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探寻历史真相
《一个川剧女演员在文革中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一文中,涉及到当代史中一个历史事件和两个历史人物。这个历史事件就是1959年到1961年大饥荒期间四川饿死人的问题;两个历史人物是彭德怀和刘文彩。关于彭德怀的冤案世人已经十分熟悉,不再赘述。在这里笔者想根据网上提供的资讯,分别介绍一下四川的大饥荒和全国知名的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情况,看看是谁在处心积虑地在掩盖历史真相和歪曲历史事实。
杨尚昆同志说:“又不是要你们来解决问题,只是要你们来反映情况,你们怕什么?国务院办公厅收到一位逃荒到陕西的四川人写的一封信,题目是《一字一泪诉川情》,这封信把四川的悲惨状况写得非常具体,国务院办公厅转给了中央办公厅。唉,我们看了也很震惊啊,还送给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看了。”尚昆同志提到中央办公厅还收到一封信,这封信写得很好,简明扼要,只有两页半,明确提出四川的问题是没有认真执行中央政策,是政策出了偏差造成的严重后果。廖伯康一听,知道于克书写的那封匿名信中央也收到了。
尚昆同志继续说:“我们知道四川死人的情况严重,但详情如何,得不到证实。我们要四川报,四川始终未报。我们找民政部问,四川情况如此严重,你们是管救济的,那里究竟死了多少人?民政部说是400万,实际上他们是通过四川省民政厅报的,中央不相信。然后又找公安部,公安部是管户口的,现在的粮票、布票、油票、肥皂、火柴等一切生活用品都同户口挂钩,死一个人就抹掉一个人,这个数字应该准确啊!公安部查的结果,当然也是通过四川省公安厅,说是800万。中央依然不相信。但究竟死了多少人,中央不清楚。你说说,四川究竟死了多少人?”
廖伯康举起一个指头,说:“死了1000万。”
“1000万?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是从省委正式文件上来的。”
“全国县以上的文件都要送中央办公厅,为什么我不知道?”
廖伯康:“四川省委下发的一份文件注释表明,1960年底的四川人口总数是6236万,而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1957年的四川人口是7215.7万,两数相减正好约为一千万。这只是从文件上推算出的数字,实际上恐怕不止。”
“天有不测风云。1962年8月,距离“七千人大会”还不到8个月,毛泽东在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上就提出阶级、形势、矛盾问题,这个题目随后成了9月在北京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上述所有调查报告一下子没有了音信。
不久,四川省委主要领导通过一些途经看到了于克书给毛泽东写的信,还了解到有人向中央反映过四川的情况,于是开始了大范围的追查。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统统落入“天网”,大量的“反动言行”被揭发出来,最后都集中到了萧泽宽、李止舟和廖伯康身上,揪出了一个所谓的“萧李廖反党集团”。中央有关部门得知后,通过很多途径给四川省委主要领导打招呼,甚至说你要再查就查到中央头上了,可他毫不理睬,继续狠批猛斗。中央也没有办法,只好打算把几个人调离四川。萧泽宽被中组部调到了中侨办,当了个政治部主任。中联部部长李初梨准备把李止舟调到他那里去,已经担任高教部政治部主任的曾德林也准备把廖伯康调到自己手下,算是“惹不起躲得起”。可是当中联部来调李止舟的时候,四川省委主要领导人说,李止舟是我们准备开除党籍的人,你们怎么还要他?弄得中联部只好作罢。而廖伯康的调动,就更无指望了。
最后,廖伯康被“留党察看两年,撤消党内一切职务”,下放到建筑工地劳动;李止舟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下放到一个机砖厂当副厂长。重庆团市委的5个副书记被撤了4个。于克书和赵济被免除团市委副书记的职务;副书记王竹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下到重庆市水上运输公司去当了个副经理。
直到20年后的1982年,划入此案的人才得到真正平反。”
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时代四川大饥荒饿死了上千万农民(另有一个统计数字是940万),在和平年代发生这样惨绝人寰的灾难,难道四川人会无动于衷吗?其次,史料还告诉我们,在共产党内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些关心老百姓疾苦的干部,他们希望中央能够了解民间的严重灾情,冒险向中央反映四川饿死人的真实情况,但这些良知没有泯灭的共产党干部,都先后落难被整,说明毛泽东和四川领导人李井泉狼狈为奸,他们制造了四川的大饥荒,而又千方百计掩盖大饥荒饿死人的真相。
第二,关于刘文彩的真相。《遭遇》一文中的女演员张素萱在四川邛崃县川剧团工作期间,曾经跟同事讲过,她的一个长辈在刘文彩办的学校读过书。娄广华把张素萱讲的这句话上纲到“为大地主刘文彩涂脂抹粉,美化地主阶级”。那么,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到底是否办过学校?维基百科中是这样介绍刘文彩办教育的:“20世纪40年代开始,巧取豪夺近十年的刘文彩开始济困扶危,创建文彩中学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公益活动。他这样做,一是因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想要重塑自身形象;二是因为刘家早年贫穷,刘文彩幼年失学,在精神上怀有强烈自卑,从小羡慕能读书、有学问的人,成年发迹之后一有机会就结交文化名流,极尽礼数。办学可以说是刘文彩终身的‘情结’”。
另外史料还称“建校所用工程材料、师资、仪器,一概追求一流。全校占地2000亩,相当于半个北大。至今,更名为安仁中学的文彩中学校园环境在四川省仍然首屈一指。刘文彩给教师开的工资是普通中学教师的两倍,首期学生学费全免,以后各期学生,每期学费只有六斗米。”史料还介绍,刘文彩建起学校以后,“全部校产与刘家脱离干系,他还专门把这一声明刻在石碑上立在校园里,以防刘家后裔不认账。”这说明刘文彩在家乡办学是事实,张素萱讲她的亲属长辈在刘文彩所办学校读过书,应该是无罪的。
还有,毛泽东晚年,为了宣扬阶级仇恨,贯彻他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指示,在四川大邑刘文彩住所搞了一个地主庄园展览馆,里面有‘水牢’‘地牢’‘行刑室’,还请美术家创作泥塑“收租院”,把地主刘文彩描绘成一个人间剥削压迫农民的魔鬼,然后组织国内外广大群众前去参观,接受阶级斗争教育。于是,刘文彩成了中国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成为世人仇恨的对象。
但真实的刘文彩情况如何?在维基百科中是这样介绍的:“在改革开放后有观点认为,刘文彩在当地事实上发展了西康地区经济,并为西康的初等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且经常接济穷人,当地人称他刘大善人。西康省在刘文彩发达的时期受到了大额捐助,是西康至今为止发展最快的时期,做的贡献最大。但反对者认为,刘文彩在统治川南地区期间利用权力为刘文辉聚敛财产,向百姓征收大量苛捐杂税,利用垄断行业牟利。同时,他也受到利用“禁烟”名义贩卖鸦片等毒品的指控。”
另外,刘文彩的家中从来就没有设什么‘水牢’‘地牢’‘行刑室’,泥塑“收租院”也是虚构出来的,所以,这些都是为了宣扬阶级仇恨,采用歪曲和捏造等手段来炮制的。因此,在毛泽东去世以后,笔名笑蜀的评论家陈敏经过走访调查,于1999年出版了《刘文彩真相》一书,既介绍了刘文彩在宜宾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敛财的经历,也写出了他对家乡安仁经济和教育的贡献。另外,刘文彩的后代也不断指出地主庄园陈列馆中许多捏造的事实,于是,四川有关部门先后撤出“刑具室”和“行刑室”,把“水牢”改为“鸦片烟室”,把“地主庄园陈列馆”改为“刘氏庄园博物馆”,并承认收租院展现的故事纯属虚构。
但在一党专政的社会里,恢复历史真相的脚步不可能一路畅通,笑蜀出版的《刘文彩真相》,以及他同年出版的名为《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两本著作被禁止发行,同时还让他丢掉了武汉一所大学马列课的教职。
以上史料,供读者参考。
2017/9/14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