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喜乐

人 若 賺 得 全 世 界 、 賠 上 自 己 的 生 命 、 有 甚 麼 益 處 呢 . 人 還 能 拿 甚 麼 換 生 命 呢 。
个人资料
Lilac2003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生命的感动

(2014-12-11 08:59:10) 下一个

 

生命的感动

                                   ——抗癌五周年纪念

文/于春霞 

 

五年前,我连想都没敢想,一个 三 期C的癌症患者竟能活过五年。

 

 

确诊癌症最初的日子里,所有的思想和情感都汇成苦涩的泪水。狠狠地哭过两三日,那颗在半空中飘摇的心才收进胸膛,静静地思考着如何面对这突来的不幸。

死去,我可以躲过许多未知但却有耳闻的肉体痛苦,再说,自己一路走来都在成长、都在幸福着,死了也没有什么缺憾。

人好像都是一个样,活着的时候都不怜惜生命,而到了快死的时候却挣扎地想活。

我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是赎自己的“罪”?不说是百分之百,但也是百分之九十九。我不能标榜自己“一心为公”,但我的的确确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事业上,忽视了自己的生命,这对我的家人很不公平。

我终于病倒了,心房这才滕出地方装满了亲人,想着每天哭红眼睛的丈夫,想着唯一的儿子,想着年迈的父母,心里那个疼再贴切的语言也无法形容。

我拒绝“手术意义不大”的保守治疗,满怀着对生命的渴望鼓足力气爬上手术推车,麻醉之前,我把此生最美的笑容献给了疼爱我的丈夫,献给了手术台前将给我生的希望持“柳叶刀”的医生们。

我“睡”了八个半小时,带着长长拉链似的大刀口被推出了手术室。第一次听说“种植癌”,癌细胞借着腹腔、盆腔的大量积液到处“游逛”撒下癌的种子。医生说,身体大大小小割了二十八处。

从我麻醉醒来睁开眼睛那一刻起,新的生命从此诞生。

能活多久?不敢想,终究大多数癌症晚期的病人还是死去了;想也是多余,谁又能把握生命的长度?倒不如活一天算一天。

当我站在生死的边缘上,我被自己承受不幸的强大精神力量感动着、激励着。不去计较自己受过多少的痛和苦,而新生命进程中点滴的安好我都会无比的知足,无比的感恩,眼睛总是亮亮地盯着所有的美好。

男士们赠我的敬称“爷们”、“爷们的爷们”,我欣然接受,因为,弱小的我确实展现了生命的创造力、实现力,自己值得被称赞。

“钢 铁战士”则是爸爸对女儿病后的评价,也有网友称我是“女保尔”;但我并非钢铁之躯,我也抗不住身体的疼痛抹过眼泪,也在希望渺茫时闪过自杀的念头,尤其是 在病情稳定一年后再次复发化疗时,我卑微的期盼被眼前残酷的现实击碎,情绪跌入低谷,甚至荒唐地想“怎么不让车撞死!”一了百了。幸运的是,负面的念头并 没有继续支配自己;我深深地思考,不去批判自己,接受自己的脆弱,坚信这些都不会影响我坚强的本质。

离开了长久受人注目的工作岗位,原来那个风风火火的我失去了往日的所有风光。为官一生的爸爸怕女儿纠结,婉转地开导;我不屑地笑了笑,理想重要,而生命更重要。虽然,这番道理是我经历死亡洗礼后才悟出的,但在我人生转折的关键时刻,它会让我迈出崭新的步伐。

生命高于一切,但是,我从不认为昨天的成功和荣誉是过眼烟云,它承载着我这世的人生价值和尊严,如同生命一样的宝贵。一个人的时候,我温暖地回忆过去,重温那个并不完美却不失可爱的自己,重要的是它会使明天的我更加可爱。

我清醒地告诉自己: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昨天的演出你已圆满谢幕,而今天的生活只不过是演出转场,只要你坚持做你自己,“节目”同样会精彩。

所以,我不会傻乎乎地拿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的幸运去做比较,你有你的一片天,我有我的一片天。

我了却了数年的心愿。

挺过了手术、化疗后,生的希望依然渺茫,不定哪一天我这个人就去了。多年前,自己就想写一本书,此时不动笔又待何时,大梦初醒似的,匆匆动起笔来。

那时的我,活着都很艰难,浑身哪有舒服的地方。但是,当一个人抱定了临死前要了却一桩心愿时,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拦,哪还会在意身上的疼痛呢。

我是上午写、下午写,床头柜前放着一个本子,早晚躺在床上也在构思文章,想出好的语句赶紧拿笔记下。

一个个文字像一朵朵花儿在电脑上绽放,当洋洋洒洒十几万字、编辑精美的自传《活着,努力地绽放》呈现在我的面前时,久久地凝视、久久地捂在胸口,我不仅仅是书写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在书写一种精神!生命的喜悦、生命的坚强美丽极致。

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徜徉书海。

从哲学大师的字里行间发展和成熟自己的智慧;透过文学巨匠秀逸的文字,欣赏他们的清明、有趣、灰谐……,并为找到情感上的共鸣而欣悦。

大自然,则更是一本伟大的书,它的文字人人都认得,但它深奥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能读懂、读透。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热切地需要它,心在阳光里灿烂,心在蓝天下静定,心在花香里活泼,心在海面上开阔,心在雪花中纯净,心在寒风里坚强……当我微笑地挥手与它们暂别,心中即升腾起明天的向往。

我活得越来越洒脱。

声 乐教室里,我落落大方,按照老师的指导呼吸、发声;每逢练唱一首完整的歌曲,我就像教室里只有我一个学生,旁若无人地大声歌唱。唱得太卖力了,头上、身上 都出了汗。“你真是个好学生。”身边的学员这样夸我时,自己竟然缅腆地笑了,心想“你们哪会理解我拥有眼前幸福的激情呢。”下课,欢快地步出教室,望望头 顶上的蓝天,心,仍在放歌,生命的旋律响彻云霄。

吉他教室里,我和仅二十出头的小老师边弹边哼唱着林忆莲《至少还有你》,“你唱歌很好听呀”小老师表扬我,“我这精力都放在琴谱上了,还没好好地唱呢。”真不谦虚,我的风趣把小老师和自己都逗乐了。

背着吉他精神抖擞地穿过琴行长长的走廊,眼睛得意地瞟着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心在问“你们看我像个癌症病人吗?”

看书、写作、听音乐、弹琴、歌唱、走近大自然,何等怡情的生活,这不正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吗?现在,我居然完全地拥有它。

激情、知足、感恩地在自己的这一片天空飞翔,就是云朵也遮不住我偷偷喜悦的笑脸。 夕阳西下,我坐在窗前抱着吉他倾情弹唱,天边橙红色的云彩静静地注视着我,似乎在说“你也很美!”

“感恩我的丈夫!

感恩我的儿子!

感恩我的爸爸妈妈!

感恩为我治病的医生护士!

感恩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

感恩我的狗儿乐乐!

感恩大自然!

感恩,感恩,再感恩!”

这是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的感恩辞。不是为了自己的命能够活得长远功利为之,而是生命每延长一分钟、一天、一个月、一年……都倾注着无数人的关爱。呀呀学语的孩子都早早学会说声“谢谢。”何况是重获新生的我呢。

在我的书里、在我的博客里,在我每天的感恩辞里,有限的文字都表达不了我对丈夫的深深敬意。

1800天,丈夫的善良没有变,丈夫爱的承诺没有变。

忘 不了我被诊断癌症的最初日子里他那张天天泪洗的脸,忘不了为我的病情变化他那心疼忧伤的眼神,忘不了每次CT检查他嘴里不住地祈求众神众灵保佑我的话语, 忘不了他往家里拎稀有的农村肉和菜给媳妇吃进门时那高兴的大男孩样子,忘不了每天早晚在灶台前忙着给老婆做可口饭菜的背影,忘不了生日、手术纪念日他笑吟 吟献给我的一束束玫瑰和精制的蛋糕,忘不了他默默地收起自己的个性,努力送给我每天的好心情……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换作是丈夫病了你会怎样照顾他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很善良,一定忠诚爱情和责任。但是,这仅仅是良善的预期,我从来没有向丈夫或他人表露过,因为,比起丈夫一千八天实实在在的付出,它是那么的渺小和不确定,所以羞于启齿。

朋友患癌症,丈夫前几年还是倾心照顾,年头久了厌烦了,病妻不顾,有家不回,致使病情稳定了五年的朋友拒绝所有检查治疗。终于女强人的生命在爱的尽头骤然凋零。

所以,别只顾吹自己如何刚强,没有丈夫仁爱的呵护,你的爱在哪里?你的生命又在哪里? 

“你活了五年你要好好的感谢他!”著名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对丈夫赞不绝口!

感恩,我的丈夫,此生幸运有你,就是有死去的那一天我会带着幸福的笑容离开!

“天使”是个什么样子?似乎谁都说不清楚,似乎谁又都能够说得清楚。“天使”是美丽的化身,人们心里想她多美就有多美。

我的心里也有自己崇敬的“天使”,那就是五年里救护我生命的医生和护士。

五年前的这一天,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肝胆科、肛肠科吴鸣等医生倾力施救。 我睡了八个半小时后醒来时,管床的年轻女医生告诉我,手术室能用的器械几乎都用上了。北京外院的肿瘤专家坦言,像我这样的危重病人不是北京所有的大医院都肯动刀的,家乡的医生更是惊叹不已。

百分之八九十的肿瘤组织清除掉,不管生命能有多长,不管求生的路有多么坎坷,我和家人不约而同地把2009年12月8日这一天命名为“重生日”。

感恩,吴鸣等医生,新生命在你们手中诞生!

不愿意走进肿瘤病房,病员爆满的场景让人心沉。儿时感冒发烧爸爸带我到医院扎针,走廊里是空荡荡的,眼前却像菜市场似的拥挤,但悲哀的是它并不是流感。

当看到她们,你像黑暗见到曙光一样,心有了光亮和温暖。

她,名李曼,大连附属二院肿瘤二科主任。

正因为人的生命宝贵,所以,人们对医生的期望很苛刻,既要有慈悲心又要有责任心,而她正是我心目中这样完满的代表。

她没有一些医生目光里、话语里显露的强势,耐心地听病人叨叨,和声地与病人交流,治疗中有选择地考虑病人的建议。

2012年我再次化疗时,正值她赴美国进修学习。当护士长在我的床前动情地读她远在太平洋彼岸发来的微信时,我被她  天使般的心肠深深地感动。此间,每逢化疗的日子她就电话摇控指导医生对我这个身体特质的病人实施化疗。

她 的治疗是我见过的西医里最具“人性化”的,“人性化”的背后,凝结着是她对病人生命的珍视和娴熟的医术。她的治疗并不机械地照搬“常规疗法”,而是以病人 身体状况为主,合理地把握化疗的周期和用药的剂量,在合适的时候她会主动地叫“停”,以最小的伤害换取病人的生命。这对癌症患者是何等的重要,有多少癌人 死于庸医的过度化疗!

她们,是肿瘤二科的护士们。

白天,瘦小的护士长一会儿站在护理站台前嘴像吵豆子似的不停地对病号嘱咐做检查的注意事项,一会儿显身病房查看输液情况。傍晚,人都下班了,她还在和老护士核对医喔。一整天,只有上趟厕所、吃个午饭才能落个暂时的清静。

我从护士长身上又看到了从前在岗位上的自己。我理解年轻的她心里想的是什么,所以,任何关怀的劝说都丝毫不会让她放慢忙碌的脚步。我情不自禁地摇着头,“她可以当省劳模!”我这个市劳模几分敬意,几分心疼,几分担忧地对丈夫说。

护 士们的身影总是匆匆忙忙的,在她们的脸上你看不出超负荷工作量的疲劳和烦燥,呈现给你的却是一张张俏丽的笑脸,就像一束束永不败的花朵盛开在病房的个个角 落里,温馨着你,鼓励着你度过化疗的难关。“是精心选拨,还是经过特殊培训?”住院史上我没有见过如此仁爱的护士,不免心生疑问。

“我妈今天小化疗我心情好受多了。”陪床的儿子对前来换输液瓶的护士说。

“你可别这么说,大化疗小化疗你妈都够难受的了。”儿子话音刚落,护士就抢着解释。

我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没有言语,心,却在激动、感动着。不是护士们年轻身壮不知道劳累,似乎也不是受过“笑脸”的专门训练,是她们的胸膛里跳动着一颗颗“天使”的心。

感恩,白天天使,在我身体最痛苦的时候有你温馨的陪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