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人茶居: 淘汰

(2014-03-17 19:52:10) 下一个
淘汰, 是一个伴随一生的论题. 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段时空. 阳春三月, 仍旧风雪无情, 周末的早晨, 一杯浓咖, 写写淘汰的感想.要立于不被淘汰的竞争地位, 我个人认为, 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 是不容被忽视的.

1. 职业方向的选择. 这不是一个完全随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 在魁北克, 从中学四五年级起, 就开始有了选课的方向. 选了Science de humain ( 人文科学, 比如语言, 历史.) 就不能选 science de nature (自然科学, 比如医学,药学,等). 为什么这里的教育体制在中学后期就开始作出选择? 我想理由非常简单: 投其所好. 在这个阶段, 不可能考虑十年后从事什么行业, 也无法深入研究市场需要什么行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就是孩子喜欢什么, 爱好什么. 这是择业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自己热爱的职业, 才能干得...色.俗话说: 行行出状元.昨天晚上陶然问我: 到五年级时候, 我该怎么选? 我说, 你喜欢什么就选什么. 她又问, 如果多年以后, 我要撞墙, 要换工作, 怎么办? 我说,如果真的想换工作, 如果那时候有另一种爱好, 那么再继续学习, 会有热情.所以现在不需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也不现实.反而言之, 即使现在去选择一项你不喜欢却被大家看好的职业, 同样要被淘汰的. 相比国内的大学, 加拿大好的大学,热门的专业的淘汰率都非常高.是松进严出的自然淘汰.在这里, 大学不是普及教育, 是高端教育, 必须拥有良好的潜能和努力, 才能读下来.比如大学的医学, 在大学就要淘汰80%.昨天遇到一个朋友,他的工作做了三十年, 现在退休了, 仍旧在大学里进修课程,说自己实在是太热爱这份职业了,无法割舍.虽然已经退休, 但总是还想做点什么,希望把自己三十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敬业的精神, 是出自对职业的热爱.他只要有足够的资源, 一定能完成自己的心愿.Steve Jobs 说“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意义, 是科技的发展, 和信息传递的速度. 让我们在很有效的时间, 得到这些宝贵的真知灼见.

2. 坚持.坚持是一首永远的护航舰.每一个职业都自己的淘汰率.尤其是高薪职业. 比如炽热的地产经济人,在第一年里就要淘汰85%,律师,咨询服务行业,前三年,每年都要淘汰相当比例的从业人员, 等等.这些行业的高淘汰率, 是因为不足的经济支撑和精神上的支持不够, 而导致人放弃.特定的税收制度, 和消费习惯, 无论你做什么行业, 如果在短短的的几个月里没有足够的收入, 多数中产阶级就得卖房卖车, 就是让人放弃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浪淘沙, 如果你能坚持下去, 六个月, 一年, 那么胜算的把握,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就越大.如何坚持? 马云说: 在创业初期, 要用最小的投资,来降低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干旱饿不死手艺人. 相信中国人勤俭的作风,能有较强的持久力, 那么更关键的问题是精神上的坚持.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 因为能坚持的人并不多. 还是马云说的. 当别人渐渐被淘汰的时候 , 那么能坚持下来的人, 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不用担心起点本身是否高低.

3. 创新.最后的无敌剑.如果具备了热情和智慧, 持久的耐力,保证了职业的稳定性, 那么创新, 可以开创职业的最高境界,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在我们现有的资源里,总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差别.把市场的需求插在区别的缝隙里,剩下的就不必多说了.当然,创新是需要土壤的.种子是在肥沃的土壤里才能发芽.所谓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所谓心有多大, 就能做多大的事情.都需要不可缺少的资源.但是创新, 永远是推动生产力的一个的接力棒.

与大家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