玩乐找MM, 更是家常便饭。韦城主手下,颇有一些贴心卖命的死党。韦城主经常派遣特工,携带重金去北齐,发展当地人作间谍。北齐当地间谍经常通过接头人,与韦城主遥通书信。晋阳城外,小树林中。两个中年男子。“天王盖地虎”“宝塔震河妖” “地镇南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同志,终于见到你了。”有个叫许盆的将领,韦城主一直对他很好,视他为心腹。韦城主看得起他,让他去镇守一座城池。谁知许盆这小子领命后,却投降了北齐。你说韦城主能高兴吗?你丫太不给本城主面子,让本城主以后怎么镇住别的弟兄?“小李,我要许盆的头。” 韦城主一声令下,没过几天,小李就带着许盆的头回来了。韦城主召集组织内部大会,众人看到韦城主如此赏罚分明,背叛的人,就算跑到外国,城主也有追杀的办法,无不紧张,决心好好为城主效力。至于许盆被杀的经过,属于组织内部秘密,所以写史书的人不知道,发挥你的想象力吧,什么美男计,美女计,小李飞刀,随便想象。
宇文泰病逝,临终托付侄子宇文护统领朝政,辅佐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宇文觉称帝,国号周,取代了西魏。宇文护是一个阴险狠毒,心胸狭隘又猥琐的家伙。宇文觉不满宇文护的独断专行,于是宇文护就杀了宇文觉,立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毓为皇帝,后来又杀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就是周武帝。宇文护还竭力肃清宇文泰时代的朝中大佬,杀死赵贵,逼独孤信老帅哥自杀。可见,跟宇文护相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韦城主和宇文护却相安无事,因为宇文护欠韦城主一个大大人情。
宇文护的母亲,留在北齐的晋阳,宇文护派人打听她的下落,没有结果。这时,北齐派使者到玉壁,要求两国彼此往来相互贸易。韦城主在郊外大排筵宴,接待北齐使者,北齐使者甚为高兴(中了韦城主的糖衣炮弹)。席间,谈起了宇文护母亲的事。韦城主放还了抢掠到的北齐人,并致书北齐,赞成两国贸易通商。 北齐使者带着丰盛的外交成果和饱满的钱包,回国极力宣传找到宇文护的母亲并送回北周的好处。光给北齐好处当然不够,软硬兼施,胡萝卜加大棒,才是上策。韦城主传出消息,说北周要与突厥联合,攻打晋阳。北齐皇帝听说这一消息,很是恐惧,对比送与不送宇文护母亲回北周的利弊,像哈姆雷特那样感慨了几句“TO BE,OR NOT TO BE”之后,便派人把宇文护的母亲送回北周,并请求两国通好。韦城主送了宇文护这么大一个人情,宇文护当然要对韦城主不错了。至此,韦城主暗自松了口气,“I SURVIVED AGAIN.”
为了表彰韦城主在玉壁立下的功勋,周武帝在玉壁设立勋州这个建制,并任命韦城主为勋州刺史。后来,这种表彰人的方法,被苏联人学去了,前苏联遍地都是某某人格勒。韦城主在20多年前就是刺史了,一直没有升官,看来这个玉壁城主,要成为终身职业了。韦城主也乐意在玉壁当老大,免得回朝廷看宇文护的脸色,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当时,汾州以北,离石以南的地方,全是胡人,他们经常抢掠居民,阻断汾河水路。韦城主早就看他们不顺眼,想整治整治他们。但此地包括北齐的部分领土,难以采取军事行动来打击胡人。韦城主便决定在险要的地方,筑一座城堡来克制胡人。要说这韦城主选址筑城的水平,可是真高,具有高级城市规划师,高级建筑师和高级风水先生的职称。韦城主从黄河以西调来流放犯人十万,士兵百人,派开府仪同三司姚岳带人去筑城。姚岳见只有百名士兵,说:“城主,要是北齐的军队来怎么办?我怕怕,不敢去。” 韦城主心说,真是猪脑,我能让你去送死吗?不相信本城主的本事呀?那你听好:“修建这座城池大约要花十天,从这里到北齐的晋州有四百多里。我们开始筑城,北齐在第二天能够知道,如果他们在晋州征兵,两天才能召集齐军队。谋划如何行动,大约要花三天,然后行军要花两天,等他们到的时候,城也修完了,明白了吗?” 姚岳遂奉命筑城。北齐军闻讯后,果然到边境上,怀疑北周有大军驻扎在此,便停止不进。当夜,韦城主又命姚岳在汾水以南,傍临介山的各个村落点柴纵火。北齐军见后,以为是北周军营,好大一片片呀,赶快收兵,回去巩固自己阵地,等待北周进攻。北齐军还在傻等,姚岳已经顺利筑城而还,一切皆如韦城主所言。(开府仪同三司应该不比刺史官小,这个姚岳怎么这么听韦城主的话? 可见,韦城主这个资深刺史还是很有权威的.)
宇文护想出兵东讨北齐,韦孝宽认为时机不够成熟,派人前去劝阻,但宇文护并未采纳。周军出师后,果然不利。第二年,北齐与北周争夺宜阳,久久不分胜败。韦城主认为宜阳的位置并不十分重要,两军投入大量兵力,在此小城持续作战,并不值得。他勾画地形,建议在汾北筑建城堡,抢在北齐军队之前,占据汾北要地 。宇文护却自以为是:“韦城主子孙虽多,但是不超过百人。若在汾北筑城,派谁去守城?”此事只好作罢。这个宇文护的军事才能够弱,却颇有政治手腕,连杀两个皇帝,都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泰临终时,托孤给宇文护,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不过,宇文护最终没有玩过周武帝,被周武帝骗进皇宫,杀了。
韦城主的汾北筑城计划被宇文护否决了,北齐却有韦城主的知音。北齐大将斛律光抵达汾北,在韦城主指出的地方,筑建城堡,与韦城主对峙。斛律光就是唱“敕勒歌”的斛律金老爹的儿子,有名的射雕将军。斛律光到汾东,与韦城主相见。两大高手见面,自是舌剑唇枪。斛律光说:“宜阳小城,两军争夺持久不下,宜阳就让给你们了,我在汾北筑城,作为补偿,请不要见怪。” 韦城主虽然无奈,嘴上仍不让斛律光占上风,回答道:“宜阳是战略要地,汾北是我们不要的地方。我们要占领战略要地,你只好到我们不要的地方去检垃圾,我们怎么会怪罪你呢?您出身名门,辅佐贵国皇帝,位高名重,应该理顺内政安抚百姓,怎莫如此穷兵黩武,使得战乱不断,汾晋一带,千里不见炊烟,白骨露于原野?” 韦城主的铁嘴钢牙,不让纪晓岚。
斛律光又进围定阳,筑南汾城,给周军更大压力,归附者北齐者达万余户。北周大将宇文宪闻讯,急忙撤去包围宜阳的军队,飞马去救援汾北。斛律光用围魏救赵之计,解了宜阳之围。斛律光在汾北筑13城,拓地500余里。韦孝宽自玉壁发动攻击,战于汾北,但为斛律光所败。韦城主军旅生涯几十年,终于尝到了败仗的滋味。
打了败仗的韦城主,脑子转的依然很快。你斛律光武艺高强,善于用兵,如果本城主继续在战场上和你死磕,那本城主的“韦”字也要倒着写了。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什么来着?反间计。本城主用反间计可是老手了。韦城主得知北齐权臣祖珽与斛律光不和,皇帝高纬也很忌惮斛律光,于是编造暗示斛律光谋反的歌谣,并叫间谍在北齐都城邺流传。(祖珽就是那个在玉壁劝降韦城主的说客。高纬,也许你不熟,他的二奶,冯小怜,知名度大一些,鹿鼎记里洪夫人有一招,“小怜横陈”。)不久,邺的儿童的流行儿歌就是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祖珽又趁机添油加醋,向北齐皇帝高纬诬陷斛律光:“斛律累世大将,明月声震关西,丰乐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尚公主,谣言甚可畏也”(《北齐书·斛律光传》)。又以宜阳之战以后,斛律光违令领军入京之事为借口,说斛律光蓄意谋反。斛律光被诛。周武帝听说斛律光死了,高兴得下令大赦境内。周武帝灭了北齐以后,还对众人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虽然韦城主的反间计是为了国家利益,并非个人恩怨,毕竟不够光明正大。皇太极的反间计更是狠毒,袁崇焕不但要承受崇祯皇帝的陵迟刑罚,还要承受北京老百姓的误解怨毒。人们评价崇祯昏庸,刚愎自用,评价老百姓愚昧盲从,却没有人因此置疑皇太极的人品,反间计反而成了皇太极智略的一部分。比照皇太极,为韦城主开脱一下啦。
神行百变韦城主4 changjia 于 2005-09-15
周武帝打算灭北齐,统一北方。韦城主上书攻齐三策。这是韦城主一辈子最露脸的两件事之一,一件是在玉壁逼死高欢,还有一件就是这次,当了回诸葛小亮,毛泽小东,希特小勒。攻齐三策把韦城主从战术大家提升到战略大家。这个坛子里潜水的战略大家也不少,翻译的不好,大家千万不要一砖西来,天外飞仙。 神行百变韦城主5 changjia 于 2005-09-16 周宣帝继位后,韦城主超越了城主的官阶,作到了上柱国的高位。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不称呼某位副处长为处长,那位副处长就会很不高兴。有鉴由此, 我们还是改变对韦城主的称呼,称韦柱国吧。不习惯啊,那就直呼其名,称呼他老人家韦孝宽吧。宜帝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领宇文亮等进攻属于南陈的淮河以南地区。陈军难以抵挡,于是将长江以北九郡的民众徙往江南。至此,北周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北周忙了半天,全是给杨坚作嫁衣裳。另外一个有名的嫁衣裁缝,是五代十国时的周世宗柴荣。柴荣统一了北方.柴荣死后没几天,赵框胤就黄袍加身了。看来“周”不应该作国号,应该作婚纱店的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