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中亚行最紧凑的日程,就是塔吉克斯坦的“一日游”:头天参观完萨赫利萨布兹后,从乌兹别克过境到塔吉克,在彭吉肯特(Panjikent) 过夜。第二天白天游范山(Fann Mountain) 里的七个高山湖,晚上再次过境回到60公里外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在那儿赶9点多的高铁去布哈拉。 如下图所示,全天的车程总共不到两百公里,是种常见的行程,所以就很放心地按计划去执行了。 结果却是一波三折,在不同的节点上,都出了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弄得一路很紧张,也成就了我们终身难忘的一段经历。回来后,LD写了篇标题为"惊险三连环”的小作文,把那跌宕起伏的过程,紧张刺激的心情,都原汁原味、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里是链接,推荐一读: 此程虽惊险,但浓缩在12小时内所见的自然人文景观,却无出其右。所以一路上不得不付出些格外的努力甚至受点儿惊吓,也都非常值得。这里我以图片为主,介绍下那天的见闻,作为对LD小作文的补充。
彭吉肯特位处浇灌着撒马尔罕等丝路重镇的泽拉夫善河的南岸,距乌兹别克与塔吉克的边境不过20分钟车程。它的历史很古远,追朔到唐代,这里与撒马尔罕一样,也是粟特人的地盘。 中国古文献里把那时由粟特人在这一带建立的城邦式小国,统称昭武九姓,并认为他们都是从甘肃祁连山麓昭武城一带迁徙过去的。位居昭武九姓之首的康国,就在撒马尔罕;史国,在上篇介绍的萨赫利萨布兹。而这“彭吉肯特”,则是传说中昭武九姓之一的米国的所在地。今天中国的姓米的同胞中,有些可能就是当年从丝路大镇米国移民中土后,在那儿定居的人们的后代。如果有条件找个机会来这儿寻根问祖,应该是个蛮有意思的事情。
唐代的彭吉肯特城,就在现在的市区东南边。苏联时期曾对之展开过系统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很多粟特遗物,其中又以可与撒马尔罕媲美的壁画为重要。我们这次时间不够,没能去遗址上转转,不无遗憾。下面是网上找来的一张遗址照片,供参考:
今天的彭吉肯特,是座宁静的城市,穿行其间,有种回到八、九十年代中国某个大县城的感觉。 中心广场 路上行人车辆都不多 路边一辆抛锚的苏式拉达轿车。这类方头方脑的车型看上去有点儿古老,不过这次在中亚旅行,还时有所见。 离市中心一个街口的苏式公寓楼 我们住的旅馆,色调外型装饰风格,看着总觉得曾在国内哪儿见过似的。:-) 中亚的旅馆一般都包早餐,吃好了我们就出发去游览这餐厅墙上挂着的画里的那些高山湖了 在抵达深山里的七湖前,我们穿过了不少村镇,领略了不少有趣的风情,尤其是那些随处可见的领袖画像,很开眼。 这是接近七湖公园入口处,一长溜路边站岗的国家领导人画像。画像的排列也很有讲究:老大在可以遮风避雨的候车棚里,其他的则都只有头顶青天星星亮的份了。 这是拐下柏油路,开上山里颠簸不堪的砂石路前的最后一个转盘。前面是村子的名字,后面的壁画上是塔吉克总统和蔼可亲的笑脸。 1990年苏联倒店,它的15个加盟共和国分别独立。其中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的苏共首领都顺理成章地成了中亚五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也大都成了终身的领袖。然而毕竟时光不饶人,三十多年过去,身终之后,各国的老一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现在就只有墙上这位硕果仅存的了。 这是进入深山前的最后一个大村子的路口,塔吉克领导集体列队欢迎游客们,总统老大还出现了两次,让我们受宠若惊。 我们在乌兹别克和哈萨克都没有看到塔吉克这种把领袖象到处挂着的情形,应该是塔吉克斯坦特有的国情吧? 山里由卡车改造成的“公共汽车”,超高的底盘是在这种路上行车的必须。 进入高山区前,路过了一座很大的露天金属矿。从石头的颜色上看,似乎铜铁都有。
路标上有中文,据我们的司机说,在这儿采矿的都是中国公司。 矿上的洒水车,把路边正在闲庭信步的一头瘦牛浇成了落汤鸡. 小朋友 小山村 穿过这道“门”,就是湖区了。
一湖之一 一湖之二 一湖之三 二湖之一 二湖之二 二湖之三 三湖之一 三湖之二 三湖之三 刚停下车,就遇到了这群正野餐的塔吉克青年。他们极其热情地邀请我们加入,并重新生火烤肉,味道很美。
聊开了,才知道其中这位穿红衣戴纽约洋基队棒球帽的帅小伙,曾参加过塔吉克好声音,上过电视。 通向四湖之路。进入湖区后,路况都不太好,颠得我们五脏六腑都快要移位了 四湖之一 四湖之二,这段环湖路开在陡坡上,有点儿险。 四湖之三,湖的上游,是一片绿草覆盖的河漫滩 五湖之一 这个湖在七个湖里面积最小,但却是湖水最清,颜色最美的一个。 五湖之二 五湖之三 也正是在这里,我们一下车就被这群孩子“包围”了,要卖给我们手工编制的小饰品。。。 LD看着这样可爱的孩子不忍拒绝,买了个布手镯 六湖之一 六湖之二。这段车道,也是在陡坡上。这张是我紧贴着车窗拍的,从正下方湖滩的位置,可以看出我们的车轮,已经紧贴在路的边缘了,小惊险。 六湖之三
六湖之四 车沿着六湖开时,因为路太窄,一对徒步的年轻人停下来避让我们 认出来他们跟我们住在同一个旅馆,早上还在餐厅里偶遇过 从六湖开往七湖的路上,一直可以看到他们在莽莽大山里踽踽前行的样子 从六湖到七湖要翻越一座很高的山脊,大部分游客都只能步行前往。虽然异常颠簸,我们的车还是开了上去。这是在途中最高点回望来路的情景。照片里的湍流从七湖流下,注入远处沟底六湖中。 开在这条路上,看着对面星罗棋布在近3000米高的陡坡上的房舍,不禁好奇人们为什么要在条件如此险恶的地方安家呢?他们会不会是千百年来在中亚平原上连绵不绝的战争的受害者,是被“打”上去的呢? 回来翻翻历史,多少证实了我的猜测:躲避战乱,确实是人们越住越高的重要原因。具体到塔吉克人,他们跟波斯人同属伊朗语族,是丝绸之路最兴盛时非常活跃的粟特人的后裔。他们原本大多居住撒马尔罕、布哈拉等中亚文明的中心绿洲上,但是公元10世纪以后,他们的家园被突厥和蒙古这两大势力反复侵扰屠戮(比如被成吉思汗屠尽的撒马尔罕居民,就大多是波斯裔的花刺子模军民,也就是今天塔吉克人语言文化上的祖先之一)。这就导致了塔吉克人不断往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深山里迁徙,逐渐形成了一群语言文化与波斯/伊朗接近的”高山塔吉克“人,其中也包括了如今属于中国新疆地区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 (还记得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的阿米尔和古兰丹姆吗?)而那些留在原居地的,则被称为平原塔吉克人,受到了哈萨克、乌兹别克等突厥系文化的高度同化。
高山塔吉克和平原塔吉克的差别在宗教上体现得最清楚:平原塔吉克大都跟突厥系的民族,也就是今天除了塔吉克斯坦以外的另外四个中亚的斯坦国,以及土耳其和新疆的维吾尔族等一样,同属伊斯兰教的逊尼派。而高山塔吉克族与他们的伊朗亲戚一样,大都是什叶派的信徒。伊斯兰教的这两派水火不容,千百年来战争不断。塔吉克斯坦也很不幸地难逃厄运:90年代独立后,这里的高山与平原塔吉克之间打了长达五年的内战,破坏巨大,迄今尚未完全康复。而这个山地占了大部分,自然条件本来就不好的小国,就毫无悬念地成了中亚五斯坦里最穷的国家了。 越过分割开六湖峡谷和七湖的山丘后,就没法行车了,必须沿着这条急流,再走上一公里左右,才能到七湖边。彼时天气变坏,下起了小雨。但所见的高原美景,还是让人惊叹。 首先是一路不断开放着的各种野花
然后是骑着毛驴悠哉的老乡
当然也少不了跟我们一样跋山涉水而来的游客 还有清澈的激流 和终于现身了的七湖! 而且是雪山下的七湖! 雷声隆隆,雨点淅淅,我们的司机大哥一边说山洪暴发冲垮了路,就麻烦了,一边在前边带队让我们赶快下山 坐在车里看着水从山坡上就这么恣肆地横流下来,不免开始紧张 紧赶慢赶地开过六湖,忽然看到前面的车都停了下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雨水沿着山坡流下来,把这本来就不太像路的地面,变成了浑黄的小溪 回来看地图,才知道原来这断了的“路”,其实是条山水的自然通道。红圈中路右侧灰白的石滩,就是上面照片里那一大片碎石头。山水冲过路面,到了路的左边后,干脆形成了一条小溪,大大方方地往山下奔去了。 既然不是山水的错,而是人类夺了它的路,试图从它身上穿过,却不愿去造个桥或做个涵洞,那么咱们也就无话可说了。堵在两边的车的司机、车上的乘客以及附近的老乡,都撸起了袖子,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始修路。 一段实况小视频,以示实况。 然而任何地方都有不守规矩的人 -- 眼看我们把路修得差不多了,图中这辆蓝卡车,不在我们的车龙后排队,而是仗着自己的马力大,想从这乱石堆上冲过去,结果当然是毫无悬念地陷在碎石下的稀泥中,不能自拔。于是大家又只好放下修路的活计,先帮着把它的后轮从泥坑里挖出来。 吭哧了半天,陷在泥里的那只后轮是挖出来了,但是悬在那儿随着引擎空转着,借不上力,车还是动弹不得。这时我忽然注意到卡车厢里载的是木材,其中有一长木片,于是就上前比划着,让挖车轮的伙计把那木片拿下来,斜插着垫到悬空着的轮子下去。然后再让司机踩油门,但闻一声轰鸣,车轮借上力,车身猛颠了一下,跃出坑来,向前冲去,喷出一股黑烟,甩来无数泥点。。。
(照片下部乃俺那搬了无数石块的勤劳的手。两手沾满稀泥,拿取兜里的手机极不方便,再加上急着要修路,所以在这儿没有更多的影视记录)
这一耽误就是两小时,把原本时间很充裕的行程,弄得紧张起来。司机一路飞车把我们带回旅馆,我换下满是泥浆的修路工作服,大家又立马上车往乌、塔边境开去。行前旅馆的少东家,也是我们今天坐的车的主人,出来看了看那满目疮痍的车,脸上露出了一种比较复杂的表情。我想哪天他要是爬到车下去看看这一路被不断按在石头上搓的底盘,表情一定会更复杂了。 在彭吉肯特和边境之间,还有个世遗:萨拉兹姆(Sarazm)史前考古遗址。奈何我们实在没时间进去参观了,只能隔着栅栏拍了张照片。大棚下是中亚最早的农业聚落遗迹,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了吧。 因为是世遗,领导重视,给修了很漂亮的大门。 入口处的标志,上书5500, 不晓得是门牌号还是说这遗址有5500年历史。 人类之所以那么早就在此定居,都是因为这照片里的绿树带后的那条发源于我们刚去过的天山山脉的大河 -- 泽拉夫善河以及它所冲刷出来的这片肥沃土地 落日熔金,泽拉夫善河谷一片平静 我花了三十秒隔着栅栏瞅了眼古遗址,就不得不跑回车里,赶往乌、塔边境, 完全没想到前边竟还会有更多的麻烦等着我们呢! 欲知详情,请接着看LD的小作文:塔吉克斯坦,惊险三连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