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在这一段水量丰沛,河面宽阔。由于富含泥沙,河水呈现出混浊的土黄色,似乎深不可测。水面看似平静,实际上水下却奔流汹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旋涡在水面上时隐时现。在盛夏骄阳的照射下,河面一片金色的波光闪亮,晃得人简直无法睁开眼睛。
话说薛修礼和手下东魏骑兵们沿河搜寻了一阵,却始终没有见到落水之人露出水面。薛修礼觉得此人中箭之后落水,这里又水深流急,当无幸存之理。由于这里已经距离西魏军据守的地盘不远,他也不敢久留。因此薛修礼下令骑兵们牵了无主的战马,便急匆匆返回太平关复命。
东魏军骑兵的隆隆马蹄声渐渐远去,不复可闻。汾水依然平静地奔流不息,看似平缓的流水下面,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可以将一切抹去,不留丝毫痕迹。
突然,在下游数百丈远的一个河湾处,一阵水花翻滚,一个人猛地从水下探出头来。一时水花四溅,打破了水面的平静。那人在水面上半沉半浮,只管仰天急促地大口喘着粗气。他的胸膛剧烈地上下起伏,如同是正在拼命拉扯往复的风箱。
这人却正是方才受伤落水的弥屈。
此番弥屈从高蝉儿那里得到东魏出兵河东确切时期的重要情报后,立即轻身疾驰,日夜兼程返回关中。他随身没有携带弓箭,只有一把短刀防身,因此面对薛修礼和东魏骑兵的追击和狙射,却是无力还击。弥屈只得将身体低低地伏在马鞍上,拼命打马奔逃,想要早点进入西魏军控制区,以甩脱追兵。
不想这段路蜿蜒起伏,战马在疾速冲刺中马背不住上下颠簸,却让弥屈不得不双脚踏镫,身体悬在了马鞍之上。这样一来,他不得不略略挺起了上身,也成为后面追敌最好的靶子。
弥屈正在飞奔之中,却猛然觉得后背一阵剧痛,当下双手再也无法挽住狂奔的战马,整个身体就要从马上跌下。弥屈知道自己中箭了,但他意志坚决,骑术高超,在即将落马的瞬间拼尽力气扭动身躯,一头栽进了大路旁的河水中。
弥屈长在草原,并不熟悉水性,但他却明白如果就这样从马上落在坚实的道路上,即使一时没有被摔死,也必然失去了反抗能力,被后面的追兵像饿狼收拾一只失去行动能力的羊羔一样被轻易收拾掉。他只有硬着头皮一头扎到水中。如果侥幸没有被淹死,则还可能有一线希望躲过追兵。
弥屈在落水的瞬间本能地屏住了呼吸,紧紧闭上了双眼。只听“扑通”一声,借着落势他全身已没入水中,瞬时被冰凉的河水包裹,顿时只觉浑身肌肉一紧。汹涌的河水猛地钻进了他的双耳,刺得他耳膜生疼。弥屈不会游水,更不敢将头露出水面,成为追兵的靶子。只得屏住呼吸,放展四肢,任由汹涌的河水推着自己向下游急速冲去。
弥屈武艺不俗,更头脑灵活。他虽然身受重伤并落在水中,又不知水性,却是没有慌乱。他一边调整内息,一边极力想要控制自己的身体姿态。但在深不见底的汹涌急流中控制身体谈何容易,他手舞足蹈,拼命拍水,但身躯却只是在水中团团打转,被水流冲得天旋地转那般一路下流。
就这样不知随波逐流过了多久,弥屈渐渐觉得得自己已经气息将尽,胸膛疼得仿佛要炸开一般。他只觉双眼开始发黑,四肢如同岩石般沉重,几乎马上就要失去知觉。但被草原恶劣的生存环境锻炼出来的顽强的求生本能,却让他苦苦坚持着最后的气息。
突然,弥屈在翻卷的河水中似乎感觉到脚底触到了坚硬的东西,可能是河底的一块巨石。强烈的求生意识让他在瞬间就做出了反应,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向下用力一蹬,借助这股反弹的力量,他全身像一支箭一般向上猛然窜起,终于破水而出,将头颅探出了水面。
弥屈贪婪地大口呼吸着久违了的空气。但他还来不及庆幸自己幸存下来,就再一次被湍急的水流裹挟着头重脚轻地继续向下游流去。好在这里是一个河湾,河水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弥屈在水中几度沉浮,终于被回旋的水流冲向了河岸。
弥屈眼疾手快,伸出右手一把抓住了岸边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并不大,下半部分嵌在岸边的泥土中,上半部分伸向河中。弥屈用尽力气想要紧紧地抓住这块石头,但石头常年被河水冲刷,已经变得光溜圆滑,满手河水的弥屈怎么都抓不牢。随着奔流的河水推着他的身体不断地向下游漂浮,弥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右手慢慢从石头上一点一点滑落下来。
弥屈心有不甘地将左手也伸了过去,双手一起死命用力握住这块石头。这下总算让身体停止了漂流。但还没等他喘一口气,那块石头突然松动,还不等弥屈发出一声悲鸣,就连人带石一起被湍急的河水席卷而去。
弥屈下意识地双手紧紧抱住这块石头。石头和他身体的重量结合在一起,却是意外地让他在水中变得更加沉重,反而不那么容易被水流冲走,也似乎更容易在水中控制身体的姿态。漂流不远,弥屈幸运地又遇到了一片浅滩。弥屈踢着双腿,拼命向浅滩扑腾。终于,他的双脚踩到了坚实的河底。弥屈拼尽全身最后的力气,一寸一寸地向前挪动,最终爬上了满是卵石的河岸。
河东碧空万里,艳阳如火。在东雍州汾水南岸的一处河岸,乱石嶙峋,水汽氤氲。只见满地布满大小不一,光洁圆滑的卵石的河滩上俯身趴着一个浑身是水的人。此人身躯高大,湿透的衣袍紧紧地裹在身上,露出浑身雄壮的肌肉线条,背上赫然插着一支长长的羽箭。他趴在的水边一动不动,只有略微起伏的胸背,显示他还一息尚存地活着。
这个人自然就是刚刚死里逃生的弥屈。
此时刚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弥屈一动不动地趴在乱石中。只见他面色青灰,双目禁闭,只是口中微微还有些气息。他的手肘、膝盖已经全部被石头磨破了,浸泡在水中火辣辣的痛。但他全身却仿佛提不起一丝力气,甚至连小指尖都无法挪动一下。
刚才在水中生死顷刻间挣扎,让弥屈似乎忘记了背上的箭伤,但此刻身处实地,脱离险境,背上却传来阵阵钻心一般的疼痛。剧痛和乏力,让这个平日猛虎一般的精壮汉子此刻虚弱得似乎已经失去了全身所有的气力。弥屈此刻虽说精疲力竭,脑筋却还清醒。他除了感到死里逃生的心悸,也感到一丝宽慰,自己总算又逃过一劫,可以把这份情报传送回去。
就在弥屈喘息未定之际,却冷不防听见耳边传来一声断喝,
“汝是何人?为何带伤到此?”
难道是追兵?弥屈不由浑身打个激灵,他几乎是本能似地立即将手向腰间摸去,想要拔出腰间的短刀自卫。但他一摸之下,却是摸了个空。自己随身佩带的短刀却是在刚才在水中挣扎伏沉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失落了。
弥屈岂肯束手就擒。他用左手吃力地撑起身体,右手一把抓住身边的一块石头,就要举起来和来人拼个你死我活。
“别动!”
边上却突然伸过来一只穿了长靴的大脚,死死地踩住了弥屈的右手手腕。弥屈顿时疼得浑身乱颤,但他紧咬牙关,拼命想要把手从那人的脚底拔出来。弥屈体魄雄健,武艺不俗,但今日身受重伤,又落水挣扎了许久,早已经精疲力竭。他拼命用了全身力气,却怎么也无法将手从那人靴底拔出来。
弥屈心头一片死灰,今日难道就这样死在这里?可我死事小,却是耽误了大都督的要事!东虏即将大举进犯。而进攻的时期,这个最关要的秘密如今就在自己身上!还有一步,还有一步就可以回到自家地界,将这个天大的机密传送出去。让大都督,让朝廷有所准备。可如今却要死在这里!我不甘 ,我不甘啊!
弥屈一时悲愤懑胸,根植心底那原本游牧民族的野性猛然勃发。他怒目圆睁,仰头向天,发出如同猛兽受伤垂死时哀嚎一般长长的一声悲啸。声音悲怆凄厉,声震云霄,足令山河变色!
踩住弥屈手腕那人似乎也被这一声冷渗骨髓的长啸吓了一跳,不由下意识地退了一步,松开了弥屈的手腕。
此刻弥屈方看清自己周围围了十几个武士,他们皆是黑袍黑甲,正张弓持刀,满眼警惕地注视着自己。弥屈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石头,就要做最后拼死一搏。但他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举着石头的的手顿时僵在半中。
黑袍黑甲?这是西魏军的服色啊!
弥屈心中如同荡了秋千一般,瞬间已从满怀绝望变成了欣喜若狂。
“你们是…”
弥屈强自按耐住内心的狂跳,谨慎地出言问道。
围住他的黑袍人相互对视一眼,刚才踩住他手腕的那人似乎是他们之中的头目,只听他开言道,
“吾乃大魏东道行台、都督汾、晋、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驻跸玉壁王大将军麾下。汝是何人?缘何在此?”
果然是自己人!弥屈心中一时狂喜,他当下只觉得眼前发黑,浑身发软,手中的石头怦然落地。弥屈拼尽自己最后的力气大声喊道,
“我乃兰州刺史李大将军麾下,受命往晋阳公干。今有紧急军情呈报,速带我去见王行台…”
话语未落,他已经昏了过去。
弥屈似乎做了一个漫长的梦,在梦中他似乎回到了久别的草原,骑着骏马在白云绿草间无拘无束地驰骋。
下一刻,弥屈忽又回到了苍凉的河西故道,他接过傅都主手中的红旗,在暮色中悲壮相别。他在马上悲愤地呼喊道,“长生天在上,我弥屈有朝一日一定会回到这里,用敌人的鲜血祭奠你们……”
再下一刻,弥屈似乎又跪在一间巍峨的殿堂内,而大都督,天神一般英武睿智的威名可汗端坐在上,神色温和地对他道,“…华部断不会亏待了无畏的勇士和实心做事之人!”
接着,似乎又是保安总局的刘都督拍着他的肩膀,神情严肃地道,“…你一定要把东虏出兵时期的情报拿到,传送回来…”
突然,弥屈仿佛又来到了汾水之滨,他一路打马狂奔,而一队敌军的骑兵正在后面死死追赶。他只觉后背一阵剧痛,顿时翻身落马,跌入水中…
“啊…”
弥屈发出一声惨叫,顿时苏醒了过来。
弥屈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浑身冷汗淋漓。他喘息了一阵,方发现他已身处一间未知的室内。这间房子并不大,陈设简陋。弥屈躺在一张小小的榻上,身上还盖了一条薄薄的被子。
弥屈低头一看,却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换过。现在身上的衣服虽是粗布,却倒也干爽舒适。弥屈却是一时大惊失色,他忙双手按榻拼力将自己的身体支撑起来,转头四下张望。当他看到自己那双皮靴端端整整地摆放在榻前,方长吁一口气。
弥屈适才一番动作,此时方觉背上传来一阵撕扯般的疼痛,不由叫他咬牙嘶了口凉气。他小心地忍痛将手伸到后背,发现身上的箭已经被起去,伤口也已经包扎上药。
弥屈慢慢地打量着屋内的陈设,心中一边回忆着自己获救前后的经过,暗自思忖和判断着目前的处境和应对。
正在此时,却听见“吱扭”一声,门被从外推开,一道明丽的阳光顿时倾泻进来,刺的得弥屈不得不眯起了眼睛。但光影旋即又微微一暗,却是两个人一前一后迈步走进了屋中。
弥屈抬头一看,只见当前之人容貌魁伟,长髯及胸,虽然衣着简朴,然眼中精光毕射,却是不怒自威。而后面那人弥屈一眼认出却正是那日在河滩伸脚踩住自己手腕的那个西魏军头目。
二人进到屋中,却见当前之人坐到榻前的座上,手抚长髯冷冷地打量着弥屈,目光如电,颇有威势。弥屈也算英豪,见惯场面,但在此人面前却不知为何内心竟有些局促不安之感。
而那和弥屈打过照面的西魏军头目却走上前来微笑道,
“你醒了?你当真运气不错!听为你医治的医士说,只要再错数分,那支箭就射在你的脊骨上,当时就能要了你的小命!”
弥屈闻言立即在榻上揖手大礼而拜,
“多谢救命之恩!还敢问恩公上下名讳。”
那人拱手还了一礼道,
“在下东道行台,并州刺史王大都督麾下都督蔺小欢。敢问足下何人?”
弥屈闻听确是自己人,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当下再揖手道,
“在下兰州刺史李大都督麾下军情探报弥屈。足下救命之恩,在下没齿难忘。只是在下身负军机,须得即刻面见行台王大将军,还请恩公速为引见。”
蔺小欢尚未及回话,却听那坐着的人开言道,
“你要见王大将军却是为何?”
弥屈肃容道,
“在下受我家大都督之命,潜入晋阳,几番周折,方打探得东虏将出兵玉壁,并此番出兵之时期,故不惜冒死奔回传告。”
那二人闻言,不禁悚然动容,
“果真?”
弥屈重重地点头道,
“千真万确!在下须既可觐见王大将军,将此紧急军要面呈。请他老人家速速设防,并尽快知会朝廷。”
屋中一时静默,过得片刻,却听端坐那人缓缓道,
“老夫便是王思政。”
弥屈闻言心中一惊,他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对面这人。此人威仪非常,的确有独镇敌前一方统帅的非凡气度。在西魏所据河东这一片地方,除了最高军政长官王思政,实难再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人来。但是自己身负的这份情报实在太重要了,却是让他不敢就这么轻易相信对方。
那人见弥屈有所迟疑,自是明白他未肯全信。当下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方印绶递给蔺小欢,
“给他看看。”
蔺小欢躬身行礼应诺,然后双手接过印绶转身交到弥屈的手上。弥屈恭敬地将印绶捧在手中,只见这方印绶约有寸方,金章龟钮,上系紫绶,入手沉甸甸的,通体金光四射,简直将他的眼睛都要晃花了。弥屈心中再无怀疑,他小心地将印绶交还蔺小欢,当下双手扶榻,大礼叩拜,
“职下兰州刺史李大都督麾下正七品上武烈将军弥屈拜见行台大人!”
当面端坐之人,自然便是西魏名将王思政。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县人,早年被北魏朝廷征辟为员外散骑侍郎。他长于筹策,曾入北海王元颢的军帐,参议军事,随军讨平陇右的叛乱。北魏孝武帝潜邸之时,因素闻其名,便引他为宾客,遇之甚厚。孝武帝即位后,用王思政为心腹,后为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宿卫兵。孝武帝和权臣高欢的矛盾激化,王思政密谏孝武帝西迁,依靠占据关中的宇文泰来对抗高欢。孝武帝深以为然,在和高欢争权失败之后,随即西幸。王思政随鸾驾入关中,被封太原郡公。
可是孝武帝到关中后很快便被宇文泰鸩杀,之后大统帝即位。王思政作为孝武帝的死忠老臣,便受到了冷落。王思政胸怀韬略,慷慨有志,自是不甘就这样沉沦下去。他当然看得明白,大丞相宇文泰实际掌握了朝政,若想成就一番功业,就必须与之合作。但是自己是先帝的心腹,而非宇文泰的故旧,很难得到其信任。
后来有一次宇文泰巡视同州,与高级官员们宴集。宴会中,宇文泰命人取了几匹彩缎杂绫为赌注,让众人樗蒲为乐助兴。樗蒲也称掷卢,是古代的一种博戏,类似现在的掷骰子。樗蒲最初以樗木制成,因而得名。樗蒲有五个棋子,一面涂黑一面涂白。玩的时候如果掷出的棋子五个都是黑面朝上,被称为卢,这是最大的彩。
大家玩得兴致勃勃,很快几匹丝绸的彩头便被瓜分一空。宇文泰乘了酒兴取下自己身上的金带道,
“先得卢者,即与之。”
这下更是提起了大家的兴趣。座中诸官一一投掷,却始终无人得卢。等轮到王思政掷的时候,却见他敛容跪坐,大声道,
“王思政羁旅归朝,蒙宰相国士之遇,方愿尽心效命,上报知己。若此诚有实,令宰相赐知,愿掷即为卢;若内怀不尽,神灵亦当明之,使不作也,便当杀身以谢所奉!”
语气慷慨激烈,一时举座俱惊。掷卢不过博戏而已,多用财帛为彩头,还从没听说以命相赌的。宇文泰忙道,
“此为助兴耳,王公不必如此。”
却见王思政抽刀在手,横于膝上,然后一把揽过樗蒲,已经掷了出去。宇文泰大惊,一面忙长身而起,一面急道,
“王公不可…”
但他话尤未毕,王思政手中的樗蒲已经落在了地上。扁圆的五枚棋子翻滚不止,在座众人的心顿时都提了起来,随着滚动的棋子上下不已。
一个黑,两个黑,三个黑,四个黑,当最后一个棋子慢慢停止滚动,摇晃着将黑面朝上时,一时举座哗然。
卢!竟然一掷成卢!如果不是神灵相助,实在无法解释这样的结果。
宇文泰心中又惊讶又感动,当下起身离座,亲手将金带送到王思政手中。在众人一片惊异的眼光中,王思政从容拜受。
此后,王思政深得宇文泰信重,后拜骠骑大将军。河阴之战时,王思政身险重围,重伤倒地。亏得手下都督雷五安从死人堆里将他寻回,最后被断后的华部军救出。战后王思政出镇弘农,他见玉壁控带山河,地势险要,便向朝廷提出在此筑城,并移镇于此。玉壁城建好后,西魏朝廷任命他为东道行台、都督汾、晋、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驻守玉壁,全面负责河东防务。
王思政忠勤王事,不营资产。他有一处被朝廷赏赐的园地,有一次他出征后家人在里面种植了些桑果。王思政回来看见,大怒道,
“匈奴未灭,去病辞家,况大贼未平,何事产业!”
即命左右拔而弃之。
再说王思政收回印绶,对弥屈点点头道,
“免礼!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弥屈行礼应诺,他对蔺小欢道,
“还烦借短刃一用。”
蔺小欢拔出随身的一把短刀迪给了他。弥屈取过榻前自己右脚的靴子,用刀割开靴底,取出藏在里面夹层中的一只蜡封的小纸包。弥屈将这个小纸包交给王思政道,
“这便是我家主公费尽心力方从东虏权贵处得来的敌军出兵的讯息。”
王思政打开蜡纸包,从中抽出一张纸来。他手腕轻抖,将纸展开,却见上面赫然是,“九月”两个大字。字体娟秀,倒像是女子所书。王思政不仅一时眉头紧锁。
自从得到朝廷密迅,高欢很可能将针对玉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王思政自是不敢掉以轻心。作为西魏在河东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玉壁城的兴建的倡议者,王思政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玉壁的重要性。他当下一边加紧修缮加固玉壁的城防,一边密切关注对面相持的东魏军的动向。
最近这几天王思政突然得到消息,不知什么缘故已经连续数日没有人通过太平关从东魏那边过来,而这边过去的人也没有一个人返回。他立刻意识到这里面情况不寻常,当下多派侦骑斥候前去探查。
昨日手下督将蔺小欢回来,带回这个身受重伤,已经昏迷不醒的人。根据此人昏迷之前所述,此人却是兰州刺史李辰的手下。王思政因河阴之战时被李辰所救,因此和他相交亲近。前些日子,王思政还曾收到过李辰千里迢迢送来的一封密信。信的内容和朝廷来的通报大致相同,都是说东魏军可能会对玉壁发动大举进攻。但是李辰的来信还提到,他已经派人潜入晋阳,一旦有重要讯息传回,希望王思政早做准备,并对来人给予关照。
王思政当即传来医士下令对这个人尽力救治。好在此人身强体壮,箭入的也不甚深,总算是保住了性命。由于此人不仅很可能负有特殊使命,更是近日从敌军地界里逃出的唯一一个人,因此王思政得知他醒来的消息,便立即过来讯问。
王思政望着纸上“九月”二字,心中雪亮。这必定就是敌军发起进攻的时期了。他抬头问弥屈道,
“东虏境内军情如何?”
弥屈将自己这一路所见和在太平关的遭遇向王思政详细叙述了一遍。王思政神色肃然,听得十分仔细。待弥屈说完,王思政手捻长髯,陷入了沉思。弥屈和蔺小欢二人皆是屏声静气,不敢弄出丝毫响动,唯恐惊扰于他。
王思政表面平静如常,可心中却已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从弥屈送来的情报和沿途所见综合判断,可以确定东魏方面这次将动员至少二十万兵力在九月对玉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敌军如此规模的攻势,是小小的玉壁,甚至整个西魏东道行台所无法单独面对的。只有西魏朝廷出动六军主力,倾举国之力来援,方能挽救危局。而如果这样,则又将是一场有可能决定国运的战略决战。
王思政沉思半响,方对弥屈道,
“你深入敌境,舍生忘死,传回如此关要军情。忠义之心,可昭日月。本官必禀明朝廷,为你表功!”
弥屈再拜道,
“但为国效命,职下百死不辞!”
“赤胆忠心,诚为壮矣!我陇右英豪,何其多哉!”
王思政不住点头夸赞道。只见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弥屈道,
“不知壮士还能驰否?”
弥屈当即道,
“些许皮肉之伤,又何足道。大人但有所使,职下莫不从命!”
“好!”
王思政连连称好,他转头对蔺小欢下令道,
“我这便修书,你即刻调一队轻骑候命,然后持书信与这位弥屈壮士一同昼夜赶往长安,报于大丞相知晓。请朝廷速以为备,早发援兵!”
“遵命!”
……
谢谢。祝您猴年吉祥如意。
感謝書香兄一年來辛勤寫作,我每週必讀的小說。
谢谢。祝春节快乐,猴年吉祥。