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的时候,我总逗她,“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你么?”她总是迷惑地摇摇头。我说,“那是因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太闷了,想要一个玩具玩玩儿, 所以要了你。”后来听多了,她就会重复同样的回答了。女儿现在已经六年级,十一岁了。这些年来她确确实实是我们一家的开心果,是我们快乐的小天使。
女儿不仅对老公好,她对我们都很好。在她小小的世界里,一家人能快乐地在一起是她最幸福的愿望。尽管在老公发脾气的时候她依然会时时置我和她哥哥于不顾,但在炮火稍稍平息之后,她总会跑出来,把自己最心爱的毛毛狗塞给哥哥,搂着伤心的哥哥安慰他,那一刻她更像一个温柔的小姐姐。她也不会忘记她心爱的爸爸,怕哥哥的抱怨和数落再次激怒刚刚消了气的爸爸,她会时不时地过去拍拍爸爸表示理解和安慰。她就是这样心疼体贴着她喜爱的人,像蜂蜜一样把我们“粘”在她的周围。
女儿对哥哥十分敬佩。哥哥考上最好的中学,数学竞赛还常拿第一。只要哥哥肯指点她,她总是舍弃我和老公而选择哥哥。有时哥哥对她的批评很严厉,连我都听不下去了,可她还是毕恭毕敬,连连点头称是。
女儿从小就是一个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的孩子,穿衣吃饭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安排得很好。儿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却很差。可能是男女有别吧。六七岁的时候,女儿曾向我抱怨哥哥不照顾她,我跟她说,“妈妈知道你的能力很强。我相信你不仅能够照顾好自己,你也能照顾好哥哥。”她记住了我说的话。后来的日子,每当她和哥哥在家的时候,总是她为哥哥准备午饭;找出自己爱吃的零食,也总是递给哥哥一份。几年前在他们还喜欢“Sleep Over”的时候,她总是为哥哥收拾要带的过夜的东西。一天我下班回家,女儿告诉我,“妈妈,今天哥哥回家说肚子疼,我烧了开水,为他冲了杯热巧克力奶。”然后有点不好意思,“我自己也冲了一杯。”我自然是夸奖了她对哥哥的关心。因为女儿的照顾,我现在倒是担心起儿子了,开始在意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了。
儿子的数学很好。从儿子四五岁开始,我给他讲数学题,他总是一点就通。女儿却完全不同。有时一道题给她讲三遍,她还是搞不明白;或者讲的时候她猛点头,可是再给她出一道题,她还是做不出来。那时我很有挫败感,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爸妈生出的孩子会这么不同。好在女儿他们这一届的孩子数学似乎都不太好,所以女儿有机会“矮子里拔将军”,她的数学在学校里竟还是数一数二的。
女儿心里还是挺好强的。三年级开学后不久的一天,女儿说,“妈妈,你给我出一些数学题,我想练一练。”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班里来了一名新同学,女儿觉得他的数学可能比自己好,不愿输给他,所以想额外下点儿功夫。这个我自然欢迎和支持。女儿四年级开始上了天才班。一次学校参加北美数学竞赛,当时家附近刚刚开了一家冰淇凌店,女儿很想去,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如果你考了第一名,我就带你去。”结果她还真考了全校第一。据她说,她比赛时十分卖力,因为她心里想着这是为她的冰激凌而奋斗。我听来觉得十分好笑。
相比她的数学能力,女儿的情商应该更高。这也印证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她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总是既准确又委婉,注意不伤害别人的感觉。我们从没教过她这些,说实话很多事情我们自己都做不好,想来这要么是天生的,要么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我们爱打牌,因为三缺一,早早就把女儿培养出来了,先是打“升级”,后来打“拖拉机”。一次打牌过程中,我去翻已经出过的牌,按说这是我们规则中不允许的,这时,只听女儿细声细气地说,“我好像不知道可以这样做呀。”我只好不好意思地停了手。
认识女儿的人都说她很阳光。她聪明,却没有太多的心事,整日里快乐地生活着。即使有一点不顺心,也不往心里去,很快就雨过天晴了。女孩子之间常有勾心斗角,但我不记得女儿跟谁闹过别扭,她身边总是有一群要好的朋友。我想这跟女儿的豁达随和有关,同时她总是知道什么样的朋友会和自己投和,在跟朋友交往中,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女儿八岁那年,我们和朋友一起去郊游。朋友圈中原本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姐姐一直和她玩得很好,但那天这个姐姐带了一个自己的同学,根本不和她玩了。这一点不难理解。小孩子总是愿意屁颠屁颠地跟着大的,但大的未必稀罕和小的玩。我当时确实有点担心女儿会很失落。但看到这种情况,女儿很快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一个两岁的小男孩身上。她拉着这个蹒跚的小弟弟东走西瞧,轻轻地和他说话,当小弟弟在游乐场玩的时候,她来回跑着照顾他。小男孩的家人一再夸她耐心懂事。我想这固然和女儿喜欢小孩的心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她在情况变化的时候,能及时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位置。因为自己的感情有了寄托,她对那个姐姐没有感觉和流露半点的埋怨,依然和她是好朋友。
谢谢女儿。谢谢你的爱心带给我们的和谐和欢乐。你让我们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是怎样的重要和美好。有了你,再孤独艰难的岁月,也会有阳光和温暖;为了你,再崎岖的人生之路,我们也会相互扶持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