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48)
2019 (1)
2023 (362)
2025 (1)
早上在朋友圈偶尔看见一个朋友发了“七夕快乐”的帖子,才意识到这又是一年的七夕了。多年的习惯,我对于农历的节气和节日都比公历慢半拍。加上太平洋两岸12小时的时差,常常需要确认一下日历才知道是今天还是第二天才是人们所说的节日。
对于七夕,自幼的印象就是一部类似于梁祝的伤感故事。牛郎和织女每年一次才能在鹊桥见一面。记不清他们好像还在扁担的萝筐里挑着自己的孩子隔着银河相会。源自这样的记忆,一直觉得这个节日很酸楚,不值得庆祝。至少是不得已而为之。
牛郎星(Altair,河鼓二)和织女星(Vega,织女一)是夏季大三角的两颗明亮恒星。它们看似在天空中相对,实际上在空间中的距离差异很大:牛郎星 Altair:距离地球约 16.7 光年。织女星 Vega:距离地球约 25 光年。如果按三维空间计算(而不是仅仅角度投影),牛郎星与织女星之间的距离大约 16 光年左右。天文学上的牛郎和织女永远不可能相遇。倘若他们有生命有感情,这是撕裂的遗憾。他们甚至不能给彼此一个拥抱。
今天商家把每一个节日都赋予商业符号和精神图腾,七夕就成了情人节。其实,西方的圣瓦伦丁节,也就是情人节,也是商家大卖特卖的日子。什么玫瑰,香水,烛光大餐,到求婚,在这期间属于高峰期。聪明的钻石商人把碳基钻石和不变的爱情联系在一起。一个真实的故事,女主为了要钻戒,对男主说,必须买Cartier,这样的感情就会亘古不变。其实这一切都是虚无。 想买就直接说喜欢,和爱情保险期没有任何相关性。那些名人旺族哪个少了钻石,到离婚时一样没有了浪漫,哪来的保险。
牛郎织女每年见一面,其余的364天他们在做什么呢?可能在各自的城市或者国家忙各自的事情。比如织女在读书,在考公;比如牛郎在外务工,在送外卖,也许真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牛郎。谁知道呢。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如果仅仅口头上爱得你死我活,但却天各一方追求着各自的优先项;这就不能用爱情这样美好的辞藻粉饰了。今天,在世界很多地区,如果夫妻双方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一起生活,这可以成为解散婚姻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比如在维吉尼亚州,提出离婚的双方,需要有6个月的分居时间,假如有孩子,需要有12个月的分居时间。类似的规定有一定的道理。日子是在一起过出来的,柴米油盐,磕磕碰碰。连个面都见不着,或者是一年见一次,这和清明的感觉也差不多了。
比如一个男人越过千山万水去见他的相好,而相好回复说:
这样肤浅的告白,哪里有一点点爱情?
其实,不管是七夕还是什么节日,都只是美好的故事。而且是别人的故事。每个人所经历的是自己的剧本,我们不可能活成别人,也没有必要活成别人。
生命有限,爱更宝贵。如果爱,就不要等七夕,因为它一点儿都不浪漫。爱就是不顾一切,飞蛾扑火。
豹子土狼 2025-08-29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